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传染病和免疫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 传染病和免疫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7 20: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 传染病和免疫
类型 1 传染病及其预防
1.「2025吉林长春期末」下列几组疾病中,全部是传染病的是 ( )
A.麻疹、水痘、近视
B.病毒性结膜炎、贫血、蛔虫病
C.肺结核、水痘、麻疹
D.侏儒症、甲肝、狂犬病
2.「2024甘肃武威二模」流感是冬季常发病,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体质较弱的小孩和老人、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3.新中华传统文化「2024广东中山一模」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对传染病的记载:“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下列古人的防疫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南北朝时期设立了隔离传染病人的“六疾馆”
B.秦朝官府在大疫时期有掩埋尸体的做法
C.殷商百姓有用火燎、烟熏进行消毒防疫的习惯
D.明朝时期民间医者使用“人痘”预防天花
4.「2024湖南长沙望城模拟」春季是婴幼儿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这种病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如图表示人类感染该病毒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
(1)将以上概念图补充完整:① ,② ,③ 。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患手足口病的婴幼儿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
(3)接种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幼儿患该病的风险,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 。
类型2 免疫与免疫规划
5.「2024广东深圳云端学校联考期末」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病菌无处不在,可大多数人能够健康地生活,这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思维导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是特异性免疫,乙是非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淋巴细胞和抗体
C.丁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甲、乙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
6.「2024四川乐山中考改编」免疫规划是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方法。下列关于免疫规划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免疫规划接种的疫苗属于抗体
B.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C.实施免疫规划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角度来看是保护易感人群
D.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类型 3 传染病与免疫综合考查
7.「2024江苏盐城盐都三模」甲型 H1N1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图为该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丙是健康人,与甲相比,丙体内含有抵御该病原体的抗体;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可以通过锻炼来保护自己
B.1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C.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D.3表示患者的痊愈过程
8.「2024青海西宁中考」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传染源
B.患过天花的人会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C.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越强越好
9.「2023山东烟台栖霞期中节选」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但是多数情况下,大家却可以健康地生活,这是因为人体能够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进行防御和保护。如图一、二是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示意图,图三是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起防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图一中的 ,第二道防线是图一中的 。(填图中字母)
(2)请利用图二分析接种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相当于图二中的 ,图二中甲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产生的一种能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 ,其与抗原结合,促进了乙细胞的 作用。
(3)结合图三分析,在接种乙肝疫苗初期密切接触乙肝患者仍然可能患上乙肝,原因是 。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 次,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由图三可知:机体第2次接受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在数量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 。
(4)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最好“药物”,调节自身状态才能激活免疫功能,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御病毒。以下生活习惯中有助于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是 (多选)。
A.合理膳食
B.坚持体育锻炼
C.熬夜玩游戏
D.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专题2 传染病和免疫
1. C近视是由用眼不当等引起的,贫血是由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引起的,侏儒症是由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造成的。所以近视、贫血和侏儒症都不是传染病。
2. B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患流感的人是传染源,流感病人的飞沫是传播途径,体质较弱的小孩和老人是易感人群。
3. CA、B项属于控制传染源,C项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 项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答案 (1)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
(2)传染源
(3)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1)(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所以图中的①是传播途径,②是易感人群,③是特异性免疫。患手足口病的婴幼儿是引起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3)接种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幼儿患该病的风险,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5. C甲是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乙是特异性免疫,是人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A、D错误;丙主要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B错误。
6. A疫苗接种进人体后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因此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A错误。
7. C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丙体内含有抵御该病原体的抗体,丙是健康人,所以丙不是传染源。
8. B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A错误;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错误;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D错误。
9.答案 (1) C AD
(2)抗原 抗体 吞噬
(3)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 产生的抗体数量多且存在时间长
(4) ABD
解析 (1)题图一中 A 表示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B表示抗体与抗原结合,属于第三道防线;C表示人体皮肤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第一道防线;D表示体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
(2)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相当于抗原,图二中甲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会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能促进乙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在接种乙肝疫苗初期密切接触乙肝患者仍然可能患上乙肝,是因为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题图三显示机体第2次接受疫苗刺激后产生抗体的特点是产生的抗体数量多且存在时间长。
(4)生活习惯中有助于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是合理膳食、坚持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等。而熬夜玩游戏,生活无规律,会降低免疫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