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七年级语文新部编版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小文在“读春、颂春”读书环节写下了这样一段感受。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春天,像五线谱里的一个音符,刚一弹响,就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春天,像笔架上的一支画笔,刚一描摹,就绘出动人的美景;春天,像高举的一支号角,刚一吹响,就演奏出蓬勃向上的旋律;春天,【甲】____________。
春天,总让我们向往,总让我们感受到希望。走进春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美景,读到了春天的美文,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乙】“____________”,正处于人生春天的我们,凡事要早做打算,把握开头。只有在年轻的时候辛勤劳动、努力学习,才不枉青春。
(1)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甲】处横线上再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2)根据文段语意,请在【乙】处横线上补写一句俗语。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灿烂(làn) 澹澹(zhān) 子规啼(tí)
B.萧瑟(xiāo) 竦峙(sì) 入旧年(jiù)
C.枯藤(téng) 苍海(cāng) 一帆悬(xuán)
D.碣石(jié) 归雁(yàn) 断肠人(cháng)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B.春天的太阳岛是一个繁花似锦、游客如织的好地方。
C.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新冠病毒不再扩散。
D.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断桥残雪是西湖著名的十景之一,当瑞雪初霁时,站在宝石山上向南___________,西湖银装素裹,断桥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一般在12月下旬至2月中旬可能观赏到此景。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南方的冬景是壮美的大气磅礴景象,那么北方的冬景就是温婉的小家碧玉景象。
B.北方的冬景如果说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
C.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温婉。
D.北方的冬景如果说是小家碧玉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大气磅礴的温婉。
5.朗读下列句子,重音和停连的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雨的四季》)
(标注符号:重音“·”、停顿“∨”、连接“∧”)
A.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B.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C.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D.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家庭一改过去在家团圆的传统,或举家出游,或呼朋引伴远行。
B.每天早晨,潇湘公园内有不少老人晨练,个个精神抖擞。
C.春光明媚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下一年的行程。
D.为庆祝教师节,礼堂被布置得花枝招展,师生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7.下面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作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题目为“秋思”,可理解为游子于秋季满怀着故园之思。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幽静安适,反衬出游子的孤独忧愁,抚慰游子之心。
C.全曲未出现“秋”字,却通过具有典型特征的景物(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渲染了深秋的环境与氛围。
D.这首小令尾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表现了游子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孤寂愁苦。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着点儿热气。
(2)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影儿呢。
(3)因为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4)就是这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
A.喷 照 慈祥 幻想 B.冒 照 慈善 幻想
C.冒 留 慈善 想法 D.喷 留 善意 想法
9.选出对《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点题。“客路”指旅人前行的路途,“行舟”表明诗人正乘船赶路,暗含漂泊在外、奔波前行之意。
B.颔联运用对偶,以“风正一帆悬”的小景传“潮平两岸阔”的大景之神,展现了江水的开阔。
C.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夜未尽而海日已升,仍是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表现了诗人的悲观惆怅。
D.尾联中诗人想到要借归雁来传递家书,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
二、名句名篇默写
10.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默写)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请先写标题,再完整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
题目:
, 。
, 。
三、综合性学习
11.校团委将在美丽的植物园里开展以“赏春日美景,探自然课堂”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1)【任务一:走出校园迎春光】小语同学帮校团委拟写了一则研学春游通知,请你帮忙检查。
通知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春季研学的好时节。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复兴中学将于2024年5月13日开展植物园春季研学活动,请各班同学早上8点集合,统一乘坐大巴前往植物园。
校团委
2024年5月7日
①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修改。
②通知的内容中遗漏了一个重要信息,请提出修改意见。
(2)【任务二:亲近自然赏春景】校团委在这次活动中编写了研学手册,在封面绘制了春游徽标,如右图(该图主色调为绿色)。请你指出其构图要素,并描述其寓意。
(3)【任务三:体验生活享春意】小文同学来到了黑龙江植物园,他看到了“黑龙江植物园丁香园”的一段介绍文字。
黑龙江植物园中的丁香园,占地1.5公顷,以引种栽植丁香属植物为主,丁香是哈尔滨市市花。该园共引种栽植金圆丁香、裂叶丁香、匈牙利丁香、重瓣洋丁香、兰丁香等30余个品种。花色有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等。丁香的花序多为大型的圆锥花序。丁香树为著名的观赏芳香类树种。
①请你梳理文本内容,帮小文用一句话激发同学们前来植物园观赏的兴趣。(20字左右)
②核心素养 小文看到植物园里梅柳争春,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想用一副对联来描述此时,请你帮他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千条嫩柳垂青琐
下联:______________
A.春光占断唯此花 B.万树繁花闹春意
C.满园春色醉宜人 D.百啭流莺入建章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诗中对“海水”“山岛”“草木”“洪波”等自然景物的描写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气氛。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1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以下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选自朱自清《春》
14.朗读,是语文学习中极其重要的方式之一,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请你根据课文中所学的关于重音、停连的知识,给下面的句子写出诵读建议。
句子:“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小草从土里长出来,嫩的,绿的。
16.第②自然段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17.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无色的春风。请问,文中画横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jì)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xiū),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8.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jì( ) 害xiū( )
19.结合注释,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看( )护 A.kān守护、监视。
B.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事物,观察并加以判断。
(2)薄( )雪 A.bó微、少。
B.báo厚度小的(跟“厚”相对)。
20.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21.从修辞角度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2.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文
23.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美好的。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认真回想一下你家乡冬天的风景,抓住特点,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要求:特点突出;至少有一处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通顺流畅;不超过2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七年级语文新部编版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C A D B B C
1.(1)(示例)像万里花海的一朵花儿,刚一开放,就引起了人们的遐想
(2)(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
2.D
3.B
4.C
5.A
6.D
7.B
8.B
9.C
10. 山岛竦峙 归雁洛阳边 枯藤老树昏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1.(1)①将“提高”改为“激发”(或将“情感”改为“兴趣”)。②添加具体的集合地点。
(2)构图要素:春游研学徽标选择能够代表春天的绿色调为主色调,巧用绿植化作双手作为徽标内圈,内圈中心有学生、大树和书本。
寓意: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让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的怀抱中探索、成长;同时也要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3)①(示例)“万紫”正烂漫,丁香花展最佳观赏期即将来临。
②D
12.C 13.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气概,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或:夸张,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想要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
14.示例:重音处理: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不寒”和“杨柳风”可稍重读,突出春风的和煦;后半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母亲的手”和“抚摸”可重读,强调温柔感。
停连建议:引号部分后可稍作停顿(“杨柳风”后),逗号处自然停顿,整体语速舒缓。 15.示例:我更喜欢A句。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 出的情态,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使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感情和动作。 16.侧面衬托春花的繁茂、甜香,增添春天的活力。 17.触觉,写出了春风和煦、轻柔的特点。
18. 髻 羞 19. A B 20.妙;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21.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小山在夕阳的映照下美丽而娇媚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2.“秀气”这里的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的怜惜和喜爱之情。
23.我家乡的冬天是寒冷的,雪一下,总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树梢上挂满了洁白的雪花,像一串串棉花糖,又像一条条洁白的丝带,轻盈地飘落。大地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白的刺眼,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小河已经结冰了,但是冰面上可以看到水在流动,像一条银色的绸带在舞动。那些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跳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