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8
变色龙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尤其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领悟小说主旨。www.21-cn-jy.com
2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学生比较喜欢这类的作品,同时,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阅读作者的有关文章,对作者的作品风格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教学本文,学生容易理解。2·1·c·n·j·y
3重点难点
小说运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33课的第二篇文章《变色龙》。
对作者契诃夫我们并不陌生,六年级第一学期曾经学习过他写的《凡卡》,课文中那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凡卡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那个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契诃夫?
活动2【讲授】速读课文,重拟课题
速读课文,重拟课题: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根据你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请你为课文重拟个课题。请注意,交流时,先说出你拟的课题,并作扼要说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师适时点拨、评价、补充、明确。
活动3【讲授】研读课文,探讨感悟
1.作者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呢?
2.警官奥楚蔑洛夫有一个什么样的明显特点?课文中有着怎样的具体描写?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现呢?奥楚蔑洛夫身上有没有与此泾渭分明的东西呢?请用简洁、恰当的句子概括。21cnjy.com
活动4【讲授】沉浸课文,品味语言
体会文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对突出奥楚蔑洛夫性格的作用。
活动5【讲授】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奥楚蔑洛夫警官的“变”与“不变”的特征非常明显:“变”的是——看风使舵;“不变”的是媚上欺下。这就是奥楚蔑洛夫整个人的特点。
2.《变色龙》写于1884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生活中的一种应该诅咒的现实。当时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刚刚兴起,革命浪潮冲击着沙皇的专制统治。为了强化反动统治,他们豢(huàn)养了一批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走狗,为其镇压革命运动服务。本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
3.在这篇课文的结束部分,作者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请问这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21教育网
活动6【作业】作业布置(任选一题)
1.本文结尾处写到:“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便裹进大衣离开广场走了。后来怎样了呢?课文没有交代。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把后来的故事说出来,自拟题目,也可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21·cn·jy·com
2.在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也可能有“奥楚蔑洛夫”式的典型人物,请用150字左右的篇幅介绍给同学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