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第 一 中学2025 — 202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 一 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化 学
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勤劳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劳动中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裁剪布料 B. 堆放砖块 C. 粉碎矿石 D.粮食酿酒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空气中的成分,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是 ( )
A.二氧化碳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D.氮气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液态氧 B.洁净的海水 C. 冰水混合物 D.氧化镁
4.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
(
错误的是
)( ) f
A.给试管里的 B. 向试管中加 C. 给试管里的 D.向试管中滴
液体加热 入块状固体 固体加热 加液体试剂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制氮肥
B.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霓虹灯
C. 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高能燃料
D. 酒精易挥发,可用作消毒杀菌
6.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下列对该实验有关图标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 )
A.护目镜 B.明火 C. 锐器 D.洗手 7.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A. 工业废气随意排放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 积极植树种草 D.使用清洁能源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化学概念之间存在不同的逻辑关系,以下逻辑关系图表示正确的是 化合氧化 反 应 反应 A B C D ( ) ( ) ( )
10.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 是打开弹簧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弹
簧
夹
空
气
云
水
)
A. 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 B.a 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 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 点后压强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二 、非选择题(每空1分,20题第(2)空2分,共40分)
11.请把下列科学家与其重要成就用线连接起来。
拉瓦锡 门捷列夫 闵恩泽 研发多种催化剂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发现元素周期律
1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1)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
(2)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0
3)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属于稀有气体的 (填“物理”或 “化学”)性质。
13.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地区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
A PM 59 二级
B SO: 97 二级
C PM 112 三级
D 0 38 一级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最适合出门游玩的地区是
(2)C地区可能会导致雾霾天气,外出时的自我保护措施是 ;
(3)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4.右图是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
(
1
.
疑法谈
产物拉验
) (
四.控完赁检焰
心气体皮分
) (
Ⅲ点燃妇娘用
热天时白原
)(1)实验I 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 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干冷烧杯 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
成 了 ;
(2)实验Ⅱ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 的物质具有 性;
(3)实验Ⅲ中看到蜡烛又被点燃,白烟成分是 0
15. 写出造成下列实验后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原因 ;
(2)倾倒液体后,试剂瓶上的标签被腐蚀的原因
16.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试剂通常盛放在 里;
(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给烧杯中的液体 加热时,烧杯下需要垫
(3)用量简量取8mL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8mL。
(
曲颈瓶
HB
)17.人们对空气成分的研究是从200多年前开始的。
(
玻璃钟罩
承槽
)(1)化学家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的是拉瓦锡测定空气成 分的实验。他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得 到红色粉末。他又把红色粉末放在另一容器里加强热, 最终得出了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请问:右图中曲颈 甑中汞的作用是 9
(2)实验室测定。右图为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
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作用 ;
③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的原因 。
18.如图分别是木炭、铁丝、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铁丝
火
柴
氧气
)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一中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旺,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2)实验二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3)比较、归纳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对上述化学实验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点燃的木炭和铁丝都要从瓶口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B.三个实验都有黑色固体生成
C.三个实验都发生氧化反应,都放热
(4)实验三中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由 此 推 测 , SO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
19. 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b
)
(
B
) (
C
) (
F
) (
A
)D E
(1)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其发生装置可选用A, 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
(2)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可以用B 或 C。与 装 置B 相比,装置
C 的优点是
(3)可以用F 装置来收集氧气,原因是 。也可以用D 装 置 来 收集氧气,请写出其验满方法
(4)欲使用装置E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_ ( 填“a” 或 “b”) 端通入。
20.九年级上册“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 剂”的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 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 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 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 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 明显现象
Ⅱ 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 星木条均复燃
Ⅲ 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 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氧化铁不溶于水)
IV 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 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名称)。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Fe=0 )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评价】(4)实验IV的实验目的是
(5)在实验IV中,可以通过测定 _来比较产生气体的速率。
【实验拓展】(6)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 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
化学答题卡
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1.:A:(e:C110) 2.[A3D:C][D] 3. (AJIB)C):0] 4.[A]〔B::c〕(D] 5. (A:(BJrci rD: 6. (A)0iic1101 7.[A][B)[c]〔D] 8.[A][BJC](DJ 9.CA][e (e)[D: 10.〔A〕(B): c1′D)
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签字笔作答)
:.非选择题 拉瓦锅 11. 门捷列夫 闵恩泽 研发多种催化剂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发现元素周期律
12. (1) (3) (2)
13. (1)
(2) (3) 14. (1) (3) (2)
15. (1) (2) 请在各恐目的等地! (应内作,5:里尔中2K卫Y
请在各题I1的答题区域内作俗,超出黑色短形边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6. (1) (2) (3)
17. (1)
(2)①
②
③
18. (1) (3) (4) (2)
19. (1) (2) (3) (4) hi .n 路“图1<城价孚,12色0形291E1<段们系人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件,超出黑色短形边拟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 (1) (2) (3) (4) (5) (6)
请 勿 在 此 区 域 做 答
请在各题日的养题!域内作客,超:出黑色知形边H限汇K咸的答案无效
化学试题答案
1.D 2.C 3.B 4.C 5.B
6.C 7.A 8.D 9.A 10.B
11.略
12.不活泼(或稳定); 氧气(或O ); 物 理 。
13.D; 戴好口罩(或佩戴护目镜等); 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
14.水和二氧化碳(或H O 和 CO ); 可 燃 性 ; 石蜡固体小颗粒。
15.没有预热,直接加热等(合理即可);
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等(合理即可)。
16. 广 口 瓶 ; 1/3; 陶 土 网 ; 大 于 。
17. 消 耗 氧 气 ; 略;
吸 烟 、 吸 热 ; 木炭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
18. 氧 气 浓 度 ; 集气瓶底炸裂;
AC;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能溶于水(或易溶于水)。
19. 略 ;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a。
20. 氧 气 ; 化学性质和质量;
略; 探究氧化铁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好;
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时间(或等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 B。前郭县第一中学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10.在利用红膦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弹簧夹的时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化
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物劳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劳动中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足
A.裁剪布料B.堆放砖块
C.粉碎矿石D.粮食酿酒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空气中的成分,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是'
()
九,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
C,氧气
D.氮气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
B.8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压强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A.液态氧
B.洁净的海水
C.冰水混合物D.氧化镁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20题第(2)空2分,共40分)
4,试管是实验中带用仪器,试管口朗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
11.请把下列科学家与其重要成就用线连接起米。
错误的是
(
拉瓦锡
研发多种催化剂
门捷列夫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闵恩泽
发现元素周期律
I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氨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
A给试管里的
B.向试管中加
C.给试管里的
D.向试管中滴
〔2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液体加热
入块状固体
固体加热
加液体试剂
3)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属于稀有气体的
(填“物理”或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化学)性质。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制氨肥
13.下表为某日我因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B.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问颜色的光,可作究虹灯
C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高能燃料
地区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成指数
空气质量指敬级别
D.泗精易挥发,可用作消毒杀菌
A
P
59
二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下列对该实脸有关图标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S02
97
二级
C
PMio
112
三级
D
0
38
一级
L.护目镜
B.明火
C,饶器
D.洗手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T.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当日最适合出门游玩的地区是
A.工业废气随意排放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C地区可能会导致茅推天气,外出时的自我保护措旄是
C.积极植树种草
D.使用消洁能源
(3)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蓝色关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速议?
B.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14.右图足蜡独燃烧的探究实验:
儿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实验I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干冷烧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
【
"
D.铁丝在氧气中刷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成了」
9.化学概念之间存在不同的逻岷关系,以下逻辑关系图表示正确的是
《)实验Ⅱ中,若用燃著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
的物质具有」
性:
性质
(3)实驗Ⅲ中看到蜡烛又被点燃,白烟成分是,
化学性团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