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5 10: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悟劳动精神 提升媒介素养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联读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感悟劳动精神”和“提升媒介素养”两个方面展开对于“新闻价值”的探讨,通过联系新闻背景、把握典型事件解读三篇人物通讯,学习阅读人物通讯等新闻的方法,体会劳动模范身上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学生汲取奋斗的力量。
【教学目标】
1.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体会劳动模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汲取奋斗力量。
2.提高媒介素养,学习联系新闻背景,体会新闻价值的方法。
3.学习通讯报道,学会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体会劳动模范的新闻价值。
【教学重难点】
概括典型事件,学习通讯报道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明晰人物通讯概念
人物通讯就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
二、联系新闻背景,体会新闻价值
1.为什么要报道平凡的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他有什么新闻价值?
预设:学生能在课本上注释中找到如下内容:张秉贵是全国劳动模范、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树起我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2.结合时代背景,明确张秉贵的新闻价值。
预设:百货大楼售货员的身份虽然不如与科学家、大学教授显赫,但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张秉贵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精神温暖了众人心,成为敬业奉献的精神符号,报道他也就有了价值。
总结:袁隆平虽然久负盛名,但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再次受到世人瞩目;钟扬的生命在工作岗位上戛然而止,被追授为“时代楷模”时,他的先进事迹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张秉贵虽然只是一名售货员,但在商业服务领域存在许多矛盾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却显得非常动人。这就是我们学到的第一点,阅读新闻时,应联系新闻背景,明确新闻的价值。
三、抓住典型事件,品读精神品质
任务一:资料卡研读,初绘“人物档案”
1.教师示范:展示教师如何完成袁隆平的人物资料卡。
2.小组探究:分小组完成张秉贵和钟扬的人物资料卡,并进行展示。
任务二:精神解码,共筑“价值坐标系”
聚焦新闻人物的精神品质,从“坚守度”“奉献值”“创新力”“影响力”四个维度,结合文本为人物打分,绘制雷达图并阐述打分理由。
1.教师示范:绘制张秉贵的“精神雷达图”,并阐述打分理由。
2.小组探究:绘制袁隆平和钟扬的“精神雷达图”。
3.全班联动:搭建“精神坐标系”,将三个人物的“精神雷达图”投屏,全班对比分析:
共性:各个维度均是高分,体现出袁隆平、张秉贵、钟扬对职业的极致坚守、无私奉献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个性:袁隆平“创新力”突出(突破杂交水稻的技术壁垒);张秉贵“影响力”聚焦民生(平凡岗位的温暖传递);钟扬“坚守度”彰显极致(高原极限环境下的科研坚守)。
总结:通过人物事迹,以及一些生动、感人的细节,我们能够看到袁隆平、张秉贵和钟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守、创新、奉献等十分具有价值、十分珍贵的品质,报道他们的事迹,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的风气,这正是这三篇人物通讯的价值。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到今天的第二点收获了,人物通讯的价值来源于新闻人物的精神品质,而精神品质则是通过人物事迹和细节展现出来的。
四、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品鉴价值
雪枫中学以抗日名将彭雪枫的名字命名,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雪枫中学打算为彭雪枫将军树立雕像,并且打算配上介绍词。请你阅读以下两段介绍词,说一说哪一段更好?结合本课所学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语段一侧重于讲述彭雪枫的生平背景,通过他人评价体现彭雪枫的可贵品质。语段二侧重于通过讲述彭雪枫坚持在一线指挥战斗和牺牲时的细节表现其英雄品质。雕像的介绍词应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彭雪枫的生平和品质,因此语段一更适合。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手机运营商发送的“时代楷模”表彰短信,为袁隆平、张秉贵、钟扬各自拟写一条表彰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