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导入新课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距成灰泪始干”,写出了蜡烛的奉献精神;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蜡烛的善解人意;同样的蜡烛,而在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却成了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纷飞的战场,去感受那鲜为人知的故事对我们心灵产生的巨大震撼吧。 蜡烛西蒙诺夫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课文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并理解通过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精神与品质的写法。??
2、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本文叙述的线索。?
3、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重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代表作有剧本《我城一少年》长
篇小说《日日夜夜》。《我城一
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
等均获斯大林奖金。第一课时给下列字词注音:
烧 灼 桥头堡 地 窖
匍 匐 腋 下 拂 晓
瓦 砾 颤巍巍 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 舀 鞠 躬zhuób2oji3op% f%y=f%l#w8iq~q# k8 y8y2o j$ g4ng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盟军登陆抢占海滩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发射 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烧灼:精疲力竭:名副其实:颤巍巍:肃穆:永垂不朽:瓦砾:烧,烫,使受伤。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恭敬庄严地站立着。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破碎的砖头瓦片。文学常识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课文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阅读课文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地点:人物:事件: 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 量的源。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课后练习二
3.课后练习三
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是赞美什么的。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那么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第二课时细读品味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事件感人的因素:自主研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 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 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休息”。 对炮火描写1.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 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 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2.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 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3.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4.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 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5.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⒍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 人很远。
⒎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 何其他声音。
⒏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 很远的地方。
⒐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 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⒑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 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 次,竟给震倒了。
⒒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合作交流对蜡烛的描写⒈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 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 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⒉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⒊ 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⒋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 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 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⒌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 光。
⒍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 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 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对黑围巾的交代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反复描写烛光和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 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 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 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 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有何作用?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⑴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⑵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⑶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⑷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⒈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 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 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 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⒉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 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问题探究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⒊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 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 垂不朽。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怎样理解结尾这两句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⒋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 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 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 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 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 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 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以及烛光的背景,再次点出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喜烛,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并且文中没说出真名,目的在于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而这种感情又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小 结1.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2.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3.细节的描写——蜡烛。4.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5.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1.课外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生命的意义》。布置作业: 2.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 理活动,写成一段话。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 是怎么想的?板书设计 蜡烛
母亲的眼泪 红军战士
戴黑色的围巾 儿子的英勇
老妇人 用结婚的喜烛
体现血肉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