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遥远的记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积累文学常识:列夫 托尔斯泰及其相关作品。B、学习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速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习环节,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2·1·c·n·j·y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列夫·托尔斯泰的严谨、朴实、谦逊、宽厚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列夫·托尔斯泰的严谨、朴实、谦逊、宽厚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提问导入:
外国名家群星璀璨,部部作品堪称传世佳作,不朽的美文。名著《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中的几部,它们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了解列夫·托尔斯泰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材料,下面请同学来说说你对列夫·托尔斯泰有哪些了解?
老师出示列夫 托尔斯泰照片,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那列夫·托尔斯泰在女儿的笔下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托尔斯泰留给你怎样的一个印象?你是从哪些段落获得这样的印象的。
三、重点研读
1、五个小标题分别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托尔斯泰什么样的大师风采?
答:从艺术创作、衣着打扮、兴趣爱好、待人接物
严谨、认真、质朴、率直、幽默
2、 说说“占卜”一章下列句子中“这件事分别指什么?
(1)“这件事发生在……当时他正在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
父亲构思《复活》中男女主人公是否结婚的情节。
(2)(普希金说)“这件事我万万没料到。”
普希金对自己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情感结局很意外。
3、 品读“我寻思道,’要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来,必须得是普希金……或托尔斯泰才行”这一句,回答问题。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在情感?21教育网
——心理描写。我对父亲和普希金的敬佩和崇拜。
4、从文中看,“乏味的艺术”之所以“乏味”是因为?
把艺术作品的所有细节都表现出来,使读者失去想像与创作的空间。
5、品读“爸爸接受赏钱”部分,回答问题。
(1)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那太太”发觉自己的钱是“赏”给了托尔斯泰后的心理。”
害臊、不安、后悔
(2)父亲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人格魅力?
心胸宽广、善解人意、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
四、能力展示:
1、托尔斯泰列举《荷马史诗》里作者不直接描写海伦的外貌,而 通过写老人的表现来烘托她的美丽。这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本文作者在文中也有运用,请找出来加以分析。21cnjy.com
“农夫”这一部分中,通过写看门人的表现来烘托托尔斯泰的朴素、平易的性格特点。
2、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谈谈下面句子的理解。
托尔斯泰说:要在艺术里得到真金,必须搜集大量材料,然后再用批评的筛子加以筛选。
五、布置作业:(两选一)
1、课外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一篇。
2、仔细观察身边某个人,写一段描写他做某件事的片段。
说课
《遥远的记忆》是托尔斯泰女儿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五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关于文艺创作,或者关于父亲的人格魅力,非常吸引人。关于小说人物的塑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魅力,人物有其鲜活的个性,不受作者的控制和左右。关于侧面描写,点到为止,耐人寻味,都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文中的托翁,作为一个文化界名人,为人却非常低调朴实,对普通的劳动者非常的尊重,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金子般的品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很有好处。21·cn·jy·com
教后记
学生用心来感悟,教师用心来教育,最后的教育非常成功,特别是两“法”的引用——质疑阅读法、发现阅读法,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更加充分,上课中灵感的火花多了,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些!继续尝试。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