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出师表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了解本文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了解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态度及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态度及感情。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熟读课文。了解本文写作目的和全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熟悉课文
1、写作作背景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在白帝城。弥留之际,沉痛托孤,嘱咐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遗言是这样说的:“若嗣主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个遗嘱,披肝沥胆,已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君臣关系。因此,诸葛亮是含着热泪承诺了这一历史重托的。在这以后的数年间,诸葛亮念念不忘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尽了最大的努力。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日渐恢复和充实。在这期间,吴蜀之间曾一度中断了的关系又复归和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业已平定。这时,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其面临的最大政敌,无疑就是非雄据北方的曹魏政权了。刘备生前最大的抱负就是期待着这样一个机遇,进取中原,争衡天下。然而,正如此表中所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只留下巨大的历史遗憾。诸葛亮为了阐扬刘备争夺天下的宏愿,首先,就必须以兴复汉室为号召,挥戈北方,以求生存。建兴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诸葛亮屯兵汉中,决心重振蜀汉雄威,准备北伐曹魏。
然而,诸葛亮的这次远征,是在一种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开始的。他深知后主刘禅暗弱无能,且又亲佞远贤,给蜀汉的发展蒙上了巨大的阴影。这种状况,使诸葛亮深怀后顾之忧。因此在出师之前,他向后主刘禅上了这个奏表,谆谆劝谏刘禅要发扬刘备的品德,尊贤纳谏,励精图治,以治蜀安邦,最终平定天下。
在这篇不长的奏表中,作者十三次称引先帝,字字句句,诚恳真切,深沉地表达了对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更表白了自己对于蜀汉忠诚尽职的心迹。这种尽忠尽言的报恩治国之情,正是这篇奏表的基石。全文以此为中心,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其孤心苦旨,惨淡经营的一派心事,一一如从肺腑中流出,感人至深。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字的读音。(说明:本文词情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同时需要正音的字也不少。范读一为正音,也为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板书易误读的字音
崩殂(cu2)陟(zhi4)罚臧否(zang1pi3)昭(zhao4)郭攸(you1)之费祎(yi1)以遗(wei4)陛(bi4)下
裨(bi4)补阙(que1)漏
性行淑均(xing4xing2shu1jun1)
行(hang2)阵和睦
倾颓(qing1tui2)苟gou3全
卑鄙(bei1bi3)
猥(wei3)夙(su4)夜
庶竭驽钝(shu4jie2nu2dun4)
以彰其咎(jiu4)咨诹(zi1zou1)
遗诏(yi2zhao4)
临表涕(ti4)零
学生放声朗读两遍。
根据注释预习此文,先了解下面几个问题:1、“表”这种文体的一般内容和作用。
(“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常有抒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2、本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蜀汉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xiao1)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3、诸葛亮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4、全文的主旨是什么?(使后主刘禅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疏通文意。
二、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讨论有关问题。
诸葛亮就国内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他反复陈说的是哪一条?
(共3条: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陟罚
否,不宜异同”;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他反复陈说的是最后一条。因为刘禅是个昏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更重要。而“开张圣听”,对贤臣要“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
2、划分全文的结构,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是指刘备,原是汉皇室的后代,在汉末的混乱中,逐渐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开始与其他军阀逐鹿中原,企图控制中央皇朝政权,进而统一天下。曹丕代汉称帝后,他也自称皇帝,统辖益州等地。可惜命途多舛,在称帝后第三年,62岁,刘备就抱恨而殁,始终不曾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留给后者的危机还不仅如此,在三国分立之中,蜀汉政权最为弱小,所谓“益州疲弊”一句,正沉痛地点出了蜀汉政权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严酷的现实摆在了蜀汉统治者面前:是否继承先这的遗业,便决定了蜀汉政权生死存亡的命运。
这几句,言辞虽少,却引领全篇,是全文机杼所在。后面的许多叮咛劝谏都是由此生发开去的。
如何继承先帝的遗业呢?文章分别从“纳谏”“法治”“用人”这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本文虽从纳谏说起,继而又强调了法治,但最后则落脚在用人上。而中心议题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亲贤臣,远小人”。
从纳谏角度,“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陛下也。”文从文武大臣对刘禅的特殊态度说起,内是指内庭,外是泛指执政机构,这里用内外对举,是说朝野文武臣将所以忠心事蜀,是因为追念刘备的知遇之恩,那言外之意是很明显的,刘禅不过是沾光父亲的恩泽,实际上并没有摄服众心的威望。既然如此作者又进一步指出:“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圣德是指刘禅,这句中用“宜”与“不宜”从正面来劝戒刘禅,要多多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有抱负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了大臣们忠心进谏的途径。此段中,劝谏之意,含蓄委婉,又尖锐深切,可谓用心良苦。
紧接着,从法治的角度进一步告诫刘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中府中,是指皇宫及朝廷中,这里作者强调了它们的统一性,都是统治机构的整体。凡是在这里供职的官员都应该守法。如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的,或有忠善言行的,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是奖赏,以表明君主的公正英明。
作者如此强调法治,倡导以法治国,以法平天下,这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东汉末代几位皇帝,宠幸身边的侍臣,排挤朝中大臣,大权旁落,法度不均,造成了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这是汉末王朝急遽颠覆的重要原因。
后主刘禅,不思前车之鉴,宠信宦官,疏于政事,又滥用赏罚,党同伐异,重蹈着汉末亡国的覆辙。诸葛亮为此心急如焚。在辅政的过程中,他不仅本人执法严谨,抑制住佞臣的擅权,而且,还不时地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亲身的实践所得,有针对性地给刘禅提出告诫。这里,作者一再劝诫刘禅“不宜偏私”,更不可“内外异法”,足以见老臣用心,忠贞之至。
不幸的是,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宠幸宦官黄皓,果真扰乱朝政,致使蜀汉灭亡,证实了诸葛亮的预见。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继续对文意进行疏通。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来分析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所谈到的“纳谏”和“法制”。
二、导入下文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即“用人”。
(援引历史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
从历史上来看,国家的兴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在用人方面,作者劝戒刘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这一问题给予极大的重视。举贤授能这显然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成败存亡的大事。所以作者援古证今,强调了依靠贤能的重要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先汉是西汉,后汉即东汉,特别是指东汉末期桓帝灵帝期间。汉桓帝在位21年,宠幸太监单超等,专权作乱,大兴党狱,捕杀朝臣,致使朝野动荡不安。汉灵帝在位22年,宠信太监张让等,再兴党狱,终于导致了汉末的大乱。两汉四百余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刚刚过去的这段惨痛的历史,给三国时代的有志之士,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国家兴亡,固然取决于严饬吏治,取决于朝廷清明,但更取决于人才的选拔重用。三国纷争,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曹操求贤若渴,一次又一次地发布求贤令,一次比一次把问题提得更尖锐更深刻。刘备又以忠义延揽人才,不论是桃园结义,还是三顾茅庐,其实质都是竞争人才。对于这一点,诸葛亮当然看得十分清楚。
但使他忧虑的是,刘禅即位以后,对这样一个显豁的道理竟然蒙昧无知,常常轻信小人,渐渐走上了汉桓灵帝亡国的道路。为此,作者借出师之机,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使蜀汉长治久安,就必须亲贤远佞。同时作者又向后主荐举了郭攸之、费
、董允、向宠等朝内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要他亲之信之。这些大臣悉晓政务,明达军事,早已得到刘备的赏识和重用,因此,事无大小,都应先和他们商量,然后施行,这样,一定会弥补缺漏,各尽其职的。历史证明,这些贤能之士,确实可堪重任,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三国志
蜀志
董允传》“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三、诉衷情讲责任
(一)诉衷情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比较复杂,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把它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从“臣本布衣”到“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也是这一段的前一部分。作者直抒胸臆,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运用递进的手法,依次抒写了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委任之重以及自己的报恩之情。“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交待了自己的身世及志趣。布衣是指平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写刘备不以诸葛亮为平民,所以有三顾茅庐之举,由此衬托出刘备的知遇之深,后写诸葛亮放弃自己的志向,出山驱驰,由此更衬托出诸葛亮对这种礼遇的感激之情。下面几句,则具体描绘了作者效命沙场被委以重任的特殊背景:“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适逢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刘琮请求投降。当时刘备正依附刘表,屯兵樊城,闻讯后赶到襄阳,责问刘琮,同时接受了荆州的大批兵马物资,随后便往当阳。曹操听说刘备过襄阳,就派精兵轻骑追击,在当阳长坂击溃刘备军队。诸葛亮就是在这次失败后受命到东吴去联结孙权,并与东吴一起在赤壁大破曹军的。刘备的荆州因而得以稳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得以形成。从刘备与诸葛亮的相识,到今天上表北伐,整整二十一年过去了。而今,先帝刘备又以辞世数年,但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却与日俱增。所以下文着重描述了作者在刘备死后尽忠匡辅后主的报恩情怀。
(二)明责任
诸葛亮作为宰相的责任,群臣的责任,陛下的责任。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诸葛亮统理朝政以来,朝夕勤劳,生怕辜负了刘备的重托,而损害了刘备明智用人的名声。为了使蜀国本土巩固,他不辞辛劳,五月渡过了泸水,泸水,今天叫金沙江,深入不毛之地,终于平定了南方。
南方已定
又“亮率众南征”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
南方平定后,兵甲富足,下一个目标应该是率众北伐以兴复汉室,重新回到东汉都城洛阳。只有这样,才能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才算忠于刘禅新主。写到这里,才落到“出师”的本题上。交待了这次北伐的目的和任务。
但是,这场战争能否胜利,蜀汉政权能否稳定,都还难以预料。因此,在这个段落的后一部分,也就是从“至于斟酌损益”到全文结束,文章又回到谆谆叮咛上,与上文“纳谏”“法治”“用人”这三个方面逐一照应,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百般放心不下的忧虑。其中写道,朝中文武大臣,留守城邑,责任重大,应自权衡得失,进忠兴德;如不尽职,可以拿他们问罪。紧接着,文章又从总理内政的大臣写到这次出师远征:“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是写作者自己希望能兴兵北伐,如不克胜,则请求治罪。这里,实际上是立下了军令状,极力渲染了这次出师的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不仅朝野内外人人要严守职守,就是皇帝本人也应该约制自己。所以下文又说:“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在这样一个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作为君临天下的最高统治者更应该遵循先帝的遗训,明察正确的言论。惟其如此,才能保证这次出师的胜利,才能稳固蜀汉政权的根基。
深追先帝之遗诏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传》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第8、9自然段从对自己、对群臣、对刘禅三方面提出要求:对自己要求着重于“讨贼”;对贤臣要求着重于“进言”;对刘禅要求着重于“自谋”。由己及人,词情恳切。
结尾三句,即“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生动描绘出作者挥毫喟叹,热泪盈眶的感人情形。
总结:诸葛亮的“臣之忠”与“父之慈”
本文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刘禅,并激励其发奋图强。刘禅是君,但无能;诸葛亮是长辈,但地位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
“临表涕零”
金圣叹曾评曰:“夫伐魏即伐魏耳,何用涕泣哉?正惟此日国事,实当危急存亡之际;而此日嗣主,方醉死梦生之中。‘知子莫如父’,惟‘不才’之目,固已验矣。岂‘知臣莫如君’,而自取之语,乃遂敢真蹈也?于是而身提重师,万万不可不去;心牵钝物,又万万不能少宽;因而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盖先生此曰此表之涕泣,固有甚难甚难于嗣主者,而非为汉贼不两立也。后曰杜工部有诗云:‘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正是此一副泪眼矣。哀哉,哀哉!”
所以此表导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气既恭敬又恳切,实有谆谆嘱咐之意。此表之所以有强烈的感彩,是由其君臣关系的与众不同所决定的,因而也就成为“忠”的典型,历代为人们传颂。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总结本文的知识及内容要点,并对背诵及默写进行巩固检查。
适当拓展,引入历代文人对本文的评价,进一步强化对课文内容情感的认识。
教学教程:
总结复习本文语言与内容的要点
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
诗文中的诸葛亮与《出师表》
陆游《感秋》“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与司马懿相拒渭南,后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葬于定军山。时年53岁。可叹他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鸿图不来不及施展,就早早去世,使许多英雄志士感慨不已,泪满衣襟。)
文天祥《怀孔明》“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
历史上的诸葛亮与北伐
诸葛亮(181--234)
207年,26岁,刘备三顾茅庐,效命出山。刘备时年46岁;
221年,40岁,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刘备时年60岁;
223年,42岁,刘禅16岁即位,辅佐新主。刘备崩卒,时年62岁;
227年,46岁,上表出师伐魏。刘禅时年20岁。
234年,53岁,病死五丈原军中。刘禅时年27岁;
263年,魏迫成都,刘禅出降,时年56岁。后被封为安乐公。
刘禅(207--267)公元223—263在位。小字阿斗。16岁即位,初由诸葛亮辅政,亮死(234年),信任宦官黄皓,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迫成都,出降,被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的由来: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都城洛阳。一日“司马文王(司马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后人常以乐不思蜀称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背诵及默写进行巩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