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15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15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5 10:5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问题:
1.“专制暴政”是指谁的统治?2.“凶狠的敌兵”为何会出现在“祖国大地”上?
3.反映法国面临了什么危机?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789.7.14—1794年)
(1804—1815年)
课标: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了解《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文献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大革命的原因——旧制度的危机
阅读教材88-89页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旧制度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危机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
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全球通史》
一·大革命的原因——旧制度的危机
2.经济危机
路易十四
“朕即国家”
路易十五
“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路易十六
“锁匠王”
玛丽·安托瓦内特
“赤字夫人”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大革命的原因——旧制度的危机
3.思想危机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自主阅读教材88页内容,简述三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比较他们主张的共同之处,并概括其影响。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思想主张
英国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三权分立)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天赋人权或主权在民)
共同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理性主义)驱散愚昧的黑暗。
影响: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知识整合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范围
核心思想
批判对象
作用
共同点 17—18世纪
14—16世纪
起源于意大利,向西欧传播
以法国为中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天主教会、神学
封建专制、教权、等级制度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思想文化基础
为法国大革命做理论准备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
请根据表格,尝试提炼一个观点。
一·大革命的原因——旧制度的危机
4.财政危机
材料二 另外,由于参加美国独立战争,额外支付战费20亿里弗尔,国家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到1789年,法国债务总额从1774年的2.35亿里弗尔增加到46亿里弗尔,年支付债务的开支已占到国家财政总支出的一半左右,即3亿里弗尔。
——王斯德《世界通史》
按照2015年9月15日汇率,1里弗尔=1英镑=9.8155人民币元
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征税
二·大革命的过程——法国大革命
1789年,由于严重的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导火线
天主教士
封建贵族
平民(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城市平民)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负担全部赋税
免税特权
占据社会大量财富
阅读教材89页第2自然段,了解传统三级会议的表决制度和第三等级提出的新的表决制度。
第三等级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并自行成立“国民议会”,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面对第三等级的诉求,路易十六如何应对?
表面让步,答应诉求
暗中集结军队,企图武力控制
二·大革命的过程——法国大革命
阅读教材89-91页法国大革命的内容,梳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789
1789.7.14
1789.8
1791
1792.9
1794
召开三级会议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确立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成立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雅各宾派平息叛乱打退反法联盟
罗伯斯庇尔等送上断头台
导火线
开始标志
革命纲领
新制度框架
建国
高潮
结果
1793
1793
叛国罪
国王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
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路易十六被处死
国徽
罗伯斯庇尔
1791年宪法
二·大革命的过程——法国大革命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教材P90页,简述《人权宣言》体现的基本原则,并概括其历史进步性。
材料三 它以法律的形式,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资产阶级政治主张固定下来。它提出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既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以至整个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又调动了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世界通史》
基本原则:宣布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①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
②体现了摧毁封建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四“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Ⅰ.性质:
是一场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Ⅱ.意义:
废除君主制度,成立共和国
颁布《人权宣言》
二·大革命的过程——法国大革命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法国大革命的性质及意义。
①结束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政权
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之后,反法联盟卷土重来
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政局不稳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三·大革命的巩固——拿破仑帝国
①经济上: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②法律上:主持制定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
③军事上: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的进攻;并侵略多国,废除各地封建特权,同时压榨和掠夺当地人民。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大革命的巩固——拿破仑帝国
阅读教材91-92页,简述拿破仑帝国的兴亡过程。
夺权
称帝
对内政策
对外战争
结局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政权。
1812年远征俄国失利。
1814年战败退位,封建王朝复辟。
1815年滑铁卢战败后,第一帝国覆亡,退出历史舞台。
三·大革命的巩固——拿破仑帝国
用法律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拿破仑法典》书影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拿破仑法典》
自由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法治和契约精神
影响: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典范,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材料五 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波兰废除了农奴制。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取消了封建贵族的特权…… 对于德国来说,拿破仑……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六 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士等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在拿破仑率领的60万侵俄军队中绝大多数是从附庸国家强行征募来的,死于战场的也大部是这些附庸国的官兵。
——岳麓出版九年级上册
①积极影响:
进一步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②消极影响:
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引发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广泛反抗,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对外战争性质:
(1)初期: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
(2)后期:军事侵略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