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4 15:33:17

文档简介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等变化。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本节课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紧密联系。本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变化的史实,并理解福利国家、混合经济、第三产业、“新经济”等概念。
②理解变化的实质并领会变化的启示。
③提高有效提取信息、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表格,提高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
?②.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学生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参与讨论,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进步的,在生产力发展中生产关系是不断调整和相互借鉴的,应该努力吸收其它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为我所用。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与启示。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从整体来看求知欲望强烈,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普遍存在初中阶段对历史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分析问题往往从个人喜好和经验出发,缺乏理性、深度等。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漫画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在讲授过程中,要尽可能把问题简单化处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本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式教学法、师生共同探究讨论法,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导入:情景构建:采用一位学生模仿马克思的微博,其他同学以不同的角色对他的一篇微博展开评论。只提供斯大林表示赞同的原因,不提供资产阶级代表们的理由,这些理由就是本节课变化的内容。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利用名人的微博拉进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新课讲解:
第一模块:大危机孕育新变化
变化一:一只看得见的手(国家干预经济)
从大危机开始,引导学生回忆大危机时各国采用的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启政策变化: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政策由自由放任变为国家干预。再利用两幅图片:四十年代的美国街头和好莱坞,说明这一政策的作用。对比德国应对大危机的措施,依靠战争只能以失败告终,以及战后急需解决经济恢复的问题。说明这一时期应该学习美国走国家干预之路。
?【设计意图】?利用四十年代美国的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这一政策取得的成就,下面各国借鉴就顺理成章了。再利用“小伙伴该怎么办”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问题学习各国的调整。
???依托美国的榜样,同时这一时期凯恩斯理论的出现,各国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出现三则材料让学生思考各国干预经济的措施,在利用表格看到战后到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设计意图】利用材料和表格,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
变化二:一种身份两种命运
一种身份:失业者。两种命运:大危机时贫困饥饿与战后潇洒惬意。用第二种命运导出福利国家制度。
【设计意图】对比两种命运,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概念、种类、福利开支等方面认识福利制度。利用英国福利对家庭影响的表格进一步细化认识福利制度,设计5个抢答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用一张ppt全面认识福利制度。
【设计意图】全面认识到进一步认识,培养从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抢答题激发竞争意识和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
新调整:减少国家干预、削减福利开支,混合经济。
利用表格得出70年代后出现滞胀,让学生思考该怎么办。利用里根总统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具体做法的出新调整的内容,并解读概念混合经济。
【设计意图】用数据得出滞胀的表现,再用表现对比与凯恩斯理论的矛盾,让学生明白此时国家干预的理论出问题了,应该调整了。通过两位政治家言语分析出变化的措施。提高学生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变化三:两只老鼠的华丽转身
再从大危机说起,大危机不仅孕育政策调整,还孕育经济结构的变化。看大危机时的第一二产业,再用谜语导出米老鼠电影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进行擂台赛,明确第三产业的种类及作用,最后通过美国在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比重,进一步认识第三产业的作用。
【设计意图】第三产业学生早有接触,在此用猜谜语,打擂台等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自主探讨中加深认识。最后通过解读美国三大产业比重的表格进一步认识第三产业作用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变化四:另一只老鼠的华丽转身
???展示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十年的持续发展,引出新经济。用鼠标引出新经济的概念。明确新经济的关键词。用??xp退出市场,带来的新商机,明确创新与知识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用鼠标导出新经济,增加学生的兴趣。对于新经济不做重点探讨,依托教材的概念,明确基本史实。
学以致用:
在学完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后,给一则中国面临的新挑战的材料,让学生探讨解决新挑战的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模块:变化中的坚守
依托两则材料得出资本主义新变化中没有改变私有制为基础。而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得出坚守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再结合一则材料得出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设计意图】依托材料,对比材料,培养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认识变化的本质。
???第三模块:变化的启示
从三个角度去认识。利用三个成语:客随主便、他山之石、因时因地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不同制度之间政策的相互借鉴、国家干预经济的时机等三方面去探讨。最后让学生去总结,各抒己见,并明确启示并不仅限于此。
【设计意图】利用成语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最后让学生去总结,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小结
【设计意图】全面、系统认识本节课的内容。
回扣问题:让学生回答微博中反对马克思论断的理由,即微博中资产阶级代表为发展资本主义所做的努力。
【设计意图】站一个高度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板书: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变化的内容
1、????????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
2、????????福利国家制度
3、????????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二、????变化中的坚守
三、?????变化的启示?????
课件48张PPT。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习目标:
(1)识记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变化的史实,并理解理解福利国家、混合经济、第三产业、“新经济”等概念。
(2)通过中外对比认识变化的实质并领会变化的启示。
(3)通过解读表格和文字资料,提高有效提取信息、史论结合的能力。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里根撒切尔夫人克林顿罗斯福凯恩斯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领取救济的失业者无家可归的人们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政策:自由放任一:大危机孕育新变化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其特征是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
四十年代的美国街头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一)一只看得见的手(国家干预)战 后 法 国战 后德国战 后德国战 后 英 国战 后 法 国敢问路在何方?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成为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指导思想。榜样的力量理论的支持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材料一: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把银行、电力、电讯、钢铁、煤矿、铁路以及城市公有事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国家经营。材料二:1947-1953年,法国政府实施第一个中长期计划——莫内计划。在戴高乐任总统期间,法国制定一系列计划。材料三:美国政府进行大量的直接采购,其中大部分为政府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思考:战后各国采取怎样的措施干预经济?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20世纪50-70年代初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二)一种身份,两种命运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还有一种命运什么制度使这位失业者生活的如此惬意?福利国家制度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认识福利制度福利国家 :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福利开支:美国1965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联邦预算的25%,到1975年已占43%。福利种类:随福利政策的推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教育、津贴等。仅津贴就有学习津贴、疾病和伤残津贴、灾难津贴、边远地区津贴、寡妇津贴、看护津贴、配偶津贴、电话津贴、房租津贴、交通津贴、托儿津贴等 。国家开支是福利资金重要来源,是不是唯一来源?福利制度特点:覆盖面广、种类多。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英镑都去哪了?英国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马上回答1、福利资金的来源除国家买单外,还有哪些来源?2、对比月收入的差额与实际收入的差额,福利国家有什 么积极作用?3、从月收入到实际收入,主要是谁在干预收入的变化?4、这说明福利国家的实质是?
以德国为例。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衣食无忧。
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5、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福利制度有何弊端?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消极 缺乏工作积极性,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资金来源:国家、企业、个人等特点:种类多、覆盖面广。 作用:积极 减少贫富分化,缓和矛盾
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全面认识福利国家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滞胀”现象凯恩斯认为:
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存在。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政府并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里根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
——撒切尔夫人里根撒切尔夫人新调整:在70年代这次滞涨危机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英美等国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80年代后,英、法、美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混合经济:
在调控上国家与市场相结合。(双手并用)
在股份上国有经济中私营可以参股,私营中国有也可以参股。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大危机中的萧条的第一、二产业 (农业和制造业)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田地荒芜工厂倒闭1935年,《纽约时报》毫不吝啬地赞誉一位“经济学家”,说“他是世界上的超级推销员,为失业者找到工作,将公司从破产境地中救出。无论他在何处,快乐的曙光都会突破云层。”
它是谁?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三)两只老鼠的华丽转身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萧条中的繁荣-----电影业影视业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影视业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影视业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影视业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打擂台:我来提问,你来答。列举一例你身边的第三产业,
你的对手回答它的作用。三次产业分类中国大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1铁路运输业52道路运输业53城市公共交通业54水上运输业55航空运输业56管道运输业5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58仓储业59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0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61计算机服务业62软件业、互联网业H批发和零售业63批发业、贸易中心、展会、商贸配送65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66住宿业67餐饮业J金融业68银行业、非银行贷款机构69证券业70保险业71其他金融活动K房地产业72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3租赁业74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75研究与试验发展76专业技术服务业77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78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9水利管理业80环境管理业81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2居民服务业83其他服务业P教育84教育、培训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85卫生、私营医院86社会保障业87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8新闻出版业89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广告业90文化艺术业91体育92娱乐业、旅游业、博彩业、红灯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3中国共产党机关94国家机构95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96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97基层群众自治组织T国际组织98国际组织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31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发展促使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四)另一只老鼠的转身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1996年,美国的《商业周刊》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由此产生。什么是新经济?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核心:全球化、高科技产业、信息业、知识、创新。有媒体报道,大批美企正在从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中国悄然撤退,越来越多的“made in China”正在摇身变为“美国制造”。
中国引以为豪的“世界工厂”(制造业)地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优化产业结构:
2013年中国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借鉴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应如何应对新挑战?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危机孕育新变化学以致用新挑战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变化中的“坚守”二:变化中的“坚守”私有制度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1、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如此表白:“在美国,没有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在美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比本政府为这个制度效力更多。”2、据统计,在2003年,美国全国土地的59%为私人所有,土地所有制不仅拥有地地权,而且同时拥有一切地下财富。瑞典经济的95%由100个大家族所控制。回答: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变化中的“坚守”二、变化中的“坚守”私人占有制度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坚守的:变化的实质:资本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摘要2013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变化中的“坚守”我国改革的实质的是?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变化中的“坚守”二、变化中的“坚守”私人占有制度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坚守的: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资本主义制度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 减少干预 加强干预“美国复兴和
再投资计划经济危机滞胀时期次贷危机客随主“变”三:变化的启示经济与政策,谁为主,谁为客?材料一: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社会主义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
——《大国崛起》材料二: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的计划,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变化的启示不同制度的国家发展经济的措施有没有相同点?他山之石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变化的启示2013年希腊是全球负债最多的国家最不作为的政府:希腊政府因无能的税务部门和公共部门 管理效率低下,每年逃税损失400----450亿欧元,接近国内一年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因时因地中国面临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2013年11月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最”有应得政府需不需要对经济的管理?
需要在什么时候加强管理?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变化的启示各抒己见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认识和启示?小结 两只老鼠的华丽转身
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一种身份,两种命运
福利国家一、大危机孕育新变化 一只看得见的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二:变化中的“坚守”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政策可以相互
借鉴
干预要符合国情
……三:变化的启示
里根撒切尔夫人克林顿罗斯福凯恩斯他们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做出了哪些努力?自由导致无序,效率带来不公看不见的手
自由放任秩序抑制活力, 公平降低效率看得见的手
国家干预生产与分配自由兼顾秩序,效率统筹公平双手并用
干预与市场结合
混合经济
依托一二产业,科技创造未来优化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
颠覆财富模式,知识就是财富创新增长模式
新经济用手调节(政策之变)(结构之变)用脑创造
……改变是痛苦的改变是必要的改变是进步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改革虽易、深入不易,且行且珍惜。依托科技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平衡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变化的启示变化的启示依托科技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