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长江与黄河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1.长江概况:
(1)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东海,是亚洲最大的河流。
(2)流经省区:长江干流流经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
(3)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北)、湖口(江西)。
2.长江的水能与航运:
(1)长江的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40%,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
(2)长江是我国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
3.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流域内各部门协同作战。在上游地区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在中下游地区治理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等问题,同时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
名师点睛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段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具体措施。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长江
【读图·析图】
1.在图中圈出宜昌、湖口。源头至宜昌为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
答:圈图略。
2.源头至宜昌长度约为4 500km,落差约为6 000m,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探究·思考】
3.推测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位于宜昌以西。理由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地势低平。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北岸平原,加上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读荆江治理工程示意图及当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3题。
1.荆江蓄洪区水位升高的季节通常是(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荆江北岸加固堤坝的主要原因是(A)
A.该河段地势低平,多洪涝灾害
B.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水污染
C.阻止沿岸农民抽取灌溉水源
D.增高水位,便于水产养殖
3.裁弯取直工程最主要是为了解决     问题(D) 
A.泥沙淤塞,航运不便
B.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C.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D.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造成水灾
二、综合题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答:略。
(2)宜昌、湖口将长江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干流上修建水电站A三峡和B葛洲坝。
(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小(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大(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上游乱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意思相近即可)等。
(4)近年来,有些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不治理,将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原因。
答:同意。长江流域植被遭到破坏。一方面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增大;另一方面泥沙沉积,河床将不断升高。若不治理,就会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
【诱思探究】
5.2024年7月5日17时48分许,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堤。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当地居民与救援人员并肩作战抗击洪水。7月8日22时31分,随着最后一车石头倒入堤坝缺口中,洞庭湖大堤决口完成封堵,最终成功合龙。但这场洪水依然导致了36万人的家园受损,生活陷入困顿。痛定思痛,请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八百里洞庭,稻熟天下足,沃土生精华。洞庭湖为周边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洞庭湖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来自(填河流名称)长江。
(2)丰水期,洞庭湖水面低(高/低)于河面,河水入湖,从而起到分流(分流/补流)作用;枯水期,洞庭湖水面高(高/低)于河面,湖水入河,从而起到补流(分流/补流)作用。所以,湖泊对河流流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它使河流的流量更加稳定(稳定/不稳定),从而减轻湖泊下游河段的洪涝和干旱灾害。
(3)1825年到1997年,洞庭湖的面积在急剧减少(增大/减少),这种结果明显会减弱(增强/减弱)它的调节作用。造成洞庭湖面积减少的因素,除了自然原因,还有人为原因,请根据材料进行描述:围湖造田(鱼塘)或湖区土地被大量侵占。同时,长江在此处的河道特别弯曲,流速减慢,大量淤积的泥沙被冲进了洞庭湖,使洞庭湖容量在减小。所以,当长江发生洪水时,洞庭湖自身也增加了决堤风险。
(4)为了减少洞庭湖以后发生此类灾害,请你提一些合理的建议(至少2条)。
答:①加高加固湖堤;②对长江弯曲河段进行裁弯取直;③退地还湖;④在长江上游恢复植被等。(任意答两方面即可)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1.黄河概况:
(1)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2)流经省区:黄河干流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九个省区。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
(3)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桃花峪。
(5)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2.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多。
(2)塑造地形:黄河泥沙沉积,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等冲积平原。
(3)忧患:在初春、初冬时节,黄河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常出现冰阻水流的凌汛现象;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进入华北平原后,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4)根治黄河:上游生态建设,中游水土保持,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黄河的源流概况
【读图·填图】
1.在图中填黄河注入的海洋。
答:渤海。填图略。
2.填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提示: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填图略。
3.在图上AB两地填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河口和桃花峪。
提示:黄河上、中游分界城市A为河口,中、下游的分界城市B为桃花峪。填图略。
【探究·思考】
4.找出图示黄河干流的主要水电站:上游4个,中游2个。观察这些水电站建在阶梯的交界处。
理由是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二、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读图·析图】
1.在图中填出黄河两条支流汾河和渭河,它们在黄河中游(上游、中游、下游)汇入黄河。
答:填图略。
2.“地上河”是指下游河段,形成原因: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泥沙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不断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探究·思考】
3.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黄河多泥沙的原因,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1)自然因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流经地区多暴雨。
人为因素:滥砍乱伐、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
(2)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根本。
4.开发黄河,治理水患,在上、中、下游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应采取什么措施 
提示:(1)上游防止草场退化、沙化;中游要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下游避免决口泛滥。
(2)措施:上游梯级开发,兴修水利枢纽;中游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下游加固河堤,合理分流。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凌汛,通俗地说,就是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阻塞河道,造成水位上涨的水文现象。我国在黄河防凌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早期采取过的措施有打冰、撒土、破冰船破冰、炸药爆破、炮弹轰冰、飞机投弹炸冰等,现在以调节水量为主、破冰为辅。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6题。
1.发生凌汛的河流,一定(C)
A.位于热带
B.含沙量非常高
C.有结冰期
D.水位季节变化大
2.发生凌汛的时间,通常在 (D)
A.春末夏初 B.盛夏季节
C.盛冬季节 D.冬末春初
3.发生凌汛的地点,通常位于(A)
A.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B.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河段
C.流速很快的河段
D.比较平直的河段
4.凌汛的危害,不包括(D)
A.浮冰切割堤岸,容易穿堤造成水灾
B.影响航运交通
C.冰凌撞击建筑物,如桥墩、水库大坝
D.使河流总径流量减少
5.我国早期采取过的防凌措施,不包括 (D)
A.打冰、撒土等
B.破冰船破冰、炸药爆破
C.炮弹轰冰、飞机投弹炸冰
D.利用水利工程,调节水量
6.爆冰河段,通常不会位于    处 (D) 
A.浅滩河段 B.急弯河段
C.狭窄河段 D.河面宽、河水深
二、综合题
7.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图甲)、黄河流量和含沙量统计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水能资源开发集中的河段是(D)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上、中游
(2)我国黄河中下游工业生产用水每万元产值耗水300~500吨,是发达国家的3~4倍,这说明(B)
A.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
B.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
C.我国善于利用低成本创造新价值
D.我国应尽快修改和完善水法
(3)参加黄河国际论坛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若黄河流域发展节水农业,则下列国家的经验最值得借鉴的是(A)
A.以色列 B.日本
C.美国 D.巴西
(4)A曲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和B曲线在河口至陕县段增值迅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A曲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原因:沿途用水量大,气候干旱,水量补给不足;B曲线在河口至陕县段增值迅速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5)治理黄河水害的主要措施是(B)
A.上游植树造林,中游加固大堤
B.中游水土保持,下游加固大堤
C.上游修建水库,下游植树造林
D.中游加大截流,下游开挖新河
【诱思探究】
8.读黄河干流沿河纵剖面图及各河段干流长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黄河中游突出的特点是含沙量大。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镇。
(2)黄河干流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上(上/中/下)游,运用资料说明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两条原因:上游水量占全河的54%,河流水量较大;上游落差约3 800米,落差大。 
(3)请选择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方框中,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字母)。
A.泥沙淤积 B.围湖造田
C.夏季多暴雨 D.河道弯曲
E.地势低平
答:①-C ②-E ③-A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一 水系与水文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水系与水文
1.水系与水文:
(1)流域:由地面分水线包围,具有流出口的 降水区域。
(2)水系:指河流的干流,支流及流域内湖泊等组合成的脉络相通的 。
(3)河流的水系特征:是对河流的形态结构的描述,包括形态、 、 、 、河道弯曲状况等。
(4)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对河流的动态特性的描述,包括 、 、 、 、 、 、 等要素的时空变化。
2.外流区与内流区:
(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 河。湖水与河流相通且最终流入海洋的湖泊叫 ,这种湖泊基本上是 (淡水湖/咸水湖)。外流河和外流湖的流域称为 。
(2)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 河。湖水不能经由河流外泄入海的湖泊叫 ,这种湖泊基本上是 (淡水湖/咸水湖)。内流河和内流湖的流域称为 。
(3)外流区主要分布在 (季风区/非季风区),内流区主要分布在 (季风区/非季风区)。
3.湖泊的作用:
湖泊是 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 系统。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水系与水文
【读图·析图】
1.在上图中描粗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
【探究·思考】
2.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与 mm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3.我国外流区包含的干湿区是 、 。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全面推进河湖系统保护,整体改善水生态环境,共建和谐人地关系。读中国水系图,完成1、2题。
1.乐山所处的水系是( )
A.淮河水系 B.黄河水系
C.长江水系 D.珠江水系
2.假如你是乐山中心城区河段的河长,你认为以下保护河流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四季垂钓
B.可适量排放生活污水
C.在河流两岸种植水稻
D.禁止向河流倾倒生活垃圾
二、综合题
3.读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汛期是指河流水位在一年中显著上涨的时期。
材料二 在我国外流区,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明显,以南外流河流量大,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以北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流流量小,汛期较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1)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是 。说明判断的理由:
(2)长江汛期出现的时期是 。
(3)汛期如何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读塔里木河径流量年变化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塔里木河流入台特玛湖,流域面积约19.8万平方千米,全长2 137千米。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绕,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因日照时间长,大陆性气候显著。
(1)描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塔里木河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
(3)简述塔里木河水文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一 水系与水文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水系与水文
1.水系与水文:
(1)流域:由地面分水线包围,具有流出口的汇集降水区域。
(2)水系:指河流的干流,支流及流域内湖泊等组合成的脉络相通的水网系统。
(3)河流的水系特征:是对河流的形态结构的描述,包括形态、长度、面积、流向、河道弯曲状况等。
(4)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对河流的动态特性的描述,包括流量、含沙量、汛期、枯水期、结冰期、流速、水位等要素的时空变化。
2.外流区与内流区:
(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湖水与河流相通且最终流入海洋的湖泊叫外流湖,这种湖泊基本上是淡水湖(淡水湖/咸水湖)。外流河和外流湖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2)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湖水不能经由河流外泄入海的湖泊叫内流湖,这种湖泊基本上是咸水湖(淡水湖/咸水湖)。内流河和内流湖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3)外流区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内流区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
3.湖泊的作用:
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水系与水文
【读图·析图】
1.在上图中描粗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
答:略。
【探究·思考】
2.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3.我国外流区包含的干湿区是半湿润区、湿润区。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全面推进河湖系统保护,整体改善水生态环境,共建和谐人地关系。读中国水系图,完成1、2题。
1.乐山所处的水系是(C)
A.淮河水系 B.黄河水系
C.长江水系 D.珠江水系
2.假如你是乐山中心城区河段的河长,你认为以下保护河流的措施正确的是(D)
A.四季垂钓
B.可适量排放生活污水
C.在河流两岸种植水稻
D.禁止向河流倾倒生活垃圾
二、综合题
3.读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汛期是指河流水位在一年中显著上涨的时期。
材料二 在我国外流区,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明显,以南外流河流量大,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以北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流流量小,汛期较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1)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是长江。说明判断的理由:
答:秦岭-淮河以南外流河流量大,汛期较长。
(2)长江汛期出现的时期是4—11月。
(3)汛期如何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答:加强管理;加强宣传;设置警示牌;加强巡视;加固沿河栏杆等。(言之有理即可)
4.读塔里木河径流量年变化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塔里木河流入台特玛湖,流域面积约19.8万平方千米,全长2 137千米。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绕,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因日照时间长,大陆性气候显著。
(1)描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答:径流量小;汛期短;枯水期长;流速慢等。
(2)分析塔里木河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
答: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绕,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因日照时间长,大陆性气候显著。
(3)简述塔里木河水文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径流量小,农业生产用水短缺;枯水期长,农业生产灌溉水源不足;适宜发展耐旱性强的农业等。(言之有理即可)二 长江与黄河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1.长江概况:
(1)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 ,是亚洲最 的河流。
(2)流经省区:长江干流流经 、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 、湖南省、江西省、 、江苏省、 。
(3)流经的地形区: 高原、横断山区、 盆地、 平原。
(4)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湖北)、 (江西)。
2.长江的水能与航运:
(1)长江的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40%,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是我国巨大的 。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
(2)长江是我国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享有“ ”的盛誉。
3.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坚持 优先, 发展,流域内各部门 作战。在上游地区开展 防治工作,在中下游地区治理 淤积、 灾害和 污染等问题,同时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
名师点睛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段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具体措施。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长江
【读图·析图】
1.在图中圈出宜昌、湖口。源头至宜昌为 ,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 ,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
2.源头至宜昌长度约为 km,落差约为 m,因此 资源丰富。 
【探究·思考】
3.推测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位于宜昌以 。理由是 。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北岸平原,加上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读荆江治理工程示意图及当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3题。
1.荆江蓄洪区水位升高的季节通常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荆江北岸加固堤坝的主要原因是( )
A.该河段地势低平,多洪涝灾害
B.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水污染
C.阻止沿岸农民抽取灌溉水源
D.增高水位,便于水产养殖
3.裁弯取直工程最主要是为了解决 问题( ) 
A.泥沙淤塞,航运不便
B.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C.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D.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造成水灾
二、综合题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宜昌、湖口将长江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干流上修建水电站A 和B 。
(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 (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 (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等。
(4)近年来,有些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不治理,将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原因。
【诱思探究】
5.2024年7月5日17时48分许,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堤。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当地居民与救援人员并肩作战抗击洪水。7月8日22时31分,随着最后一车石头倒入堤坝缺口中,洞庭湖大堤决口完成封堵,最终成功合龙。但这场洪水依然导致了36万人的家园受损,生活陷入困顿。痛定思痛,请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八百里洞庭,稻熟天下足,沃土生精华。洞庭湖为周边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洞庭湖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来自(填河流名称) 。
(2)丰水期,洞庭湖水面 (高/低)于河面,河水入湖,从而起到 (分流/补流)作用;枯水期,洞庭湖水面 (高/低)于河面,湖水入河,从而起到 (分流/补流)作用。所以,湖泊对河流流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它使河流的流量更加 (稳定/不稳定),从而减轻湖泊下游河段的 灾害。
(3)1825年到1997年,洞庭湖的面积在急剧 (增大/减少),这种结果明显会 (增强/减弱)它的调节作用。造成洞庭湖面积减少的因素,除了自然原因,还有人为原因,请根据材料进行描述: 。同时,长江在此处的河道特别 ,流速 ,大量淤积的泥沙被冲进了洞庭湖,使洞庭湖容量在减小。所以,当长江发生洪水时,洞庭湖自身也增加了决堤风险。
(4)为了减少洞庭湖以后发生此类灾害,请你提一些合理的建议(至少2条)。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1.黄河概况:
(1)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 。
(2)流经省区:黄河干流流经 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省、山西省、 、 等九个省区。呈“几”字形,是我国第 长河。
(3)流经的地形区: 高原、内蒙古高原、 高原、 平原。
(4)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 。
(5)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2.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多。
(2)塑造地形:黄河泥沙沉积,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平原等冲积平原。
(3)忧患:在初春、初冬时节,黄河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常出现冰阻水流的 现象;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地区, 严重,进入华北平原后,河道变宽,水流速度 ,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形成“ ”。
(4)根治黄河:上游 ,中游 ,下游 。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黄河的源流概况
【读图·填图】
1.在图中填黄河注入的海洋。
2.填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3.在图上AB两地填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河口和桃花峪。
【探究·思考】
4.找出图示黄河干流的主要水电站:上游 个,中游 个。观察这些水电站建在 。
理由是 。
二、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读图·析图】
1.在图中填出黄河两条支流汾河和渭河,它们在黄河 (上游、中游、下游)汇入黄河。
2.“地上河”是指下游河段,形成原因: 。
【探究·思考】
3.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黄河多泥沙的原因,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 
(2)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根本。
4.开发黄河,治理水患,在上、中、下游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应采取什么措施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凌汛,通俗地说,就是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阻塞河道,造成水位上涨的水文现象。我国在黄河防凌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早期采取过的措施有打冰、撒土、破冰船破冰、炸药爆破、炮弹轰冰、飞机投弹炸冰等,现在以调节水量为主、破冰为辅。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6题。
1.发生凌汛的河流,一定( )
A.位于热带
B.含沙量非常高
C.有结冰期
D.水位季节变化大
2.发生凌汛的时间,通常在 ( )
A.春末夏初 B.盛夏季节
C.盛冬季节 D.冬末春初
3.发生凌汛的地点,通常位于( )
A.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B.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河段
C.流速很快的河段
D.比较平直的河段
4.凌汛的危害,不包括( )
A.浮冰切割堤岸,容易穿堤造成水灾
B.影响航运交通
C.冰凌撞击建筑物,如桥墩、水库大坝
D.使河流总径流量减少
5.我国早期采取过的防凌措施,不包括 ( )
A.打冰、撒土等
B.破冰船破冰、炸药爆破
C.炮弹轰冰、飞机投弹炸冰
D.利用水利工程,调节水量
6.爆冰河段,通常不会位于 处 ( ) 
A.浅滩河段 B.急弯河段
C.狭窄河段 D.河面宽、河水深
二、综合题
7.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图甲)、黄河流量和含沙量统计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水能资源开发集中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上、中游
(2)我国黄河中下游工业生产用水每万元产值耗水300~500吨,是发达国家的3~4倍,这说明( )
A.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
B.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
C.我国善于利用低成本创造新价值
D.我国应尽快修改和完善水法
(3)参加黄河国际论坛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若黄河流域发展节水农业,则下列国家的经验最值得借鉴的是( )
A.以色列 B.日本
C.美国 D.巴西
(4)A曲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和B曲线在河口至陕县段增值迅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A曲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原因: ;B曲线在河口至陕县段增值迅速原因: 。
(5)治理黄河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
A.上游植树造林,中游加固大堤
B.中游水土保持,下游加固大堤
C.上游修建水库,下游植树造林
D.中游加大截流,下游开挖新河
【诱思探究】
8.读黄河干流沿河纵剖面图及各河段干流长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黄河中游突出的特点是 。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 。
(2)黄河干流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河流的 (上/中/下)游,运用资料说明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两条原因: 。 
(3)请选择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方框中,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字母)。
A.泥沙淤积 B.围湖造田
C.夏季多暴雨 D.河道弯曲
E.地势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