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下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3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5 00:07:28

内容文字预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学校

姓名
课题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
?
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探讨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等,体会农村改革前后的巨大变化,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性、进步性,培养比较分析能力。通过材料提出系列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改革开放的成功,体会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见识中国人民的杰出智慧;从改革创业的壮丽景象,激发立志成才和改革创新的豪情斗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数
1
教学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课堂导入:演示改革开放前后变化的图片:华西村 深圳
看完图片,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们知道这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吗?这一政策开始于什么事件?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通过学习,我们会找到答案。
认真观看图片体会在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渲染气氛,突出主题
展示课程标准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掌握这些知识点。
新授:
一、改革开放的决策
“两个凡是”方针正确吗?
展示材料(出国访问看到到日本、英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请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

仔细阅读、领会
学生思考、回答
让师生的课堂活动目标明确
二、农村改革
改革应先从哪里开始?为什么?
展示材料(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描述等)
(先由学生回答,教师最后进行小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形式。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吗?起了什么作用吗?(展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它只是对经营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呢?
展示图片(小岗村社员写的契约)
通过改革,农村发生了什么?
(展示“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数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过渡: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那么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呢?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是什么呢?

三、对外开放
(展示“居民逃港潮”的相关材料,引出问题)
对外开放的局面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提纲(展示提纲)
(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点评,并着重介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展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学生看完材料后,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理解
体会小岗村的变化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看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找到相关答案。
观看地图,体会过程
让学生理解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的原因,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改革的艰辛。
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体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农村,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铺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到90年代,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课堂练习:
读图学史:在地图上指出经济特区的地名和位置。
我抢答,我快乐。
课后拓展
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如粮票等票证以及反映家庭生活的照片、实物等,下节课在班级集中展示
跟着老师的思路,对本课知识做一次梳理
梳理知识,强调重点。
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板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的决策
1、背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概况: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1982年后,全国全面展开
2、内容
3、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对外开放
1、开始: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2、过程:4个阶段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件37张PPT。70年代的华西村 现在的华西村现在的深圳70年代的深圳
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材料:邓小平率团出访日本:参观松下公司电器厂
工作人员展示了当时的高科技产品微波炉。当邓小平看到仅仅几秒钟一块烧卖就冒着热气从微波炉里被端出来,他拿起就放到嘴里,边吃边说:“味道不错。”
邓小平说:“ ……松下老先生,你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松下幸之助不假思索地答道:“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
——山旭《1978:邓小平和他触摸的世界》
阅读与思考:领导人出国考察有什么意义? 参观日产公司汽车工厂
在公司董事长的陪同下,邓小平乘坐敞篷车参观工厂。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工厂里除了几个管理人员外,见不到工人。有48个机器人代替了人工操作。对于机器人焊接生产,邓小平既好奇又惊讶。当他了解到,日产汽车每月的产量是44000辆,生产效率是长春一汽的近100倍时,说到:“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欢迎工业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日本产业界的朋友们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合作。
——山旭《1978:邓小平和他触摸的世界》
材料:王震访问英国。他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向要求访问一位失业工人。中国驻英大使柯华陪同王震来到一个失业工人的家: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以不纳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王震感慨良多。原来想当然地以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工人,生活水平竟然比中国副总理都高。
按照汇率,换算后,清洁工周工资591元,电梯工周工资886元。王震周工资不到100元。
拿两国百姓对比,差距更大。据专家计算,1978年,英国百姓收入比中国百姓收入高42倍。 1977年2月7日,经华国锋批准,《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请从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等方面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何是共和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农村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合作探究 为什么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政治局势就不稳定。人民公社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材料三:1977年6月,万里调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下乡考察见到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面。在凤阳县前进生产队,10户人家中4户没有门,3户没有水缸,5户没有桌子。生产队长一家10口人,只有1床被子、7个饭碗!万里心急如焚。  在革命老区大别山里的金寨县,万里走进一个破茅屋,看见锅灶旁的柴草里坐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姑娘。他上前问道:“老人家,8点多钟了,你怎么还不上工?”老人还是坐着一动没动。当地干部斥责老人说:“省委万书记来了,问你呢,怎么不说话?”老人往起一站,万里一下惊呆了:原来老人没穿裤子。愣了一下,万里又问旁边两个姑娘:“你两个小姑娘怎么也蹲在那里呢?”当地干部急忙插话:“万书记,两个娃也没裤子穿啊。山里风寒,躲在柴草里,是为取暖。” 为什么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温饱问题尚没有解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实行(  )
  A、建立人民公社
  B、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C、自愿互助,走合作化道路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对经营和分配方式改革,所有制性质保持不变。“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材料: 1982年7月19日一大早,永禄和丰胜去认给自家分下的4亩7分2的责任田。量了一下,责任田东西宽10.22米。上午生产队用的是“抓阄”的土办法分牲口、农具。永禄只分到一条口袋、一个六股杈、一个木锨和刮板。而他1954年入社时却入了27亩地,并按地交了207斤籽种和631斤饲料,又入了1头牛和1条驴。这真是三十年河东倒河西呀!有人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 ……为了大干,永禄7月27日在路井街上以22元价,买了一个又轻又巧的架子车箱。虽然已是50多岁的人了,还准备真正为自己的小家庭好好大干一场哩!
——候永禄《农民家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形式)1)、概况: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1982年后,全国全面展开 2)、内容: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3)、作用: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 ……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材料:邓小平在1978年成为头号领导人时已经70多岁了,他经历了无数变故,他领导的国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自然会对国力的盛衰持一种长远眼光。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邓小平对于国家发展有长远眼光。 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A.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经济特区 D阅读与思考:我国对外开放的局面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1、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成为8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开辟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5、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对外开放出现了新局面。 4、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四 大 经 济 特 区 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矗立于深南路和红岭路交汇处,是深圳市的标志性景观,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幅领袖宣传画。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因处黄浦江东而得名,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浦东。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海南省,位于中国南端,1988年4月,海南建省、成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收获平台 读图学史: 在地图上指出经济特区的地名和位置。厦门汕头深圳珠海1、“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个城市?我抢答,我快乐 2、这个地区位于中国南方。海岸线绵长,自然资源丰富,那里有迷人的热带风光。它是中国目前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这是哪个地区?
3、这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每个农户是这种生产形式的基本单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它已在中国农村深入人心。它的名称是什么?
4、既是近代史上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哪个?深圳海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厦门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下列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重点和标志的是我抢答,我快乐 2、右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3、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广电事业的发展 A.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置
C.浦东新区的崛起?????????????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AA 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如粮票等票证以及反映家庭生活的照片、实物等,集中展示。主题延伸,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