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重点练五
题组一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将漫射光照射到装有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的试管上(如图所示)。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 ②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加深 ③无任何现象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⑤试管内壁上有油状物生成
A.①③ B.①④⑤
C.①⑤ D.②⑤
2.下列有关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后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CH3Cl
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CH3Cl最多
C.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混合物
D.1 mol CH4完全生成CCl4,最少需要2 mol Cl2
题组二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
3.下列有关正己烷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直线形 ②正四面体形 ③锯齿形 ④有支链的直线形 ⑤碳碳之间有双键也有单键 ⑥碳碳之间只有单键 ⑦氢原子可以同时连接二个碳原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⑥ D.④⑦
4.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烷(C3H8)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3H7Cl的结构有两种
B.烷烃分子为直链式结构,不可以带支链
C.甲烷、乙烷、丙烷的结构都只有一种
D.任何烷烃分子不可能为平面结构
5.正己烷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其某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
B.正己烷的一氯代物有3种
C.正己烷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正己烷中的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条直线
题组三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6.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13C与14C
B.CH3CH2OH与CH3COOH
C.甲烷与丙烷
D.CH3CH2CH2CH3与
7.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Ⅲ和Ⅳ D.Ⅰ和Ⅳ
8.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9.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
A.CH3—CH3和
B.CH2CH—CH3和CH2CH—CH2—CH3
C.CH3—CH2—OH和CH3—CH2—CH2—CH3
D.和
题组四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10.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1.在炽热条件下,将石蜡油分解产生的乙烯通入下列各试管里,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预测:A装置中的现象是 ,B装置中的现象是 。
(2)D装置中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为 。
(4)丙烯(CH2CHCH3)与乙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丙烯与溴的加成产物为 (写结构简式,下同)。
②在一定条件下丙烯与H2O的加成产物可能为 。
题组五 苯的结构与性质
12.某同学分别用下列装置a和b制备溴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烧瓶中均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反应放热
B.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说明烧瓶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C.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b装置中的倒置漏斗起防倒吸作用,漏斗内形成白烟
13.分子式为C8H10且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4.利用煤化工所得的苯可合成甲苯、乙苯、环己烷,其反应如下:
①+CH3Cl(甲苯)+HCl
②CH2CH2+
③+3H2(环己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加成反应
B.溴水中加入苯,二者可发生取代反应
C.乙苯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能用溴水判断反应②所得的乙苯中是否混有乙烯
题组六 有机物共平面的判断
15.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2CH2(乙烯)
B.CH2CH—CH3(丙烯)
C.(苯)
D.(苯乙烯)
16.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甲苯
B.硝基苯
C.2-甲基丙烯
D.2-甲基丙烷
阶段重点练五
1.B 在漫射光照射下,试管内的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氯代甲烷和氯化氢,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①正确,②、③错误;生成的氯化氢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④正确;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而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均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⑤正确。
2.C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不到纯净的CH3Cl,A错误,C正确;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中每取代1 mol氢原子,消耗1 mol氯气,生成1 mol HCl,故产物中HCl最多,B错误;1 mol CH4完全生成CCl4,最少需要4 mol Cl2,D错误。
3.C 甲烷的结构是正四面体形,烷烃是以多个四面体为单元连接而成的;不是直线形,而是锯齿形。
4.B 丙烷分子中等效氢有两种,则C3H7Cl的结构有两种;烷烃的分子为锯齿形链式结构,可以带支链,烷烃从正丁烷开始才有同分异构体,烷烃中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在空间排列成四面体形,故不可能为平面结构。
5.B 由球棍模型可知正己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2CH3,分子式为C6H14,A错误;CH3CH2CH2CH2CH2CH3中含有3种等效H原子,则一氯代物有3种,B正确;正己烷与溴水不反应,可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正己烷中碳原子为锯齿形,不在同一条直线上,D错误。
6.D 13C与14C,二者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错误;CH3CH2OH与CH3COOH,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B错误;甲烷与丙烷,互为同系物,C错误;CH3CH2CH2CH3与,二者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7.B Ⅰ和Ⅱ,二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A错误;Ⅱ和Ⅲ,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Ⅲ和Ⅳ,二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C错误;Ⅰ和Ⅳ,二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错误。
8.C 与分子式不同,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不是同分异构体,是同系物,A错误;与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与分子式不同,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不是同分异构体,是同系物,D错误。
9.C 对题中的各组物质以同系物的概念为标准进行判断可知,只有C项中的两种物质不是同系物。
10.C 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不能证明乙烯的结构,A错误;乙烯完全燃烧生成n(CO2)=n(H2O),只能证明N(C)∶N(H)=1∶2,B错误;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只能证明乙烯中含有不饱和键,不能证明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
11.(1)红棕色褪去,液体不分层 橙黄色褪去,液体分层
(2)氧化反应
(3)CH2CH2+Br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4)①CH2BrCHBrCH3 ②、CH2OHCH2CH3
解析: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中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C中乙烯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但C可检验挥发的溴;D中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12.B a装置中的溴蒸气挥发进入锥形瓶中被硝酸银溶液吸收,也会产生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故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B错误。
13.D 据题意知有、、、,共4种。
14.D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②、③为加成反应,A错误;在催化剂Fe作用下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而溴水不能与苯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乙苯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乙苯中的甲基碳原子与其他碳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若乙苯中混有乙烯,加入溴水时溴水褪色,而乙苯与溴水不反应,可以鉴别,D正确。
15.B 由乙烯、苯分子均为平面结构,可知A、C、D三项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共面;B项,—CH3中4个原子不共面。
16.D 苯与乙烯都是平面结构,因此A、B、C三项的碳原子都共平面;2-甲基丙烷是以甲烷为基础的结构,而甲烷为正四面体形结构,因此,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4 / 4(共30张PPT)
阶段重点练五
题组一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 将漫射光照射到装有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的试管
上(如图所示)。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 ②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加深 ③无任何现象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⑤试管内壁上有油状物生成
A. ①③ B. ①④⑤
C. ①⑤ D. ②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在漫射光照射下,试管内的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
生成四种氯代甲烷和氯化氢,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①正确,
②、③错误;生成的氯化氢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随着反应的进
行,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④正
确;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而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均
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⑤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下列有关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后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
CH3Cl
B.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CH3Cl最多
C.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混合物
D. 1 mol CH4完全生成CCl4,最少需要2 mol C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不到纯净的CH3Cl,A错
误,C正确;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中每取代1 mol氢原子,消耗1 mol
氯气,生成1 mol HCl,故产物中HCl最多,B错误;1 mol CH4完全
生成CCl4,最少需要4 mol Cl2,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二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
3. 下列有关正己烷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直线形 ②正四面体形 ③锯齿形 ④有支链的直线形 ⑤碳碳
之间有双键也有单键 ⑥碳碳之间只有单键 ⑦氢原子可以同时连
接二个碳原子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⑥ D. ④⑦
解析:甲烷的结构是正四面体形,烷烃是以多个四面体为单元
连接而成的;不是直线形,而是锯齿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丙烷(C3H8)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3H7Cl的结构有两种
B. 烷烃分子为直链式结构,不可以带支链
C. 甲烷、乙烷、丙烷的结构都只有一种
D. 任何烷烃分子不可能为平面结构
解析: 丙烷分子中等效氢有两种,则C3H7Cl的结构有两种;烷
烃的分子为锯齿形链式结构,可以带支链,烷烃从正丁烷开始才有
同分异构体,烷烃中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在空间排列成四面体
形,故不可能为平面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正己烷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其某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 正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
B. 正己烷的一氯代物有3种
C. 正己烷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 正己烷中的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条直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球棍模型可知正己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2CH3,分子式为C6H14,A错误;
CH3CH2CH2CH2CH2CH3中含有3种等效H原子,则一氯代物有3种,
B正确;正己烷与溴水不反应,可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发生取代
反应,C错误;正己烷中碳原子为锯齿形,不在同一条直线上,D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三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6. 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各组物
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13C与14C
B. CH3CH2OH与CH3COOH
C. 甲烷与丙烷
D. CH3CH2CH2CH3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13C与14C,二者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
错误;CH3CH2OH与CH3COOH,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
体,B错误;甲烷与丙烷,互为同系物,C错误;CH3CH2CH2CH3
与 ,二者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Ⅰ和Ⅱ
B. Ⅱ和Ⅲ
C. Ⅲ和Ⅳ
D. Ⅰ和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Ⅰ和Ⅱ,二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A错误;Ⅱ
和Ⅲ,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Ⅲ
和Ⅳ,二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C错误;Ⅰ和Ⅳ,二
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与 分子式不同,组成上
相差1个CH2原子团,不是同分异构体,是同系物,A错
误; 与 分子式相同,结构相
同,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 与 分
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
确; 与分子式不同,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不是同分异构体,是同系物,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CH3—CH3和
C. CH3—CH2—OH和CH3—CH2—CH2—CH3
D. 和
解析: 对题中的各组物质以同系物的概念为标准进行判断可
知,只有C项中的两种物质不是同系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四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10. 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 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B. 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 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
单质
D.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不能证明乙烯
的结构,A错误;乙烯完全燃烧生成n(CO2)=n(H2O),只
能证明N(C)∶N(H)=1∶2,B错误;乙烯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只能证明乙烯中含有不饱和键,不能证明含有碳碳双
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在炽热条件下,将石蜡油分解产生的乙烯通入下列各试管里,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易溶于
四氯化碳。预测:A装置中的现象是
,B装置中的现象是 。
红棕色褪去,液体不
分层
橙黄色褪去,液体分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D装置中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类型
为 。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为 。
氧化反应
CH2 CH2+
Br2 CH2BrCH2Br
加成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丙烯(CH2 CHCH3)与乙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丙烯与溴的加成产物为 (写结构简
式,下同)。
②在一定条件下丙烯与H2O的加成产物可能为
CH2BrCHBrCH3
。
、CH2OHCH2CH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中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C中乙烯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但C可检验挥发的溴;D中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五 苯的结构与性质
12. 某同学分别用下列装置a和b制备溴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烧瓶中均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反应放热
B. 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说明烧瓶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C. 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 b装置中的倒置漏斗起防倒吸作用,漏斗内形成白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a装置中的溴蒸气挥发进入锥形瓶中被硝酸银溶液吸
收,也会产生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故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
沉淀,不能说明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分子式为C8H10且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解析: 据题意知
有 、 、 、 ,共4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① +CH3Cl (甲苯)+HCl
②CH2 CH2+
③ +3H2 (环己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加成反应
B. 溴水中加入苯,二者可发生取代反应
C. 乙苯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 能用溴水判断反应②所得的乙苯中是否混有乙烯
14. 利用煤化工所得的苯可合成甲苯、乙苯、环己烷,其反应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②、③为加成反应,A错误;
在催化剂Fe作用下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而溴水不能与苯发生
取代反应,B错误;乙苯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
点,乙苯中的甲基碳原子与其他碳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
错误;若乙苯中混有乙烯,加入溴水时溴水褪色,而乙苯与溴水
不反应,可以鉴别,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六 有机物共平面的判断
15.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C. (苯)
D. (苯乙烯)
解析: 由乙烯、苯分子均为平面结构,可知A、C、D三项物
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共面;B项,—CH3中4个原子不共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 甲苯
B. 硝基苯
C. 2-甲基丙烯
D. 2-甲基丙烷
解析: 苯与乙烯都是平面结构,因此A、B、C三项的碳原子
都共平面;2-甲基丙烷是以甲烷为基础的结构,而甲烷为正四面
体形结构,因此,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