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5 18:3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第四年所作。作者于初冬深夜落寞之际见月色而欣喜,找寻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中共同赏月。在空明澄澈的月色之中沉醉,忘记个人的得失荣辱,寻得片刻的惬意安适。然而,仕途的失意,个人才华不能得以施展的内心世界依旧难以彻底忘怀。赏景之后一段的议论即透露出作者感慨深微、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闲人”的含义。
课时:一课时
授课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背诵《浣溪沙》引出苏轼是个虽处贬谪期间,依旧不自伤白发,悲叹衰老,旷达振作、积极向上的人。这样的苏轼面对厄运,是否心境一直这样乐观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来具体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
二、整体感知,明句读
1、学生自由
放声朗读课文,正字音,明句读。
2、齐读课文,简要概括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时间、地点、人物
三、研读课文,
联系背景理解作者叙事时心理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记叙的事件。
苏轼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一起赏月。
2、承天寺是寺院,他们为何夜游承天寺?从原文中找理由。
“念无与乐者”——念,想;“月色入户”——户,门。
3、苏轼可是当时的大文豪呀,为什么会“无与乐者”?从原文中找依据。
“闲人”——文下注释;由此可见苏轼是个被贬谪之人,做着有名无实的闲官。
4、被贬谪之人,也就被当权者排挤在外了,生活境遇较之当权者自然会如何?
自己——落寞、孤单,世人——避之不及,家中——自然门可罗雀。
5、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苏轼这样的生活境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开头交代时间,是初冬时分;解衣,解开衣裳;欲,想要,将要。入夜即欲睡,反映了作者此时生活的落寞,门可罗雀。
“念无与乐者”——“无与乐者”反映了作者在贬谪期间交友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
6、此时,却有一人主动来找苏轼了。读文章,找一找是谁?
月光——“月色入户”,由此可见,月光毫无势力之情,在寂寥的寒夜,依然来拜访他。
7、“月色入户”苏轼是怎样的感受和行动?
感受:“欣然”——高兴地;
行动:“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就
小结:作者见月色而喜,想要与朋友分享,就去找张怀民。
8、作者一“念”就去“寻”张怀民,足见张怀民在苏轼心中是共同赏月的唯一之人,二人志趣相投。文中还有哪些字词句也表现了这一点?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亦”,表明张怀民与苏轼一样,见此月色也没有睡。二人情感相似,志趣相投。“相与”足见二人亲密的关系。
9、这里的“寻”能改成“访”吗?
不能。“寻”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己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理。“访”表达不出这样的效果。
“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步,为何不译为“走”?译为“散步”更能够表现作者与好友一起赏月时舒缓的心情。
10、小结:作者由一开始的落寞变为欣喜再变为急切,最后终于在庭院中散步,心情舒缓、恬静起来。一件小事被作者叙述得起伏多变,情感跌宕,足见作者的才华之高。下面,请大家朗读第一段,将作者的情感读出来。
赏析作者所观之景
11、苏轼与张怀民赏到了哪些景物?
月光、竹柏
12、朗读第2段,问:这里所赏之景为月下之景,可是全段无一处有月字,你从哪些地方可见作者是在赏月景?
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清澈透明,给人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
水中藻荇交横——进一步隐喻,将月下竹柏影比作“水中藻荇交横”,使错觉更进一步,让人感觉水月难辨。
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
13、如果在“盖竹柏影也”之前,加一个叹词,可以加哪一个?
“啊”“哦”
加叹词朗读该段,把叹词的味道读出来,问:“盖竹柏影也”放在最后揭示,表明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
恍然大悟
这样的“恍然大悟”就表明作者之前已经被陶醉于清澈透明的月下美景之中,完全忘记了被贬谪的痛苦,忘记了个人的得失荣辱,也进入到了那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之中。
朗读这一段,感受苏轼的
14、苏轼的伤痛被这样的自然美景抚慰了。可以说这样的月色也是苏轼的另一位知己好友。那么,苏轼彻底解脱了痛苦了吗?
小组讨论明确:没有。
引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段话可以翻译为——“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把这里的问句改为陈述句理解一下。
到处都有这样美妙的景色,只是少有我们这样的闲人(去欣赏罢了)。
这里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理?
感慨世人汲汲于名利辜负良辰美景,感慨自身欲为国效力却遭贬谪、排挤,同时以“闲人”自居自傲、自宽自慰,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抚慰政治斗争的创伤,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安宁的心境。
总结全文:作者通过描绘澄澈透明的美妙月色,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透露出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背诵本文
教师寄语:
本文不足百字,却真实地展现了苏轼面对贬谪的困境的一段心路历程。面对困境,他也落寞痛苦但是没有沉沦,而是积极地投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寻找友人一起排解烦恼,随缘自适。这样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布置作业:搜集苏轼于贬谪期间所作之词两首,赏读背诵
教后反思: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考结果与预设经常不同。如第二段的赏景,学生易将积水也当做眼前之景。我便引导学生朗读第二段,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学生就此明确作者所见之景只是庭院中的月色、竹柏影。顺势而问:“为什么我们之前误以为作者所见之景有积水?”学生思考探究可知本段表述方式的妙处,并进一步品味作者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