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暑期补课地理考试试卷(实验班8.26)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暑期补课地理考试试卷(实验班8.2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04 16: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实验班暑期月考试卷


2016.8.26
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
计80分)
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岛日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上的居民不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
B.甲岛上的居民有可能在当地的冬至日前后,比乙岛先看到日落
C.乙岛上的居民即使在12月22日前后,也比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
D.在一年中,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的时间远比乙岛多
2.影响甲、乙两岛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
①经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太阳直射点位置
④地形、海拔 ⑤当地人的作息时间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2016年5月10日下午,新加坡—南京重点项目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宁召开。合作委员会成立近四年来,双方在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建设、筹办举办青奥会、医疗服务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3.在夏季,南京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4.有关新加坡和南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气候都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B.两地夏季的午后都多对流雨
C.两地的7~8月都会形成伏旱天气
D.两地的气候条件都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聚集区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
A.油气 B.煤炭
C.铁矿 D.地下水
6.与甲处地形的形成无关的是(  )
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张力作用
D.堆积作用
下图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若图中①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

B.寒流流经海域,冷海水上泛
C.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D.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
8.下列有关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洋流造成附近海域多台风活动
B.乙洋流所在海域船舶向东航行,顺风顺水
C.丙洋流带来丰富饵料,该海域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洋流沿岸地区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10.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1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   B.①② C.①② D.①②③
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下12-13题。
12.图示区域村庄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A.山间洼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13.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A.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B.与等高线有关联
C.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D.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
A.2∶N 3∶N
B.1∶2N 1∶3N
C.2∶N 4∶N
D.1∶2N 1∶4N
15.①②③图均缺少的地图三要素为(  )
①比例尺 ②方向 ③图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下图左侧为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右侧是以30度视角分别从A.
B.
C.
D四点俯看本区的网面立体图,据此回答16题
16.图中等高线中A
、B
、C
、D
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依次对应的是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读“某地年内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折线图”。完成第17~18题。
17.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B.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C.河流流量较小且不稳定
  D.河流冰期较短,含沙量大
18.利用该地优势农产品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A.葡萄酿酒  B.棉花纺织
C.牛奶加工  D.甜菜制糖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左图),并于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读图,回答19~21题。
19.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设立风电发电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的最佳参考位置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右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
层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该剖面线为
A.背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向斜山
21.下列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的发展提供的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
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
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休憩业

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
下图为“安徽省年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甲地年总辐射量,可能是
A.
3500
B.4600
C.4500
D.3300
23.淮北平原是该省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大②海拔最低③降水最少,晴天多④夏季昼最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某地(105°E)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右下图。据图完成24-26题。
24.该地位于( )
A. 赤道附近 B. 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北半球中低纬度
25.该同学在a至b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大约:(

A. 4个多月 B. 6个多月
C. 8个多月 D.
10个多月
26.观测时段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又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又增大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今年春节期间,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侧的城市都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系图”,读图完成第27题。
27.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
线工程水源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只有丹江的流域
范围
B.汉水流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
流域
C.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
西向东降低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集水区的范
围缩小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理学家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流水侵蚀强度大小不同的区域(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对A区域不作划分).读图,回答28~29题。
28.对A区域不作划分的原因是
A.该区域为海洋
B.该区域无侵蚀
C.该气候条件罕见
D.该区域侵蚀强度均匀
29.关于图中各区域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甲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而侵蚀强度大B.丙l区因降水量大而侵蚀强度大
C.丙2区的自然带以热带雨林为主
D.丙3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30~31题。
30.上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
)
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
B.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31.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
植物
a
b
c
d
根深
1米
1.2米
3.6米
4.1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
B.b植物在G区可能长势不太好
C.c植物在F区生长茂盛
D.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秋季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此时甲地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3.如果图中M线为锋线,则下列沿乙—丙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至f为水循环环节,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34-36题。
34.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a、b组成的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淡水
资源不断更新
B.我国东南季风和台风登陆属于d环节
C.a、b组成的水循环属于大循环
D.人们可以直接干预的是e环节
35.在岩石圈物质循环中( )
A.①岩石要经过重熔再生
B.②为沉积岩
C.火山岩属于③这类岩石
D.①②③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36.主要以e环节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 )
A.华北平原 B.塔里要盆地的蘑菇石
C.青藏高原 D.东北五大连池
下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37~38题。
37.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沿甲乙线出现冷锋
B.沿甲乙线出现暖锋
C.沿丙丁线出现冷锋
D.沿丙丁线出现暖锋
38.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B.连续阴雨,气温升高
C.风和日丽,湿度降低
D.狂风暴雨,气温降低
下图是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降水量、雪线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对应
(
)
A.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降水量、雪线高度
B.雪线高度、大陆气温年较差、降水量、大陆气温日较差
C.雪线高度、降水量、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
D.雪线高度、降水量、大陆气温日较差、大陆气温年较差
40.d曲线在60N和60S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洋流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
41.2015年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该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乘船游览尼湖,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什么?(2分)
(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4分)
(3)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图中‖处),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2分)
(4)此日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计算一下。(2分)
4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甲)和M、N两地气温统计图(图乙)。

图甲

图乙
材料二:巴库为阿塞拜疆(1922年加入前苏联,1991年独立)的首都,该市居民有多个民族,主要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俄罗斯和犹太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在19世纪末约为4万人,到1939年达35万,目前降至约10万左右。20世纪初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油田之一。
(1)从形态和流向角度简述图甲虚框内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并简析其成因。(4分)
(2)简述M、N两地气温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4分)
(3)简述油田开发对巴库产业结构的影响。(2分)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实验班暑期月考试卷


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综合题(共20分)
41(1)乘船游览尼湖,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什么?(2分)
(2)可能有的特点(4分):
(3)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2分)
(4)(2分)
42(1)从形态和流向角度简述图甲虚框内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并简析其成因。(4分)
(2)简述M、N两地气温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4分)
(3)简述油田开发对巴库产业结构的影响。(2分)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实验班暑期月考试卷


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A
D
C
B
B
A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D
C
C
B
C
B
C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D
B
B
C
C
A
D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A
D
C
A
D
B
D
B
二.综合题(共20分)
1.(1)从A到B快。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2分)
(2)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媚河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较平缓,漂流时速度较慢。(4分)
(3)②(1分)
(4)大于4.8 ℃、小于5.4 ℃。(1分)
33.本小题10分
(1)形态特点:水网密集,纵横交错(1分) 原因:地势低洼,人工开挖运河(1分))
流向:南北两侧流向中间(1分) 原因:地势南北两侧高,中间低 (1分)
(2)M地冬季气温高于N地(或全年气温高于N地)(1分);M地气温年较差较N地小(1分)
原因:冬季M地受暖湿西风影响(1分);东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侵,气温较高(或N地受大陆气团影响更加明显,气温较低)(1分)
(3)人口迁入的原因:石油资源开发;阿塞拜疆加入前苏联 (2分)
人口迁出的原因:阿塞拜疆独立;临近俄罗斯,便于迁移或人口迁移政策比较宽松等(2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促进石油等相关工业发展,导致第二产业(重工业)比重上升;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共3分)
。姓名
  
          班级
       
考场号
    
⊙┄┄┄┄┄┄┄┄┄┄┄┄┄┄┄┄┄┄┄密┄┄┄封┄┄┄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姓名
  
          班级
       
考场号
    
⊙┄┄┄┄┄┄┄┄┄┄┄┄┄┄┄┄┄┄┄密┄┄┄封┄┄┄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