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高效练】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高效培优练(含解析)--浙教版(2024版)七上科学

文档属性

名称 【自主高效练】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高效培优练(含解析)--浙教版(2024版)七上科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5 23:12:0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七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10)
考查范围:3.2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01 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1.(2024秋 杭州月考)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地球上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B.地球上出现四季的更替
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A
【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与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现象;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
【解答】解:地球上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B错误。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破坏森林等造成的,C错误。
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D错误。
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25春 浙江月考)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答案】A
【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解答】解:A、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的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B、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其主要气体是氢与氦,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活动增强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和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3.(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C.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
D.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看到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子
【答案】D
【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解:太阳表层温度较低的大气区域,看上去颜色暗一些,故称黑子,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太阳黑子,当太阳光的强度还不大时,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初升的太阳、即将落山的太阳,D正确。
太阳大气层自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A错误。
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大,B错误。
每年都会有极光的,只是太阳活动大年比较多而已。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分子或原子相作用,产生极光。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即11年内,会有极光出现次数最多年份和最少年份,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4.(2024秋 衢州期末)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答案】A
【分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太阳核心、辐射区、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解答】解: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A错误,但符合题意。
太阳是一颗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B正确,不符合题意。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D正确,不符合题意。
太阳活动中的黑子会扰动电离层,干扰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1.(2024秋 黄岩区期末)截止5月底,2024年太阳已经发生多次大耀斑,这预示着第25个太阳周将进入高峰期。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耀斑一般发生在光球层
B.太阳活动强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极光
C.太阳黑子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答案】A
【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解答】解:A、根据课本内容可知,耀斑一般发生在色球层,黑子在光球层,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B、太阳活动强时地球的高纬度可能会出现极光,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2.(2022春 嵊州市期末)读太阳外部大气层图示,回答问题。
(1)A、B、C是太阳大气层结构,其中B层的名称为  色球层  。
(2)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中的  黑子  (填太阳活动的类型)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  突然增亮  (选填“突然增亮”或“温度较低”)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
【答案】(1)色球层;
(2)①黑子;
②突然增亮。
【分析】(1)根据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来分析;
(2)根据太阳活动的类型来分析。
【解答】解:(1)A为光球层,B是色球层,C是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是日冕层;故答案为:色球层;
(2)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光球层)中的黑子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故答案为:黑子;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故答案为:突然增亮。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以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
3.(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光球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快  ;(选填“快,慢,或不变”)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上升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1)光球;快;(2)上升。
【分析】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既然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
【解答】解:(1)结合所学知识点可得,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太阳黑子变化周期约11年。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光球;快;(2)上升。
【点评】本题以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太阳黑子、以及与农作物的关系,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02 太阳系的组成
1.(2025 义乌市二模)2025年2月28日,太阳系中的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上演“七星连珠”罕见天象。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七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
A.金星 B.水星 C.木星 D.火星
【答案】B
【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最 大,卫星数目最多的有63颗;水星最小,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解答】解: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土星、水星、地球、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八大行星的地理知识点,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2.(2025 嘉兴二模)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图中阴影区域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示意图。请推测太阳系内“宜居带”的行星“宜居”,其主要因素是(  )
A.有富含氧气的大气 B.行星大小适宜
C.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 D.有肥沃的土壤
【答案】C
【分析】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形成适合的温度;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利于形成适合的大气和水资源;使得地球成为了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
【解答】解:图中宜居带的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条件,C符合题意;富含氧气的大气,行星大小适宜不是宜居带的行星宜居的主要条件,肥沃的土壤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行星宜居条件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
3.(2024秋 嘉兴期末)太阳与其它恒星一样有一定的寿命,一生经历诞生、演化和死亡的过程。科学家估计,大约50亿年后,太阳外层的氢不断燃烧聚变成氦,体积会急剧扩大,形成红巨星。当太阳膨胀到接近火星轨道时,将吞噬(  )
A.水星、金星、火星 B.金星、地球、木星
C.水星、地球、土星 D.水星、金星、地球
【答案】D
【分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解答】解:按照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火星轨道内有水星、金星和地球,因此,当太阳膨胀到接近火星轨道时,将吞噬水星、金星、地球,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结构,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等基础知识,关键是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读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请依据下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金星 地球 火星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6千米) 108 150 230
表面平均温度(℃)约 470 15 ﹣30
已知卫星个数(个) 0 1 2
绕日周期(年)约 0.6 1 1.9
自转周期(日)约 243 1 1
①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  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
②三颗行星中,在  金星  上“年”比“日”短。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①根据表格中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的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②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年”比“日”短行星。
【解答】解:①由表中2、3行数据可知,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②由表中5、6行数据可知,金星的一年相当于地球的0.6年,一天相当于地球的243天,所以在金星上“年”比“日”短。
故答案为:①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②金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比较简单。
1.(2024秋 拱墅区期末)人类在探测宇宙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类天体,下列天体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  )
A.哈雷彗星 B.月球 C.冥王星 D.海王星
【答案】D
【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解:太阳系中已知有八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海王星属于行星。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天体系统的认识,熟记即可。
2.(2024 宁波模拟)2024年火星成为天文现象一大主角,可以观测到火星合金星、火星合土星,以及火星合木星。行星合相指的是当两颗行星在天空中彼此靠近到角距离小于1°时,观测者可在一个望远镜视野里同时看到它们。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金星能自行发光
B.太阳在银河系的中心
C.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
D.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火星和木星
【答案】C
【分析】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解答】解:金星是行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银河系的一个普通天体;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银河系、太阳系等内容,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3.(2024秋 东阳市月考)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C.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表面至今没有发现大气层
D.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
【答案】B
【分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
【解答】解:太阳活动的强弱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但耀斑暴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故A错误;
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故B正确;
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如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都有大气层,故C错误;
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有卫星,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系中部分星球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4.(2023秋 海曙区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系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八大行星上
B.太阳系中类似地月系的天体层次只有一个
C.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
D.太阳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答案】C
【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解答】解: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以上都集中在太阳上;目前观测到的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还有冥王星系;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太阳黑子是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5.(2022春 浦江县期末)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
(1)如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乙  。
(2)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相近,据此可知火星上  一天  (选填“一天”或“一年”)的时间与地球相近。
【答案】故答案为:
(1)乙
(2)一天
【分析】(1)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的位置: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自转是指物体自行旋转的运动,物体会沿着一条穿越物体本身的轴进行旋转。
【解答】解:(1)读图可知,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分析可知,甲为水星、乙为火星、丙为土星,丁为海王星。
(2)自转的时间大致为一天,因此根据火星与地球的自转时间相近可知,火星上一天的世界与地球相近。
故答案为:
(1)乙
(2)一天
【点评】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太阳系相关的知识,调用课本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6.(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末)事件一: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
事件二:2021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历经23天,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
(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CD  。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c  (填字母)。
(3)水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水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被称为“水星凌日”。在地球上人们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外的  金  星凌日现象。
【答案】(1)ACD(2)c(3)金
【分析】(1)地球围绕地轴的转动是地球的自转,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同经度的时间不同,即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昼夜更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是地球的公转,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分布。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解答】解:(1)A、根据通过可知,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说明火星自转轴与黄道面面差别不大,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故正确。
B、根据题干可知,火星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差别不大,故错误。
C、由于火星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在火星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故正确。
D、由于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所以火星的大气层对火星的保护作用弱,则白天更热,夜晚更冷,所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故正确。
故选:ACD。
(2)由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是小行星带,火星位于小行星带内侧,所以根据图中小行星带的位置可知,c是火星。
(3)水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水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被称为“水星凌日”,所以能发生凌日现象的天体必须在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八大行星在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只有水星和金星。
故答案为:
(1)ACD
(2)c
(3)金
【点评】本大题主要考查八大行星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03 行星及其卫星 小行星和彗星
1.(2025 西湖区二模)火星的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其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没有季节变化
B.火星上“一天”的时间长短是地球的两倍左右
C.家用燃油车在火星上无法正常使用
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水稻
【答案】C
【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点。
【解答】解: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大约是24小时,因此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近,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也没有氧气,水稻不能生长。汽车启动需要有混合气,尤其是需要有氧气,燃油才能被点燃,车才能动起来,而火星上没有氧气,家用燃油车在火星上无法正常使用。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太阳系中火星的特点。
2.(2024秋 衢州期末)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
【答案】A
【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
【解答】解: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成立,A正确。
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B错误。
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C错误。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与地球上土壤成分不同,不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火星的成分,属于信息题,要加强理解,综合把握。
3.(2024秋 海曙区期末)如图,2024年11月20日晚(农历十月二十)火星与月球在巨蟹座“邂逅”,上演了火星伴月的神奇现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火星被称为“红色行星”,是因为它能自行发光
B.火星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火星在绕太阳公转
C.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有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太阳公转
D.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是因为火星环境接近地球且距离地球近
【答案】D
【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解:火星是一颗行星,它本身不能发光、发热,A错误。
火星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火星自转,B错误。
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有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转动,C错误。
火星是类地行星,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是因为火星环境接近地球且距离地球近,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需要掌握相关知识。
4.(2024秋 乐清市期末)回顾2024年的天文圈,发生了许多事件,如流星雨、“紫金山﹣阿特拉斯”新星、ZS7星系黑洞合并、太阳活动进一步加强等。请同学们应用相关的宇宙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在天空中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主要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它们是(  )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答案】A
【分析】天体的类型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解答】解:彗星由固体物质构成,受太阳风的影响,表层物质会气化形成长长的彗尾,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不同天体类型的特点。
1.(2021秋 镇海区期末)若图1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则表示巨行星的字母是  E、F  。图2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C3代表小行星带,则B2与图1中对应的字母是  E  。
【答案】(1)E、F;(2)E
【分析】太阳系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和土星质量、体积较大,称为巨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解答】解:(1)若图1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表示巨行星的字母是E,F;E为木星、F为土星,它们的体机,质量都很大,因此被命名为巨行星。
(2)位于小行星带C3两侧的行星分别是火星和木星,A1表示火星,与图1中对应的字母是D,则B2为木星,与图1中对应的字母是E。
故答案为:(1)E、F;(2)E。
【点评】关键是熟记地理的各项常识,内容较多,注意理解。
2.(2024秋 临平区期末)2024年10月,我国中科院和航天局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一项优先发展方向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天体的宜居性。
项目 与日距离 大气密度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 1 15℃ 23时54分 1年
火星 1.52 0.01 ﹣63℃ 24时37分 1.9年
(注:假设地球的与日距离和大气密度均为1)
(1)如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AB  (填字母代号)。
(2)如表是地球和火星部分参数的对比。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  ②③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四季的长度一样
【答案】AB;②③。
【分析】(1)凌日现象是指内地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2)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条件:安全的外部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和水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为地内行星,地内行星有A和B,当其在下合时(日、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水星或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可能发生凌日现象;
(2)①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层,故不符合题意;
②根据所学的知识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是1.52个天文单位,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故符合题意;
③表中数据显示火星的自转周期的长度24时37分与地球的非常接近,故符合题意;
④火星和地球公转时都有黄赤交角,大小很接近,但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1.9倍,所以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火星四季的长度是地球的1.9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②③。
故答案为:AB;②③。
【点评】该题考查凌日现象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的相关知识,从材料、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1.(2024秋 慈溪市期末)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可能是(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距离/天文单位 0.39 0.72 1.00 1.52 5.20 9.54 19.18 30.11
A.0.80天文单位 B.1.20天文单位
C.2.80天文单位 D.7.20天文单位
【答案】C
【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解:由题干可知,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1.52天文单位,木星到太阳的距离是5.21天文单位,选项中在此范围的是2.80天文单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熟记即可。
2.(2025 舟山二模)某中学天文馆里陈列的一张珍贵图片(如图),这是学校“蓝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拍摄到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可能是下列哪组情况(  )
A.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 B.水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C.金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D.木星凌日或土星凌日
【答案】A
【分析】凌日现象是指行星从太阳表面穿过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解:根据材料,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因此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水星或金星,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序和凌日现象发生的条件。
3.(2025 浙江模拟)如图为地球上观测到的一种天文现象,一颗形似“痣”的行星经过太阳表面,根据几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判断,该行星可能是(  )
A.土星 B.木星 C.金星 D.火星
【答案】C
【分析】太阳系包括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不同行星的位置及特点不同。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中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一颗形似“痣”的行星可能是金星,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4.(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末)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气态球体
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最主要标志
C.太阳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
【答案】B
【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损失质量释放大量的能量,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解:A、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气态球体,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最主要标志,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C、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由于其温度比周围温度低,显得黑,所以被称为黑子,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5.(2024秋 金华期末)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
C.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
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答案】A
【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解: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它们的数量和大小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太阳活动极大期时,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大小通常会增加,A正确。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错误。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风、太阳辐射和太阳耀斑等多种现象。太阳风是太阳大气层中的带电粒子流,它对地球的磁层和电离层有显著影响,但不能说是影响最大的,C错误。
太阳不是行星,而是一颗恒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的难度小,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知识,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
6.(2024秋 钱塘区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
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太阳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自身会发光的行星
D.日珥是太阳日冕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
【答案】B
【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损失质量释放大量的能量,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解答】解: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错误。
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正确。
C、太阳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自身会发光的恒星,故错误。
D、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7.(2024秋 海曙区期末)2020年用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DKIST)拍得了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用DKIST观察到出现在光球层的黑色斑点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答案】A
【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解:A、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光球层的暗黑的斑点是黑子,故符合题意。
B、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不符合题意。
C、日珥出现在色球层,不符合题意。
D、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表现,属于最基础的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8.(2024秋 宁波期中)中国航天除了“神舟”外,还有“祝融”“嫦娥”等一系列华夏神话名词命名的太空探索计划.请在回顾我国航天成就的同时按要求回答问题:
(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火星,开启火星之旅。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地球的另一个近邻是 金星  。(填行星名称)
(2)21世纪以来,全球仅有我国“嫦娥”系列成功着陆月球.“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工作,为人类不断揭示月背的奥秘.在地球上,我们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高倍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正在工作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
【答案】(1)金星;(2)不能。
【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月球的正面始终对着地球,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月球背面的情况;“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工作,不能利用高倍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正在工作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
【解答】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除火星外,地球的另一个近邻行星是金星。
(2)月球的正面始终对着地球,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月球背面的情况;“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工作,不能利用高倍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正在工作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
故答案为:(1)金星;(2)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9.(2024秋 临平区校级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自制太阳系模型”的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制作模型,改进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量规】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表中横线处应填  行星特征较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
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节选)
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行星形状和大小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只有一项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不合理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有1~3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3处以上缺失
各行星外观特征 每个行星特征明显  行星特征较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行星特征不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2)【制作】某同学利用材料制作出太阳系模型如图,八大行星资料卡如表2。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科学性错误(写出一点即可)  地球不在第三轨道  。
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体积 (地球=1) 0.056 0.856 1.0 0.15 1316 745 65.2 57.1
含水量 北极有冰 不存在 71%为海洋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大气含量(主要) 无大气 二氧化碳 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氦气 氢气、氦气 氮气、甲烷 氢气、氦气、甲烷
地表平均温度(℃) 167% 464℃ 15℃ ﹣55℃ ﹣148℃ ﹣160℃ ﹣210℃ ﹣214℃
距离地球(亿公里) 0.917 0.414 0 0.783 6.29 12.8 27.2 43.5
(3)【评价】除地球外,再选择一颗最合适人类宜居的行星,分析其宜居条件  火星;因为火星体积与地球相近,有固态水体存在,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等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  。
(4)【拓展】下列哪些事实支持“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地球不在第三轨道  。
A.地球与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C.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
D.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答案】(1)行星特征较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2)地球不在第三轨道
(3)火星;因为火星体积与地球相近,有固态水体存在,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等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
(4)B
【分析】(1)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的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3)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有: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的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
【解答】解:(1)从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可知,大部分行星特征都比较明显,有3个以上的行星无特征,需要改进的地方。
(2)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指位于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可知,地球所在轨道位置不在第三轨道处,故错误。
(3)读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得知,火星体积与地球相当,表面积有固态水体存在,含二氧化碳等气体,距离地球较近,地表温差是八大行星中最接近的,故火星有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条件。
(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除了金星之外,他们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地球的公转轨道与其他七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夹角很小,所以也具有共面性;地球相对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来说,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近似圆形的;地球与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与水星差别较大;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说明地球的特殊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
(1)行星特征较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2)地球不在第三轨道
(3)火星;因为火星体积与地球相近,有固态水体存在,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等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
(4)B
【点评】本题以“自制太阳系模型”的项目化活动为材料,涉及八大行星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七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10)
考查范围:3.2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01 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典例1](2024秋 杭州月考)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大,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地球上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B.地球上出现四季的更替
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典例2](2025春 浙江月考)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典例3](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C.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
D.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看到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子
[典例4](2024秋 衢州期末)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跟踪1](2024秋 黄岩区期末)截止5月底,2024年太阳已经发生多次大耀斑,这预示着第25个太阳周将进入高峰期。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耀斑一般发生在光球层
B.太阳活动强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极光
C.太阳黑子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跟踪2](2022春 嵊州市期末)读太阳外部大气层图示,回答问题。
(1)A、B、C是太阳大气层结构,其中B层的名称为     。
(2)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出现在A层中的
    (填太阳活动的类型)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B层中有时会出现一些     (选填“突然增亮”或“温度较低”)的斑块,当其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磁场。
[跟踪3](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慢,或不变”)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02 太阳系的组成
[典例1](2025 义乌市二模)2025年2月28日,太阳系中的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上演“七星连珠”罕见天象。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七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
A.金星 B.水星 C.木星 D.火星
[典例2](2025 嘉兴二模)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图中阴影区域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示意图。请推测太阳系内“宜居带”的行星“宜居”,其主要因素是(  )
A.有富含氧气的大气 B.行星大小适宜
C.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 D.有肥沃的土壤
[典例3](2024秋 嘉兴期末)太阳与其它恒星一样有一定的寿命,一生经历诞生、演化和死亡的过程。科学家估计,大约50亿年后,太阳外层的氢不断燃烧聚变成氦,体积会急剧扩大,形成红巨星。当太阳膨胀到接近火星轨道时,将吞噬(  )
A.水星、金星、火星 B.金星、地球、木星
C.水星、地球、土星 D.水星、金星、地球
[典例4](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请依据下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金星 地球 火星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6千米) 108 150 230
表面平均温度(℃)约 470 15 ﹣30
已知卫星个数(个) 0 1 2
绕日周期(年)约 0.6 1 1.9
自转周期(日)约 243 1 1
①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     。
②三颗行星中,在     上“年”比“日”短。
[跟踪1](2024秋 拱墅区期末)人类在探测宇宙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类天体,下列天体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  )
A.哈雷彗星 B.月球 C.冥王星 D.海王星
[跟踪2](2024 宁波模拟)2024年火星成为天文现象一大主角,可以观测到火星合金星、火星合土星,以及火星合木星。行星合相指的是当两颗行星在天空中彼此靠近到角距离小于1°时,观测者可在一个望远镜视野里同时看到它们。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金星能自行发光
B.太阳在银河系的中心
C.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
D.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火星和木星
[跟踪3](2024秋 东阳市月考)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C.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表面至今没有发现大气层
D.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
[跟踪4](2023秋 海曙区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系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八大行星上 B.太阳系中类似地月系的天体层次只有一个
C.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 D.太阳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跟踪5](2022春 浦江县期末)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
(1)如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
(2)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相近,据此可知火星上     (选填“一天”或“一年”)的时间与地球相近。
[跟踪6](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末)事件一: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
事件二:2021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历经23天,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
(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字母)。
(3)水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水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被称为“水星凌日”。在地球上人们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外的     星凌日现象。
03 行星及其卫星 小行星和彗星
[典例1](2025 西湖区二模)火星的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其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没有季节变化
B.火星上“一天”的时间长短是地球的两倍左右
C.家用燃油车在火星上无法正常使用
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水稻
[典例2](2024秋 衢州期末)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
[典例3](2024秋 海曙区期末)如图,2024年11月20日晚(农历十月二十)火星与月球在巨蟹座“邂逅”,上演了火星伴月的神奇现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火星被称为“红色行星”,是因为它能自行发光
B.火星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火星在绕太阳公转
C.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有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太阳公转
D.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是因为火星环境接近地球且距离地球近
[典例4](2024秋 乐清市期末)回顾2024年的天文圈,发生了许多事件,如流星雨、“紫金山﹣阿特拉斯”新星、ZS7星系黑洞合并、太阳活动进一步加强等。请同学们应用相关的宇宙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在天空中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主要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它们是(  )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跟踪1](2021秋 镇海区期末)若图1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则表示巨行星的字母是     。图2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C3代表小行星带,则B2与图1中对应的字母是     。
[跟踪2](2024秋 临平区期末)2024年10月,我国中科院和航天局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一项优先发展方向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天体的宜居性。
项目 与日距离 大气密度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 1 15℃ 23时54分 1年
火星 1.52 0.01 ﹣63℃ 24时37分 1.9年
(注:假设地球的与日距离和大气密度均为1)
(1)如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填字母代号)。
(2)如表是地球和火星部分参数的对比。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四季的长度一样
1.(2024秋 慈溪市期末)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可能是(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距离/天文单位 0.39 0.72 1.00 1.52 5.20 9.54 19.18 30.11
A.0.80天文单位 B.1.20天文单位
C.2.80天文单位 D.7.20天文单位
2.(2025 舟山二模)某中学天文馆里陈列的一张珍贵图片(如图),这是学校“蓝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拍摄到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可能是下列哪组情况(  )
A.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 B.水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C.金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D.木星凌日或土星凌日
3.(2025 浙江模拟)如图为地球上观测到的一种天文现象,一颗形似“痣”的行星经过太阳表面,根据几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判断,该行星可能是(  )
A.土星 B.木星 C.金星 D.火星
4.(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末)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气态球体 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最主要标志
C.太阳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
5.(2024秋 金华期末)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
C.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
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6.(2024秋 钱塘区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
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太阳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自身会发光的行星
D.日珥是太阳日冕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
7.2020年用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DKIST)拍得了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用DKIST观察到出现在光球层的黑色斑点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8.(2024秋 宁波期中)中国航天除了“神舟”外,还有“祝融”“嫦娥”等一系列华夏神话名词命名的太空探索计划。请在回顾我国航天成就的同时按要求回答问题:
(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火星,开启火星之旅。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地球的另一个近邻是    。(填行星名称)
(2)21世纪以来,全球仅有我国“嫦娥”系列成功着陆月球.“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工作,为人类不断揭示月背的奥秘.在地球上,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高倍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正在工作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
9.(2024秋 临平区校级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自制太阳系模型”的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制作模型,改进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量规】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表中横线处应填     。
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节选)
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行星形状和大小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只有一项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不合理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有1~3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3处以上缺失
各行星外观特征 每个行星特征明显 行星特征不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2)【制作】某同学利用材料制作出太阳系模型如图,八大行星资料卡如表2。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科学性错误(写出一点即可)     。
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体积 (地球=1) 0.056 0.856 1.0 0.15 1316 745 65.2 57.1
含水量 北极 有冰 不存在 71%为海洋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大气含量(主要) 无大气 二氧化碳 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氦气 氢气、氦气 氮气、甲烷 氢气、氦气、甲烷
地表平均温度(℃) 167% 464℃ 15℃ ﹣55℃ ﹣148℃ ﹣160℃ ﹣210℃ ﹣214℃
距离地球 (亿公里) 0.917 0.414 0 0.783 6.29 12.8 27.2 43.5
(3)【评价】除地球外,再选择一颗最合适人类宜居的行星,分析其宜居条件     。
(4)【拓展】下列哪些事实支持“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
A.地球与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C.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
D.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