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上册Unit 5 Happy Holiday 课时4 Section B(1a-2b)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英语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上册Unit 5 Happy Holiday 课时4 Section B(1a-2b)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0-15 18: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授课教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题目 Unit 5 Happy Holiday Section B (1a-2b) 课时 课型 第4课时 读写课
主题情境 人与社会 — 旅行经历与跨文化认知 授课教师
语篇研读 【What】 本语篇为学生 Vincent 的两篇旅行日记,记录了他在俄罗斯莫斯科的两日经历: 7 月 17 日:参观胜利博物馆,了解二战历史,看到象征战争创伤的 “玻璃泪” 艺术品;中午用餐后因吃太多冰淇淋感到不适。 7 月 18 日:乘坐莫斯科地铁,游览红场,与当地学生互动游戏、唱歌跳舞,建立友谊。 文本包含旅行描述的核心要素:时间(When)、地点(Where)、活动(Activities)、天气(Weather)、感受(Feelings),并涉及历史、文化相关词汇(如 Nazis, Metro, accordion)。 【Why】 通过日记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描述旅行经历的词汇和句型,提升获取细节信息、梳理时间轴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记忆(和平的珍贵)、跨文化友谊的意义,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How】 以日记体展开,按时间顺序叙述,语言简洁生动,包含具体活动和情感表达(如 “excited”, “happy”)。通过图片辅助(如博物馆、地铁场景)、时间轴表格、问题链(如 “What did he do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结构。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能识别简单的旅行活动词汇(如 visit, go to),但在理解历史背景(如二战、Nazis)和连贯梳理多日活动时间轴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对 “不定代词 + 形容词”“remind sb. that...” 等句型的运用尚不熟练,需结合语境强化。部分学生缺乏跨文化体验,对俄罗斯的地理、文化知识有限,需通过导入环节补充背景信息。
课标要求 能理解简单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提取时间、地点、事件等关键信息。 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含义(如 “Victory Museum”, “accordion”)。 能参与关于旅行经历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能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识别并掌握旅行相关词汇:Victory Museum, Moscow Metro, Red Square, accordion, peace 等。 理解日记中描述活动与感受的句型:“We went to...”, “I felt...”, “It reminds us that...”。 提取 Vincent 两日旅行的时间、地点、活动及感受等细节信息。(学习理解) 2.能根据时间轴梳理日记内容,完成 “活动 - 感受” 匹配练习。 能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简单复述 Vincent 的旅行经历。 能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对 “玻璃泪” 象征意义、跨文化友谊的理解。(应用实践) 3.能模仿日记格式,描述自己的一次假期经历,包含时间、活动、感受等要素。 能结合 Vincent 的经历,讨论 “旅行的意义”,如历史学习、文化交流等。(迁移创新)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旅行描述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如 “feel excited to do”, “fight against”)。 2.梳理时间轴,提取日记中的关键信息(活动、感受)。 难点: 1.理解 “玻璃泪” 的象征意义及和平的珍贵(需结合历史背景)。 2.连贯复述多日旅行经历,逻辑清晰地整合时间、地点、感受。 通过复述活动,学生 更生动地表达旅行感受,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行 体验,深化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核心语言 【核心词汇】 地点:Victory Museum, Moscow Metro, Red Square, Alexander Garden 活动:visit, take the metro, play games, sing and dance 情感:excited, happy, sick, terrible 其他:peace, Nazi, accordion, remind, fight against 【核心短语】 fight against, walk through, remember to do sth. thousands of, fall down, forget to do sth. feel sick, feel much better, feel like, arrive at/in, take out, get together, such a good experience 【核心句型】 描述活动:“In the morning, we went to...”, “We took... to travel around.” 表达感受:“Everyone felt excited to...”, “I felt much better.” 特殊表达:“It reminds us that...”, “with thousands of...falling down”, “feel like doing sth.”
教学工具 PPT,教材
教学策略 任务型教学法(如时间轴填空、复述任务)、情境教学法(数字人导入、图片展示)、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 “旅行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art1: Lead in (4min) 1.Lead Ss to watch the video about Vincent and help them know the topic of today’s lesson. 2.Show Ss some pictures about Vincent’s holiday and ask Ss to guess where he went. 观看导入视频,了解本堂课的话题。 观看Vincent假期相关视频,猜测Vincent所去的地方。 通过数字人激发兴趣,了解本堂课话题,为后面阅读学习做好铺垫。(感知与注意)
效果评价:自评、师评。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通过提问检测学生能否快速了解本堂课的话题。教师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根据说出的具体词汇和句型,了解其关于主题的语言储备。
Part 2: Pre-reading(3min) Encourage Ss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know about Russia. T Talk about some famous things in Russia. 通过谈论俄罗斯的著名事物,为后面的阅读降低难度,做好铺垫。
效果评价:观察学生能否进行头脑风暴,谈论俄罗斯的著名事物。
Part 3: While-reading(12min) 1.Lead Ss to read the diary entries quic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2.Encourage Ss to read the first diary and finish the timeline. 3.Ask Ss to read the first diary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4.Encourage Ss to read the second diary and finish the timeline. 5.Ask Ss to read the second diary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6.Encourage Ss to retell Vincent’s holiday according to the timeline and pictures. 7.Inspire Ss to think deeply: What did Vincent learn from his experience 快速阅读两篇日记然后回答问题。 分别细读两篇日记,完成时间轴,并回答相关问题。 深度思考Vincent的旅行收获。 分层次阅读,从整体到细节,培养信息提取和逻辑梳理能力,渗透历史与和平教育。 (获取与梳理、描述与阐释、内化与运用)
效果评价:观察学生能否认真阅读文本,快速找到相关问题答案,完成的内容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全面和准确程度,把握学生对重点语言表达的学习和内化情况。
Part 4: Post-reading(11min) Encourage Ss to work in groups and think about what they can learn from Vincent’s experience. Then share their answers with their classmates. Inspire Ss to think about what they can learn from a trip and lead them to know the meaning fo trips. 小组合作讨论Vincent的旅行所获。 思考自己能从旅行当中学到什么。 从文本迁移到个人认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
效果评价:评估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逻辑是否清晰。教师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表达情况,给予指导或鼓励。教师观察学生在班内运用所学语言交流的情况, 给予鼓励或帮助,评价教与学的成效。
Part 5: Summary(2min) Summarize the key content in this lesson. 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内容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巩固加深印象。 利用将思维导图给学生进行有序的梳理。
Part 6: Language points (5min) T explains language points. 将知识点做好笔记进行理解消化。 将教学落到实处,交际意识培养之后,知识点的教授也跟上,保证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能够运用到具体题型中去。
Part 7: Exercises(3min) T assigns the test. 完成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消化知识点,及时操练重点知识点和目标语言,让教师把握学情。
Part 8: Homework 基础作业:用英语复述 Vincent 两日旅行,录制 1 - 2 分钟音频,发送到班级群(或写在作业本 ),包含时间轴、感受、文化点。 进阶作业:写一篇《My Holiday Classroom》短文,描述一次自己的假期经历及学习收获,模仿文本日记格式,至少用 3 个新学词汇 / 短语。 拓展作业:借助网络查询更多关于俄罗斯或其他你想去旅行的国家的资料(例如地理环境,著名景点,历史故事等),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将家庭作业做好记录。 作业布置落实双减政策,减量不减质,重视实际场景的交际应用,减轻机械操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数字人导入和图片展示,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时间轴任务帮助学生清晰梳理多日活动,符合阅读课的逻辑训练目标。 不足:部分学生对 “二战” 背景理解较浅,需在课前补充简短历史资料;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低,需优化分组方式(如异质分组)。 改进:增加 “历史小知识” 视频片段(1 分钟),帮助理解胜利博物馆的意义;设计 “角色卡”(如 “Vincent”“俄罗斯学生”),提升讨论代入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