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一、了解学情 明确目标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运用示意图,分析锋面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对比冷暖气团、冷暖锋异同;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区域认知: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时空分布。
地理实践力:学会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并学会判读天气图中的锋面系统。
重难点:
1对比冷暖气团、冷暖锋异同;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时空分布。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活动一:
预习教材第52~53页相关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气团?气团的空间范围有多大?
气团可以分成几类?
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有何特征?
思考:冷气团的温度低,暖气团的温度高。对吗?
活动二:古诗赏析(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学生任务:(阅读教材53页-54页内容根据教材对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介绍完成下列任务)
1.北风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移动产生的
2.根据锋的分类判断该首古诗描述的哪一种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 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支撑你判断的关键词是什么
3.诗人描写该天气系统对烘托气氛有什么作用
归纳: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天气状况?
活动三:古诗赏析(二)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学生任务:
1.该天气系统发生的时间是
2.推测随风潜入夜的“风”是南风还是北风 该天气系统过境降水有什么特点
3.判断该首古诗描述的哪一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 说出判断的理由及支撑你判断的关键词。
4.该天气系统对诗人描写这场“好雨”有什么作用
归纳: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天气状况?
活动4:古诗赏析(三)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学生任务:
1.黄梅时节是什么季节
2.判断该首古诗描述的哪一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 该天气系统过境降水有什么特点 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支撑你判断的关键词是什么
3.诗人描写该天气系统对烘托气氛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归纳:准静止锋过境时天气状况?
三、启思促联 精讲点拨
冷锋暖锋区别判断
1.气流运动特点不同:
2.锋面坡度不同:
3.雨区分布不同:
4.降雨位置不同:
利用示意图对比归纳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相关内容。
四、检测巩固 归纳提升
读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1.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2.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某年12月29日,我国南部某地气温骤降,出现大雪天气。29日该地地面没有出现积雪,30日一早积雪开始形成,并逐渐加厚。下列表格是元旦前后该地逐日气温(四舍五入,取整数值)变化图,其间该地各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地方时7:00前后。据此完成3-4题。
日 期 12月29日 12月30日 12月31日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最高气温/℃ 0 0 1 1 0 -1
最低气温/℃ -1 -1 -2 -1 -2 -2
3.能够表示该次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是( )
4.12月29日至30日期间,出现积雪的直接原因是( )
A.气温日较差保持不变 B.29日出现大雪天气
C.地面温度降低 D.出现逆温天气
输电线舞动是指架空输电线在覆冰及稳定风场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振动现象。该现象一般发生在近地面大幅降温和降雨天气过程中。下表为1月13~14日我国某地输电线舞动发生时段的近地面及高空3千米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度 降水形态 风向 舞动之前48小时内降温/℃
近地面 液态 偏北风 15~18
高空3千米 液态 西南风 2~3
5.导致该地近地面大幅降温的是( )
A.冷锋过境 B.台风登陆 C.辐射冷却 D.风向突变
6.本次输电线舞动时大气温度的垂直结构为( )
五、布置作业 指导预习
思考我国四大准静止锋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