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一)
建议用时:25+5分钟
1. 通过探究,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 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识点1 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例1 (2025无锡滨湖期中)小明用蜡块和干松木块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别画出蜡块和干松木块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其中,蜡块的m-V图像是________(填“A”或“B”),分析图像A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序号 蜡块 干松木块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① 2.4 2.2 7.2 4.6
② 6.4 5.8 8.0 5.0
③ 7.3 6.8 13.3 8.4
④ 8.0 7.2 16.5 10.4
知识点2 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大小等于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
2. 公式:ρ=.
3.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密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符号为g/cm3,1 g/cm3=1×103 kg/m3.
例2 铝的密度是2.7×103 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根铝条被切成相同的两段,每一段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例3 甲、乙两物体体积相同,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大,则密度较大的物体是________物体;丙、丁两物体的质量相同,丙物体的体积比丁物体的体积大,则密度较大的物体是________物体.
例4 (2025新沂期中)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实际上是指( )
A. 棉花的质量比铁小
B. 棉花的体积比铁小
C. 棉花的密度比铁小
D. 棉花的温度比铁小
例5 密度定义式由于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由公式可知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实心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但打碎的玻璃杯密度会变小
1 (2025徐州丰县期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告诫同学们学习贵在坚持,如果坚持不懈,即使是金属和玉石也可以雕饰出美丽的花饰.如图所示,雕刻之后的印章( )
A. 体积减少,密度减小
B. 质量减少,密度减小
C. 质量减少,密度不变
D. 体积、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2 (2025宿迁宿城期中)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密度最大
B.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3
C. c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
D. a、b、c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
3 (2025南通海门东洲中学开学考试)玉兔号月球车从地球到达月球后,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月球车在月球采集到一块20 cm3的矿石,其质量为70 g,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 小静和小芳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分别测出三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量结果分别记录如表所示.
表一:塑料颗粒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1 20 26.0
2 30 39.0
3 40 52.0
表二:水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4 35 35.0
5 44 44.0
6 50 50.0
表三:酒精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7 24 19.2
8 30 24.0
9 40 32.0
(1) 分析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进一步分析比较三个表中的实验数据,小静认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不变的值,但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不同;小芳认为: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不变的值,但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不同.你认为小静的观点________,小芳的观点________.(均填“正确”或“错误”)
为了比较上述两个“比值”的意义,她们找了一块海绵,用手紧压海绵,发现海绵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说明海绵越密时,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越大,海绵越疏时,_______________的比值越大.在上述两个比值中,_______________的比值更能直观合理地反映物质的紧密程度.
5 (2024徐州新沂期中)在出版行业,通常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实际上,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称为面密度.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作物质的“面密度”.例如,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80 g,其“面密度”记作( )
A. 80 g·m2 B.80 g/m2 C. 80 g D. 80 g/m3
6 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甲 乙
(1) 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块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甲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 如表所示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物质 组件 m/g V/cm3 物质 组件 m/g V/cm3
铝 a 2.7 1 铜 a 8.9 1
b 21.6 8 b 71.2 8
c 27 10 c 89 10
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同一坐标系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像;
②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_____;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________;
③ 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的质量为135 g,则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密度(二)
建议用时:25+5分钟
1. 会查密度表,通过查密度表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密度也不一样(冰和水).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煤油和酒精).
2. 会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点1 物质的密度
例1 (2025宿迁沭阳期中)夏天,将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水全部结成了冰.瓶内的水结成冰后( )
A. 质量变大,体积变大 B.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C.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D.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
例2 (2025常州期中)为强化水下救援能力,战士们经常进行潜水训练,如图所示.在训练过程中,罐内氧气逐渐消耗,罐内氧气的( )
A.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 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 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例3 给下列密度填上适当的数值或单位.
(1) 水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2) 冰的密度是0.9×103________.
(3) 铁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 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__.
知识点2 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例4 (2025无锡新吴月考)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乙物质的密度为0.5 kg/m3
D.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例5 (2024盐城大丰期中)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2∶1
B. 3∶4
C. 4∶3
D. 1∶2
1 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乙、丙、甲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
图1 图2 甲 乙
(第1题) (第2题)
2 如图甲所示,若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装满某种液态物质,待其凝固后,过容器的轴的截面如图乙所示;取1 cm3固态的该物质,质量为m1,取1 cm3液态的该物质,质量为m2,则有( )
A. m1>m2
B. m1=m2
C. m1<m2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m1和 m2 的大小关系
3 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瓶里装了甲、乙两种液体,用放在水平桌面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进行测量,如图所示是天平横梁再次平衡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液体质量可能相等
B. 乙液体质量一定较大
C. 甲液体密度可能较大
D. 液体的质量未知,不能判断其密度大小
(第3题) (第4题)
4 (2024无锡滨湖期中)如图所示,是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 等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铝块的体积大
D. 铜块的密度随铜块的质量增大而增大
5 (2024江阴月考)前几天小泽妈妈买了一个水果萝卜,结果萝卜“糠”了,但是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只是变轻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说的是萝卜的体积没有改变
B. “变轻了”说的是萝卜的质量变小了
C. 虽然“糠”了的萝卜“变轻了”,但密度没有改变
D. “糠”了的萝卜密度变小了
6 (2024无锡蠡园中学月考)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一根体积是100 cm3的铜棒截断一半后,留下一半的铜棒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若截下来的那一半在火中均匀加热,则加热的铜棒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未加热的铜棒密度.
7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16∶15,体积之比是8∶5,则密度之比是________,如果甲切去四分之三,乙切去二分之一,则剩余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________.
8 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描绘了四幅图像,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
A B C D
9 初二年级某班一位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体积为 8 cm3 的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而另一位同学测得乙物体的质量是甲物体质量的3倍,若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为________.
10 如图所示,有一捆质量为8.9 kg、横截面积为20 mm2、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度为1 m,质量为0.178 kg.求:
(1) 这捆金属丝的总长度;
(2) 这捆金属丝的密度.
密度(一)
【基础过关】
例1 A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
例2 2.7×103千克每立方米 体积为 1 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 kg 2.7×103
例3 甲 丁 例4 C 例5 C
【能力提优】
1. C 2. A 3. 不变 3.5×103
4. (1)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 正确 正确 质量与体积 体积与质量 质量与体积
【思维拓展】
5. B
6. (1) ①游码 (2) ①
②相同 一般不同 密度 ③50
密度(二)
【基础过关】
例1 C 例2 C
例3 (1) 1 (2) kg/m3 (3) 7.9 (4) kg/m3 例4 D 例5 A
【能力提优】
1. A 2. A 3. B 4. C 5. C 6. 8.9×103 小于 7. 2∶3 2∶3 8. D B 9. 2.2 1∶4
【思维拓展】
10. (1) 50 m (2) 8.9×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