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空间开发与人类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是通过想象来探索的。
到了近代,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的活动范围也已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拓展到了第四疆域——宇宙空间奥尔德林同学们认识这三个人吗?他们分别是谁?柯林斯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月工程——“阿波罗11号”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火箭,在百万人的关注下缓缓升空。当“土星5”把“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近地轨道后,后者便开始独自飞向月球。
“阿波罗”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指令长是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是埃德温·奥尔德林,指令舱驾驶员是迈克尔·柯林斯。从地球到月球大约有38万千米,“阿波罗11号”飞船上载着三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的长途跋涉,于19日进入月球引力圈。
20日清晨,“阿波罗”到达月球上空4900千米后,接到休斯敦飞行指挥中心命令,减速飞行,进入月球轨道,于是飞船服务舱发动机逆向喷射,进入了远月点3 13千米、近月点113千米的椭圆轨道,此时飞船绕月球一圈只需两小时。在月球轨道上,航天员们紧张地进行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名叫“鹰”的登月舱,而柯林斯则仍留在称作“哥伦比亚”的指令舱中。
21日2时许,登月舱的发动机被点燃,使它与指令舱分离。指令舱由柯林斯驾驶继续绕月飞行,而登月舱则载着两名航天员缓慢向月球飞行。当阿姆斯特朗看到窗外要降落的地方有乱七八糟的卵石时,便决定继续飞行,寻找平坦的地方。最后奥尔德林手控登月舱在月面“静海”的一角平稳降落,登月获得成功。
小链接:“阿波罗”计划 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 这个“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虽然是美国与苏联竞赛的产物,但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第一步。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1969年7月2 0至21日首次实现登月。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到1972年12月结束,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它是本世纪人类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最后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 。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又陆续发射了“阿波罗”12至17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故没有登月(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另五艘飞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罗”15至17飞船的航天员还驾月球车在月面活动,采集岩石。
航天员在月球上钻取了三米的月球岩芯,发现多达57层,每层代表一次陨石冲击,还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阿波罗” 工程极为壮观,它激动了无数人的心,使载人登月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中国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飞行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
航天内容:2005年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2005年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
2005年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载人飞船抬高了800米。
2005年10月15日16时29分,胡锦涛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中国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发射地点: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飞行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中国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嫦娥工程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工程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探索太空耗资之大“阿波罗”计划
总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00亿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和平号
和平号空间站原设计寿命5年,到1999年它已在轨工作了12年多,除俄罗斯的航天员外,还接待了其他国家和组织的航天员,他们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和平号设备老化,加之俄罗斯资金匮乏,从1999年8月28日起,和平号进入无人自动飞行状态,准备最终坠入大气层焚毁,完成其历史使命。
险象环生联盟一号
科马洛夫于1960年入选苏联第一组宇航员,并曾作为帕维尔·波波维奇的替补队员参与了东方4号任务。他本人第一次进入太空是在上升1号任务,而在他的第二次飞行任务联盟1号中,他因飞船降落伞故障而 死于飞船坠毁。坠毁前,苏联总理柯西金曾告诉科马洛夫“祖国将以他为骄傲”。尽管有许多流言称科马洛夫死前一直在诅咒飞船设计者和飞行控制员,但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在伊斯坦布尔的监听站报告称:科马洛夫的回复无法听清。无论事实如何,在灾难发生之后,苏联指挥计算中心得到一份来自西德监控站的录音带,这份录音带上记录了科马洛夫的一些语音片断,这些语音片断参杂于其他飞行数据中,据报道科马洛夫近乎发狂且含糊不清的语音片断中包含了“害死”这个单词。很显然,这些录音是记录于坠毁前的最后几次绕地球飞行。 险象环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面的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并且在升空后73秒时,爆炸解体坠毁。机上的7名宇航员都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险象环生哥伦比亚号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是美国最老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机舱长18米,能装运36吨重的货物,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公里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小问题
对于太空的探索既耗财又耗力。在过去,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科技竞赛,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开发太空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