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生物的特征--七上生物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知识点+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生物的特征--七上生物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知识点+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7 07:53: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生物的特征
(
知识小结
)
(
考点清单
)
知识点一什么是生物
1什么是生物
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其体内时刻进行着生命活动。
2.观察·思考:生物和非生物(教材第7页)
(1)观察教材中的生石花和钟乳石的图片,以及老师提供的实物或图片,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探讨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如树、金鱼都是生物,而石头、已死亡的树、机器人都是非生物。
讨论·教材第7页
1.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生长、开花,还能结出种子;生石花有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石花是一种植物,故它是生物。
2.尽管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体的长大不同,钟乳石的长大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素养培育·师生互动
问:AI能代替人工吗 答:人工智能(AI)在某些领域和任务中确实能够替代人工,尤其是在重复性、危险性或计算量极大的工作中。然而,AI只能在特定的领域和环境中表现出智能,而不能像人类那样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和未知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
知识点二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1)概述: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示例:
生物 概述 举例
植物 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洋葱根尖细胞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了根尖
人和 动物 人和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肌细胞和其他细胞一起构成了手臂肌肉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概述:生物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示例:
生物 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 举例
植物 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阳光下生长的小麦,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 不能将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它们以其他生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捕食鱼的鸬鹚,从捕食的动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
3.生物能进行呼吸
(1)概述: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呼吸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示例:鲸生活在水中,但是用肺呼吸,需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鲸在水中游泳时,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会向空气中喷出雾状水柱。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概述:生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2)示例
植物 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通常不如动物明显,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向日葵能向着太阳生长
动物 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通常较为明显,如狮捕食猎物时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捕食者后迅速奔逃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1)概述: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2)示例:
概述 示例 共同点
生长、发育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 生长、发育和繁殖是生物种族延续的重要保障
繁殖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鳄类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虎、狼等动物通过产崽繁殖下一代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概述 示例 共同点
遗传 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狗的一家中,小狗的形态特征和大狗的非常相似 二者是自然界 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变异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狗的一家中,小狗和小狗之间以及小狗和大狗之间的形态特征存在差异
7.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概述: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这些废物对生物的生活有危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2)示例:①人和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呼气将废物排出体外。
②)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也可以通过呼吸排出体内废物。
特别提醒
排粪便不属于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粪便是人和动物摄取的食物中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的残渣,不属于体内产生的废物,因此排粪便不属于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巧学妙记
生物的共同特征一需:需要营养;二有:有细胞结构(病毒除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四能: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发育和繁殖,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与文学
古诗中蕴含的生物特征“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等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一特征。
特别提醒
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少数生物的生活不需要吸入氧气,如乳酸菌发酵时不需要吸入氧气。
生物与文学
谚语和成语中所蕴含的生物特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饿狼扑食”等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特征。
(

考点01
生物的特征
)1.(2024秋 莱西市期中)下列古诗词或谚语中,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蕴含的生物学特征不同的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2024秋 荣县期中)蒲公英的花和叶片会在夜晚来临前收拢闭合,白天花会重新开放,叶片会重新展开。蒲公英的这一特性主要反映生物的基本特征为(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2024秋 沅江市期中)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诗词 生物的特征
A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生长发育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体内的废物
A.A B.B C.C D.D
4.(2025春 靖江市期中)2025年春晚,由宇树科技研发的一群机器人身穿东北特色的花棉袄,为观众表演了秧歌舞,动作灵巧、有趣又充满创意。判断其不属于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能够与人交流 B.能够自由运动
C.能按指令做事 D.不能生殖和发育
5.(2024秋 泸县期中)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事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我们可根据以下哪一特征判断“机器狗”不是生物(  )
A.能否运动 B.能否说话 C.能否繁殖 D.是否智能
6.(2024秋 即墨区校级期中)2024年6月1日清华大学迎来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学生,她是一位女生,名叫华智冰。她的智商和情商超高,不仅颜值出众,还很有艺术细胞,能绘画,能题诗,还能创作音乐。关于对该机器人分析合理的是(  )
A.她是生物,因为她的智商和情商超高
B.她是生物,因为她能绘画,能题诗,还能创作音乐
C.她不是生物,因为她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
D.她不是生物,因为她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7.(2024秋 宁化县期中)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未直接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生石花开花 B.钟乳石长大
C.鲸喷出水柱 D.馒头上发霉
8.(2024春 滑县期中)留心生活的你观察过放在窗边的植物吗?你会发现植物的茎会弯向窗外生长,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
9.(2024秋 汤阴县期中)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天空打雷 B.机器人行走
C.馒头长毛 D.电脑病毒快速传播
10.(2024秋 衡阳期中)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2024春 城中区校级期中)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借生命现象寄托情感。下列诗句描述中有生命现象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黄河之水天上来
C.海上明月共潮生 D.飞流直下三千尺
12.(2024秋 齐河县期中)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Be part of the Plan)”。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以下属于生物的是(  )
A.人工智能 B.七星瓢虫 C.恐龙化石 D.熊猫玩偶
13.(2024秋 惠来县期中)下列都属于生物的是(  )
A.枯叶和枯叶蝶 B.珊瑚和珊瑚虫
C.熊猫和机器猫 D.杜鹃和杜鹃花
14.(2024秋 东营区校级期中)科研人员在广东丹霞山森林的土壤中发现了微生物新种,以下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该物体属于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个体微小
C.能生长和繁殖 D.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
15.(2024秋 新乡期中)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植物落叶
B.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16.(2024秋 如东县期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2024秋 榆林期中)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千姿百态,奥妙无穷。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春暖花开 B.机器人跳舞
C.钟乳石长大 D.电闪雷鸣
18.(2024秋 贡井区校级期中)下列诗句中体现出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生物特征的是(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9.(2024秋 商河县期中)下列有关生物(生命现象)的实例及特征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具有繁殖现象
B.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20.(2025春 东莞市期中)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天工Ultra”成为本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天工Ultra”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能否说话 B.能否运动
C.能否生殖 D.能否对指令做出反应
21.(2024秋 北塔区校级期中)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花开花落 B.冬去春来 C.水滴石穿 D.风化锈蚀
22.(2024秋 武侯区校级期中)2024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层出不穷的科技产品令国外友人啧啧称奇,其中机器狗不仅能当拉拉队员,还能运送铁饼、花式比心等,可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是(  )
A.能否自由行走 B.能否生长繁殖
C.能否进行语言表达 D.是否需要能量
23.(2024秋 永定区期中)我们都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长出了四条腿,尾巴也逐渐变短直至消失。这些变化最符合下列哪一特征(  )
A.遗传 B.变异 C.发育 D.繁殖
24.(2024秋 唐河县期中)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物能够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生物具有繁殖后代的现象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5.(2024秋 集贤县期中)春景里会看到许多生命现象,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岸边柳树发出嫩芽”——能够繁殖
B.“鲸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进行呼吸
C.“大鱼吃小鱼——生活需要营养
D.“芳林新叶催陈叶”——排出体内废物
26.(2024秋 海州区期中)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杂交水稻的成功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发育
B.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够对外在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27.(2024秋 文登区期中)科学家曾在火星上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以下概述中可作为支持该推测的理论证据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进行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
28.(2024秋 双阳区校级期中)人的排汗、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能生长和繁殖
(多选)29.(2024秋 苏州期中)以下描述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箭发射 B.蜘蛛结网 C.小麦生长 D.高山流水
(多选)30.(2024秋 江宁区期中)关于生命现象与其体现的生命特性的对应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粒种子通过萌发、生长成为参天大树——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B.人在剧烈运动时会产生汗液——生物体能排出废物
C.刺猬卷成球躲避敌害——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D.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适应环境
(多选)31.(2024秋 衡南县期中)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面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小鸡破壳而出——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生物能进行呼吸
D.人体的皮肤排汗——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多选)32.(2024春 邹平县校级期中)公园里植物种类丰富,树上有喜鹊,雨后的树下有蘑菇,园中湖里有芦苇、蒲草、家鹅等生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蘑菇的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B.芦苇、蒲草等植物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喜鹊、家鹅、蘑菇等生物都能排出代谢废物
D.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
(多选)33.(2024秋 福田区校级期中)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主动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繁殖后代
34.(2024秋 海伦市期中)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它属于生物。     (判断对错)
35.(2024秋 番禺区校级期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反映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     (判断对错)
36.(2024秋 旺苍县期中)因为机器人能够演奏曲子,所以它是一种生物。     (判断对错)
37.(2024春 碑林区校级期中)珊瑚每年都在生长,因此珊瑚属于生物.    (判断对错)
38.(2024秋 南昌县期中)植物也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判断对错)
39.(2024秋 望奎县校级期中)人体出汗、排尿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判断对错)
40.(2024秋 谯城区校级期中)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病毒除外。     (判断对错)
41.(2024秋 南昌县期中)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判断对错)
42.(2024秋 昭觉县校级期中)生物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判断对错)
43.(2024秋 湘阴县期中)石钟乳能慢慢的长大是因为它是生物。     (判断对错)
44.(2025春 池州期中)从生物角度分析“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两句分别体现了生物的     现象和     现象。
45.(2024秋 利川市校级期中)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特征,如     、    等.
46.(2024秋 酒泉期中)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    .
47.(2024秋 蓬溪县期中)    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48.(2024秋 北林区校级期中)生物的生活需要     。
49.(2024秋 金安区校级期中)诗句或谚语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同学们试一试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     现象。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描述了生物能     。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描述了生物能     。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需要     。
(5)“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诗句中的松树是由     构成的。
50.(2024秋 福州期中)请将以下生命现象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连接起来。
①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 A.生物能进行呼吸
②葵花朵朵向太阳 B.生物能生长
③运动员打球,挥汗如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④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E.生物需要营养
⑥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 F.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51.(2024秋 中牟县期中)生物科普乐园的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生物观察的实践活动过程如下:
Ⅰ.活动前的准备:确定组员的明确分工;首先确定校园内某一区域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老师的要求画出观察区域示意图。
Ⅱ.选定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在观察区域示意图上画出观察路线以及选定的重点观察点以便记录。
Ⅲ.按选定的路线开始观察并记录,部分结果如下表:
生物名称 爬山虎 龙爪槐 梧桐 喜鹊 蚯蚓 蜘蛛
数量 16棵 5棵 20棵 10只 8只 15只
根据活动过程与记录回答问题:
(1)观察前首先要确定     ,制定合理的观察计划。
(2)其次观察前要选定观察区域并绘制观察区域     。
(3)对观察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爬山虎、龙爪槐和梧桐都属于     ,喜鹊、蚯蚓和蜘蛛都属于     。它们都是由     构成的。
(4)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丛中的小蚂蚱,喜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选填“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2.(2024秋 南京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艾中华同学在“观察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六幅照片。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则哪些生物属于动物?    (举出两例)。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①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②蛙卵受精后,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③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     的特征。
(3)青蛙在水中潜泳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了生物的     的特征。
53.(2024秋 丹东期中)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是以“广湘24S”水稻和“远恢2号”水稻杂交获得的,“湘两优900”具有两种水稻的优良性状。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与病毒不同,超级杂交水稻是由     构成的。
(2)在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接受阳光照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等,这属于生物的哪一特征?    ;生长过程中会落叶,这又属于生物的什么特征?    。
(3)当超级杂交水稻的“穗粒”掉落在合适的环境下会长成幼苗,这反映了生物可以     ;幼苗最后长成超级杂交水稻,这反映了生物可以     。
(4)“湘两优900”的成功培育说明了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4.(2024秋 眉山期中)生活离不开生物,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和生物相关:
古诗一: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二: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根据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诗《秋思》的描写中属于生物的有:    .
(2)在古诗《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产生了氧气,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棵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
55.(2024秋 沾益区期中)资料阅读:某学习小组开展“稻田养虾”综合实践活动,让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小龙虾活动时能松土通气,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有时青蛙会以虾苗为食,维持生态平衡,从而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
(1)“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2)小龙虾活动时会产生“排泄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3)“稻田养虾”过程中,播种下水稻苗、放养小龙虾苗,到最终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4)当学习小组成员到稻田欲捕捉小龙虾时,小龙虾会四散逃避,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56.(2024秋 佳木斯期中)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1)以上文字中提到的生物:    (至少写1种)。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接近时,雄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
(3)小牛、小羊长大说明生物能     。
(4)杨柳需要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说明生物能够进行     。
(5)桃花盛开之后,能够结出桃子,桃子中的种子种下去又能够长出小桃树苗,这说明了生物具有能够     的特征。
(6)在日常生活中,区别文中提到的生物和非生物需要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法。
57.(2024秋 文山州期中)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和生物相关,根据以下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古诗一: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二: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根据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诗一《秋思》中的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2)在古诗二《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制造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棵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
58.(2024秋 开州区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材料二: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首诗词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在繁殖季节,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它们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2)一粒种子通过萌发长成一棵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     。
(3)“种杏得杏”属于     现象;但是杏与杏之间也有差异,这属于     现象。
(4)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些都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59.(2024秋 新丰县期中)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埋在潮湿泥土里的种子,慢慢探出一个小绿芽,冲破了泥土的禁锢,之后这棵小芽尖慢慢的变大,逐渐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直到最后变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资料二: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生活着一种会放电的鸡,它的体内带有30~60伏特的电,当受到攻击时,它便会冲过去朝对方猛啄一口,从口中放出电流,将对方击倒。
资料三:大多数花儿和帮助它们繁殖的传粉者间都保持着互帮互助的关系。例如蜜蜂、蝴蝶、蜂鸟等动物,都会在为花儿传粉的同时吮吸一口甜美的花蜜作为回报。此后,受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
(1)资料一体现了植物能够     的特征。小绿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了植物能进行     的特征。
(2)资料二中,会放电的鸡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电流击倒对方,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     的特征。
(3)资料三中,植物受了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     特征。
(4)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小绿芽、会放电的鸡、蜜蜂、蝴蝶、蜂鸟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     没有该结构。
60.(2024秋 南沙区校级期中)生物的生命现象
资料一: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资料二:宋代的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首诗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在繁殖季节,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它们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2)一粒种子通过萌发长成一棵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     和发育。
(3)“种杏得杏”属于遗传现象;但是杏与杏之间也有差异,这属于     现象。
(4)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5)红杏和青蛙是生物,它可以进行呼吸,吸入     ,呼出     。
(6)这两首诗中除了红杏和青蛙外,还有其他生物吗?有的话请你写在横线处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生物的特征
(
知识小结
)
(
考点清单
)
知识点一什么是生物
1什么是生物
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其体内时刻进行着生命活动。
2.观察·思考:生物和非生物(教材第7页)
(1)观察教材中的生石花和钟乳石的图片,以及老师提供的实物或图片,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探讨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如树、金鱼都是生物,而石头、已死亡的树、机器人都是非生物。
讨论·教材第7页
1.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生长、开花,还能结出种子;生石花有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石花是一种植物,故它是生物。
2.尽管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体的长大不同,钟乳石的长大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素养培育·师生互动
问:AI能代替人工吗 答:人工智能(AI)在某些领域和任务中确实能够替代人工,尤其是在重复性、危险性或计算量极大的工作中。然而,AI只能在特定的领域和环境中表现出智能,而不能像人类那样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和未知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
知识点二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1)概述: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示例:
生物 概述 举例
植物 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洋葱根尖细胞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了根尖
人和 动物 人和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肌细胞和其他细胞一起构成了手臂肌肉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概述:生物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示例:
生物 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 举例
植物 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阳光下生长的小麦,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 不能将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它们以其他生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捕食鱼的鸬鹚,从捕食的动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
3.生物能进行呼吸
(1)概述: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呼吸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示例:鲸生活在水中,但是用肺呼吸,需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鲸在水中游泳时,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会向空气中喷出雾状水柱。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概述:生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2)示例
植物 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通常不如动物明显,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向日葵能向着太阳生长
动物 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通常较为明显,如狮捕食猎物时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捕食者后迅速奔逃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1)概述: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2)示例:
概述 示例 共同点
生长、发育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 生长、发育和繁殖是生物种族延续的重要保障
繁殖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鳄类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虎、狼等动物通过产崽繁殖下一代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概述 示例 共同点
遗传 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狗的一家中,小狗的形态特征和大狗的非常相似 二者是自然界 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变异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狗的一家中,小狗和小狗之间以及小狗和大狗之间的形态特征存在差异
7.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概述: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这些废物对生物的生活有危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2)示例:①人和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呼气将废物排出体外。
②)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也可以通过呼吸排出体内废物。
特别提醒
排粪便不属于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粪便是人和动物摄取的食物中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的残渣,不属于体内产生的废物,因此排粪便不属于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巧学妙记
生物的共同特征一需:需要营养;二有:有细胞结构(病毒除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四能: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发育和繁殖,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与文学
古诗中蕴含的生物特征“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等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一特征。
特别提醒
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少数生物的生活不需要吸入氧气,如乳酸菌发酵时不需要吸入氧气。
生物与文学
谚语和成语中所蕴含的生物特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饿狼扑食”等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特征。
(

考点01
生物的特征
)1.(2024秋 莱西市期中)下列古诗词或谚语中,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蕴含的生物学特征不同的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答案】C
【解答】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葵花朵朵向太阳”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都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4秋 荣县期中)蒲公英的花和叶片会在夜晚来临前收拢闭合,白天花会重新开放,叶片会重新展开。蒲公英的这一特性主要反映生物的基本特征为(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D
【解答】解:A.这一选项描述的是生物体内部的一个基本生理过程,即呼吸作用,与蒲公英花和叶的昼夜变化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与蒲公英花和叶的昼夜变化也没有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同样与蒲公英花和叶的昼夜变化无关,C不符合题意。
D.蒲公英的花和叶片在夜晚来临前收拢闭合,白天重新开放和展开,正是对昼夜变化这一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4秋 沅江市期中)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诗词 生物的特征
A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生长发育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体内的废物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说明生物能够繁殖,A错误。
B、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
C、鸟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阶段。“新燕啄春泥”描写了燕子繁殖行为中的筑巢行为,说明生物能繁殖,C正确。
D、“新叶催陈叶”,树木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正确。
故选:A。
4.(2025春 靖江市期中)2025年春晚,由宇树科技研发的一群机器人身穿东北特色的花棉袄,为观众表演了秧歌舞,动作灵巧、有趣又充满创意。判断其不属于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能够与人交流 B.能够自由运动
C.能按指令做事 D.不能生殖和发育
【答案】D
【解答】解:A.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与人交流不是判断生物的主要依据,有些非生物如智能语音设备也能与人交流,故A不符合题意。
B.虽然大多数生物能够自主运动,但也有一些生物如植物不能自由运动,同时像机器人等非生物在程序控制下也能运动,所以能够自由运动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生物的主要依据,故B不符合题意。
C.这是机器人等非生物根据预设程序可以做到的,而生物的行为是基于自身的本能、生理机制和对环境的适应等,能按指令做事不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关键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物能通过生殖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发育的现象,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宇树科技研发的机器人不具备生殖和发育的能力,不能繁衍后代和经历生长发育的过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秋 泸县期中)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事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我们可根据以下哪一特征判断“机器狗”不是生物(  )
A.能否运动 B.能否说话 C.能否繁殖 D.是否智能
【答案】C
【解答】解:ABD、运动、说话、智能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运动、能否说话、是否智能不能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
C、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繁殖可以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
故选:C。
6.(2024秋 即墨区校级期中)2024年6月1日清华大学迎来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学生,她是一位女生,名叫华智冰。她的智商和情商超高,不仅颜值出众,还很有艺术细胞,能绘画,能题诗,还能创作音乐。关于对该机器人分析合理的是(  )
A.她是生物,因为她的智商和情商超高
B.她是生物,因为她能绘画,能题诗,还能创作音乐
C.她不是生物,因为她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
D.她不是生物,因为她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答案】C
【解答】解:A、该机器人的智商和情商超高,这是其编程和设计的结果,并非基于生物体的生理机制,A错误;
B、机器人虽然可以能绘画,能题诗,还能创作音乐,但这些行为并非基于生物体的生理和情感机制,而是基于编程和算法,B错误;
C、机器人无法进行新陈代谢,不能生长和繁殖,也不具备遗传变异的能力等。因此该机器人不是生物,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C正确;
D、“是否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是判断某物是否为生物的关键依据。许多生物(如动物)也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它们仍然是生物,D错误。
故选:C。
7.(2024秋 宁化县期中)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未直接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生石花开花 B.钟乳石长大
C.鲸喷出水柱 D.馒头上发霉
【答案】B
【解答】解:A、生石花开花,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特征。
B、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钟乳石长大是化学现象,不属于生命特征。
C、鲸喷出水柱,说明生物能够呼吸,属于生命特征。
D、馒头上发霉,说明霉菌能生长繁殖,属于生命特征。
故选:B。
8.(2024春 滑县期中)留心生活的你观察过放在窗边的植物吗?你会发现植物的茎会弯向窗外生长,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C
【解答】解:植物的茎会弯向窗外生长,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故选:C。
9.(2024秋 汤阴县期中)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天空打雷 B.机器人行走
C.馒头长毛 D.电脑病毒快速传播
【答案】C
【解答】解:天空打雷、机器人行走、电脑病毒快速传播,不属于生命现象。
馒头长毛是霉菌的生长,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C。
10.(2024秋 衡阳期中)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A
【解答】解:A、鸭属于动物,桃花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
BCD、诗中没有生物,诗中的现象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A。
11.(2024春 城中区校级期中)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借生命现象寄托情感。下列诗句描述中有生命现象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黄河之水天上来
C.海上明月共潮生 D.飞流直下三千尺
【答案】A
【解答】解:A、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生物能够生长,能体现生命现象,A符合题意。
BCD、诗中没有生物,不包含生命现象,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24秋 齐河县期中)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Be part of the Plan)”。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以下属于生物的是(  )
A.人工智能 B.七星瓢虫 C.恐龙化石 D.熊猫玩偶
【答案】B
【解答】解:ACD、人工智能、恐龙化石、熊猫玩偶都不具有呼吸、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都不属于生物。
B、七星瓢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B。
13.(2024秋 惠来县期中)下列都属于生物的是(  )
A.枯叶和枯叶蝶 B.珊瑚和珊瑚虫
C.熊猫和机器猫 D.杜鹃和杜鹃花
【答案】D
【解答】解:A、枯叶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枯叶蝶属于动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错误;
B、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珊瑚虫属于动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错误;
C、熊猫属于动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机器猫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错误;
D、杜鹃属于动物,杜鹃花属于植物,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正确。
故选:D。
14.(2024秋 东营区校级期中)科研人员在广东丹霞山森林的土壤中发现了微生物新种,以下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该物体属于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个体微小
C.能生长和繁殖 D.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
【答案】B
【解答】解: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细胞结构、能生长和繁殖、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都说明这些小颗粒属于生物。个体微小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小纸片。
故选:B。
15.(2024秋 新乡期中)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植物落叶
B.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答案】D
【解答】解:A、植物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病毒能繁殖后代说明生物能繁殖;
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钟乳石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盐慢慢堆积的结果,是自然现象。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钟乳石慢慢长不属于生物现象。
故选:D。
16.(2024秋 如东县期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C
【解答】解: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苔和草具有生物的特征,包含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猿具有生物的特征,包含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梨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包含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2024秋 榆林期中)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千姿百态,奥妙无穷。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春暖花开 B.机器人跳舞
C.钟乳石长大 D.电闪雷鸣
【答案】A
【解答】解:A.“春暖花开”描述了植物开花,主要体现生物能繁殖的现象,A正确。
BCD.机器人、钟乳石、电、雷不属于生物,机器人跳舞、钟乳石长大、电闪雷鸣不属于生命现象,BCD错误。
故选:A。
18.(2024秋 贡井区校级期中)下列诗句中体现出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生物特征的是(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
【解答】解: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蝴蝶在花丛中觅食,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句中的排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B符合题意。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绿如蓝是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C不符合题意。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说的是春天来了,红豆又发了新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2024秋 商河县期中)下列有关生物(生命现象)的实例及特征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具有繁殖现象
B.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答案】C
【解答】解: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错误。
B.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说明生物能够繁殖,B错误。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即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正确。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D错误。
故选:C。
20.(2025春 东莞市期中)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天工Ultra”成为本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天工Ultra”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能否说话 B.能否运动
C.能否生殖 D.能否对指令做出反应
【答案】C
【解答】解:A、能说话不是判断生物的标准。许多非生物,如智能语音设备、人形机器人等,通过程序设计和语音合成技术也能说话,但它们不是生物。而有些生物,如植物和一些低等动物,不能说话却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能运动也不是判断生物的标准,机器能运动,但不是生物。而生物中也有一些不能自主运动的,如植物,它们通过根系固定在土壤中,但仍然是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生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人形机器人不能生殖,故能否生殖可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生物的标准,C符合题意。
D、机器人能够对预设的指令做出反应,这是基于其编程和电子控制系统实现的,并非基于生物的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是基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和生理机制,与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不同。所以能否对指令做出反应不能作为判断“天工 Ultra”是否为生物的标准,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4秋 北塔区校级期中)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花开花落 B.冬去春来 C.水滴石穿 D.风化锈蚀
【答案】A
【解答】解:A.花开花落:这是植物的生命活动,涉及生长、繁殖、发育等过程,是典型的生命现象,A正确。
B.冬去春来:这是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气候和天文现象相关,不属于生命现象,B错误。
C.水滴石穿:这是物理现象,由水的长期滴落而导致的对石头的侵蚀,不属于生命现象,C错误。
D.风化锈蚀:这是化学现象,涉及金属氧化和岩石风化过程,不涉及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A。
22.(2024秋 武侯区校级期中)2024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层出不穷的科技产品令国外友人啧啧称奇,其中机器狗不仅能当拉拉队员,还能运送铁饼、花式比心等,可判断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是(  )
A.能否自由行走 B.能否生长繁殖
C.能否进行语言表达 D.是否需要能量
【答案】B
【解答】解:A、能否自由行走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A不符合题意;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B符合题意;
C、能否进行语言表达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C不符合题意;
D、机器狗需要充电补充能量、但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的特征,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2024秋 永定区期中)我们都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长出了四条腿,尾巴也逐渐变短直至消失。这些变化最符合下列哪一特征(  )
A.遗传 B.变异 C.发育 D.繁殖
【答案】C
【解答】解: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题干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长出了四条腿,尾巴也逐渐变短直至消失,然后会发育为成蛙,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和发育的特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2024秋 唐河县期中)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物能够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生物具有繁殖后代的现象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A
【解答】解:A、“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是鸟类在育雏,属于繁殖行为,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后代的现象,A错误。
B、汗腺分泌汗液,汗液通过导管把人体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可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现可生物能够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B正确。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意思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C正确。
D、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增强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
故选:A。
25.(2024秋 集贤县期中)春景里会看到许多生命现象,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岸边柳树发出嫩芽”——能够繁殖
B.“鲸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进行呼吸
C.“大鱼吃小鱼——生活需要营养
D.“芳林新叶催陈叶”——排出体内废物
【答案】A
【解答】解:A、“岸边柳树发出嫩芽”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A错误。
B、“鲸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B正确。
C、“大鱼吃小鱼”,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正确。
D、“芳林新叶催陈叶”,植物落叶,体现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正确。
故选:A。
26.(2024秋 海州区期中)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杂交水稻的成功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发育
B.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够对外在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答案】B
【解答】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杂交水稻的育种”反映的是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是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
故选:B。
27.(2024秋 文登区期中)科学家曾在火星上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以下概述中可作为支持该推测的理论证据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进行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
【答案】D
【解答】解: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几乎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都需要水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因此,如果火星上存在水痕迹,那么这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8.(2024秋 双阳区校级期中)人的排汗、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C
【解答】解: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人体的出汗、呼吸、排尿反应出生物具有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基本特征。
故选:C。
(多选)29.(2024秋 苏州期中)以下描述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箭发射 B.蜘蛛结网 C.小麦生长 D.高山流水
【答案】BC
【解答】解:A.火箭发射是人类利用科技制造的机械运动,不属于生命现象,A错误。
B.蜘蛛结网是用于捕食的,蜘蛛具有生命特征,属于生命现象,B正确。
C.小麦生长是生物的生长现象,属于生命现象,C正确。
D.高山流水是自然的物理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D错误。
故选:BC。
(多选)30.(2024秋 江宁区期中)关于生命现象与其体现的生命特性的对应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粒种子通过萌发、生长成为参天大树——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B.人在剧烈运动时会产生汗液——生物体能排出废物
C.刺猬卷成球躲避敌害——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D.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适应环境
【答案】AB
【解答】解:A、一粒种子通过萌发、生长成为参天大树,说明体能够由小长大,即能生长和繁殖,A正确。
B、人在剧烈运动时会产生汗液,说明生物体能排出废物,B正确。
C、刺猬卷成球躲避敌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
D、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D错误。
故选:AB。
(多选)31.(2024秋 衡南县期中)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面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小鸡破壳而出——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生物能进行呼吸
D.人体的皮肤排汗——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BC
【解答】解: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正确。
B、小鸡破壳而出,说明生物能繁殖,错误。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错误。
D、人体的皮肤排汗,说明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正确。
故选:BC。
(多选)32.(2024春 邹平县校级期中)公园里植物种类丰富,树上有喜鹊,雨后的树下有蘑菇,园中湖里有芦苇、蒲草、家鹅等生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蘑菇的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B.芦苇、蒲草等植物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喜鹊、家鹅、蘑菇等生物都能排出代谢废物
D.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
【答案】BD
【解答】解:据分析可见:
A、蘑菇依靠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机物,A正确;
B、芦苇、蒲草等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错误;
C、喜鹊、家鹅、蘑菇等生物都能排出代谢废物,属于生物,C正确;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和氧气,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氧气,如一些厌氧细菌等,D错误。
故选:BD。
(多选)33.(2024秋 福田区校级期中)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主动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繁殖后代
【答案】CD
【解答】解:A、植物属于生物,但不能自主运动,A错误;
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正确;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
故选:CD。
34.(2024秋 海伦市期中)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它属于生物。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岩洞中的钟乳石虽能缓慢增大,但其增大是由于水中的矿物质(如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沉积形成的化学过程,属于无机物的堆积现象,而非生物的生长。同时,钟乳石不具备生物的其他特征,如获取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等,且其组成物质并非由细胞构成。因此,钟乳石不属于生物。
故答案为:×。
35.(2024秋 番禺区校级期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反映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反应出生物的繁殖特征。
故答案为:×
36.(2024秋 旺苍县期中)因为机器人能够演奏曲子,所以它是一种生物。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机器人虽然能够演奏曲子,但它不具有以上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不是一种生物,故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37.(2024春 碑林区校级期中)珊瑚每年都在生长,因此珊瑚属于生物.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作为珊瑚主体的珊瑚虫,是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生的,珊瑚虫属于生物;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钙,分泌出石灰石,最后再把这些石灰石变成自己生存的外壳.珊瑚是群居的珊瑚虫死亡后的遗体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没有生命,所以不属于生物.
故答案为:×.
38.(2024秋 南昌县期中)植物也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如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动、含羞草手摸后下垂等都属于植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故答案为:√
39.(2024秋 望奎县校级期中)人体出汗、排尿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会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可见,人体出汗、排尿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故答案为:

40.(2024秋 谯城区校级期中)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病毒除外。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1.(2024秋 南昌县期中)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植物和动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触碰含羞草的叶会合拢。
故答案为:×
42.(2024秋 昭觉县校级期中)生物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有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细菌、酵母菌、衣藻等;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如玉米、蘑菇、牛、羊等,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3.(2024秋 湘阴县期中)石钟乳能慢慢的长大是因为它是生物。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钟乳石不属于生物,钟乳石慢慢长大,不能体现了生物的特征,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4.(2025春 池州期中)从生物角度分析“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两句分别体现了生物的     现象和     现象。
【答案】变异;遗传。
【解答】解: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天下乌鸦一般黑”体现了遗传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体现了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变异;遗传。
45.(2024秋 利川市校级期中)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特征,如     、    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生物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基本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例如:绿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金钱豹捕捉猎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种子的萌发母鸡生蛋等、母鸡生蛋等等.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呼吸;应激性.
46.(2024秋 酒泉期中)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①生活需要营养;②能进行呼吸;③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能生长和繁殖;⑥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生物.
47.(2024秋 蓬溪县期中)    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答案】应激性
【解答】解: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滴糖水引来一群蚂蚁,说明了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的特性.
故答案为:应激性
48.(2024秋 北林区校级期中)生物的生活需要     。
【答案】营养.
【解答】解: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故答案为:营养
49.(2024秋 金安区校级期中)诗句或谚语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同学们试一试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     现象。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描述了生物能     。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描述了生物能     。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需要     。
(5)“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诗句中的松树是由     构成的。
【答案】(1)变异
(2)生长和繁殖
(3)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营养
(5)细胞
【解答】解:(1)“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2)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描写了草的生长和繁殖,故体现出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表现了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4)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5)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诗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的松树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
(1)变异
(2)生长和繁殖
(3)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营养
(5)细胞
50.(2024秋 福州期中)请将以下生命现象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连接起来。
①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 A.生物能进行呼吸
②葵花朵朵向太阳 B.生物能生长
③运动员打球,挥汗如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④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E.生物需要营养
⑥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 F.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答案】
【解答】解:①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这说明生物能生长,故与B匹配。
②朵朵葵花向太阳,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与C匹配。
③运动员打球挥汗如雨,这说明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故与D匹配。
④一日三餐按时吃饭说明生物需要营养,故与E匹配。
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出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故与F匹配。
⑥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故与A匹配。
故答案为:
51.(2024秋 中牟县期中)生物科普乐园的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生物观察的实践活动过程如下:
Ⅰ.活动前的准备:确定组员的明确分工;首先确定校园内某一区域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老师的要求画出观察区域示意图。
Ⅱ.选定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在观察区域示意图上画出观察路线以及选定的重点观察点以便记录。
Ⅲ.按选定的路线开始观察并记录,部分结果如下表:
生物名称 爬山虎 龙爪槐 梧桐 喜鹊 蚯蚓 蜘蛛
数量 16棵 5棵 20棵 10只 8只 15只
根据活动过程与记录回答问题:
(1)观察前首先要确定     ,制定合理的观察计划。
(2)其次观察前要选定观察区域并绘制观察区域     。
(3)对观察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爬山虎、龙爪槐和梧桐都属于     ,喜鹊、蚯蚓和蜘蛛都属于     。它们都是由     构成的。
(4)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丛中的小蚂蚱,喜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选填“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1)调查对象;
(2)示意图;
(3)植物;动物;细胞;
(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调查前首先要明确调查的问题,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
(2)其次调查前要选定观察区域,并绘制观察区域示意图,并在观察区域示意图上画出观察路线以及选定的重点观察点以便记录。
(3)根据形态结构的特点,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其中爬山虎、龙爪槐和梧桐都属于植物,喜鹊、蚯蚓和蜘蛛都属于动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它们都是由细胞这一基本单位构成的。
(4)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丛中的小蚂蚱,喜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故答案为:
(1)调查对象;
(2)示意图;
(3)植物;动物;细胞;
(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52.(2024秋 南京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艾中华同学在“观察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六幅照片。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则哪些生物属于动物?    (举出两例)。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①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②蛙卵受精后,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③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     的特征。
(3)青蛙在水中潜泳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了生物的     的特征。
【答案】(1)蜻蜓和蚂蚁(虾、青蛙、蜜蜂);
(2)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发育和繁殖;生活需要营养;
(3)能进行呼吸。
【解答】解:(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特征,将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图中属于动物的生物有蜻蜓、蚂蚁、虾、青蛙、蜜蜂。
(2)①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②青蛙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进行交配,交配后雌蛙产卵。蛙卵受精后,经过蝌蚪、幼蛙等发育阶段,最终成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特征。
③成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青蛙在水中潜泳一段时间后需浮出水面呼吸,以获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说明了生物能进行呼吸的特征。
故答案为:
(1)蜻蜓和蚂蚁(虾、青蛙、蜜蜂);
(2)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发育和繁殖;生活需要营养;
(3)能进行呼吸。
53.(2024秋 丹东期中)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是以“广湘24S”水稻和“远恢2号”水稻杂交获得的,“湘两优900”具有两种水稻的优良性状。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与病毒不同,超级杂交水稻是由     构成的。
(2)在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接受阳光照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等,这属于生物的哪一特征?    ;生长过程中会落叶,这又属于生物的什么特征?    。
(3)当超级杂交水稻的“穗粒”掉落在合适的环境下会长成幼苗,这反映了生物可以     ;幼苗最后长成超级杂交水稻,这反映了生物可以     。
(4)“湘两优900”的成功培育说明了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1)细胞;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3)繁殖;生长发育;
(4)B。
【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超级杂交水稻属于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2)超级杂交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接受阳光照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等,这是为了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特征。生长过程中会落叶,落叶能带走植物体内产生的部分废物,这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特征。
(3)超级杂交水稻的“穗粒”(种子)掉落在合适环境下会长成幼苗,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这反映了生物可以繁殖。幼苗最后长成超级杂交水稻,这体现了生物从幼体到成熟个体的变化,反映了生物可以生长发育。
(4)A.“湘两优 900”的培育过程中,没有体现与呼吸相关的内容,A错误。
B.“湘两优 900”是通过“广湘 24S”水稻和“远恢 2 号”水稻杂交获得,它集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这体现了遗传;同时它又创造了新的产量纪录,表现出与双亲不同的特征,这体现了变异。所以说明了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正确。
C.虽然超级杂交水稻生长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但这与“湘两优 900”培育成功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无关,C错误。
D.在“湘两优 900”的培育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相关内容,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
(1)细胞;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3)繁殖;生长发育;
(4)B。
54.(2024秋 眉山期中)生活离不开生物,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和生物相关:
古诗一: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二: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根据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诗《秋思》的描写中属于生物的有:    .
(2)在古诗《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产生了氧气,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棵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
【答案】(1)藤、树、鸦、马、人;
(2)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活需要营养;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
【解答】解:(1)在古诗《秋思》的描写中属于生物的有:藤、树、鸦、人、马,它们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因此在古诗《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表现了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制造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生长发育是指生物体由小长大,繁殖是指产生新个体,因此,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棵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由此可知,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1)藤、树、鸦、马、人;
(2)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活需要营养;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
55.(2024秋 沾益区期中)资料阅读:某学习小组开展“稻田养虾”综合实践活动,让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小龙虾活动时能松土通气,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有时青蛙会以虾苗为食,维持生态平衡,从而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
(1)“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2)小龙虾活动时会产生“排泄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3)“稻田养虾”过程中,播种下水稻苗、放养小龙虾苗,到最终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4)当学习小组成员到稻田欲捕捉小龙虾时,小龙虾会四散逃避,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答案】(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3)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解答】解:(1)动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来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因此“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是指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因此小龙虾活动时会产生“排泄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生物能生长是指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到大,生物能繁殖是指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繁衍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维持种族的延续和发展的现象,因此“稻田养虾”过程中,播种下水稻苗、放养小龙虾苗,到最终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因此当学习小组成员到稻田欲捕捉小龙虾时,小龙虾会四散逃避,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3)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56.(2024秋 佳木斯期中)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1)以上文字中提到的生物:    (至少写1种)。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接近时,雄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
(3)小牛、小羊长大说明生物能     。
(4)杨柳需要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说明生物能够进行     。
(5)桃花盛开之后,能够结出桃子,桃子中的种子种下去又能够长出小桃树苗,这说明了生物具有能够     的特征。
(6)在日常生活中,区别文中提到的生物和非生物需要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法。
【答案】(1)公鸡(牛、羊、犬、杨树、柳树、小麦、桃树、杏树、鱼、燕、蛙、萤火虫)。
(2)反应。
(3)生长、发育。
(4)呼吸。
(5)生长、发育和繁殖。
(6)观察。
【解答】解:(1)材料中提到的生物有:公鸡、牛、羊、犬、杨树、柳树、小麦、桃树、杏树、鱼、燕、蛙、萤火虫。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接近时,雄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小牛、小羊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4)生物具有能够进行呼吸的作用,杨柳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明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5)桃花盛开之后,能够结出桃子,桃子中的种子种下去又能够长出小桃树苗,这说明了生物具有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特征。
(6)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区别文中提到的生物和非生物需要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故答案为:
(1)公鸡(牛、羊、犬、杨树、柳树、小麦、桃树、杏树、鱼、燕、蛙、萤火虫)。
(2)反应。
(3)生长、发育。
(4)呼吸。
(5)生长、发育和繁殖。
(6)观察。
57.(2024秋 文山州期中)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和生物相关,根据以下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古诗一: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二: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根据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诗一《秋思》中的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2)在古诗二《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制造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棵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
【答案】(1)细胞。
(2)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营养;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
【解答】解:(1)在古诗一《秋思》中,描述的生物包括树、昏鸦、瘦马等,这些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因此在古诗《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生物体的生长需要营养,比如蜜蜂采食花蜜、猎豹捕食羚羊、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由此可知,“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制造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生长是指生物体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繁殖是指产生新个体,因此,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棵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特性;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由此可知,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
(1)细胞。
(2)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营养;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
58.(2024秋 开州区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材料二: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首诗词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在繁殖季节,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它们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2)一粒种子通过萌发长成一棵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     。
(3)“种杏得杏”属于     现象;但是杏与杏之间也有差异,这属于     现象。
(4)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些都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发育
(3)遗传;变异
(4)营养
【解答】解:(1)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在繁殖季节,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这些都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种杏得杏”属于遗传现象;但是杏与杏之间也有差异,这属于变异现象。
(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故答案为:(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发育
(3)遗传;变异
(4)营养
59.(2024秋 新丰县期中)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埋在潮湿泥土里的种子,慢慢探出一个小绿芽,冲破了泥土的禁锢,之后这棵小芽尖慢慢的变大,逐渐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直到最后变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资料二: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生活着一种会放电的鸡,它的体内带有30~60伏特的电,当受到攻击时,它便会冲过去朝对方猛啄一口,从口中放出电流,将对方击倒。
资料三:大多数花儿和帮助它们繁殖的传粉者间都保持着互帮互助的关系。例如蜜蜂、蝴蝶、蜂鸟等动物,都会在为花儿传粉的同时吮吸一口甜美的花蜜作为回报。此后,受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
(1)资料一体现了植物能够     的特征。小绿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了植物能进行     的特征。
(2)资料二中,会放电的鸡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电流击倒对方,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     的特征。
(3)资料三中,植物受了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     特征。
(4)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小绿芽、会放电的鸡、蜜蜂、蝴蝶、蜂鸟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     没有该结构。
【答案】(1)生长和发育;呼吸。
(2)作出反应。
(3)繁殖。
(4)病毒。
【解答】解:(1)材料一中的种子变为小绿芽,最后变成一颗高大的植物,体现了植物能够生长和发育的特征。小绿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了植物能进行呼吸的特征。
(2)材料二中放电鸡当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电流击倒对方,体现了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3)材料三中植物经过开花、传粉,最后结出种子,体现了植物能够繁殖特征,保证种族的延续。
(4)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资料中提到的小绿芽、会放电的鸡、蜜蜂、蝴蝶、蜂鸟等都是由细胞构成,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故答案为:
(1)生长和发育;呼吸。
(2)作出反应。
(3)繁殖。
(4)病毒。
60.(2024秋 南沙区校级期中)生物的生命现象
资料一: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资料二:宋代的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首诗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在繁殖季节,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它们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2)一粒种子通过萌发长成一棵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     和发育。
(3)“种杏得杏”属于遗传现象;但是杏与杏之间也有差异,这属于     现象。
(4)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5)红杏和青蛙是生物,它可以进行呼吸,吸入     ,呼出     。
(6)这两首诗中除了红杏和青蛙外,还有其他生物吗?有的话请你写在横线处     。
【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
(3)变异。
(4)营养。
(5)氧气;二氧化碳。
(6)水稻、苍苔(举一例即可)。
【解答】解:(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在繁殖季节,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这些都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
(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种杏得杏”属于遗传现象;但是杏与杏之间也有差异,这属于变异现象。
(4)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5)红杏和青蛙是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6)这两首诗中除了红杏和青蛙外,还有水稻、苍苔,它们都属于生物。
故答案为:
(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
(3)变异。
(4)营养。
(5)氧气;二氧化碳。
(6)水稻、苍苔(举一例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