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5 18:02:08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
C我用垃内的古人类速址生要分布在大河可派域
D图中所示的沾人类基木都:活在中丽西北韶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10月巩周
5.碳4年代渊定法是考古学上广泛使用的测定年代的方法,们它只能对那些5万年以内的生物
历史试题
体进行测定,下列能绑采用这种方法测算出距今年代远占人类是
()
A元谋人
B.那县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6中华远占先民积累的农料智志为人类文明的发促作出了重大黄林。下面是一年出上于河南装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李岗文化速址中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且。其用途从班地到收利再到脱充,可以印证(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考占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还有桥∫、胡桃、松、榆等作物孢粉:在北
京人居住的洞穴华,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行州献换杯
A.以梁集前猎为生B已经会人工取火
C开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遁制石器
川途:排地
川途:收州管物
川途:徐爷物服光
之.考古研元证明我国已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从下表所列我网境内远古人类考古发掘的部分史实
A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
B原始农业生产呈现出边完链的流程
可得他们都
(
C手工业技术水平高知
D黄河狐域的水利灌溉系统相对发达
出上地点
云例省元误马
陕西省蓝田
北京周口店
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违遗址,有半地穴式所址百尔桃,这些房吊世列整齐,内有石曲、
石铲碎生产工具及陶休、陶裙碎生话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距今时问
约170万年
距今约160万年
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A处于旧石器时代B形成了早期团家C,出现了定居生活D产生了贫言分化
8.下图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妞被遗址,是我时新石时代的工具“采绍”,其“入土曰
古人类两颗门齿化
考占发现
完整的头州化石、打
40多个L立人化石、0
相。招柄曰张”。据此报测。“来招"可用】
万件打刺石器、大策动物
石、打制的机位石强
时尖快器、砍器邻
化石及碳屑
A.能够制近工具B.属于晚期智人
C.会使用天然火
D.过上定居生活
3.1935年,美国考古学京文瓶谘守人质疑北京人用火遗迹.认为该遮迹可能是哥火成着是海殖
质长期高温氧化的结果,和人类行为无关。反驳该观点可使用的证异是北京人博址小存在
芥招及效有术场的夏臣因
A大量朴树籽和植物孢粉
B.砍姬器和不同动物化石
A,收火
B.地
C.纺织
D.制
C有长期使用痕迹的火塘
D.兽角鹿骨制作的工具
9以下是历史兴翅小组编写的历史话过梗概、据此判所这部历史话剧的名称可能是(
A观茶《中国境内生要占人类遗址分布图》,由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席:早晨,人们来到四地里给新种下的要礼水
剧本名称:
第二幕:中仟用刚韵好的彩阅能满问料喂养貉、狗哼京前
第三荐:下午闲段时刻,人们吹癸图坝:用州针时农
A.山顶洞人的生活B.原始农业的发展C生产工其的演变D,半坡人的一天
10该速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因存〔半宿的有机质透存,如干栏式起筑。在进
址下层,还酱遮发现有相类和其他禾木科植物泥在一起的堆机层,塔此判断“该退址“是(
A元谋人迎址
B.北京人这址
.河姆渡通址
D,半坡翅址
1在河南平浪台古城迎址发现了一条上龙下窄的城内沟洱.沟果底铺的陶水管道节节雍扣,
A.元以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占人类之一
且城内高于城外,沟果排向城外擦沟,这表明。当时
B.北京人进址和山项刑人透址都位于沿海地区
A,水利涯溉发达B.排水技术先进
C城市管理完育
D奴市规划先进
历史试图第1页(共6页)
历试题可2页(共6灭)山西大学附中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 10 月巩固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C C D B C B D C B A C B 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6.(10分)
(1)排序: ② ⑤③ ① ④(2分)
(2)理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
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任意一点 1 分,共 2 分)
(3)方法:图二打制;(1分) 图三磨制;(1分) 说明: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
发展,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1分)
(4)建筑:图四:干栏式建筑;(1 分)图五:半地穴式房屋;(1分) 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干栏式
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虫;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建造于直立性好的
黄土之上,可用于防寒保暖、挡风。(任意一点 1 分,共 1 分)
17.(10 分)
(1)先民智慧:图②:半坡人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等生产活动;他们使用弓箭、渔叉等
进行狩猎。 图③:河姆渡人会制黑陶,会养猪、狗、水牛等家畜(原始手工业和畜牧业);先民们已
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河姆渡人能够运用雕刻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出土了目前已
知最早的象牙雕刻器。 图④: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能够吹奏七声音阶
的笛子,和半坡人会制作乐器陶埙,反映出我国原始先民的音乐追求。(都说明先民们已经具备了较高
的音乐文化水平和制作工艺技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文化高度和文明发展水平。)(任意一
点1分,共3分)
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我国有一万
年的文化史;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1分)。
(2)共同点: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都发现了墓葬;都发现了礼器等。不同群体之间社会地位差异显
著,社会阶级分化明显;良渚与陶寺社会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出
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差别等。(一点 1 分,共 2 分)
文明社会:①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②良渚古城和陶寺古
城的大型墓葬的随葬品十分丰富,表明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私有制出现。 ③良渚古城的贵族专属
墓地的存在,陶寺遗址大型墓(贵族)、中小型墓葬(平民)和人殉的显著差别,表明社会阶级分化已经十
分严重。 ④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规模宏大的城墙宫殿式建筑,以及良渚古城外围庞大的水利系统,证
明良渚和陶寺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发达,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出现,早期国家已经形成。(任意一点 1
分,共 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