课件26张PPT。
人琴俱亡《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刘义庆,南朝时宋著名文学家。编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王子猷,王羲之第五子,放达不羁。尤爱竹子。 王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工书法,尤以行草擅名。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人琴俱亡
1.王子猷(yóu) 2.子敬俱病笃(dǔ)
3.此已丧(sàng)矣(yǐ) 4.语时了(liǎo)不悲
5.便索舆(yú)来奔(bēn)丧(sāng)
6.子敬素好(hào)琴
7.弦(xián)既不调(tiáo) 8.掷(zhì)地云
9.因恸(tòng)绝良久 10.月余亦(yì)卒(zú)
认准下列字音: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人琴俱亡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何以都不闻消息
4.子敬素好琴
3.此已丧矣
5.弦既不调
(病势沉重)(为什么)(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平素、向来)(琴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1.何以都不闻消息
2.语时了不悲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因恸绝良久
5.月余亦卒(总、竟)(完全)(径直)(于是痛哭了很久,几 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翻译竞赛: B组:
讨论: 1、 子敬死后,子猷是否伤心?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王子猷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子敬的怀念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文中写道“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哪些因素可以使弦“不调”?这不调说明了什么?
4、你认为王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人琴俱亡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总结全文:1.选材典型、新颖。
2.以典型的生活细节刻画人物。
3.语言简洁。 通过子猷对子敬的独特方式的悼念 ,反映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文章中心:写作启示:从选材、刻画人物、语言角度谈。总结全文: 人亡 了不悲
子敬 都不哭 子猷 人亡
琴亡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写作启示:
1.以小见大,以事见人,以生活细节刻画人物。
2.语言简洁。独特的悼念方式 深厚的兄弟情谊流传至今的成语
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王子猷对弟弟非常钦佩,王子敬对哥哥也很敬重, 两人感情非常深厚。)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子敬先去世。家人怕王子猷悲痛,没有 把这坏消息告诉他。王子猷老是听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担心。
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道:“子敬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 消息? 看来子敬一定已经死了。”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子猷听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床, 吩咐仆从准备车辆去奔丧。 到了王子敬家,王子猷径直到灵床上坐了下来。床上放着子敬生前爱弹的琴。他知道子敬生前爱好弹琴,便 在灵床上弹起琴来。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 人的情谊。他越 想越悲伤,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叹罢,他悲痛得昏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也离世而去
张季鹰和顾彦先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兄弟般的深厚的朋友情王蓝田食鸡子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②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翻译】
王子猷住在山阴时,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他从睡梦中醒来,打开房门,叫下人倒上酒,他边喝酒边遥望着室外晶莹纯净的世界。于是起身徘徊,油然吟出左思《招隐》的句子,忽然想起了戴安道。当时戴安道正在绍兴,他立即就乘着小船前往。经过—夜的航程才到达,可他却并不造访戴安道而回来了。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我本来乘着兴致和意趣前去造访戴安道,一路上尽情感受了这种意趣就回来了,何必再见到戴安道呢?”
郝隆于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仰卧庭中,以腹曝日。人问其故,答曰:“晒我腹中书”。
译文:农历的七月七日,家家户户,妇女们要晒衣,文人们要晒书。那天,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平躺着,人家问他干什么,他回答:“我晒书”。郝隆之所以要这样作,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在夸耀自己的才学。在郝隆看来,自己满肚子都是书,晒晒肚皮也就是晒了书。 那是个空前动乱黑暗的时代,却是精神空间开阔、思想自由活跃的时代。
他们这些名士生活不修边幅,有的故作旷达,矫情做作,有的消极颓废,玩世不恭。
魏晋风度:
特立独行 张扬自我
放荡不羁 率性觉醒
课外作业: 1.写下本课学习的收获。
2.认真阅读推荐的两篇文章《忆古琴》《琴意》,熟悉文中与古琴有关的故事,建议讲给父母听。
3.组长组织课文默写。
4.搜集抒发兄弟情的诗文,与同学交流,并提供给剪贴板负责人金静。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何以都不闻消息
4.子敬素好琴
3.此已丧矣
5.弦既不调
6.何以都不闻消息
7.语时了不悲
8.便径入坐灵床上
9.因恸绝良久
10.月余亦卒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何以都不闻消息
4.子敬素好琴
3.此已丧矣
5.弦既不调
(病势沉重)(为什么)(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平素、向来)(琴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1.何以都不闻消息
2.语时了不悲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因恸绝良久
5.月余亦卒(总、竟)(完全)(径直)(于是痛哭了很久,几 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翻译竞赛: 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