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3、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2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九2班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具有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能对照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但字字落实有些困难。能理解文言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
3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活动2【活动】二、同学们互相交流预习中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记”是一种文体,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多以写景、叙事、状物为主。
活动3【活动】三、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散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自行解决。
2、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纠正。
3、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4、随机抽查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5、齐读课文。
活动4【讲授】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做到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字落实,尽量做到直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结合课文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附:
第一自然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晋太元中:晋代太元年间(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
武陵人:武陵郡(今湖南常德一带)人。
捕鱼为业:即(以)捕鱼作业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yuán):沿着。溪:溪流。行:划行。忘路之远近:忘掉了路程的远近(句首省略主语“渔人”)。]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逢:遇见。夹岸:夹溪两岸。数百步:几百步。中无杂树:当中没有别的树(只有桃树)。芳草鲜美: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杂错。]渔人甚异之。[甚:非常。异:奇怪。即“以
(之)为异”,意思是“认为(它)奇异”。之:这些,代指“桃林美景”。]
复前行,欲穷其林。[复:又。前:行前。行:行走。欲:想要。穷:(走)尽。其:这(片)。林:桃林。]
[小结]以偶逢桃林作为文章的开端,记述武陵人无意中发现桃林的奇丽景色,引起了他探寻桃林尽头的兴趣。本段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及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渔人驾船驶向桃花源的经过。文章着眼于一个“异”字,而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个“穷”字,紧连下段首句的“尽”字。
[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驾船沿着溪流向上划去,竟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见一片桃树林,夹着溪水的两岸有好百步,里面没有一棵别的树,芬芳的青草鲜嫩美丽,散落的桃花铺了一地。打鱼的人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行走,想探寻那片桃树林到哪里为止。
第二自然段: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尽:尽头(“尽”后省略介词“于”)。水源:溪水源头。便得:就见。一山:一座山(本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口:洞口。仿佛:隐约。若:像。光:光亮。]便舍船,从口入。[
便:就。舍:舍弃。从:自。入:进去。]
初极狭,才通人。[初:起初。极:非常。狭:狭窄。才:仅仅。通:通过。人:一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又走几十步。豁(huò)然:一下子。开朗:开阔明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平:平整。旷:空旷。屋舍:房舍。俨(yǎn)然:整齐状。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水池。桑竹:桑树竹子。属:类。阡(qiān)陌(mò):田间小路(阡:田间南北方向的方路;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指鸡、狗的叫声。相:副词,彼此。闻:听见。]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那代指“口内”)。中:里面。种作:耕种劳作。衣着:穿着。悉:都。如:像。外人:外边的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老人(旧说为“长寿的特征”,此指上年纪的人)。垂髫(tiáo):即小孩子垂下来的头发,此指未成年的孩子。并:一并、都。怡(yí)然:和悦的样子。自乐:自得其乐。
[小结]此段写桃花源情况,主要讲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渔人眼中的桃花源呈现一片和平富庶的景象,人们安居乐业,家畜兴旺,这里暗暗反衬出现实社会的动乱黑暗。
[译文]桃花林一直延到溪水的源头,在那里发现一座山,山有小洞口,好像里面有亮光。打鱼的人就丢下船,从小洞口走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刚好能通过一个人。又往前走几十步,眼前突然变得明亮开阔起来。土地平整空旷,房屋也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水池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叫声到处都能听到。里面的人来来往往种田做活,男男女女穿的戴的,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翻译并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学时
活动1【导入】复习提问第一、二自然段的重要实词解释
活动2【讲授】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齐读全文;
2、学生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结合课文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附:
第三自然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见渔人:见到渔人(句首省略主语“村中人”)。乃:就。大:非常。惊:惊异。所从来:从什么地方来(所从来,即“从所来”。)
具答之。[具:详尽,同“俱”。答:回答。之:代词,他们,代“村中人”。“具答之”这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于是,就。要(yāo):邀请,同“邀”。还家:回家,句首省略主语“村中人”。设:摆。作食:备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闻:听说。有此人:有这人,指“渔人”。咸(xián):都。讯: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云:自述。先世:祖先。避:逃避。秦时乱:秦时战乱。率:带领。妻子:妻子和子女。邑人:乡亲。邑(yì):古时地方的区域设置。绝境:与世隔绝的境地。不复出焉:不再出去了。焉:助词,表陈述。遂:于是。与外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们。间隔:间离断绝(往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如今。何世:什么时代。乃:竟。有汉:有过(经历过)汉朝。无论:不要说。魏晋:指汉以后的朝代。]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人:这个渔人。一一:一件一件地。为:给(后省略代词“之”,代“桃花源的人”)。具:同“俱”,详尽。言:讲。所闻:所听到的(世事)。皆叹惋:都惊叹惋惜(省略主语“源中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余人:其他的人。各:各自。复:又。延:邀请。至:到。其:他们的(源中人的)。皆出酒食:全都拿出美酒和饭食。]停数日,辞去。[停:停留。数日:几天(此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辞:辞别。去:离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这里面(指桃花源里)。语(yù):告诉。云:说。不足:不值得、不足以。为:向。外人:外边的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道:说。也:助词,表祈使。]
[小结]此段写渔人作客桃花源中,受到热情款待的动人情景,从而显示出源中人的淳朴真诚和他们生活的富庶安宁。作者用“先世避秦时乱”来影射当时动乱的现实;用“绝境”、“间隔”和“不足为外人道”,为渔人后来“迷”而“不复得路”,而桃花源终不可寻的结局暗伏一笔。
[译文]这些人见到打鱼的人,非常吃惊,问他从哪儿来。打鱼的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做好饭菜款待渔人。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我介绍说,当年我们的祖先因为逃避秦朝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孩子和乡亲们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出去,从此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起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甭说魏、晋了。这个渔人把自己所了解的事情都一件一件地对他们详细讲了,大家都叹息不止。村中其他人又分别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招待他。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走了。这里面的人对他说:“我们的情况不要对外面的人说。”
第四自然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既出:已经出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得:寻得。其:那(只)。便:就。扶:沿、顺着。向:原来的。志:作标志。之:助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及:到了。郡下:郡里(指“武陵郡”)。诣(yì):拜见。如此:这样。]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郡的地方长官(官名)。即:就。遣人:派人。随:跟随。其:他(指“渔人”)。往:去。寻:找。向:先前,原来。所志:所标志的记号。遂:竟。迷:迷失。不:没有。复:再。得路:找到通路。]
[小结]此段写渔人重访桃花源,未能如愿。虽然上次做下标志,但终于迷失不能寻得路径,从而渲染了这个“世外桃源”的神秘。
[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路回返,处处标上记号。到了郡城,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就派人跟着渔人同去,寻找先前留下的标志,结果迷失了方向,再没有找到原来的路。
第五自然段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南阳:地名。高尚:有道德修养。士:读书人,也指名士。也:助词,表判断。闻之:听说它(代探寻桃花源之事)。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往:前去。]
未果,寻病终。[未:没有。果:实现。寻:不久。病终:病死(此句句首省略主语“刘子骥”)。]
后遂无问津者。[后:后来。遂:就。无:没有。津:本指“渡口”,此指“路”。无问津者: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者:的人。]
[小结]以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刘子骥欲访桃花源未成,后无人问津作结,照应了文章开端扑朔迷离
(
如“忘路之远近”等
)
的“入境”之路,又渲染了似有若无、如真似幻的气氛,引起读者的向往与遐思,从而产生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
[译文]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是个高尚有为的读书人,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去成,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寻找这条路的人了。
活动3【活动】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
活动4【导入】整理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2、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4、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5、说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6、缘溪行
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8、后遂无问津者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二)一词多义
1、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2、寻:
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3、向:
以前
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4、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标记
寻向所志
5、遂:
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就
遂迷
竟然
6、乃:
乃大惊
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
竟然
(三)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
以
为异
(四)通假字
1、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五)同义词
1、要——延
2、缘——扶
3、遂——乃
五、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抄写、翻译并背诵第三至五自然段;
3、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抄写、翻译并背诵第三至五自然段;
3、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第三学时
活动1【导入】导入
我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疏通了文章的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活动2【活动】二、用采访的形式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由学生设计采访提案,讨论想提出的问题。课堂模拟采访现场,受访者与采访者均可由学生扮演。
采访一、对象:桃源人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等,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
5、有一个渔人无意中来到这里,能说说你们见到他当时的感受吗?
6、他回去的时候你们对他有什么希望没有?
7、如果你知道他出去后就直接去报告太守,让太守派人来,你们有什么想法?还会让他回去吗?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采访二、对象:武陵渔人()
1、你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见到桃花源时,你有什么感受?
3、桃源人给你什么印象?
4、你有没有想过就留在桃花源不出来了?
5、你对太守说这件事是出于什么想法呢?(甚至不是县令)
6、怎么后来就再也没有人问起这件事了,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采访三、对象:陶渊明(设计目的: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1、写这样一篇文章,您是出于什么动机呢?据我所知,您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真有这么一个桃花源吗?
(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2、为什么安排渔人去报官?
3、为什么把桃花源设计成找不到了呢?
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活动3【讲授】小结全文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部分》;
2、背诵并默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