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树之歌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树之歌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0 09:24:11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自然场景大发现
第一站
树木王国探秘
第二站
动物世界大冒险
第三站
田园四季体验营
第四站
初读课文,
认识树木名称
任务一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用笔圈出儿歌中树的名称。
初读提示:
共有11种树
松柏=松树+柏树
文中有几句话?
。1
。2
。3
。4
任务二
偏旁归类
积累字词
tónɡ
fēnɡ
rónɡ

sōnɡ
bǎi
huà
shān
ɡuì
容 吾 同 风 公 白 华 三 圭
tónɡ
fēnɡ
rónɡ

ɡōnɡ
bái
huá
sān
ɡuī
木字旁
读音相同或相近
形声字
任务三
了解不同特点的树
儿歌中的这11种树,各有各的特点。默读儿歌,圈画出树各自的特点。
杨树高,
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杨树高
知识链接:
杨树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能长到15到30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那么高呢!
榕树壮
落地生根,独木成林
梧桐树叶像手掌
比喻句
梧桐树叶像手掌。
柳树树叶像______。
银杏树叶像_____。
松树树叶像_____。
眉毛
扇子
细针
杨树高,
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 )高, ( )壮,
( )树叶像手掌。
( )秋天叶儿红,
( )四季披绿装。
任务四
认真书写
展风采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结构
认真书写展风采
shù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杨树 树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翘舌音
zhī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独体
之间 之后

一只猫趴在两个盒子之间。
翘舌音








yánɡ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杨树 百步穿杨

路旁的杨树又高又直,像一个个斗志昂扬的战士。
后鼻音








高于右部
一笔写成
左折点在田字格中心
sōnɡ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松柏 松树

公园里的松树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苍翠。
平舌音、后鼻音








正确
规范
整洁
任务一
了解不同特点的树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白果
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任务二
依据特点
创编儿歌
创编儿歌
柳树
槐树
柿子树
桃树
石榴树
柳树枝条细又长,
槐树开花一串串。
柿子树上挂灯笼,
桃树花开红艳艳。
( )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 )。
( )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 )。
( )喜暖在南方,
( )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 ),
( )开花满院香。
金桂
杨树
枫树
手掌
披绿装
木棉
桦树
活化石
背诵小测试
任务三
运用迁移
拓展提升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树根 树干 树枝 树梢
pāo tóng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zhì
与树木有关的名言有很多。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任务四
认真书写
展风采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结构
认真书写展风采
bǎi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松柏 柏油

柏树的生命力很顽强。








huà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化石 潜移默化

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恐龙化石。








jīn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上下
黄金 金榜题名

田野里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








ɡuì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金桂 桂花

金秋时节,桂花树上挂满了金色的花朵。








正确
规范
整洁《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韵文。全文共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在学习韵文中让学生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了解这些树木的不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全文注音并配以插图,旨在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借助插图认识事物。
【学情分析】
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因此这节课我将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与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根本。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格外注重兴趣的激发与思维的培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掌握“树、之、杨”等8个生字的书写,会写“杨树、树叶”等5个词语。
3.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耐寒”“活化石”等词语的意思。
4.模仿课文内容,口头创作儿歌,能够从样子、颜色、习性及价值方面说说生活中常见树木或相关事物的特点。
5.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名言警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准备】
学生自学单 PPT课件 板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单元大情境
小小探险家们!欢迎踏上“大自然的奇妙之旅”!本单元我们将逐步深入探索大自然的不同领域,在趣味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情境导入
第二站:树木王国探秘
小小探险家们,欢迎来到树木王国!这节课我们将化身树木侦探,带上观察镜!在《树之歌》指引下,探秘杨树、榕树、枫树……发现它们的独特样貌与习性秘密。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故事,等着你来发现哦!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它是我们最熟悉的朋友了,同学们知道哪些树呢?
3.同学们认识的树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树有关的儿歌——《树之歌》。齐读课题。(板书:2 树之歌)
任务一:初读课文,认识树木名称
二、初读韵文,整体感知
1.儿歌里讲了哪些树,它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听老师读儿歌。
2.自己练读课文,尝试读准字音。
注意: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双手轻轻捧起书,书脊微微向外斜。眼睛看字,字字入目。
初读提示: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用笔圈出儿歌中树的名称。
3、这首儿歌里介绍了哪些树呢?老师请同学来读儿歌,其他同学边听边圈画。指导:松柏(松树和柏树)
4.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投入,文中有几句话?
任务二:偏旁归类,积累字词
三、归类识字
1.这些树名里藏着本课要学的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木字旁(字形里的秘密)
◎去掉木字旁,读音相同。
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提示了它们的读音,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形声字。
走进课文
任务三:了解不同特点的树
◎认识形态各异的树
过渡:同学们,儿歌中的这11种树呀,各有各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儿歌,圈画出树各自的特点。
(一)出示儿歌第一句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1.长得高的那棵树是——(杨树),儿歌里只用一个字就写出了它的样子,请你来读。杨树又高又瘦,树梢伸向蓝天,我们一起夸夸它——杨树高。
2.出示榕树图片,这棵树谁认识?你从哪里知道的?是呀,如果说杨树是个瘦子,那么榕树呀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胖子”,你瞧,树干粗壮,枝叶茂密,树冠很大。榕树高达30米,它的枝干可向四面无限伸展,看上去就像一片丛林,所以人们说它“落地生根,独木成林”,你来读。
(一个高,一个壮,分别把两种树的样子写了出来,谁能读出它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指名读。)
3.出示梧桐树图片
这是我们常见的树了,我们学校门口就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说说你对它的了解。(秋天叶子变黄,叶子像手掌,像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比喻句,谁能来说一说下面的比喻句呢)
4.课文的第一句,我们记住这些形态各异的树,齐读第一句话。
◎认识不同的颜色的树叶
(二)看课本第二句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1.枫树和松柏也是我们很熟悉的树,你了解它们吗?说说看。
2.你了解它们吗?说说看
(枫叶到秋天叶子就变红; 出示图片,欣赏美丽的枫叶图。
3.你们看,松柏浑身翠绿翠绿的,就像披了一件绿色的衣裳,它们不怕冷,很顽强,所以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讲解“装”上下结构壮+衣=装】
4.齐读第二句话
不同的颜色的树叶,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再好好读读。
五、指导背诵
任务四:认真书写展风采
六、生字书写
1.指导书写“树、之、杨、松”四个生字,重点指导“杨”字。
“树” 字书写指导:“树” 是左右结构的字,共 9 画,部首是 “木”。它的笔顺是横、竖、撇、点、横撇 / 横钩、点、横、竖钩、点。在书写时,“木” 作为部首,横要短,竖要写直,给右边留出空间。右边部分,“又” 的横撇起笔在 “木” 的点下方,横画稍斜,撇画穿插到 “木” 的竖下方;“寸” 的横画与 “又” 的横撇平行,竖钩要写端正,最后一点位置适中 。比如 “柳树” 的 “树”,写的时候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关系,这样写出来的 “树” 字才会结构紧凑、比例协调。
“之” 字书写指导:“之” 是独体字,共 3 画,部首是 “丶”。笔顺为点、横撇 / 横钩、捺。书写要点在于,点要写在田字格中心偏上位置;横撇起笔在点的下方,横画稍向右上倾斜,撇画要直,且紧贴着横往上扬起,可出尖并向左超出横一点点;捺画要舒展,像滑梯一样,捺脚圆润,脚尖儿尖 。比如 “之前” 的 “之”,书写时遵循这些要点,整个字会更美观。要注意避免出现撇没贴上去、弧度太大、捺没伸展、撇的肚子大等问题。
“杨” 字书写指导:“杨” 同样是左右结构,7 画,部首是 “木”。笔顺为横、竖、撇、点、横折折折钩 / 横撇弯钩、撇、撇 。“木” 字旁写法与 “树” 中的 “木” 类似,横短竖正,点在竖的右上方。右边的 “扬” 字边,横撇弯钩起笔在 “木” 的横下方,弯度适中,第一个撇画穿插到 “木” 下方,第二个撇画起笔稍高,与第一个撇方向不同 。像 “杨树” 的 “杨”,写的时候把握好左右比例和笔画的穿插,字就会写得好看。
“松” 字书写指导:“松” 也是左右结构,8 画,部首为 “木”。它的笔顺是横、竖、撇、点、撇、捺、撇折、点 。“木” 字旁依旧横短竖正。右边 “公” 字,上面的撇捺要舒展,撇从 “木” 的横与竖交接处起笔,捺画穿插到 “木” 下方;下面的撇折起笔在撇捺交叉点下方,撇折的折角约 90 度,最后一点位置在撇折的折角处 。例如 “松树” 的 “松”,按照这样的写法,能让字看起来更匀称。
2.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同桌互评。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任务一:了解不同特点的树
◎认识不同地域的树
(一)出示儿歌第三句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指名读。
1.从儿歌里,我们能知道木棉树和桦树有什么特点或者生活习性?
点拨“耐寒”。(低温下能够生长存活的植物,经得住寒冷)
2.你瞧,这就是木棉,看到“棉”字,你想到了什么?(棉花、棉被、棉袄)是呀,它们都能带给我们温暖,木棉这种树,就是一种喜欢暖和的树,所以它生长在温暖的南方,这样它才能开出满树红花。谁来读?一起读。
3.相比南方的温暖、热闹,祖国的北方就显得寒冷、冷清。北方的边界称成为“北疆”。疆这个字呀,看上去很难,其实你看,它的左边是一个“弓”里藏着“土”,古人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是一块田又一块田田的边上会作些标记,所以中间这三横就是表示界限。齐读“北疆”
4.儿歌中,有一种树像解放军叔叔那样勇敢地守在北疆,它就是——桦树,我们要读得有力,把桦树的勇敢读出来。
5.木棉喜暖热烈绽放,桦树耐寒勇气可嘉,谁来读读第三句话。(指名读)
6.齐读第三句。
◎认识不同特点的树
(二)出示儿歌第四句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花开满院香。”
1.你对银杏、水杉、金桂了解多少? (联系自己的生活)
(银杏秋天叶子变黄,像小扇子。它的果实叫白果,所以又叫白果树。)
2.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猜一猜,为什么叫银杏树和水杉树“活化石”?
说他们是活化石是因为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水杉是几百万年前冰川世纪留下来的珍贵植物,与他们同一时期的其他物种几乎都已经灭绝,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化石,而银杏和水杉还依旧存活着,所以叫它们——活化石啊!那么珍贵、有价值的树,谁来读一读。
3.银杏水杉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其实动物界也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呢,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大熊猫。
4.每年中秋前后,我们的校园里就会弥漫着扑鼻的香味,那是桂花的香气。我们的教学楼前面就有几棵桂花树,每次从它边上路过时,总会忍不住闻一闻。一个院子里只要栽种一棵金桂,花开时节——满院香。你来读读这香气扑鼻的金桂。
任务二:依据特点,创编儿歌
二、创编儿歌
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
柿子树上挂灯笼,桃树花开红艳艳。
三、背诵小测试
任务三:迁移运用,提升拓展
四、迁移运用,提升拓展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梧桐,还有一种树与梧桐有着姐妹之称的是——泡桐。其实在植物界,好多树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有的像双胞胎,有的像亲兄弟。
2.出示: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树根 树干 树枝 树梢【图片展示】
◎读一读这些词语,说一说你认识哪几个,向大家介绍一下。
◎记一记这些词语。
五、名言警句学习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先秦管仲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是“培养”的意思。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大意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大意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仿照《树之歌》的形式,自编儿歌,介绍其他树木的习性。
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树木?
任务四:认真书写展风采
六、生字指导
1.指导书写“柏、桦、金、桂”四个生字,重点指导“桂”字。
“柏” 字书写指导:“柏” 是左右结构,部首为 “木”,共 9 画,音序是 “B”。写 “柏” 字时,整体要注意左窄右宽。左边的 “木” 字旁,横画要短,起笔稍重,收笔轻,竖画要写直,稳稳地立在竖中线左侧,像大树的树干;撇捺要变成撇点,点在竖画的右上方,注意位置不要太低。右边的 “白” 字,要写得竖长,首笔撇画起笔在竖中线,撇尖向左下伸展;第二笔竖画垂直向下,穿过横画中点,落在竖中线上;里面的两横均匀分布,不要写得太满,与左右两边都不相连,且第一横在横中线之上,第二横靠近横中线下方 。比如 “松柏” 的 “柏”,写的时候按照这样的要点,整个字就会很精神。
“桦” 字书写指导:“桦” 同样是左右结构,部首是 “木”,共 10 画,音序是 “H”。左边 “木” 字旁的写法和 “柏” 字的 “木” 类似,横短竖直,点在竖的右上方。右边的 “华”,上面的撇、捺要舒展,撇从竖中线起笔,向左下方倾斜,捺从撇的中部起笔,向右下方伸展,注意捺脚要明显,且撇捺的交叉点在竖中线上;下面的 “十”,横画在横中线,起笔略低于左边 “木” 字旁的点,收笔略超出右边撇画;竖画要写直,垂直穿过横画中点 。像 “桦树” 的 “桦”,把握好各部分的比例和位置,字会更美观。
“金” 字书写指导:“金” 是上下结构,共 8 画,部首是 “金”,音序是 “J”。上面的 “人” 字头,撇捺要舒展,撇起笔在田字格的左上格,捺起笔在竖中线,撇捺交叉点位于竖中线上方,撇捺的角度适中,像一把打开的伞。下面的 “王”,第一横短,起笔在横中线之上;第二横长,位于横中线,左右两边不要超出上面 “人” 字头的撇捺;第三横最短,起笔在横中线下方;竖画垂直穿过三横,在竖中线上,且竖画末端要出头 。例如 “金桂” 的 “金”,写的时候注意这些笔画的位置和长短,字会更规整。
“桂” 字书写指导:“桂” 为左右结构,部首是 “木”,共 10 画,音序是 “G”。左边 “木” 字旁依旧横短竖直,点在竖的右上方。右边是两个 “土”,上面 “土” 的横画短,起笔在横中线上方;竖画在竖中线,穿过横画中点;下面 “土” 的横画长,起笔略低于左边 “木” 字旁的点,收笔超出右边撇画;两竖要垂直且上下对正 。比如 “桂花” 的 “桂”,遵循这些书写规则,能让字看起来更匀称。
2.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同桌互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