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强化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浙教版七上第1~2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智能手机具有显示步数的功能,那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 小科认为:手机中可能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实验并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和评价
【答案】B
【详解】小科猜想手机中可能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科学观察和测量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技能,下列使用的特殊方法中,不能达成测量目的是( )
A. 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B. 测量塑料片的厚度
C.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D.测量零件的周长
【答案】B
【详解】A.金属丝的直径太小,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先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总长度L,然后算出金属丝的直径,采用了累积法,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塑料片的厚度太小,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故B符合题意;
C.小石块是不规则固体,可以采用排水法来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故C不符合题意;
D.零件周长不能直接测量,让零件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量出两点之间线段长度就是零件周长,用到了滚轮法测量零件的周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科学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若发生意外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用试管加热时被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完成实验后清理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用试管加热时被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进行物理降温,选项正确;
B、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选项正确;
C、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冲洗掉化学试剂,再采用其它措施,选项正确;
D、实验器材不慎打碎,要立即报告老师,并及时清理干净,选项错误;
故选D。
4.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答案】D
【详解】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对于本题中,相同量的水银变化相同的温度,体积变化也是相同的,所以内径较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因为两支都是合格的温度计,所以示数应该相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在校运会上,小宁对裁判使用皮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成绩偏小。下列申述理由合理的是( )
A.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B.没有跳到正前方时,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
C.测量时皮尺上2cm刻度与起跳处对齐 D.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答案】A
【详解】A.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即刻度增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A符合题意;
B.没有跳到正前方时,直接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即斜着测量时,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
C.起跳的点和皮卷尺上2cm刻度处对齐,按落地点的刻度读数,测量的成绩会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皮卷尺测量的距离变长,即测量结果偏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是相同的
D.细胞可以由细胞分裂产生
【答案】C
【分析】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A.细胞学说认为,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细胞学说认为,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
C.动物植物的基本结构不相同,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三种细胞结构,C错误。
D.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D正确。
故选C。
7.小新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为50倍
B.步骤1是通过更换物镜来实现
C.步骤3是通过调节反光镜使图像清晰
D.步骤5要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答案】D
【分析】(1)准焦螺旋能够升降镜筒。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1对光、2调节粗准焦螺旋、3调节细准焦螺旋、4移动玻片标本、5转动转换器。
(4)图中A反光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最大为5×40=200倍,A错误。
B.步骤1视野由黑暗变明亮是对光,是通过更换遮光器或者调节反光镜来实现的,B错误。
C.步骤3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C错误。
D.步骤5细胞放大倍数变大,要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D正确。
故选D。
8.有“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如图),其繁殖方式以分株扦插为主,我们也常用铁皮石斛花入药。在植物分类中,铁皮石斛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详解】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铁皮石斛具有这些特征:它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开花,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斛果。因此,铁皮石斛属于被子植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面部解锁”“刷脸支付”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大型卖场有“刷脸支付”,对着摄像头就能用对应的支付宝进行付款,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生态系统多样性 B.对长相相似的双胞胎,该技术不能用
C.说明生物物种多样性 D.说明遗传多样性
【答案】D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类型的多样性,例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A错误。
B.虽然双胞胎在长相上可能非常相似,但他们的面部特征在细节上仍然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足以被高精度的生物识别技术所捕捉和识别,B错误。
C.人是一个物种,不能体现“生物物种多样性”,C错误。
D.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题干所述体现了遗传多样性,D正确。
故选D。
10.小科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稀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B.清水、凉开水、稀碘液
C.热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D.清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答案】D
【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生理盐水)→漱(凉开水、清水)→刮(用牙签)→涂→盖(盖玻片)→染和吸(稀碘液和吸水纸)。
【详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或清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凉开水(或清水)、生理盐水、稀碘液,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如图表示狗、猫、虎、豹四种动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目
B.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
【答案】B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种,目是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A错误。
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正确。
C.猫与豹同科,猫与狗同目,目比科大,因此,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近,C错误。
D.虎与豹同属,虎与猫同科,科比属大,因此,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D错误。
故选B。
12.今年 5 月, 有专家在浙江“树排沙”保护区观测到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鹭, 表明浙江在鸟类保护措施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如图)判断,最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
A.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
C.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D.重视树排沙保护区的建设
【答案】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由分析图表可知,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被破坏。故保护黑脸琵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故选D。
13.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图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
B.乙图显微镜镜头由转换成,视野中的亮度会变亮,观察细胞的数量较少
C.丙图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
D.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也能观察到丁图中的叶绿体结构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焦、观察、整理五个步骤。
【详解】A.当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和损坏镜头,故A正确。
B.图乙中的镜头为物镜,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故显微镜镜头由转换成,倍数变大,视野中的亮度会变暗,故B错误。
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逆时针流动,故C错误。
D. 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没有叶绿体,故D错误。
故选A。
14.小永想测出塑料空盒(密封性良好)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
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
②将塑料空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
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
④将小铁块拿出,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关紧塑料盒,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以上各步均忽略沾水影响,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详解】由于塑料空盒在水中时漂浮的,所以在测量体积时应使用一个小铁块,使小铁块和塑料盒这个整体能浸没在水中,减去原有水的体积,即可得到塑料盒的体积,故①④可以测出塑料盒的体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某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标定刻度过程中发现外界温度与液柱距左端导管口距离的关系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40 50 60
距离/cm 2.10 1.50 0.90
A.该温度计的原理是液柱的热胀冷缩
B.温度每升高1℃液柱向右移动0.9cm
C.该温度计最大的测量温度为75℃
D.将圆底烧瓶置于30℃的水中时,液柱左端距导管最左边2.50cm
【答案】C
【详解】A.该温度计是利用容器内的气体热胀冷缩来标记温度的,故A错误;
B.40~50℃温度变化10℃,变化距离
2.10cm-1.50cm=0.60cm
故每升高1℃,液柱向左移动
故B错误;
C.50~60℃温度升高10℃,液柱左移
1.5cm-0.9cm=0.6cm
当液柱再移动0.9cm时,温度升高
此时温度
60℃+15℃=75℃
故C正确;
D.当置于30℃的水中时,温度降低
40℃-30℃=10℃
液柱右移
10×0.06m=0.6cm
液柱左端距导管最左边
2.10cm+0.6cm=2.70cm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并完成单位换算。
(1)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直径为2 。
(2)班级内课桌高度约为750 。
(3)50cm= mm。
(4)4.6mL= m3。
【解答】解:(1)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直径为2cm;
(2)班级内课桌高度约为75cm=750mm;
(3)50cm=500mm;
(4)4.6mL=4.6cm3=4.6×10﹣6m3。
故答案为:(1)cm;(2)mm;(3)500;(4)4.6×10﹣6。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A: ,E: 。
(2)加热少量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
【解答】解:(1)仪器A、E分别为胶头滴管、药匙;故答案为:胶头滴管;药匙;
(2)加热少量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故答案为:BDF。
18.在科学观察和实验中,常用到测量。
(1)在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甲所示),测量结果为 cm。
(2)小益人不舒服想用水银体温计(如图乙所示)测量体温。由于疏忽忘记甩就直接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结果 (填“准确”或“不准确”)。
【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物体的长度为:9.80cm﹣6.00cm=3.80cm;
(2)由图乙知,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8℃,丙的示数为38.2℃,说明被测体温高于体温计原来的示数,故该次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故答案为:(1)3.80;(2)准确。
19.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0℃ 42.0℃,最小刻度为 ℃。小科同学用此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他把体温计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 (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35℃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钟,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 。
【解答】解: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35.0℃到 42.0℃,观察其刻度,每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最小刻度值为0.1℃。
消毒后,为了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 35℃以下,需要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用力甩几下,因为甩动时,体温计内的水银会因惯性而向下运动,从而使水银柱回落到35℃以下。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是因为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由于缩口的阻挡,上方的水银不能回到玻璃泡内,所以水银柱的高度保持不变,能够离开人体后继续读数。
故答案为:0.1;用力甩几下;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由于缩口的阻挡,上方的水银不能回到玻璃泡内,所以水银柱的高度保持不变,能够离开人体后继续读数。
20.如图甲是项目化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显微镜。请回答:
(1)甲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填“目”或“物”)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光学显微镜的 (填编号)。
(3)用图乙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上。
【解答】解:(1)水滴起到了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与物镜的功能相似,甲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2)上下调整支架相当于显微镜升降镜筒,相当于调节图乙光学显微镜的②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3)小黑点随着目镜的移动而移动,由此判断小黑点可能在目镜上。
故答案为:(1)物;
(2)②;
(3)目镜。
21.如图为我市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
(1)图中的水稻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
(2)写出图中含鸭的一条食物链: 。
(3)除温度、水、空气、无机盐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 。
【解答】解:(1)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样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图中的水稻种子外面有果皮包,属于被子植物。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图中含鸭的食物链有:杂草→鸭、水稻→昆虫→鸭。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因此,除温度、水、空气、无机盐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光照。
故答案为:(1)被子;
(2)杂草→鸭(或水稻→昆虫→鸭);
(3)光照。
22.冬天,很多人都爱吃青菜。如图为青菜的分类地位图示,在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青菜、水稻、水杉、种子蕨等植物,则其中表示青菜的是 (选填“P”、“Q”、“R”或“S”)。上述所列举的其它三种植物中与青菜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1a 有种子…………………………… 1b 无种子…………………………P2a 种子有果皮包被………………… 2b 种子无果皮包被…………………Q3a 叶呈倒卵形………………………R3b 叶呈带形…………………………S
青菜及其分类地位 二歧分类检索表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罂粟目
科 十字花科
属 芸苔属
种 青菜种
【解答】解:青菜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且属于双子叶植物,叶呈倒卵形,因此表示青菜的是R;
青菜、水稻属于被子植物,水杉和种子蕨属于裸子植物,所以与青菜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水稻。
故答案为:R;水稻。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23.七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快慢与运动是否有关?”。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猜想二: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四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赛跑后三种状态下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米赛跑后
小宁 82 123 136
小科 80 125 138
小晶 78 120 135
小莹 79 121 137
(1)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你支持猜想 (填“一”或“二”)。
(2)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①提出问题:②制订计划:③收集证据:④建立猜想与假设;⑤评价与交流;⑥分析证据:⑦得出结论。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3)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基本步骤分析,王老师的“估计”属于 (填步骤名称,下同),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
【解答】解:(1)通过观察表格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跳绳后和100米赛跑后,所有同学的脉搏次数都明显增加。这说明运动活动会导致脉搏加快,与“猜想一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相符。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评价和交流。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提出问题、④建立猜想与假设、②制订计划、③收集证据、⑥分析证据、⑦得出结论、⑤评价与交流。
(3)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估计同学可能在发烧,属于建立猜想与假设的阶段,她要求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收集证据。
故答案为:
(1)一。
(2)①④②③⑥⑦⑤。
(3)建立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
24.小龙同学用自制的温度计(如图a)来探究薄壁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分别选用横截面积为S1、S2(S1>S2)的细管进行实验,把玻璃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如图b所示,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横截面积 温度t/℃ 液柱高度h/cm
1 S1 0 5
2 S1 20 9
3 S1 40 13
4 S2 0 6
5 S2 20 12
6 S2 40 18
(1)分析比较序号 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玻璃瓶,温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液柱高度越大。
(2)小龙把自制的温度计(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1)放入水中,稳定后测得液柱高度为11厘米。请结合表格数据分析,此时水的温度是 ℃。
(3)用横截面积为S1、S2的细管分别制成的温度计相比较,利用 (选填“S1”或“S2”)制成的温度计的精确度较高。
(4)为了制成的温度计有较高的精确度,除了改变细管的横截面积S以外,还有什么方法? 。
【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比较细管横截面积S和液柱高度h的关系,就要控制其他的变量相同,即控制液泡和温度t相同,改变细管横截面积S,观察液柱高度h的变化,所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4(或2和5、或3和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液泡,温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液柱高度越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1时,液柱每增加1cm,温度增加值为:Δt=20℃÷(9cm 5cm)=40℃÷(13cm 5cm)=5℃/cm,液柱高度为11厘米时,水的温度是t=Δt×Δh=5℃/cm×(11cm 5cm)=30℃;
(3)用横截面积为S1、S2的细管分别制成的温度计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利用S2制成的温度计的液柱变化更大,精确度较高;
(4)在细管的横截面积相同时,增加玻璃瓶及内测温液体的体积可以增大温度计的精确度。
故答案为:(1)1和4(或2和5、或3和6);(2)30;(3)S2;(4)增加玻璃瓶及内测温液体的体积。
25.小港同学使用显微镜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忙解决:
(1)如图甲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
A.1、3、5 B.2、4、6 C.2、4、5 D.2、3、5
(2)当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乙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个。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1、2有螺纹为物镜,3、4无螺纹为目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2,在观察的时,高倍物镜距离玻片就近,高倍镜距离近,近视野就窄,但看到物像大,因此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5。
故答案为:D。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
故答案为:(1)D;
(2)5。
26.小实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组织的三级跳比赛,他根据平时的训练体会,猜想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有:起跳速度、跳跃角度等。他用图示弹射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一:保持弹射角度θ不变,改变弹簧压缩量,依次增大小球弹射初速度v,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B、C三点。
实验二: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改变弹射角度θ进行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
抛射角度θ 15° 30° 45° 60° 75°
抛射距离/cm 50 86.6 100 86.6 50
(1)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可得出结论: 。
(2)实验二中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的目的是 。
(3)小实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得到启发,他要提高自己三级跳远成绩的做法是 。
【解答】解:(1)如图可知,在抛射角一定时,小球弹射初速度v越大,抛射距离越远,可得到的结论是:炮射角一定时,小球抛射初速度v越大,抛射距离越大;
(2)要探究抛射距离与抛射角度θ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抛射初速度相同,所以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控制抛射初速度不变;
(3)由表格数据知:在抛射速度一定时,抛射角逐渐的增大,抛射距离增大;到45°时,抛射距离最大,抛射角再次增大时,飞行距离反而减小,所以在要提高自己三级跳远成绩的做法是以最快是速度沿着与地面成45°的角起跳。
故答案为:(1)在抛射角一定时,速度越大,抛射距离越远;(2)控制小球抛射初速度相同;(3)以最快是速度沿着与地面成45°的角起跳。
27.小科想探究蜗牛运动快慢是否与温度有关。他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格纸,以及培养皿、棉线、记号笔、刻度尺获取蜗牛运动的距离。方案设计如下:在三张大小相同的方格纸上标注中心位置O,取其中一张纸置于培养皿下方,在培养皿内倒入温度为13℃、深为1厘米的水。将同一只蜗牛置于中心点O处水中,待蜗牛开始爬行时,计时观察3分钟。根据蜗牛在每隔30秒的位置,在标有13℃的方格纸上描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重复操作记录22℃和31℃条件下蜗牛的运动路径并计算结果。
组别 温度 3分钟内蜗牛运动的平均距离/cm
1 13℃ a
2 22℃ b
3 31℃ c
(1)图甲是小科观察记录的一组数据,小科依据图甲获取蜗牛运动距离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
(2)实验中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 。
(3)小丽认为小科的设计中用同一只蜗牛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几次实验,前一次温度对蜗牛下一次温度下的运动会产生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
(4)小科修改方案之后,重新实验,收集并处理数据。如果温度越高,蜗牛爬的越快,则a、b、c之间的大小的关系是 。
【解答】解:(1)可以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举例,操作就是用一根细棉线与曲线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蜗牛运动的距离。
(2)为了减小误差,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实验中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
(3)为了避免这种影响,可以取生理状态相似,生长状况良好的蜗牛分别在三个温度不同的水中进行实验。
(4)如果温度越高,蜗牛爬的越快,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大,故c>b>a。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28.青蟹、梭子蟹、河蟹是常见的三种蟹。小科根据查到的资料建立了表格:
名称 身体分节 头胸甲 第五对步足形状
青蟹 20节 头胸甲呈椭圆形 呈桨状
梭子蟹 20节 头胸甲呈梭形 呈桨状
河蟹 21节 头胸甲呈方圆形 扁而尖
(1)青蟹、梭子蟹、河蟹都属于 (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2)由结构特征来看,三种动物中,青蟹和 的亲缘关系更近。
(3)小科根据上述资料建立如图检索表,请你补充完整。
1a身体分21节,第五对步足扁而尖………河蟹1b ………………………22a头胸甲呈梭形………………………………梭子蟹2b头胸甲呈椭圆形……………………………青蟹
【解答】解:(1)青蟹、梭子蟹、河蟹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2)由结构特征来看,三种动物中,青蟹和梭子蟹身体分20节,第五对步足都呈桨状,因此,它们的亲缘关系更近。
(3)1a身体分21节,第五对步足扁而尖;1b 身体分20节,第五对步足呈桨状。
(4)青蟹身体呈青绿色,头胸甲呈椭圆形,第五对步足呈桨状,因此,丙是青蟹。梭子蟹头胸甲呈梭形第五对步足呈桨状,因此,乙是梭子蟹。河蟹头胸甲呈方圆形,第五对步足扁而尖,因此,甲是河蟹。
故答案为:
(1)无脊椎动物。
(2)梭子蟹。
(3)身体分20节,第五对步足呈桨状。
29.学校开展细胞模型制作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细胞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表的评价量规表。第三组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图。请回答: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表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2处缺失结构 不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
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
(1)根据评价指标b,图中“?”处的结构最好用 色橡皮泥制作。
(2)根据评价指标a,该组同学的作品被评定为良好,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3)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选择的材料是 ,其理由是 。
【解答】解:(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根据评价指标b: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的结构的功能,图中“?”处的结构是叶绿体,最好用绿色橡皮泥制作。
(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图②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型图,无细胞壁结构,没标出线粒体;因此,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结构要完整,无缺失,应该增加细胞壁,标出线粒体。
(3)细胞膜是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能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用网眼很小细纱网代表细胞膜可以更好的展示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故答案为:
(1)绿。
(2)增加细胞壁,标出线粒体。
(3)网眼很小的细纱网;能够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30.小明利用可下沉的金属块来测量漂浮的塑料盒的体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甲),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50毫升。
②将金属系上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1毫升。
③将塑料盒栓在同一根细绳上,缓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金属和塑料盒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7毫升。
(1)金属的体积是 ;塑料盒的体积是 。
(2)若只需测量塑料盒的体积,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 。(填①、②或③)
(3)如何测量气体的体积呢?小明思考后提出可用量筒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通过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能实现这一目的装置是 。
【解答】解:(1)由题可知测量得到金属的体积为:V金=61毫升﹣50毫升=11毫升;
V盒=67毫升﹣61毫升=6毫升;
(2)若只需要测量塑料盒的体积,就不需要单独测量水的体积,即步骤①;
(3)ab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不会进入量筒中,无法测量,c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进入量筒中的刚好等于气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1)11mL;6mL;(2)①;(3)c。
31.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记录哺乳动物694种、鸟类1445种、爬行动物626种、两栖动物629种、鱼类5082种、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56886种。
资料二: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40年间从1100余只增至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 的多样性。
(2)资料中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得益于 的建立。
(3)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请写出一项你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举措: 。
【解答】解:(1)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程度,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此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物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就地保护是在濒危生物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故资料中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得益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3)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中学生可采取的举措有:不乱扔垃圾、爱护野生动、植物等。
故答案为:(1)物种(生物种类);
(2)自然保护区;
(3)不乱扔垃圾(爱护野生动、植物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强化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浙教版七上第1~2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智能手机具有显示步数的功能,那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 小科认为:手机中可能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实验并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和评价
2.科学观察和测量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技能,下列使用的特殊方法中,不能达成测量目的是( )
A. 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B. 测量塑料片的厚度
C.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D.测量零件的周长
3.科学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若发生意外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用试管加热时被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完成实验后清理
A.A B.B C.C D.D
4.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5.在校运会上,小宁对裁判使用皮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成绩偏小。下列申述理由合理的是( )
A.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B.没有跳到正前方时,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
C.测量时皮尺上2cm刻度与起跳处对齐 D.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6.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是相同的
D.细胞可以由细胞分裂产生
7.小新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为50倍
B.步骤1是通过更换物镜来实现
C.步骤3是通过调节反光镜使图像清晰
D.步骤5要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8.有“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如图),其繁殖方式以分株扦插为主,我们也常用铁皮石斛花入药。在植物分类中,铁皮石斛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9.“面部解锁”“刷脸支付”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大型卖场有“刷脸支付”,对着摄像头就能用对应的支付宝进行付款,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生态系统多样性 B.对长相相似的双胞胎,该技术不能用
C.说明生物物种多样性 D.说明遗传多样性
10.小科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稀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B.清水、凉开水、稀碘液
C.热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D.清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11.如图表示狗、猫、虎、豹四种动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目
B.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
12.今年 5 月, 有专家在浙江“树排沙”保护区观测到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鹭, 表明浙江在鸟类保护措施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如图)判断,最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
A.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
C.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D.重视树排沙保护区的建设
13.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图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
B.乙图显微镜镜头由转换成,视野中的亮度会变亮,观察细胞的数量较少
C.丙图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
D.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也能观察到丁图中的叶绿体结构
14.小永想测出塑料空盒(密封性良好)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
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
②将塑料空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
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
④将小铁块拿出,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关紧塑料盒,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以上各步均忽略沾水影响,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某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标定刻度过程中发现外界温度与液柱距左端导管口距离的关系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40 50 60
距离/cm 2.10 1.50 0.90
A.该温度计的原理是液柱的热胀冷缩
B.温度每升高1℃液柱向右移动0.9cm
C.该温度计最大的测量温度为75℃
D.将圆底烧瓶置于30℃的水中时,液柱左端距导管最左边2.50cm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并完成单位换算。
(1)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直径为2 。
(2)班级内课桌高度约为750 。
(3)50cm= mm。
(4)4.6mL= m3。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A: ,E: 。
(2)加热少量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
18.在科学观察和实验中,常用到测量。
(1)在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甲所示),测量结果为 cm。
(2)小益人不舒服想用水银体温计(如图乙所示)测量体温。由于疏忽忘记甩就直接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结果 (填“准确”或“不准确”)。
19.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0℃ 42.0℃,最小刻度为 ℃。小科同学用此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他把体温计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 (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35℃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钟,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 。
20.如图甲是项目化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显微镜。请回答:
(1)甲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填“目”或“物”)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光学显微镜的 (填编号)。
(3)用图乙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上。
21.如图为我市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
(1)图中的水稻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
(2)写出图中含鸭的一条食物链: 。
(3)除温度、水、空气、无机盐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 。
22.冬天,很多人都爱吃青菜。如图为青菜的分类地位图示,在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青菜、水稻、水杉、种子蕨等植物,则其中表示青菜的是 (选填“P”、“Q”、“R”或“S”)。上述所列举的其它三种植物中与青菜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青菜及其分类地位 二歧分类检索表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罂粟目
科 十字花科
属 芸苔属
种 青菜种
1a 有种子…………………………… 1b 无种子…………………………P2a 种子有果皮包被………………… 2b 种子无果皮包被…………………Q3a 叶呈倒卵形………………………R3b 叶呈带形…………………………S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23.七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快慢与运动是否有关?”。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猜想二: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四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赛跑后三种状态下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米赛跑后
小宁 82 123 136
小科 80 125 138
小晶 78 120 135
小莹 79 121 137
(1)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你支持猜想 (填“一”或“二”)。
(2)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①提出问题:②制订计划:③收集证据:④建立猜想与假设;⑤评价与交流;⑥分析证据:⑦得出结论。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3)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基本步骤分析,王老师的“估计”属于 (填步骤名称,下同),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
24.小龙同学用自制的温度计(如图a)来探究薄壁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分别选用横截面积为S1、S2(S1>S2)的细管进行实验,把玻璃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如图b所示,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横截面积 温度t/℃ 液柱高度h/cm
1 S1 0 5
2 S1 20 9
3 S1 40 13
4 S2 0 6
5 S2 20 12
6 S2 40 18
(1)分析比较序号 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玻璃瓶,温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液柱高度越大。
(2)小龙把自制的温度计(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1)放入水中,稳定后测得液柱高度为11厘米。请结合表格数据分析,此时水的温度是 ℃。
(3)用横截面积为S1、S2的细管分别制成的温度计相比较,利用 (选填“S1”或“S2”)制成的温度计的精确度较高。
(4)为了制成的温度计有较高的精确度,除了改变细管的横截面积S以外,还有什么方法? 。
25.小港同学使用显微镜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忙解决:
(1)如图甲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
A.1、3、5 B.2、4、6 C.2、4、5 D.2、3、5
(2)当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乙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个。
26.小实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组织的三级跳比赛,他根据平时的训练体会,猜想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有:起跳速度、跳跃角度等。他用图示弹射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一:保持弹射角度θ不变,改变弹簧压缩量,依次增大小球弹射初速度v,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B、C三点。
实验二: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改变弹射角度θ进行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
抛射角度θ 15° 30° 45° 60° 75°
抛射距离/cm 50 86.6 100 86.6 50
(1)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可得出结论: 。
(2)实验二中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的目的是 。
(3)小实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得到启发,他要提高自己三级跳远成绩的做法是 。
27.小科想探究蜗牛运动快慢是否与温度有关。他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格纸,以及培养皿、棉线、记号笔、刻度尺获取蜗牛运动的距离。方案设计如下:在三张大小相同的方格纸上标注中心位置O,取其中一张纸置于培养皿下方,在培养皿内倒入温度为13℃、深为1厘米的水。将同一只蜗牛置于中心点O处水中,待蜗牛开始爬行时,计时观察3分钟。根据蜗牛在每隔30秒的位置,在标有13℃的方格纸上描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重复操作记录22℃和31℃条件下蜗牛的运动路径并计算结果。
组别 温度 3分钟内蜗牛运动的平均距离/cm
1 13℃ a
2 22℃ b
3 31℃ c
(1)图甲是小科观察记录的一组数据,小科依据图甲获取蜗牛运动距离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
(2)实验中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 。
(3)小丽认为小科的设计中用同一只蜗牛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几次实验,前一次温度对蜗牛下一次温度下的运动会产生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
(4)小科修改方案之后,重新实验,收集并处理数据。如果温度越高,蜗牛爬的越快,则a、b、c之间的大小的关系是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28.青蟹、梭子蟹、河蟹是常见的三种蟹。小科根据查到的资料建立了表格:
名称 身体分节 头胸甲 第五对步足形状
青蟹 20节 头胸甲呈椭圆形 呈桨状
梭子蟹 20节 头胸甲呈梭形 呈桨状
河蟹 21节 头胸甲呈方圆形 扁而尖
(1)青蟹、梭子蟹、河蟹都属于 (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2)由结构特征来看,三种动物中,青蟹和 的亲缘关系更近。
(3)小科根据上述资料建立如图检索表,请你补充完整。
1a身体分21节,第五对步足扁而尖………河蟹1b ………………………22a头胸甲呈梭形………………………………梭子蟹2b头胸甲呈椭圆形……………………………青蟹
29.学校开展细胞模型制作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细胞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表的评价量规表。第三组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图。请回答: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表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2处缺失结构 不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
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
(1)根据评价指标b,图中“?”处的结构最好用 色橡皮泥制作。
(2)根据评价指标a,该组同学的作品被评定为良好,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3)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选择的材料是 ,其理由是 。
30.小明利用可下沉的金属块来测量漂浮的塑料盒的体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甲),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50毫升。
②将金属系上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1毫升。
③将塑料盒栓在同一根细绳上,缓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金属和塑料盒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7毫升。
(1)金属的体积是 ;塑料盒的体积是 。
(2)若只需测量塑料盒的体积,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 。(填①、②或③)
(3)如何测量气体的体积呢?小明思考后提出可用量筒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通过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能实现这一目的装置是 。
31.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记录哺乳动物694种、鸟类1445种、爬行动物626种、两栖动物629种、鱼类5082种、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56886种。
资料二: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40年间从1100余只增至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 的多样性。
(2)资料中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得益于 的建立。
(3)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请写出一项你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举措: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