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单元综合检测卷)(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单元综合检测卷)(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5 23:36: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第三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单元综合检测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 )
A.大小 B.质量 C.形状 D.海陆分布
【答案】C
【详解】伞面是个半圆,地球是一个球体,两者局部有相似之处,因此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形状;此实验无法探究地球的质量、大小、海陆分布,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面四幅平面图,大树位于学校东边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由图可知,A图所示的大树位于学校的西北方;B图所示大树位于学校的东北方;C图所示大树位于学校的正东边;D图所示大树位于学校的东南方。故选C。
3.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答案】A
【详解】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A符合题意;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B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C不符合题意;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如图是不同层次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认识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甲表示河外星系 B.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
C.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D.乙表示地月系
【答案】D
【详解】甲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则乙为地月系,A错误,D正确;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B错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C错误。故选D。
5.关于地图上的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B.经线表示东西方向,纬线表示南北方向
C.北京地处北纬之间,是中纬度地区
D.东经和西经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答案】C
【详解】 经线又称子午线,A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错误; 30°~60°属于中纬度地区 ,故北京地处北纬39°~41°之间是中纬度地区,C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D错误。故选C。
6.余姚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则余姚市中心在下列经纬线所围范围内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在地球上,经线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线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由题目可知,余姚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其经度向东增大,纬线向北增大,与B图相符。A区域是南纬,C和D区域是西经度,排除ACD,故选B。
7.2023年11月3日(农历九月二十),出现了木星冲日天象。此时地球、太阳以及木星近似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地球恰好位于两者之间,亮度最亮,从而形成奇妙的自然景观。下列关于木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星的绕日轨道为正圆形
B.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卫星数量排第二的行星
C.发生“木星冲日”现象当晚,宁波的月相是上弦月
D.发生“木星冲日”现象时,木星的位置与月食时月球的位置相似
【答案】B
【详解】A、木星的绕日轨道为类似于正圆形的椭圆形,不符合题意。 B、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其卫星数量仅次于土星,是排第二的行星,故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可知,发生“木星冲日”现象是日期是农历九月二十,宁波的月相是下弦月,不符合题意。 D、发生“木星冲日”现象时,木星的位置与月食时地球的位置相似,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星系运动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上的小圆点用来模拟星系
B.给气球充气是在模拟宇宙的膨胀
C.通过该模型可以证明星系是在运动的
D.通过该模型可以帮助理解星系是如何运动的
【答案】D
【详解】A.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的模拟实验,用画的小圆点模拟宇宙中的星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用来模拟宇宙膨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导致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变大,说明星系是在运动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充气时气球以球状胀大,可以证明星系的退行,但不能确定星系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所以不能确定星系是如何运动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3年 10月 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对宇宙的探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B.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 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C.从侧面看, 银河系像一个车轮状的大漩涡
D.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的
【答案】D
【详解】A.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A错误;
B.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星星大部分是恒星,还有行星,故B错误;
C.从俯视看,银河系更像一个车轮状大漩涡,四条旋臂从中心伸出;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故C错误;
D.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大气层剧烈摩擦燃烧产生的光斑,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为A、B两地在地图上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地所处的位置是北半球
B.A点的位置是20°S,90°E
C.B点在A点的正南方向
D.从B点出发,一直向北可以实现环球航行回到B点
【答案】B
【详解】读图可知,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图中所示位置是南半球,A错误;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A点位置为(20°S,90°E)B正确;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C错误;从B点出发,一直向北最远能到达北极点,不可以实现环球航行回到B点,D错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1.下列比较常用的地图中,比例尺有大有小,请你找一找,哪一些一般属于大比例尺地图(  )
①世界政区图 ②亚洲地形图 ③中国政区图 ④浙江旅游图
⑤某镇工业布局图 ⑥某高地军事图 ⑦学校平面图
A.①②⑧ B.③④⑦ C.⑤⑥⑦ D.④⑤⑦
【答案】C
【详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反之,范围越小,表示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大,表示比例尺越小,选项中⑤某镇工业布局图、⑥某高地军事图、⑦学校平面图表示范围小,故比例尺大。C正确,故选C。
12.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一般来说,冲日时行星最亮,也最适宜观测。利用“冲日”的时机对某行星进行观测,此时天体相对位置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冲日”是指某行星与太阳各自在地球两侧的天文现象,只有轨道在地球之外的太阳系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四个选项中作位地外行星的火星与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宇宙中有闪烁的恒星、移动的行星、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尾巴的彗星,还有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金星
B.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
C.天体系统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D.北斗七星都在同一星座,因为它们距离地球一样远
【答案】B
【详解】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北极星,A错误;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因为恒星能自己发光发热,B正确;天体系统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C错误;北斗七星都在同一星座,但它们距离地球差别很大,D错误;故选B。
14.2024年1月8口,天文学家借助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宇宙中最古老的黑洞,下列有关黑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是所有恒星的最后归宿
B.黑洞可以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到
C.该黑洞历史悠久,因此是宇宙的中心
D.黑洞是宇宙间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能吸引附近所有物质
【答案】D
【详解】恒星在核燃料耗尽、核反应停止后,质量大的恒星会演化为中子星或黑洞,质量小的恒星会演化为行星,A错误;黑洞无法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到,B错误;黑洞是宇宙间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能吸引附近所有物质,C错误,D正确。故选D。
15.如图为2023年第6号台风卡努的部分移动轨迹,箭头代表移动方向。如表所示为在8月3日卡努移动的经纬度数据。请你判断在这段时间内卡努位于(  )
时间 0时 1时 2时 4时 5时
经纬度 26.2°N125.3°E 26.3°N125.2°E 26.4°N125.1°E 26.5°N124.9°E 26.6°N124.8°E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详解】据表观察,台风移动的地点的北纬度数越来越大,东经度数越来越小,所以台风移动的方向是向西北方向移动,①是西北方向符合题意;②是西方,③是北方,④是东北方向,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6.如图是小科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时所看到的画面。
(1)小科观察到的画面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2)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答案】【小题1】①②③ 【小题2】地球是一个球体(或“地面是弧形的”等等,合理即可,回答“地球是圆的”不得分)
【详解】读图可得,远出驶来的轮船,先看到的是船的桅杆,最后看到的是船身,小科观察到的画面先后顺序是①②③;该现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7.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赤道直径(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离地球最近恒星是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答案】 太阳 金星
【详解】地球位于太阳系里,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18.夏季晴朗的夜晚,小轩和爸爸一起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看星星,他们仰望天空,看到天空中从东北向西南有一条光带。光带中有许多小亮点,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样,辉映成一片。
(1)他们看到的光带其实是(  )
A.北斗七星 B.小熊星座 C.银河 D.小行星
(2)实际上他们看到的一颗颗“白色粉末”就是一颗颗巨大的 。
(3)请你在如图中画出北斗七星的位置,并并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标出北极星的大致位置 。
【答案】(1)C
(2)恒星
(3)
【详解】(1)夏夜天空里呈光带状、星星密集闪烁的天体就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在夜空中的投影,也称“银河”,C正确;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的一部分,位于大熊的尾部,不符合,A错误;小熊星座是距北天极最近的一个北天星座,不符合,B错误;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的岩石天体,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D错误;故选C。
(2)在银河里有许多小光点,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样,辉映成片。实际上一颗白色粉末就是一颗巨大的恒星,银河就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
(3)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的一部分,形状像“勺子”;要找北极星,只需将勺口边上两颗明亮星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就能在那条延长线上找到北极星。北极星也属于“小熊座”,接近地球自转轴的北端方位,如下图所示:
19.小乐利用乒乓球和粗铁丝等制作小型地球仪。
(1)如图甲所示,为了计算地球仪的比例尺,小乐拟利用细棉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的周长,其测量方法是 。代表地轴的粗铁丝要穿过 (选填“AB”或“CD”)两点;
(2)如图乙所示为小乐绘制的“经纬线”,改进建议是 。
【答案】 见详解 AB 见详解
【详解】(1)[1]地球仪上赤道是一条弧线,可以采用化曲为直法,将细棉线绕在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处,并记下两端点的位置,然后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细棉线两端点间的长度。
[2]在地球仪上经纬线是相互垂直的,故代表地轴的粗铁丝要与赤道垂直,即要穿过AB两点。
(2)[3]在地球仪上,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故在画经线时应经过AB两点。
20.如图所示为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已标出一条西经20度经线和四条纬线的纬度,请你写出③和⑥所在位置的经度:③ ;⑥ 。
(2)D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位于A点 的方向。
(3)在经纬线上,AB长度 CD长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1) 70°E 160°E
(2) 100°E,30°N 东南
(3)小于
【分析】本大题以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经纬度判读、经纬网定向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经度数可知,图中相邻经线间隔30°,可判定,③的经度为70°E,⑥的经度为160°E。
(2)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D点的位置是(100°E,30°N);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3)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故AB长度小于CD长度。
21.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小行星带两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地球两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④一年有四季变化;
⑤地球磁场出现异常,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答案】 火星和木星 ①③⑤
【详解】八大行星中,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小行星带两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火星和木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正确;
②太阳活动会使两极出现“极光“现象,极昼和极夜是地球公转引起的,错误;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正确;
④一年有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无法,错误;
⑤太阳活动会导致出现“磁暴”现象,导致地球磁场出现异常,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正确。
故填①③⑤。
22.小敏在一张长20cm、宽10cm的白纸上,为自己家绘制了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1)绘制地图时,一般包含三要素,即地图的方向、 、 。小敏家的大门是朝 方向的。
(2)此图中表示的地图要素和信息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这一错误是 。
【答案】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东南 比例尺太大
【详解】(1)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定位,可知小敏家的大门是朝东南方向。
(2)图中明显的错误是比例尺太大。图中比例尺为1:10,表示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cm,与图不符合。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3.在探究“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时,小嘉开展了如图实验: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在木板上移动铅笔时,木板模拟的是 ;
(2)如图所示,实验中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 ;
(3)铅笔由A向B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海面
(2)同一水平视线
(3)铅笔的长度逐渐变短,铅笔头先消失
【详解】(1)由图可知,铅笔在木板上移动,相当于船上的桅杆在海面上移动,所以木板模拟的是海面。
(2)为了观察到帆船在海面上远去,木板模拟的是海面,则实验中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
(3)由图可知,铅笔由A向B移动过程中,铅笔头逐渐移动到海平面以下,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铅笔的长度逐渐变短,铅笔头先消失。
24.小新和小敏学完地球仪知识后,根据以下步骤制作地球仪。
步骤一:用乒乓球的黏合线作为赤道,离黏合线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孔,确定为南北极点。
步骤二:在乒乓球上等距离画出若干条经线,如图Ⅰ所示。再在乒乓球上等距离画出赤道、A、B、C、D等纬线如图2所示。
步骤三:利用两根粗铁丝制作地轴。
步骤四:组合固定。将直铁丝穿透南、北极点,取另一根铁丝弯成半圆形并接在乒乓球两端的地轴上。完成制作。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点位于 (选填“东”或“西”)半球。
(2)小新想要在图2中画出北回归线(北纬23.5°),他应该画在 (选填“AB”、“B与赤道”或“C和赤道”)之间。
(3)下列地球仪中,组装正确的是 。
【答案】 西 B与赤道 D
【分析】本题以地球仪制作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仪的组装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1,A点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即A点的经度为30°W,位于20°W以西,属于西半球。
(2)读图2,已知赤道、A、B、C、D纬线等距离,南北级纬度共180°,可判断,每两线间隔是30°,即A线纬度是60°N,B线纬度是30°N,C线纬度是30°S,D线纬度是60°S。小新想要在图2中画出北回归线(北纬23.5°),北纬23.5°位于赤道以北,即赤道和30°N之间,他应该画在B与赤道之间。
(3)地球仪中直铁丝代表地轴,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的两个交点,最北端的是北极,最南端的是南极,地轴应穿透南、北极点,且地轴是倾斜的,与水平面成66.5°夹角,故组装正确的是D。
25.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自制太阳系模型”的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制作模型,改进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量规】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表中横线处应填 。
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节选)
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行星形状和大小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只有一项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不合理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有1~3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3处以上缺失
各行星外观特征 每个行星特征明显 行星特征不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2)【制作】某同学利用材料制作出太阳系模型如图,八大行星资料卡如表2。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科学性错误(写出一点即可) 。
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体积(地球=1) 0.056 0.856 1.0 0.15 1316 745 65.2 57.1
含水量 北极有冰 不存在 71%为海洋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大气含量(主要) 无大气 二氧化碳 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氦气 氢气、氦气 氮气、甲烷 氢气、氦气、甲烷
地表平均温度(℃) 167% 15°C -160°C
距离地球(亿公里) 0.917 0.414 0 0.783 6.29 12.8 27.2 43.5
(3)【评价】除地球外,再选择一颗最合适人类宜居的行星,分析其宜居条件 。
(4)【拓展】下列哪些事实支持“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_____。
A.地球与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C.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
D.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答案】(1)行星特征较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2)地球不在第三轨道
(3)火星;因为火星体积与地球相近,有固态水体存在,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等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
(4)AB
【分析】本题以“自制太阳系模型”的项目化活动为材料,涉及八大行星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从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可知,大部分行星特征都比较明显,有3个以上的行星无特征,需要改进的地方。
(2)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指位于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可知,地球所在轨道位置不在第三轨道处,故错误。
(3)读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得知,火星体积与地球相当,表面积有固态水体存在,含二氧化碳等气体,距离地球较近,地表温差是八大行星中最接近的,故火星有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条件。
(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A正确;地球的公转轨道与其他七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夹角很小,所以也具有共面性,B正确;地球与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与水星差别较大,C错误;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说明地球的特殊性,D错误。故选AB。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9分)
26.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认识】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请说出一点相关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
(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
经纬线
【答案】(1)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合理均可)
(2)北纬30°东经120°(合理均可)
(3)合格、经线表示错误(合理均可)
【分析】本题以“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及地球模型的制作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1)地球是一个球体,论据有麦哲伦环球航行、站得高看得远、地球卫星照片、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等。
(2)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横纬竖经知,杭州的经纬度是120°E,30°N。
(3) 图丙中经纬线(经线)错误,应与南北两极相交,纬线互相平行没有错误。故针对经纬线的评价是经纬线有一处错误,等级为合格。
27.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新模型取代旧模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模型也有可取之处,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如图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地心说”模型虽然不正确,但也可以解释一些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请举出一个例子 。
(2)根据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 ③地球是球形的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答案】(1)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2)①②
【详解】(1)“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地心说”的角度来看,可以解释为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所以会出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2)①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的,包含无数的星系,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银河系之外还有众多其他的星系,所以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故①错误。
②太阳并不是固定不动的,太阳系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同时太阳自身也在宇宙空间中运动,故②错误。
③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③正确。
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进行公转,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等现象,该④正确。
综上,错误的为①②。
28.据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仪上,纬线AB (填“>”,“<”或“=”)CD,经线AC (填“>”,“<”或“=”)BD。
(2)村庄甲在村庄乙的 方向;如果甲、 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米。
【答案】(1) < =
(2) 东北 900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地图背景,涉及经纬线的特点、方向的判别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详解】(1)地球仪上,赤道是最长纬线,往两极依次缩短;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故AB<CD;AC=BD。
(2)由图的指向标确定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然后以乙为中心,可判断甲村庄位于乙村庄的东北方,图上的比例尺是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米,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际距离为900米。
29.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慢,或不变”)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1) 光球 快
(2)上升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太阳黑子、以及与农作物的关系,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太阳黑子变化周期约11年。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 香菇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30.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
(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
(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
【答案】(1) 太阳黑子 光球
(2) 金星 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杆影图、太阳系简图为材料,涉及太阳的结构、太阳系中的行星、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
【详解】(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记载中的“黑气”指的是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中黑暗的斑点,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
(2)读图可知,从图乙的轨道来看,探测器需要借助行星A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行星A是位于地球轨道与太阳之间且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为金星。太阳活动包括耀斑、太阳黑子、日珥、太阳风等,其中耀斑可以干扰地球的无线电通信,影响卫星操作,甚至对宇航员和国际空间站构成辐射风险;太阳黑子的数量和活动水平可以影响太阳的总辐射输出,从而对地球的气候产生长期影响;当日珥与太阳风结合时,可以形成日冕物质抛射,这些抛射物质如果朝向地球,可能会引发强烈的地磁暴,影响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和电网;强烈的太阳风可以压缩地球的磁层,引发地磁暴,对卫星、通信和电力系统造成干扰,长期暴露在太阳风中的宇航员可能会受到辐射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第三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单元综合检测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 )
A.大小 B.质量 C.形状 D.海陆分布
2.下面四幅平面图,大树位于学校东边的是(  )
A. B.
C. D.
3.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4.如图是不同层次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认识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甲表示河外星系 B.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
C.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D.乙表示地月系
5.关于地图上的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B.经线表示东西方向,纬线表示南北方向
C.北京地处北纬之间,是中纬度地区
D.东经和西经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6.余姚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则余姚市中心在下列经纬线所围范围内的是(  )
A. B.
C. D.
7.2023年11月3日(农历九月二十),出现了木星冲日天象。此时地球、太阳以及木星近似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地球恰好位于两者之间,亮度最亮,从而形成奇妙的自然景观。下列关于木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星的绕日轨道为正圆形
B.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卫星数量排第二的行星
C.发生“木星冲日”现象当晚,宁波的月相是上弦月
D.发生“木星冲日”现象时,木星的位置与月食时月球的位置相似
8.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星系运动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上的小圆点用来模拟星系
B.给气球充气是在模拟宇宙的膨胀
C.通过该模型可以证明星系是在运动的
D.通过该模型可以帮助理解星系是如何运动的
9.2023年 10月 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对宇宙的探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B.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 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C.从侧面看, 银河系像一个车轮状的大漩涡
D.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的
10.如图为A、B两地在地图上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地所处的位置是北半球
B.A点的位置是20°S,90°E
C.B点在A点的正南方向
D.从B点出发,一直向北可以实现环球航行回到B点
11.下列比较常用的地图中,比例尺有大有小,请你找一找,哪一些一般属于大比例尺地图(  )
①世界政区图 ②亚洲地形图 ③中国政区图 ④浙江旅游图
⑤某镇工业布局图 ⑥某高地军事图 ⑦学校平面图
A.①②⑧ B.③④⑦ C.⑤⑥⑦ D.④⑤⑦
12.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一般来说,冲日时行星最亮,也最适宜观测。利用“冲日”的时机对某行星进行观测,此时天体相对位置关系是(  )
A. B.
C. D.
13.宇宙中有闪烁的恒星、移动的行星、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尾巴的彗星,还有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金星
B.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
C.天体系统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D.北斗七星都在同一星座,因为它们距离地球一样远
14.2024年1月8口,天文学家借助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宇宙中最古老的黑洞,下列有关黑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是所有恒星的最后归宿
B.黑洞可以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到
C.该黑洞历史悠久,因此是宇宙的中心
D.黑洞是宇宙间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能吸引附近所有物质
15.如图为2023年第6号台风卡努的部分移动轨迹,箭头代表移动方向。如表所示为在8月3日卡努移动的经纬度数据。请你判断在这段时间内卡努位于(  )
时间 0时 1时 2时 4时 5时
经纬度 26.2°N125.3°E 26.3°N125.2°E 26.4°N125.1°E 26.5°N124.9°E 26.6°N124.8°E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6.如图是小科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时所看到的画面。
(1)小科观察到的画面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2)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17.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赤道直径(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离地球最近恒星是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18.夏季晴朗的夜晚,小轩和爸爸一起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看星星,他们仰望天空,看到天空中从东北向西南有一条光带。光带中有许多小亮点,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样,辉映成一片。
(1)他们看到的光带其实是(  )
A.北斗七星 B.小熊星座 C.银河 D.小行星
(2)实际上他们看到的一颗颗“白色粉末”就是一颗颗巨大的 。
(3)请你在如图中画出北斗七星的位置,并并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标出北极星的大致位置 。
19.小乐利用乒乓球和粗铁丝等制作小型地球仪。
(1)如图甲所示,为了计算地球仪的比例尺,小乐拟利用细棉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的周长,其测量方法是 。代表地轴的粗铁丝要穿过 (选填“AB”或“CD”)两点;
(2)如图乙所示为小乐绘制的“经纬线”,改进建议是 。
20.如图所示为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已标出一条西经20度经线和四条纬线的纬度,请你写出③和⑥所在位置的经度:③ ;⑥ 。
(2)D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位于A点 的方向。
(3)在经纬线上,AB长度 CD长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1.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小行星带两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地球两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④一年有四季变化;
⑤地球磁场出现异常,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22.小敏在一张长20cm、宽10cm的白纸上,为自己家绘制了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1)绘制地图时,一般包含三要素,即地图的方向、 、 。小敏家的大门是朝 方向的。
(2)此图中表示的地图要素和信息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这一错误是 。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3.在探究“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时,小嘉开展了如图实验: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在木板上移动铅笔时,木板模拟的是 ;
(2)如图所示,实验中应把篮球和木板置于 ;
(3)铅笔由A向B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4.小新和小敏学完地球仪知识后,根据以下步骤制作地球仪。
步骤一:用乒乓球的黏合线作为赤道,离黏合线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孔,确定为南北极点。
步骤二:在乒乓球上等距离画出若干条经线,如图Ⅰ所示。再在乒乓球上等距离画出赤道、A、B、C、D等纬线如图2所示。
步骤三:利用两根粗铁丝制作地轴。
步骤四:组合固定。将直铁丝穿透南、北极点,取另一根铁丝弯成半圆形并接在乒乓球两端的地轴上。完成制作。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点位于 (选填“东”或“西”)半球。
(2)小新想要在图2中画出北回归线(北纬23.5°),他应该画在 (选填“AB”、“B与赤道”或“C和赤道”)之间。
(3)下列地球仪中,组装正确的是 。
25.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自制太阳系模型”的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制作模型,改进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量规】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表中横线处应填 。
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节选)
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行星形状和大小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只有一项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不合理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有1~3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3处以上缺失
各行星外观特征 每个行星特征明显 . 行星特征不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2)【制作】某同学利用材料制作出太阳系模型如图,八大行星资料卡如表2。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科学性错误(写出一点即可) 。
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体积(地球=1) 0.056 0.856 1.0 0.15 1316 745 65.2 57.1
含水量 北极有冰 不存在 71%为海洋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大气含量(主要) 无大气 二氧化碳 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氦气 氢气、氦气 氮气、甲烷 氢气、氦气、甲烷
地表平均温度(℃) 167% 15°C -160°C
距离地球(亿公里) 0.917 0.414 0 0.783 6.29 12.8 27.2 43.5
(3)【评价】除地球外,再选择一颗最合适人类宜居的行星,分析其宜居条件 。
(4)【拓展】下列哪些事实支持“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_____。
A.地球与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C.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
D.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9分)
26.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认识】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请说出一点相关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
(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
经纬线 .
27.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新模型取代旧模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模型也有可取之处,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如图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地心说”模型虽然不正确,但也可以解释一些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请举出一个例子 。
(2)根据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 ③地球是球形的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28.据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仪上,纬线AB (填“>”,“<”或“=”)CD,经线AC (填“>”,“<”或“=”)BD。
(2)村庄甲在村庄乙的 方向;如果甲、 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米。
29.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慢,或不变”)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0.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
(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
(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