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海洋与海洋开发 海洋开发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章 海洋与海洋开发 海洋开发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9-05 10: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定义海洋空间资源指可供利用的海洋水域、海洋上空、海底和海岸空间。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港口与海洋运输
新型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海洋机场、海上工厂、海上城市、海洋旅游、海洋军事基地等 海洋航运海洋航运:是指在海洋地理区域内,使用船舶进行运输的事业,海洋航运一直是人类进行远程运输和国际贸易最主要的方式。 ——定义海洋航运特点:运量大、能耗低、费用省、劳动与经济效益高但运速较慢并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险较大。 1.古代地中海:据信古埃及人是最早开始航海的民族。尽管世界上有许多民族独立的发明了风帆,但公认帆船最早出现时,是在尼罗河流域,距今可能已经有6000年。帆船使埃及古代航运在非常长的时期里保持了繁荣。 复原后的埃及齐阿普斯法老墓葬船 海洋航运——历史1.古代地中海:据信古埃及人是最早开始航海的民族。尽管世界上有许多民族独立的发明了风帆,但公认帆船最早出现时,是在尼罗河流域,距今可能已经有6000年。帆船使埃及古代航运在非常长的时期里保持了繁荣。 海洋航运——历史亚历山大港灯塔复原图2.后起的大西洋沿岸:在公元前20世纪,腓尼基人发现了直布罗陀海峡。后来罗马人从直布罗陀向西绕过非洲西海岸,再绕过好望角,取道红海回到罗马。 海洋航运——历史腓尼基"希波"商帆船 腓尼基商船剖面图 世界上最早的以帆作主动力的商帆船(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 海洋航运——历史2.后起的大西洋沿岸: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斯绕过了好望角,
1497年,达伽马顺着这条航线到达印度。
1492年, 哥伦布航海发现美洲。
荷兰造船业居于世界首位,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海洋航运——历史3.古代东方 :
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远程海上移民,西汉以后中国航海事业进入第一个高峰。
到唐宋元时,我国对外贸易主要港口广州、杭州和泉州,其中泉州西行航线成为香料之路。
从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是中国造船业和航海业取得巨大发展的时期,中国发明了水密隔舱和指南针,造船技术和远洋航行技术一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海洋航运——历史4.现代航运的发展 :
1801年英国人薛明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建成世界上第一艘轮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建造小型轮船,在纽约哈德逊河开始载运旅客。
1819年美国帆船“萨凡那”号从纽约经英国到达俄国,成为轮船航行远洋先驱。
1836年出现螺旋桨推进器,轮船航速得到提高。
1902年内燃机出现,海洋航运摆脱了自然力的依赖,运输能力、装卸能力、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海洋航运成为社会生产一个重要行业。 海洋航运——历史 太平洋航线
(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
(2)远东——加勒比,北美东海岸航线
(3)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
(4)远东——东南亚航线海洋航运——现代海上航线
(1)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加勒比航线
(2)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 伊士运河——亚太航线
(3)西北欧,地中海——南美东海岸航线
(4)西北欧,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5)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西北欧航线 海洋航运——现代海上航线(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
(2)波斯湾——东南亚——日本航线
(3)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运输线 印度洋航线 海洋航运——现代海上航线
世界主要航线海洋空间资源——海岸带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含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地球之肾——湿地湿地 2002年,科学家首次确定全球十大珊瑚礁保护区。它们占海洋总面积0.017%,却包含了34%的海洋特有生物品种。珊瑚礁 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热带海洋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例如,红树、秋茄树、红茄冬、海莲和木榄等。当退潮以后,红树植物在海边形成一片绿油油的“海上林地”。 红树林红树林1.天然的海岸防护林 2.净化海水红树林可防风浪冲击,保护海岸红树林3.促淤造陆 密致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积1.天然的海岸防护林 2.净化海水红树林4.科研、教育、生态旅游 3.促淤造陆 1.天然的海岸防护林 2.净化海水美丽的红树林对科研、教育、生态旅游都有积极意义滩 涂 滩涂是海岸带地区平均低潮线以上的淤泥质海滩。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公里,其中淤泥质海岸总长约4000公里,平均宽度可达几千米,为沿海人类提供了广阔生活、生产空间。全国滩涂面积滩 涂滩 涂 开 发发展盐业和轻工业:
围滩造地,发展农林牧业:
发展滩涂养殖业:
发展滩涂花卉草坪业:
发展滩涂旅游业:
开辟自然保护区:滩涂养殖业滩 涂 荷兰的花卉业七星級帆船飯店Hydropolis饭店主体部分效果图 Hydropolis饭店陆上接运站从空中俯瞰建设中的Hydropolis饭店从空中俯瞰建设中的Hydropolis饭店 可观海中美景的客房 海上桥梁是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方式,其功能一般是连接海峡或陆地与岛屿之间的交通,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挥作用。 威尼斯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 海上桥梁是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方式,其功能一般是连接海峡或陆地与岛屿之间的交通,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挥作用。 威尼斯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里亚尔托桥(Pont di Rialto)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正在建设中的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308国道,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中间有辅桥通往红岛。主要采用跨海高架公路的形式,将青、红、黄三岛便捷地联系在一起,局部采用拱桥设计,大桥主线指标为双向六车道,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近30公里。 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施工中的青岛海湾大桥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桥梁 2010年11月20日上午10时30分,海湾大桥红岛连接线主体工程顺利完工,也标志着我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青岛海湾大桥红岛互通立交顺利合龙。红岛互通立交是我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也是我国首次采用滑移模架施工工艺施工大跨径、小半径现浇箱梁施工技术的大型项目,代表了我国海上桥梁建设的最先进水平。据介绍 ,海湾大桥自2007年5月全面开工,预计到今年年底主体完工,2011年上半年通车。 海洋空间资源——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一般建于海峡、海湾之间。海底隧道有其许多优点:与轮渡相比是运输速度快、不受天气影响;与桥梁相比,在不少地形地貌条件下,建造隧道造价较便宜。 隧道内的货运列车英吉利海底隧道示意图海洋空间资源——海底隧道1994年5月6日,被誉为“世纪工程”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正式峻工通车。这项巨大的工程全长53千米,包括两条直径7.6米的铁路隧道,一条直径为4.8米的中心服务隧道。从伦敦到巴黎的列车运行时间从原来的5小时(依靠轮渡)缩短为3小时。隧道内的货运列车英吉利海底隧道示意图 1988年3月13日,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正式通车。青函隧道南起青森县今别町滨名,北至北海道知内町汤里,由3条隧道组成。主隧道全长 53.9千米,其中海底部分23.3千米。最深部分在海底下100米,隧道顶部距水面240米。青函隧道海洋空间资源——海底隧道 探讨中的台湾海峡通道全长约125公里至150公里,将是世界上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海峡通道。专家已设计出北、中、南三种方案,即:北线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湾中部,南线从厦门经金门、澎湖列岛到达台湾嘉义。
台湾海峡通道构想图海洋空间资源——海底隧道建设中的青岛跨海隧道北起点在团岛路,南端在薛家岛于北庄村和后岔湾村之间出洞,工程全长6170米,其中隧道长5550米(海域段长3300米),两端敞口段长度各620米。隧道为双向六车道,按城市快速道路标准,设计时速80青岛海底隧道效果图海洋空间资源——海底隧道公里,使用年限为100年。隧道采用V形坡,隧道最低点高程为-70.5米,至海底面44.5米,隧道的最小埋深25米。 青岛海底隧道效果图海洋空间资源——海底隧道海洋空间资源——海底隧道 2010年4月28日 继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之后,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实现了全线贯通。它是国内长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共包括两条主隧和一条服务隧道,依照推进计划,2011年上半年可实现竣工通车。项目通车之后将使得青岛至黄岛目前由高速公路通行的一个半小时、轮渡通行的四十分钟缩短到五分钟。建设中的青岛海底隧道海洋空间资源——人工岛人工岛是指在海中填砂石、泥土、废料等建成的岛屿,岛屿与海岸用堤坝或栈桥相连,是缓解沿海发达城市发展难题的途径之一。 世界最大人工岛 海洋空间资源——人工岛“朱美拉棕榈岛” 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岛,位于迪拜,耗资140亿美元,岛上桥梁、灌溉网络、自来水输送网、天然气管道、通讯、卫生系统、电网、公路、海洋俱乐部、消防系统、通往外围环形岛屿等设施应有尽有。 世界最大人工岛 海洋空间资源——人工岛迪拜棕榈岛 1994年,日本人在第二大城市大阪围海建造了关西机场,机场建在一个用1.8亿土方筑起的人工岛上,离大阪海岸约5公里。那里原先的海水深达17米至18米。岛上除机场外,还有火车站、关西机场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机场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卡拉OK歌厅、餐馆和一家11层的豪华饭店等。被誉为“轰动世界的壮举”。 香港新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新建造的最大海上机场。新机场占地l 275公顷,四分之三是填海而成,需要l.8亿立方米的填海材料。连接新机场与港九的青马大桥,
香港海上国际机场海洋空间资源——海上机场跨海距离l 377米,桥墩高达196米。每年可接纳3500万旅客。 人工岛、海上城市、海上机场都是人们为了居住、生活、娱乐和工商业活动而建筑的大面积的海上设施。人工岛一般是预先修建周围护岸,再以沙石、垃圾填筑而成。海上城市则在人工岛的基础上建筑城市。
海洋空间资源——海上城市 现代的海底军事基地一般指建于海底的导弹和卫星发射基地、反潜基地、做战指挥中心和水下武器实验场等。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穆斯(musko)地下海军基地—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海军基地, 海洋空间资源——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