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变色龙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作品讽刺、批判的主旨,尝试探究作品的社会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梳理情节,通过朗读和比较分析,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语言描写等手段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增进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变色龙》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第8单元“外国短篇小说选读”的第一篇,作品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典型突出,作为单元的第一篇,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小说这种体裁,比较清晰地建立起小说三要素的知识,并体会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法,从而为单元中后几篇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在教材中属于八年级第一学期,但本方案所设计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八年级的学生虽然懵懂,但已经开始有了关注和评判社会的意识,理性思维等能力已开始显现;而七年级学生思维更加感性,但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更多关注人的情感、情绪。这些情况反映到文本研读和语文学习上,八年级的学生更喜欢研究带有思辨色彩的问题,课堂学习的方式更适合于讨论,因而教学上可以更侧重于对故事背后的社会因素进行研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小说的三要素。而七年级的学生则更喜欢讨论故事,研究人物的表现,老师的引导力要更强一些,要很理性地去分析社会问题,冷静清晰地去思考小说三要素等问题,恐怕就有些牵强。于此,本课的主导思想是“在体验中感悟,在启发下思考”,而淡化小说三要素的知识性内容,课堂上侧重品味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于作品批判社会的内涵则视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启发。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自发层次的直观兴趣出发,深入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分析人物的性格真相,尝试探究作品的社会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活动1
教师导语:同学们好。看着大家面带微笑,挺拔端坐,我好像来到了一个等待好戏上演的剧场,不错,今天真有好戏上演。我们的老朋友契诃夫要给我们讲一个新故事,对,大家都明白了,这个故事叫做《变色龙》。好,下面,好戏正式开演。
学生活动:调整学习状态(期待)
设计目的:引出故事和人物
活动2【活动】理情节
教师活动:1、提问:发生了一件什么案子?警官是怎么断的?2、链接变色龙这种动物的介绍,请同学读一读。引问:变色龙是为了生存而变色,那么我们文中的这条变色龙是不是这样的呢?他变色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可得细细地观察一番他的具体表现了。学生活动:1、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2、朗读变色龙介绍,思考警官“变色”的缘由设计目的:导出课题;简括情节:六次断案,五次变色;思考警官“变色”的缘由,引出“读人物”的环节。
活动3【活动】读人物——第一层次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品读第8节:A、读出警官的第一层心理1、引导学生选定朗读范围,指导学生进行关键词句的圈划(反应强烈语气的标点,人物的肖像描写)2、引导学生注意圈划出的关键标点和人物肖像3、示范朗读感叹号集中的部分4、再领着学生抓一些关键词态度:绝不(轻易放过)做法:管、罚、教训对象:那个老爷B、读出警官隐藏在言语背后的第二层心理5、和学生一同读省略号前后的语言。6、引导学生读当中省略号——话题的转换。理解人物的真实内心。学生活动:1、选择朗读范围,圈划标点和人物肖像描写;推荐朗读者2、朗读选段3、评价朗读效果4、听教师读后品关键词(哪些词语配合着强烈的语气?)5、加上手势和老师一起将省略号前后的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语气的落差。6、明确此间省略号主要作用是表明话题的转换。设计目的:1、得出警官要在老百姓面前显得威严、有权力;显得公平、正义。2、理解警官内心始终关心的并非事实、并非惩恶扬善,而是要弄清楚狗主人是谁。从而为他变出合适的颜色做准备。3、理解省略号表话题转换的作用
活动4【活动】读人物——第二层次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品读第27节1、确定读的范围(24-27),引导学生圈划(标点、人物肖像),理解“洋溢”一词的含义2、理解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说话断断续续3、在学生完成补写心理活动之后,师生合作,表演朗读学生活动:1、圈划。理解洋溢一词想象警官的媚态。2、学生朗读,读后评价3、为省略号补人物的心理活动,小组交流,并写下来,完成后交流4、完成表演朗读后概括人物特征。明确作者对他的讽刺。设计目的:1、理解省略号的表说话断续的作用2、理解警官此时内心惶恐不安,一心想讨好上司的心理。之前的庄严变成了媚态,似乎有过的一点公平正义、百姓的利益被跑到脑后,踩在脚下。3、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谄媚势利、欺善怕恶(欺下媚上、见风使舵)
活动5【活动】问环境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体会28节的“笑”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文中的3处写法律反映出的问题3、讨论究竟是人们的麻木愚昧和社会的黑暗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又如何走出这个黑暗的循环?学生活动:1、说一说这“笑”里面有哪些内涵。2、说一说自己的理解3、学生自由发言后,听教师的分析设计目的1、明确当时的普通百姓麻木、愚昧、懦弱。2、明白这个社会的黑暗:法律如废纸,权势大于天3、理解作品揭露现实、批判现实的主旨。
活动6【活动】总结
教师活动:引读课文导读当中对契诃夫的评价学生活动:说说对当中“把他的人物实实在在送到你面前”的理解设计目的:巩固强化小说当中“语言、肖像、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剖析人物特征的理解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1、用以下词语造句:洋溢、恐吓、见风使舵、随机应变
2、以下二选一:
A、文中4次写到警官的“大衣”,请依次揣摩当时警官的心理,用一种颜色来表示,并说明理由。
B、以《变色龙的身边那个(些)人》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随笔。
★推荐阅读:契诃夫的《小职员之死》(也译作《一个文官的死亡》)
—— 一个喷嚏而致人死亡的“离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