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线段的和与差冀教版( 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分数: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线段表示一根对折以后的绳子,现从处把绳子剪断,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号段为;若,则这条绳子的原长为.
A. B. C. 或 D. 或
2.如图,点是线段上的点,点、分别是、的中点,若,则线段的长度是( )
A. B. C. D.
3.如图,已知,,,是上的两个点,,,若,,,则的长为 ( )
A. B. C. D.
4.已知在一直线上有、、三个点,且线段,,点是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或 D. 或
5.已知有理数,满足:如图,线段在直线上运动点在点的左侧,,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当点与点重合时,点恰好为线段的中点;
当点与点重合时,若点是线段延长线上的点,则;
在线段运动过程中,若点为线段的中点,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度不变.
A. B. C. D.
6.重庆北碚区期末如图,已知数轴上点,,所对应的数,,都不为,且是的中点,如果,则原点的大致位置在.
A. 的左边 B. 与之间 C. 与之间 D. 的右边
7.如图,矩形中,点为的中点,点沿从点运动到点,设,两点间的距离为,,图是点运动时随变化的关系图像,则的长为( )
A. B. C. D.
8.如图,,是线段上两点,若,,且是的中点,则的长为 ( )
A. B. C. D.
9.如图,,为的中点,,则的长是( )
A. B. C. D.
10.已知线段,点为直线上一点,且,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或 D. 或
11.如图,是线段的中点,是线段上的一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2.如图,为线段上两点,,且,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已知、,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 .
14.如图,数轴上、、三点表示的数分别为、、,数轴上的点是的中点,则______.
15.如图,已知是的中点,是的中点,若,则 .
16.已知点为线段的中点,且在直线上有一点,且,若的长为,则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分
如图,为线段上一点,点为的中点且.
求的长.
若点在直线上,且,求的长.
18.本小题分
如图,是线段上一点,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若,,求的长度.
若,求的长度.
19.本小题分
江苏苏州吴忠期末,,分如图,点是线段上一点,是的三等分点靠近,是的中点,若,求的长.
20.本小题分
如图,为线段上一点,点为的中点,且,.
求的长.
若点在直线上,且,求的长.
21.本小题分
如图,、两点将线段分成::三部分,为线段的中点,,求线段和的长.
22.本小题分
已知线段,延长到,使,为的中点,若,求的长.
23.本小题分
已知线段,延长到,使,为的中点,求的长.
24.本小题分
已知,,点是线段的中点,点、在线段上,,,求线段的长度.
25.本小题分
如图,点为线段上一点,点为线段的中点,且,.
求线段的长度.
若点在线段上,且点是线段的三等分点,求线段的长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的倍最长时,
由题意得:,
,
,
这条绳子的原长为;
当的倍最长时,
由题意得:,
,
,
,
这条绳子的原长为,
综上可知:这条绳子的原长为或,
故选:.
根据题意可知:这条绳子的原长为的倍,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的倍最长,的倍最长,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求出,,从而求出,最后求出答案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分类讨论的解题思想.
2.【答案】
【解析】解:点、分别是、的中点,
,,
,
,
,
,
,
.
故选:.
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结合可求解,进而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中点的定义,线段的和差,根据线段的和差求解释解体的关键.
3.【答案】
【解析】略
4.【答案】
【解析】解:由题知,
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所示,
因为,,
所以.
又因为点是线段的中点,
所以;
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
因为,,
所以.
又因为点是线段的中点,
所以,
综上所述,的长为或.
故选:.
根据题意,对点在线段上和在线段延长线上的情况,分别画出示意图,再结合所画图形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及熟知线段中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由非负数性质可得,,
,,
故正确,符合题意;
当点与点重合时,
,,
,此时点为中点,
故正确,符合题意;
当点与点重合时,如图所示,
此时,
故正确,符合题意;
为线段的中点,为线段的中点,
,,
分四种情况:当在的左侧时,如图,
;
当,在的两侧时,如图,
;
当,在线段上时,如图,
;
当和都在的右边时,如图,
;
在线段运动过程中,若为线段的中点,为线段的中点,线段的长度不变,
故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都正确;
故选:.
根据每一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非负数的性质等内容,解题关键是掌握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线段中点的含义.
6.【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数轴和绝对值,线段的中点.
先根据数轴判断出,,的关系,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判断出,,的大致取值,再根据图形和已知等式确定原点位置.
【解答】
解:是的中点,则,
因而,得出,
,得出,
,得出,
所以原式,
所以,
因为,可得、异号,并且,
所以,因而点在,之间.
7.【答案】
【解析】略
8.【答案】
【解析】略
9.【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的中点,两点间的距离的有关知识,设,求出,,根据线段中点求出,即可求出.
【解答】
解:设,
,
,,
为的中点,
,
,
,
解得:,
即,
故选B.
10.【答案】
【解析】解:可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点在点的右侧时,
,,
,
点为线段的中点,
.
如图所示,点在点的左侧时,
,,
,
点为线段的中点,
,
综上所述,线段的长为或.
故选:.
根据题意,可分两种情况画出图形:点在点的右侧时;点在点的左侧时,利用线段的和差,线段的线段定义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掌握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略
12.【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线段的和差,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列出方程;由题意得方程解方程可得.
【详解】解:,
解得.
故选:.
13.【答案】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线段中点的计算.本题需先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再根据点的位置,求出的长,再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的长.
【详解】解:当在的延长线上的时候,
,,
,
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则,
点为线段的中点,
,
,
当点在线段之间时,
,,
,
,
点为线段的中点,
,
,
故答案为:或
14.【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线段中点的定义.
根据、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和,求出即可求出.
【接的】
解:数轴上,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和,
线段,
点 是 的中点,
,
.
15.【答案】
【解析】解:已知是的中点,若,则,
同理,则.
故答案为.
理解线段的中点这一概念,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题意及图示即,,三线段相等.
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16.【答案】或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线段中点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注意一题多解,考虑问题要全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分当在的延长线上时,当在线段上时,两种情形讨论计算即可.
【解答】
解:如图,
当在的延长线上时,设,则,,,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当在线段上时,设,则,,,
因为,
所以,
所以.
综上所述,的长为或.
故答案为:或.
17.【答案】【小题】
解:点为的中点,,
,
,
;
【小题】
解:若在线段的延长线,如图,
,
,
,
,
若线段上,如图,,
,
,
,
综上所述,的长为或.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计算,对题目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点为的中点,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到,由便可求得的长度,然后再根据,便可求出的长度;
由于在直线上位置不明定,可分在线段的延长线和线段上两种情况求解.
18.【答案】解: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
;
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
【解析】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
依据中点定义,可得和长,然后根据即可求解;
由已知可得的长是的倍,已知的长则不难求得的长度.
19.【答案】【详解】解:,
,
是的中点,
,
则:,
又是的三等分点靠近,
,
.
【解析】【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及中点和三等分点,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及三等分点,利用线段的和差是解题关键.
20.【答案】解:因为点为的中点,所以.
因为,
所以.
分两种情况讨论:
点在线段上,;
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综上所述,的长为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先根据点为的中点,,再根据即可得出结论;
由于不知道点的位置,故应分在点的左边与在点的右边两种情况进行解答.
21.【答案】,.
【解析】解:设,,,
,
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得,,
整理得,,
解得,
,,,,
为线段的中点,
,
.
根据、两点将线段分成::三部分,设,,,然后表示出,再根据,求得的值,进而求出的长;再计算出的长,然后利用可得长.
本题考点线段的和差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关系式.
22.【答案】解:,
,
为的中点,
,
,
解得.
答:的长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根据可知,再由为的中点可用表示出的长,再根据即可求出的长.
23.【答案】解:如图所示.因为为的中点,,所以,.
所以.
【解析】略
24.【答案】或.
【解析】解:点是线段的中点,,
,
,,
,
.
.
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当点在点右边时,
,
;
如图所示,当点在点左边时,
,
,
综上所述,线段的长度为或.
先根据点是线段的中点,求得,再根据,求得,分两种情况:当点在点右边时,当点在点左边时,分别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掌握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
或
【解析】,,
.
点为线段的中点,
,
线段的长度为;
如图所示,当时,则,
,
,,
,
;
如图所示,当时,则,
,
,,
,
;
线段的长度为或.
根据,即可求解;
先求出的长,再根据三等分点的定义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掌握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