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题——顿号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题——顿号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5 10:39:31

文档简介

标点符号专题——顿号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导学案(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完整掌握顿号的基本用法及补充规则;②能准确区分顿号、分号与逗号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边界;③在高考病句题、文本分析题中,精准判断顿号使用正误并阐释理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 “标准解读 — 实例探究 — 实战应用”,掌握 “规则对标 — 语境分析 — 效果阐释” 的学习方法,提升将标点符号运用标准转化为解题、写作能力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顿号在书面语中的 “逻辑纽带” 作用,培养严谨的语言表达习惯,体会汉语规范对提升文本质量的重要性,为高考书面表达加分。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掌握顿号的基本用法,理解顿号的修辞功能。
用法 示例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顿号。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 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 2 :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 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2: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加逗号,而不加顿号。 他占有,挑选。/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集合词语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隔开来。 “中小学”“师生员工”中间就不能用顿号。
并列短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等,连词前不能用顿号,或改为逗号。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句子内有多个词语并列,但同时又都带了语气词,停顿时间就自然长了些,之间不能用顿号。 房间里真乱呀,书呀,纸呀,椅子呀,衣服呀……乱七八糟。
学习难点:在带引号的并列成分间正确使用顿号,区分顿号、分号与逗号的层级关系。
顿号的表达效果即顿号的修辞功能:结构上,并列短语的停顿与强调,节奏与韵律的调节,层次与逻辑的区分。内容上,避免歧义,在特殊语境下具有表现力(具体情况看上下文)。
三、导学过程(课前完成,课堂反馈 5 分钟)
(一)预习导学(判断下列句子中的顿号是否使用正确)
1.这个小孩有四、五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不用顿号。
2.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表示并列的连词前面不用顿号。(表并列的连词“以及”与其前面的顿号使用重复,第二处顿号应删掉,保留连词“以及”)
3.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大并列短语套小并列短语,大并列短语后用逗号,小并列短语后顿号。(此句中第1、3两处的逗号改为顿号)
4.李白的“床前明月光”(《静夜思》)“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5.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标有引号或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6.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香梨啊…… 并列词语后带有“啊”等语气词,应使用逗号而非顿号。
7.这次海外追逃行动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广大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中间不能用顿号。
8.在这次会演中,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都会带来新剧目。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淮剧”后的顿号及“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9.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都来了。“二三线”表示具体层次,为缩略形式,应使用顿号,即“二、三线”。
(二)重难点探究
1.处于相同层次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
【错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谢希德同志不幸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谢希德同志不幸逝世。
【错误】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不用顿号
【错误】10月18日晚,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中,这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女生气定神闲地写出“婉娈”、“珉玉”、“裂罅”、“海晏河清”等11个词。
【错误】在网友评论以及《人民日报》随后登载的读者来信中,“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情绪稳定”、“有关部门”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辞藻纷纷“中招”,入选“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错误】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邵家村小学的操场上,从教室搬来的课桌上摆着6个大碗,每个碗上分别贴着“水”、“电”、“路”、“讯”、“房”、“寨”的醒目图片。
有引号的并列成分间含有其他括注,要用顿号;有引号的成分与不带引号的成分并列时,可用顿号。
【错误】虎,在古书籍上的称呼,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别,大约有20余种称谓: “猛兽”(广东野语)“李耳” (俗说虎本李氏所化,人 呼李耳即喜)“李父”(陈魏间谓虎为李父)“大虫”“大灵”(清朝扶 南王称道)。
虎,在古书籍上的称呼,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别,大约有20余种称谓: “猛兽”(广东野语)、“李耳” (俗说虎本李氏所化,人 呼李耳即喜)、“李父”(陈魏间谓虎为李父)、“大虫”、“大灵”(清朝扶 南王称道)。
【错误】他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在祖国全方位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广大居民风雨同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坚定不移执行基本法。
他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在祖国全方位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广大居民风雨同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坚定不移执行基本法。
【错误】北京、湖南、重庆、浙江、山东、湖北等地,组织专家学者“百姓名嘴”“草根宣讲员”等围绕《读本》内容,广泛开展小型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
北京、湖南、重庆、浙江、山东、湖北等地,组织专家学者、“百姓名嘴”、“草根宣讲员”等围绕《读本》内容,广泛开展小型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
【错误】“跳槽”,“鸟式”就业,“自由职业者”,“自己创业”,这些几年前还很陌生的名词,今天已成为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习以为常的事。
“跳槽”、“鸟式”就业、“自由职业者”、“自己创业”,这些几年前还很陌生的名词,今天已成为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习以为常的事。
4.点号表示停顿的时间长短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1)【错误】同盟会在准备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二是举行多次武装起义,如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的防城和镇南关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潮州黄冈起义、1908年的河口起义、钦廉上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同盟会在准备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二是举行多次武装起义,如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的防城和镇南关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潮州黄冈起义,1908年的河口起义、钦廉上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2)【错误】: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
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 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正)。
(三)课堂探究(顿号的表达效果)
(典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光,地上霜,这两个词通俗、易解、直白,包括引车卖浆者都不会不明白。李白平易自然地用大白话说出,语言疑似童谣快板。然后抬起头看月亮,开始了最最普通的抬头望月,这时,诗情诗心诗穴陡然一点一晃一弹窗,叫作低头思故乡的深情涌起!
原来有那么多人离开了故乡,故乡只是在他们的思念中乡愁中。因为生活?因为艰难?因为职业?因为追求、生存竞争?因为引诱?因为不得不、上当、被迫,或并不因为什么就糊里糊涂地①离家离乡离亲离友离开了你的父老兄弟爱妻老娘,②流浪、奔忙、挽扎、置险、身不由己、有翅难展,在无诗的远方。月,话桑麻,过中秋节,听嫦娥、玉兔、桂树、吴刚的故事……是的,故乡与明月之间,不一定有铁定的逻辑关系,而只可能是记忆的关系,是联想的关系,是情绪的关系。
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第①处不加标点,第②处却加顿号,二者的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第①处不加标点,为了加快语言节奏,不刻意区分离别对象的不同,突出人与故乡分离的突然;第②处加顿号,为了放慢语言节奏,强调动作与状态的不同,突出人在他乡的各种处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结合“离家离乡离亲离友……”可知,句中不加标点,为了加快语言节奏,有一种紧迫感,不刻意区分离别对象的不同和原因,从各个方面强调事实,突出人与故乡分离的突然,表达一种低沉的情绪;结合“流浪、奔忙、挽扎、置险、身不由己、……”此处加顿号,为了放慢语言节奏,每两个字单独成句,可以将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分开,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强调动作与状态的不同,突出人在他乡的各种处境,表达羁旅漂泊之苦,让人感同身受。
(四)即时小结
1.带有引号的并列成分是否使用顿号
“A”“B”“C”——引号间不用顿号;
“A”后有几个字、 “B”、“C”——下引号和上引号间有汉字,则ABC间都需要顿号隔开;
A、“B”、“C”——A无引号,而BC都带引号,同样ABC间都需要顿号隔开;
“A”(对A的注释)、“B”、“C”——ABC都带引号,但只要ABC中任意一个后有括号做注释,则ABC间都需要顿号隔开;
学生此时会对带引号的BC间为什么要带顿号不理解,此时会引导他们引号在这个句子里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学生答强调。强调作用的引号是作为标识作用,那么ABC既然为并列关系,都想要公平对待,被关注到,所以BC之间也会公平地打上顿号。
四、作业布置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的顿号和文中“殚精竭虑、孜孜营建”的顿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殚精竭虑、孜孜营建的成果。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首屈一指。
A.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B.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D.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答案A解析 A项与文中顿号都是用于句内并列词语之间。B项是用于序次语之后。C项是表示相邻两数字连用的缩略形式。D项,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号),应用顿号。
2.下列各句中的顿号,和文中顿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文静如湖的吐露港,风软波柔,一片潋滟的蓝光,与其说是海的女儿,不如看作湖的表妹。港上的岛屿、半岛、长堤、渡轮,都像是她的配饰。入夜后,更亮起渔火与曳长如链的橘色雾灯。
A.老王红头涨脸的,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乡亲们听了,更是怀疑他了。
B.不用说,我们公司需要一种自由、民主、开放、宽容的氛围,事情才好办成。
C.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题材;二、用字;三、表达;四、色彩。
D.一般来说,律诗的第二、三联要求对仗。不管是五律,还是七律,都是如此。
答案B
解析 B项与文中顿号都是用于句内并列词语之间。A项是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C项是用于序次语之后。D项是表示相邻两数字连用的缩略形式。
(二)简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气是群芳谱,是山水画,但是很显然,诗意绝对不是节气的主旋律。节气首先是对劳动的礼颂,是对生产的致敬。每一个节气对应的都是农时,对应的是彼时的劳作和辛苦。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气就是耕作图,是古人对农时、农作进行网格化精准管理的一种备忘录。勤劳豁达的中国人,并没有被微薄的收成所击垮,而是顺应自然、躬耕不辍、天人合一、取宜守则,于苦中作乐,于忙中养心。②芒种,忙种,既要收割麦子,又要开种水稻,既充满收获的喜悦,又播种新一轮的希望,③日子在苦累但美好的情愫中度过,④苦当然不是财富,当然不值得夸耀,但是把苦修炼成为一句句的谚语、一个个的节气,农民怎么就不是生活的艺术家?
更多的时候,节气充盈着生生不息、叠翠垒彩般的生命智慧。节气节气,一个节字,加一个气字,蕴藏了古代中国人对宏大宇宙的极致概括和对个体生命的精微把握。我曾长时间认真冥思,有没有可能从浩如烟海的《辞海》中找出两个字来替换节气? 后来我断定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节气———节,是节律、节奏、节令、节制、节操,是人对自然、生命和社会关系的颖悟、让渡、呼应和珍重;气乃天地正气,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之所谓力与美,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阴阳平衡、美美与共,是万物相搏竞荣的蓬勃活力和有序就位。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画横线部分的顿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答案】①四个顿号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阐释了节气的含义。②四个顿号,分隔词语,表达更加清晰明了。③四个顿号,节奏明快,表达生动有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节气——节,是节律、节奏、节令、节制、节操”,顿号表较短的停顿,此句运用了四个顿号,内容方面从“节律”到“节操”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阐释了节气的含义;结构方面,词语被顿号隔开,表达清楚,词语得到强调;表达方面,四个顿号,顿号表停顿,读起来节奏明快,表达生动有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地过着,霜打了,雨淋了。
大风来时是飞沙走石,似乎是很了不起的样子。冬天,大地被冻裂了,江河被冻住了。再冷起来,江河也被冻得“锵锵”地响着裂开了纹。冬天,冻掉了人的耳朵,破了人的鼻子,裂了人的手和脚。
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
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文中有三处提到“风霜雨雪”,第一处运用顿号,后面两处将其组合成一个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请简要分析。(3分)
顿号用于分割句中并列词语,第一处用三个顿号将“风霜雨雪”分隔成四个词语,表明这是四种并列的自然现象。后两处不用顿号,“风霜雨雪”被凝缩成一个词,指人世间的磨难,更加侧重于表示象征义。标点符号专题——顿号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导学案(学生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完整掌握顿号的基本用法及补充规则;②能准确区分顿号、分号与逗号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边界;③在高考病句题、文本分析题中,精准判断顿号使用正误并阐释理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 “标准解读 — 实例探究 — 实战应用”,掌握 “规则对标 — 语境分析 — 效果阐释” 的学习方法,提升将标点符号运用标准转化为解题、写作能力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顿号在书面语中的 “逻辑纽带” 作用,培养严谨的语言表达习惯,体会汉语规范对提升文本质量的重要性,为高考书面表达加分。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掌握顿号的基本用法,理解顿号的修辞功能。
用法 示例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顿号。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 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 2 :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 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2: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加逗号,而不加顿号。 他占有,挑选。/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集合词语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隔开来。 “中小学”“师生员工”中间就不能用顿号。
并列短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等,连词前不能用顿号,或改为逗号。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句子内有多个词语并列,但同时又都带了语气词,停顿时间就自然长了些,之间不能用顿号。 房间里真乱呀,书呀,纸呀,椅子呀,衣服呀……乱七八糟。
学习难点:在带引号的并列成分间正确使用顿号,区分顿号、分号与逗号的层级关系。
顿号的表达效果即顿号的修辞功能:结构上,并列短语的停顿与强调,节奏与韵律的调节,层次与逻辑的区分。内容上,避免歧义,在特殊语境下具有表现力(具体情况看上下文)。
三、导学过程(课前完成,课堂反馈 5 分钟)
(一)预习导学(判断下列句子中的顿号是否使用正确)
1.这个小孩有四、五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静夜思》)“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香梨啊……
这次海外追逃行动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广大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这次会演中,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都会带来新剧目。
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都来了。
(二)重难点探究
1.处于相同层次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
【错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谢希德同志不幸逝世。
【错误】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不用顿号
【错误】10月18日晚,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中,这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女生气定神闲地写出“婉娈”、“珉玉”、“裂罅”、“海晏河清”等11个词。
【错误】在网友评论以及《人民日报》随后登载的读者来信中,“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情绪稳定”、“有关部门”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辞藻纷纷“中招”,入选“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错误】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邵家村小学的操场上,从教室搬来的课桌上摆着6个大碗,每个碗上分别贴着“水”、“电”、“路”、“讯”、“房”、“寨”的醒目图片。
有引号的并列成分间含有其他括注,要用顿号;有引号的成分与不带引号的成分并列时,可用顿号。
【错误】虎,在古书籍上的称呼,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别,大约有20余种称谓: “猛兽”(广东野语)“李耳” (俗说虎本李氏所化,人 呼李耳即喜)“李父”(陈魏间谓虎为李父)“大虫”“大灵”(清朝扶 南王称道)。
【错误】他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在祖国全方位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广大居民风雨同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坚定不移执行基本法。
【错误】北京、湖南、重庆、浙江、山东、湖北等地,组织专家学者“百姓名嘴”“草根宣讲员”等围绕《读本》内容,广泛开展小型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
【错误】“跳槽”,“鸟式”就业,“自由职业者”,“自己创业”,这些几年前还很陌生的名词,今天已成为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习以为常的事。
4.点号表示停顿的时间长短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错误】同盟会在准备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二是举行多次武装起义,如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的防城和镇南关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潮州黄冈起义、1908年的河口起义、钦廉上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错误】: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
(三)课堂探究(顿号的表达效果)
(典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光,地上霜,这两个词通俗、易解、直白,包括引车卖浆者都不会不明白。李白平易自然地用大白话说出,语言疑似童谣快板。然后抬起头看月亮,开始了最最普通的抬头望月,这时,诗情诗心诗穴陡然一点一晃一弹窗,叫作低头思故乡的深情涌起!
原来有那么多人离开了故乡,故乡只是在他们的思念中乡愁中。因为生活?因为艰难?因为职业?因为追求、生存竞争?因为引诱?因为不得不、上当、被迫,或并不因为什么就糊里糊涂地①离家离乡离亲离友离开了你的父老兄弟爱妻老娘,②流浪、奔忙、挽扎、置险、身不由己、有翅难展,在无诗的远方。月,话桑麻,过中秋节,听嫦娥、玉兔、桂树、吴刚的故事……是的,故乡与明月之间,不一定有铁定的逻辑关系,而只可能是记忆的关系,是联想的关系,是情绪的关系。
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第①处不加标点,第②处却加顿号,二者的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四)即时小结
以下带有引号的并列成分是否使用顿号
“A”“B”“C”——
“A”后有几个字 “B”“C”——
A“B” “C”——
“A”(对A的注释)“B”“C”——
四、作业布置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的顿号和文中“殚精竭虑、孜孜营建”的顿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殚精竭虑、孜孜营建的成果。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首屈一指。
A.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B.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D.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2.下列各句中的顿号,和文中顿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文静如湖的吐露港,风软波柔,一片潋滟的蓝光,与其说是海的女儿,不如看作湖的表妹。港上的岛屿、半岛、长堤、渡轮,都像是她的配饰。入夜后,更亮起渔火与曳长如链的橘色雾灯。
A.老王红头涨脸的,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乡亲们听了,更是怀疑他了。
B.不用说,我们公司需要一种自由、民主、开放、宽容的氛围,事情才好办成。
C.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题材;二、用字;三、表达;四、色彩。
D.一般来说,律诗的第二、三联要求对仗。不管是五律,还是七律,都是如此。
(二)简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气是群芳谱,是山水画,但是很显然,诗意绝对不是节气的主旋律。节气首先是对劳动的礼颂,是对生产的致敬。每一个节气对应的都是农时,对应的是彼时的劳作和辛苦。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气就是耕作图,是古人对农时、农作进行网格化精准管理的一种备忘录。勤劳豁达的中国人,并没有被微薄的收成所击垮,而是顺应自然、躬耕不辍、天人合一、取宜守则,于苦中作乐,于忙中养心。②芒种,忙种,既要收割麦子,又要开种水稻,既充满收获的喜悦,又播种新一轮的希望,③日子在苦累但美好的情愫中度过,④苦当然不是财富,当然不值得夸耀,但是把苦修炼成为一句句的谚语、一个个的节气,农民怎么就不是生活的艺术家?
更多的时候,节气充盈着生生不息、叠翠垒彩般的生命智慧。节气节气,一个节字,加一个气字,蕴藏了古代中国人对宏大宇宙的极致概括和对个体生命的精微把握。我曾长时间认真冥思,有没有可能从浩如烟海的《辞海》中找出两个字来替换节气? 后来我断定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节气———节,是节律、节奏、节令、节制、节操,是人对自然、生命和社会关系的颖悟、让渡、呼应和珍重;气乃天地正气,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之所谓力与美,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阴阳平衡、美美与共,是万物相搏竞荣的蓬勃活力和有序就位。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画横线部分的顿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地过着,霜打了,雨淋了。
大风来时是飞沙走石,似乎是很了不起的样子。冬天,大地被冻裂了,江河被冻住了。再冷起来,江河也被冻得“锵锵”地响着裂开了纹。冬天,冻掉了人的耳朵,破了人的鼻子,裂了人的手和脚。
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
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无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文中有三处提到“风霜雨雪”,第一处运用顿号,后面两处将其组合成一个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请简要分析。(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