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在烈日与暴雨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描写的方法 。
2、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
3、体会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及感受,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2学情分析
本校学生整体的阅读欣赏、写作能力偏低,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在文本中找出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的语句,进行品读,在反复的阅读中体会其作用,至于描写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先行总结归纳,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予以完善、归纳,并当堂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片段仿写,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使文章具体形象生动。
3重点难点
体会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4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由《济南的冬天》引入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是从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节选的。
2、介绍《骆驼祥子》:
祥子原是农民,早年丧失父母, 18岁时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来到北京谋生。他健壮、木讷、勤快与诚实,是一个不甘受人摆布的强者,决心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然而他经过三年奋斗的血汗钱换来的第一辆车,才拉了半年就被匪兵夺去。第二辆车的钱又被国民党的一个侦探敲诈一空。
车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嫁给了祥子, 用私房钱给祥子买了辆旧车。 不久虎妞怀孕,祥子不得不拼命拉车干活赚钱(选文即此内容),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并且准备小生命的出世。最终祥子劳累病倒, 妻子的积蓄也用光了, 他的第三辆车,也因虎妞难产死去而被迫变卖。
从此,他孑然一身,万念俱灰,终于被旧社会的恶势力吞没,变成了一个消极混世,屈从于命运摆布的没有职业的城市游民。他吃、喝、嫖、赌, 还做出卖朋友的事。 最后靠给做红白喜事的人打杂来维持生计,走到了自己的末日。
二、明确小说的三要素,梳理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1、教师明确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梳理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 故事情节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人物心理活动及感受
三、阅读文中对烈日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的作用。
1、阅读1、2、5节,并划出描写烈日的相关词句,思考、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烈日的?指名学生回答,其余人补充。教师小结:正面描写如:“发了狂”、“下了火”、“憋气”总写赤日炎炎、热得失去控制、热到极限、无法忍受。“地上像下了火”“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运用比喻,写出烈日下的酷热。侧面描写如:
(1)写烈日下街上的景象:
柳树无精打采;马路干巴发光;便道尘土飞扬,灰沙烫人。突出天气酷热,“干”、“烫” 的特点。
(2)写动物的反应:
狗吐舌头,马张大鼻孔。
(3)人的感觉:
小贩们不敢吆喝。
铜铁铺发出的的使人焦躁的单调的丁丁当当感觉:闷热使人透不过气来,焦躁。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喘不过气来”。
(4)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感受:
“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跟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难过,”
“看见食物就要恶心”
“在烈日的白光里,似乎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掺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味”等语句,分别从人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的感受中,渲染出烈日之猛,酷热之盛。
2、小结
写景没用一个“热”字,却从多角度、多侧面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天气的炎热,渲染了一种“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氛围,可见作者运笔之高妙。
学生齐读1、2节, 体会夏日的炎热。
四、体会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及感受,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1、在这烈日炎炎的环境中,祥子拉车有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划出描写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感受的语句,分析并讨论交流祥子的形象。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
“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他不敢再动了。”“他再也坐不住了,反正坐着也是出汗,不如爽性出去试试。”“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
“他始终懒得张罗买卖。”
“正在午后一点的时候,他又拉上个买卖。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
2、祥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拉车是倍受煎熬,痛苦难过的。为什么会还要拉车呢?
明确:不至于挨饿的,懒得张罗买卖;要挨饿的,拼着性命出来拉车。
——祥子属于第二种,为了生活不得不拼着性命出来拉车。
酷热已使祥子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他又希望多拉一趟,这时的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进退两难。(联系《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五、课堂小结:
景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地作用。
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迫于生计而不得不拼命苦干的的矛盾心理,表现了祥子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的性格,突出祥子在酷暑下拉车备受煎熬,揭示了他痛苦不幸的活遭遇。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仿写:
你有过在雨中(或雪中)骑车(或走路)上学的经历吗?请你描写一下雨景(或雪景)和当时的感受。题目:雨(雪)中行字数:400字左右。
第二学时
一、阅读文中对暴雨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的作用。
1、学生自读课文第7—10段,运用上节课对烈日下情况分析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天气变换的?
明确:作者抓住风、柳枝、阳光以及天色云雨的变化特征,捕捉细节的变化 从小到大层进。
如:“柳枝微微动了两下”到“枝条像长出一节” 再到“柳枝横着飞”写出风势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
由雨星到雨点到雨道写出了雨势变化的过程。
从风带雨星到风雨交加到风停雨猛,过程的推进和情状的变化层次分明,细致入微地再现了天气的变化,
同时还大量使用短句、排比句,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暴风雨进行描绘,展示人物生存的恶劣环境。
二、学生阅读11节,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祥子在雨中挣扎的场面的?学生思考、交流。明确: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作、神情和矛盾心理的描写。
如: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雨“直砸”“横扫”,使得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只觉得……”,烘托出狂风过后大雨倾盆的情景,表现出祥子为了生计而在暴雨中“挣命”的悲惨遭遇。
三、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1、写景是为了写人,写景是为了表达主题,
文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太阳之“烈”、风之“狂”、雨之“暴”,而这一系列对自然景观、天气现象的描摹,都是为了表现人、人的感受与命运。因为自然愈恶劣,那么在其中挣扎度日时所受的苦、遭的难就愈多愈厉害,就愈能表现劳动人民在这社会中低下的地位与悲苦的命运,从而愈能突出全文的主题。因此,文中对自然现象的大量描写都始终与人物、与主题关连着,否则对景物(自然现象)的描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2、总结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恶劣的暴雨环境,
衬托人物(祥子痛苦的)境遇,
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
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
四、探究主题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祥子与坐车人的不同表现,思考:为什么要提坐车人?明确:寥寥几笔,写出坐车人的麻木自私、冷漠无情、粗暴无礼。揭示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点明了社会背景。
祥子所受的苦难,从根本上说不是恶劣的天气造成的,而是黑暗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小结:祥子痛苦不仅来自自然环境,还来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环境,比烈日和暴雨更无情的是坐车人。2.文章结尾祥子跑回家以后,“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你读后有什么感想?(讨论)明确:一语双关,首先非常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受暴雨折磨后瑟瑟发抖的惨状,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祥子在这一天里所受的种种痛苦;其次,暗示劳动人民的命运“像风中的树叶”随风飘零无法自控,他们既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看到经过日晒雨淋的祥子“哆嗦得如风雨中的树叶”,唤起了我们无限的同情,更加憎恨那个黑暗的社会。五、课堂小结课文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六、交流仿写、同学点评。
你有过在雨中(或雪中)骑车(或走路)上学的经历吗?请你描写一下雨景(或雪景)和当时的感受。题目:雨(雪)中行七、作业:
1、阅读《骆驼祥子》全文
2、观看电影《骆驼祥子》
课件23张PPT。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曾把济南的冬天描绘得俏丽秀美,如诗如画。这位作家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民艺术家——老舍。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曾被称为“时代的葬歌”。自1935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祥子的故事的介绍: 祥子原是农民,早年丧失父母, 18岁时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到北京谋生。
他健壮、木讷、勤快与诚实, 决心用自己的劳动去挣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奋斗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第一辆车,才拉了半年就被匪兵夺去。买第二辆车的钱又被国民党的一个侦探敲诈一空。车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嫁给了祥子, 用私房钱给祥子买了辆旧车。不久虎妞怀孕,祥子不得不拼命拉车赚钱,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准备小生命的出世。祥子劳累病倒,虎妞的积蓄也用光了, 他的第三辆车,因虎妞难产死去而被迫变卖。
从此他万念俱灰,变成了一个消极混世,屈从于命运摆布的无业的城市游民,吃、喝、嫖、赌, 还做出卖朋友的事。 最后靠给做红白喜事的人打杂来维持生计,走到了自己的末日。学习目标:
1、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2、体会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的悲苦。小说的三要素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梳理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走进烈日:阅读1、2、5节中对烈日的描写, 体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烈日描写的特点:
1、有总写,有分写 ;
2、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
3、诉诸多种感官,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全方位描绘景物 。体会人物细腻的感受,思考这样的天气为什么还要拉车呢? 至于挨饿的,懒得张罗买卖;要挨饿的,拼着性命出来拉车。
酷热已使祥子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他又希望多拉一趟,这时的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进退两难。(联系《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小结:烈日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为烘托人物服务。
揭示祥子一类人在恶劣生存环境中的悲苦命运。使读者了解那个社会的不公平和非人道性质。第二课时 走进暴雨:1、阅读文中对暴雨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的作用。 暴雨描写的特点:
1、抓住了暴雨的特征。
2、捕捉细节的变化,从小到大层进。2、阅读11节,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祥子在雨中挣扎的场面的? 动作、神情和矛盾心理的描写。
狂风过后大雨倾盆的情景,表现出祥子为了生计而在暴雨中“挣命”的悲惨遭遇。衬托祥子生活的贫困。
衬托祥子拉车的痛苦以及祥子好强、坚韧的性格。
衬托社会的冷酷无情,突出祥子的社会地位。总结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在烈日和暴雨下烈日
胆怯、腻烦
非常难过
象骡马冷酷社会暴雨
半死半活
拉车挣命
象树叶悲惨命运!!!!!!!!!!!!!关注细节、探讨主题:
(1) 祥子:“先生,避避雨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 在这儿算 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2)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 不出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3) 祥子趟着水拼命拉他到地点,他连一个铜板也没多
思考: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坐车人
一是通过描写坐车人的所作所为,写出祥子的不幸遭遇。
二是揭露这种人的自私冷酷。从而揭露旧社会的冷酷,环境的恶劣,揭示祥子苦难遭遇的社会根源。
细节描写的作用: 雨 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骆驼祥子》第十八章阳光……好天气,祥子会不会有好的命运?反思: “人与人,事与事,虽以车联系着,可是我还感觉着不易写出车夫的全部生活来。于是,我还再去想:刮风,车夫怎样?下雨天,车夫怎样?假若我能把这些细琐的遭遇写出来,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为一个最真确的人,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仿写:
你有过在雨中(或雪中)骑车(或走路)上学的经历吗?
请你描写一下雨景(或雪景)和当时的感受。?题目:雨(雪)中行?字数:400字左右。?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