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学习使用显微镜(PPT) --七上生物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知识点+习题(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学习使用显微镜(PPT) --七上生物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知识点+习题(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7 08: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专题03 学习使用显微镜
期中复习
思维导图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
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可以用来观察比较微小的物体。实验室中常见的显微镜有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这两种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都以可见光为光源,属于光学显微镜。
目镜物镜
(“10×”中的数字表示放大倍数)(“4×”“10×”“40×”中的数字表示放大倍数)
知识讲解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各部件的作用
知识讲解
结构 名称 显微镜中的位置及作用
支持 部分 镜臂 与镜柱上端相连的弯曲部分,其作用是支持和固着其他部件,是手把持的地方
镜筒 上端是安装目镜的地方,下端连接转换器,转换器上安装物镜
载物台 用于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光学 部分 物镜 安装在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物体,能将被观察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
目镜 安装在镜筒上端,观察时接近观察者的眼睛,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体实像进一步放大
反光镜(单目显微镜) 载物台下方的一个可以转动的圆镜,可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中。反光镜具有两面,一面为平面镜,只能反光;一面为凹面镜,有聚光和反光的作用
底光源(双目显微镜) 位于显微镜的底座上、通光孔的正下方,为显微镜提供稳定的光源
调节 部分 转换器 镜筒下端可以转动的圆盘,其上有三个圆孔,可安装三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可通过转动将需要的物镜调换到镜筒正下方一般用于把物像调清晰
准焦螺旋 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能升降镜筒,调节焦距,逆时针旋转时镜筒上升,顺时针旋转时镜筒下降一般用于寻我物像
遮光器 紧贴载物台下方能转动的圆盘,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转动遮光器可以使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从而调节进入视野的光线强弱
移动手轮(双目显微镜) 位于载物台和遮光器下方,距离准焦螺旋较近,可以横向和纵向移动载物台上的玻片标本,使标本移动至通光孔中心
开关及光源调节旋钮(双目显微镜) 位于镜座上,可以调节底光源的开启和亮度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光线路径
光线依次经过显微镜的结构:反光镜(或底光源)→遮光器→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眼睛,故对光时,物镜和光圈要对准通光孔。
特别提醒
目镜和物镜的识别
知识讲解
比较项目 螺纹 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 无 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 有 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材料用具
动植物玻片标本、池塘水、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光学显
微镜等。
方法步骤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显微镜的安放。不同品牌显微镜的操作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操作前请认真听老师讲解,以下为基本操作步骤提示。
知识讲解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1)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归纳总结
观察时的“先后”
(1)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
(2)先降后升:观察时,先使镜筒缓缓下降,再缓缓上升。
(3)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
特别提醒
单目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注意事项
(1)“四转”: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④转动反光镜,找到明亮的视野。
(2)“一线”:通过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遮光器、反光镜的光线是一条直线。
(3)“两睁开”:对光时一般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另一只眼睁开。
特别提醒
单目显微镜升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的位置不同
a.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损伤镜头;
b.上升镜筒寻找物像时,眼睛要注视目镜内。
知识讲解
对光 调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下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
②调节遮光器,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另一只眼睁开
调焦观察 ③放置玻片标本: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④降低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损伤镜头
⑤调节物像: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⑥如果需要用更高倍数的物镜观察,应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转换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后观察。如果视野较暗,可以调节视野亮度转换物镜后,切忌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2)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知识讲解
对光调光 ①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调焦 观察 ③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④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⑥转换物镜观察的操作方法与单目显微镜的基本相同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3)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与双目显微镜的基本一致。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液晶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为拍照和录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练习
观察动植物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央,调焦直至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进一步探究
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生物。
注意事项
①不要用手掰镜头来转换物镜,更不要用手触摸镜头的镜片部分。
②观察完毕,对单目显微镜,要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对双目显微镜和数码液晶显微镜,要将载物台下降到最低处,将电源亮度调到最低后关闭电源。
讨论教材第16页
1.转换高倍物镜后,所观察到的视野会变暗。
2.首先移动玻片,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上,如果污点不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上。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移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巧学妙记
单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转低倍二对光,三上玻片四下降五升镜筒找物像,两眼睁开看仔细,看完低倍转高倍,先移玻片再换镜。
知识链接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步骤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②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④若光线较暗,可调节反光镜或遮光器,使视野变亮→⑤若物像不清晰,可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知识链接
对光实操小技巧若观察的物体近乎透明,或染色比较浅,则需要把光线调得稍暗一些,便于观察结构。
知识讲解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例: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x,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x,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x10=50(倍)。
②高倍镜下和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的比较:
(2)显微镜的成像规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观察的物体和物像之间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故在移动玻片标本时,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如: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可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特别提醒
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写有“上”的玻片标本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知识讲解
物像大小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综合训练
考点1 显微镜的构造
1.(2024秋 东莞市期中)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哪种情况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目镜5倍、物镜10倍
B.目镜10倍、物镜10倍
C.目镜5倍、物镜40倍
D.目镜10倍、物镜40倍
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50倍,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目镜5×、物镜10×。
故选:A。
A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2.(2024秋 江津区期中)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反光镜
B.目镜
C.粗准焦螺旋
D.通光孔
解: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故选:B。
B
考点1 显微镜的构造
典例分析
综合训练
3.(2024秋 丹东期中)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  )
A.反光镜、目镜
B.物镜、目镜
C.遮光器、镜筒
D.转换器、光圈
解: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物镜有螺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目镜无螺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是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因此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B
考点1 显微镜的构造
典例分析
知识剖析
4.(2024秋 佳木斯期中)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  )
A.反光镜、目镜
B.物镜、目镜
C.反光镜、镜筒
D.转换器、光圈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和物镜用于放大物像,是显微镜的主要部件。B正确。
故选:B。
B
考点1 显微镜的构造
典例分析
知识剖析
5.(2024秋 于洪区期中)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与其作用相符的是(  )
A.①——放大物像
B.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③——反射光线
D.④—升降镜筒
解:A、①是目镜,作用放大物像,A正确。
B、②是粗准焦螺旋,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B错误。
C、③是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可以安装不同倍数的物镜,C错误。
D、④是反光镜。作用是反射光线,D错误。
故选:A。
A
考点1 显微镜的构造
典例分析
知识剖析
考点1 显微镜的构造
6.(2024秋 盐城校级期中)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目镜
B.②是转换器
C.⑤是反光镜
D.⑥是细准焦螺旋
解:ABC、图中①是目镜、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反光镜,ABC正确;
D、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D。
D
典例剖析
知识剖析
考点2 显微镜的使用
7.(2024秋 翁源县期中)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p”,请问玻片上应为(  )
A.d
B.b
C.p
D.q
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A
典例剖析
知识剖析
考点2 显微镜的使用
8.(2024秋 栖霞区期中)将数学不等式“9>6”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  )
A.6<9
B.9<6
C.6>9
D.9>6
解: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倒像。因此将数学不等式“9>6”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9<6,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B
典例剖析
知识剖析
考点2 显微镜的使用
9.(2024春 利通区期中)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d”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b
B.d
C.q
D.p
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p”。
故选:D。
D
典例剖析
知识剖析
考点2 显微镜的使用
10.(2025春 广陵区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视野亮度适宜但看到的细胞图像较模糊,此时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细准焦螺旋
B.转换器
C.反光镜
D.光圈
解: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首先对光,然后,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找到物像,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把物像调清楚。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视野亮度适宜但看到的细胞图像较模糊,此时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故选:A。
A
典例剖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