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滥竽充数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5 20: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滥竽充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体会寓言的特点以及创作思路;
2,用"导师制"学习策略创作寓言。
2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单元的寓言学习,学生对寓言有所了解;
2,学生对寓言学习充满热情,部分同学开始在课下自己创作寓言。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寓言的特点以及寓言的创作方法;
难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给道理安一个美丽的家——寓言写作
一、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写作的时间,今天的题目是:给道理安一个美丽的家——寓言写作
学习思路:给寓言一个题目——再定一个寓意(道理)——写(续写)一个新故事。
首先请第一学习小组来谈谈什么是寓言?
教师明确:用简洁、有趣的故事表达一个较深刻的道理。
我们先一起创作一则寓言:《香烟与蜡烛》
人物:香烟、蜡烛
共同特性:燃烧。
不同点:一个让人喜欢,一个让人讨厌。原因:一个伤害人,一个帮助人。
主要表达方式:对话(语言描写)
要求:用两、三句对话,表现主旨。
请同学们以“导师”为核心思考后交流
第二学习小组交流
第三学习小组交流
老师展示准备好的一则寓言《香烟与蜡烛》
香烟不解地问蜡烛:“我同你一样,也是用燃尽自己的方式为人们服务,但为什么你却美名远扬,我却声名狼籍呢?”“这不奇怪。”蜡烛回答说,“因为我燃尽自己,是为了增添人们的光明;你燃尽自己,却缩短了人们的寿命。”
现身说法。
教师:写作寓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老师也写了2篇,读给大家听听,请大家批评:
雄鹰(一)
一只雄鹰歇脚时,在山腰遇到了蜗牛.
“你好,蜗牛。”
“你好,雄鹰。”
“为什么不放下你的壳呢?那样也许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雄鹰关切地说。
“我不能,壳是我温暖的家。”蜗牛似乎很自豪。
“那你就永远不能拥有翅膀和蓝天。”雄鹰遗憾地说。
"翅膀能飞翔,却遮住了蓝天。”蜗牛抬了抬头接着说,“真正能看到蓝天纯洁与广大的是塌实的脚步与虔诚的胸怀。”
2008,1,16
雄鹰(二)
一天,终于长大的雄鹰在高高的金字塔顶遇到了毛毛虫。
雄鹰很惊讶,“你好,毛毛虫。是谁帮助你来到了这美丽的绝顶?”
“你好雄鹰,没有人帮助我。”毛毛虫用庸懒的语调回答。
“那不可能,你才那么小,一阵风就把你吹跑了。”雄鹰傲慢地说。
“是真的没有。”毛毛虫有些委屈,她停了停说,“我家就在这塔顶上。”
雄鹰听了,一脸失落,“原来我一直追求的是毛毛虫一出生就拥有的。”雄鹰说着,飞下了金字塔顶。
雄鹰一个俯冲,飞向更高的天空,留下毛毛虫一愣一愣地。
2008,1,16
学生以导师为核心讨论。
关于第一则,请小组点评:
小组三:老师就是依据一句名言写的寓言。那句名言好像是,能飞到金字塔顶的只有两种生物:雄鹰和毛毛虫。
小组四:这个寓言的容量很到,它告诉我们关于脚踏实地的问题,告诉我们关于家的问题,告诉我们关于自身条件的问题,还告诉我们,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
小组五,写法上也给我们启发,比如先定一个中心,比如怎样运用对话讲故事,比如怎样把故事写得简练。
三\续写: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第二则,能否继续把故事深入一步?
小组讨论、交流续写第二则。
教师预设:雄鹰说着,飞下了金字塔顶,一俯身,冲向了更高的蓝天,留下毛毛虫一楞一楞地。
四、教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续写一则《猫和老鼠》
一个冬天的下午,猫躺在暖烘烘的太阳底下,靠着主人家的墙根,半闭着眼打盹。忽然一只老鼠“哧溜”一下从猫脚边溜过。猫被惊醒了,睁开眼就破口大骂:“你夜里作崇还不够吗?白天还要来骚扰。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就猛扑过去。见此情景老鼠灵机一动,钻进了墙根的石缝里,转而探出头来对猫说:“猫大哥,别那么凶。你也不想想,如果没有了我们,你就没事可做了,主人家就会把你赶出家门。我可是最后一只老鼠啊!”话音刚落,就不见了老鼠的踪影,留下猫在那里一楞一楞。
五、小组讨论、交流续写情况(略)
六、师生共同讨论对寓言写作的体会。
预设:续写寓言要注意:故事要简单有趣;道理要深刻有味。写法可拟人、夸张,再加联想想象;但羊不可吃肉,驴不可爬墙;故事若枯燥冗长,人物对话可以抵挡。
(注:师生讨论后补充一下内容:
1,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安身的地方。道理重要,故事更重要。续写的内容要前后连贯。
2、下笔以前,可先定主題,再安排人物。但道理常常是在对人物的思考中发现的。
3、不要在文字中带着教訓的意味,最好让读者去捕捉主題。
4、以某种动物做主角,要了解某种动物的习性,不可以写牛爬树,羊吃肉,以免笑掉读者大牙。
5、
“对话”在寓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把“对话”写好,就成功了一半。)。
活动2【导入】七、布置作业:
题目:阅读《伊索寓言》,选一则寓言,给它一个新的寓意,续写一个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