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多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临汾市多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4 23:1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多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采摘茶叶 D. 用石块修长城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洒出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扑灭
B.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清水冲洗
C. 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
D.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倒入下水道
4.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先用仰视方法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20mL,倾倒出一部分水后,又俯视方法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11mL,这位同学倾倒出水的体积为(  )
A. 9mL B. 大于9mL C. 小于9mL D. 无法确定范围
5.电工师傅使用的“试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发红光,它是(  )
A. 氖气 B. 氮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6.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蜡烛熄灭飘出大量白雾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出现大量白烟
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步骤如下,正确顺序是(  )
①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查气密性
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从水中移出导管
A. ③④①⑤②⑥ B. ③④①⑤⑥② C. ④①③⑤②⑥ D. ④①③⑤⑥
9.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观念: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也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 科学思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蒸气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厨余垃圾可自制花肥,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10.如图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的实验装置,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1.在物质的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2.在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并用于制造化肥的是______;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有水珠,说明空气中有______。
13.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利用______性。氧气可帮助木炭燃烧,利用______性。
14.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空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②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
③实施绿化工程,减少扬尘污染④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5.大同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末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明代高超琉璃烧制工艺的体现、展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琉璃主要制作工艺如图:
(1)烧造琉璃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坩子土,坩子土是黏土的一种,其化学组成与地壳的元素组成高度相似。含量最多的SiO2属于_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前期准备时,选好的原料晒干配料后需要经过球磨粉碎、过筛,该过程是______变化,目的是______。
(3)琉璃制作工艺要经过稳作、窖作(即素烧)、釉作“上三作”。请写出“窖作”中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4)釉里红——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CuO)为着色元素,在制好的坯胎上画釉,配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铜被加热时会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化铜。请写出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氧气的流程如图,回答:
(1)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 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净化装置中除去了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 ______。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E.水蒸气
(3)在蒸发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现象是木条______,(填“熄灭”或“燃烧更旺”),液态空气蒸发分离是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______不同。
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7.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六种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常温常压下,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微溶于水,且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因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相对稳定的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氙气(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工业上,制取稀有气体是通过将液态空气蒸馏,得到稀有气体的混合物,再用活性炭低温吸附法,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在焊接精密零件或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气作保护气。氦气是除了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密度约为空气的七分之一,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
(1)稀有气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任填一点)。
(2)氦气代替氢气用于飞艇的优点是______。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______。
(4)由液态空气制备稀有气体的过程中,发生的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5)请写出氙气(Xe)与氟气(F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某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写出该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
(3)实验室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这是因为______。
(4)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的成分不反应。则可用上图装置F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9.《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思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
【实验现象】
(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小组讨论】
(2)小红同学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得出结论】
(3)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填名称)和水。
任务二:比较空间站中蜡烛的燃烧与地面有什么不同
(4)“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课堂上,当蜡烛被老师点燃后,我们可以看到与地面蜡烛的火焰不同,①空间站中燃烧的蜡烛火焰呈现蓝色,②火焰形状近似球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请你选择一个不同现象加以说明。你的选项是______(填“①”或“②”),对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空间站内氧气浓度低,蜡烛燃烧不充分
B.在空间站里,重力较小,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不同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混合物
12.【答案】氮气或N2 二氧化碳或CO2 水蒸气或H2O
13.【答案】稳定 助燃
14.【答案】①②③
15.【答案】氧化物;+4;
物理;使琉璃更细腻;
C+O2CO2;化合反应;
2Cu+O22CuO
16.【答案】物理变化。
DE。
熄灭;沸点
17.【答案】无色无味(答案不唯一)。
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物理。
氙气+氟气四氟化氙
18.【答案】锥形瓶;
B;C;;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高锰酸钾粉末沿导管进入了水槽;
a
19.【答案】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将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
二氧化碳;
①(或②);A(或B)
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