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山川之美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第三单元主题为“寄情山水”,所选的作品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思,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对话。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一定的山水诗,能够感悟山水诗的美感。经过这一单元《古诗三首》的铺垫,对于如何从写作角度、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感悟诗歌中呈现的山水之美,对于预备学生而言,不是太难,他们也能从中感悟到作者对山川美景的赞美之情。不过,由于生活年代以及人生阅历的差异,如何感受作者借山川美景来抒发自己的寄情山水、远离政治俗世、追求内心纯净愉悦的情感,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难点。要把这个难点突破,就一定要引领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疏通字面上的障碍,充分、反复朗读,最好能在此过程中有所质疑,这样就能比较好地保证课堂学习的充分与探究的深入。
如何学好文言文,教师带着学生实践“预习三读法”:初读,正音,读通顺;再读,解释,读明白;三读,质疑,读深入。当然,每一个环节的读,并不仅仅限于一遍。学习《山川之美》前,教师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与字典,按“预习三读法”作好充分预习。
学习活动的小组采用前后四人自然分组法。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断句,疏通文句,了解大意,反复品读,背诵课文。
2、通过探讨文章结构安排,体味文章清幽明丽的意境美。
3、了解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探讨写作角度与结构安排,体味文章清幽明丽的意境美,把握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文末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疏通诗句
课前布置学生采用“预习三读法”,正音、释义、质疑。
根据古诗文预习要求,疏通文字,连贯朗读课文。
既是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也是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导入目标
明确要求
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导入语:这一周,我们沉浸在祖国的山水美景中,领略了曹操笔下沧海之壮阔、杜甫眼中泰山之雄伟、苏轼泛舟西湖之秀美,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以及博大、进取、豪迈的胸怀。
聆听、回顾、思考、共鸣。
既是对这一单元学习内容的回顾,也是为本课学习的铺垫。
预习检测
断句朗读
把握节奏
出示PPT(没有句读原文)
要求:准确断句,明晰节奏
方式:个读、互读、指读、齐读
明确:本文语言朗朗上口,以四字为主,整饬铿锵,要二二停顿;最后以长句收束,如涓涓细流,终归大海,要注意停顿节奏。
1、看PPT原文。
2、个别轻读。
3、同桌互读。
4、举手范读。
5、全班齐读。
6、思考节奏、调整节奏。
出示没有句读的原文,是要考察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各种形式的朗读,是为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增强感悟,把握节奏。
质疑释疑
疏通文意
初探美感
1、学生质疑“预习三读法”时没有理解的字词句。
2、师生互动释义,达成共识。
3、出示PPT(若有未解之处,继续解疑;若都已解,则作为预习效果测试)
4、提问:你认为作者笔下的山川美在哪里?请圈划出具体的景物。
板书关键字
5、明确:美在“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啼声”“夕阳”“沉鳞”
小结: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以及一切与之和谐相映的事物都充满了美感。
1、提出疑问。
2、借助工具书释义。
3、分组解释PPT所示加点字与重点句。
4、思考、圈划、交流。
字词句疏通,为深入理解文意扫清障碍。
圈划关键词,准确找到相关景物,感受山高、水清、景物和谐之美。
深入学习
分析结构
品味美感
1、出示写景部分译文PPT(次序打乱)
2、对照译文,说出原文
3、讨论:为何不能打乱次序?(引导从写作角度思考结构安排的用意)
4、小结:
①紧扣文题“山川”,总起点明写作对象,视线由高到低,有动有静
②再写色彩变化,“五色”与“青”“翠”,既是上句“清流见底”视线的平移,又呈明亮色彩的层次感;
③再写一天晨昏变化及生命之美,接上句“四时”,体现写作手法上的先大后小、先总后细。
5、齐读写景部分,感受作者写山川的视角之美与笔力之佳。
1、对照译文,说出原文。
2、思考、讨论、交流。
本环节是整堂课的重点所在,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看学生译文与原文的对照熟练度,强化对课文的熟悉;二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作角度编排的用意,感受视线、色彩的变化带来的美感,体会声音、动作凸显山川幽静的效果,从而深入体会山川之美。
研读课文
知人论世
感悟文旨
1、作者描绘的峰、流、石壁、林、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之美,在文中可用哪个词概况?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① “仙都”;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此喜爱山水的陶弘景是个怎样的人呢?
出示PPT,介绍作者。
明确:热爱山水,寄情于山水之间
3、这篇美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出示PPT,了解写作背景与本文原题。
明确:南北朝时,文人遁隐山林,寄情山水并通过书信互为安慰的时代特征,把握“书”的意思。
4、出示PPT,了解“康乐”
明确:谢灵运,山水诗鼻祖。政治失意及人生态度。
5、齐读末句,讨论作者为何要在文末提到谢康乐?有何用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此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也将自己能欣赏到这美景而将之引为知音,既体现出欣赏山水的悠然自得与愉悦之情,忍不住再次赞美自然山水之美,也有归隐山林、乐不思蜀之意。
1、思考、讨论、交流。
2、读作者简介,了解作者,交流发现,
3、读写作背景与本文原题,理解文人隐居山林,寄情山水,书信往来,表达心志的时代特点。
4、了解康乐公谢灵运,把握“山水诗鼻祖”,感受其地位之高。
5、齐读末句,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本环节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要引导学生一层一层慢慢深入探究,从“仙都”一词理解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进而追问:作者如此热爱山水是因为什么?结合作者的简介与写作背景,深入理解原来是寄情山水,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愉悦,并把握原题《与谢中书书》是和好友互为安慰的书信往来”,同时把握“书”的意思。本文最难点在于文末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必须在了解谢灵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他的仰慕之情及知音之意,然后在追问与启发中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自然山水中获得的身心愉悦,最后才能水到渠成地探究出作者的归隐山林之志。
归纳总结
作业巩固
能力拓展
1、朗读课文,读出铿锵节奏,读出挚爱深情,读出愉悦之情与仰慕之情。
2、出示PPT译文,看译文,背诵全文。(背诵形式、人数等视教学环节推进情况及课堂剩余时间而定)
3、总结:本文由景而情,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川美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以及在山水美景中的愉悦之情与归隐之意。
4、作业布置:
①诵读背诵课文
②积累重要字词
③完成拓展练习
④整理课堂笔记
1、齐读
2、背诵
3、总结
4、记录作业并独立完成
借助原来的译文(已调整为文中顺序)来背诵课文,是希望乘热打铁,巩固学习印象。
作业设计,既有基础部分的夯实,也有课文部分的延伸,课堂笔记的整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和复习习惯。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堂课,重点有效落实,但难点存在瓶颈。
课前的充分预习,有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学生在探讨结构编排时,已经提到了所有美景用“仙都”一词概况,将教学环节提前推进到了难点部分。预设与生成发生了变化,而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有所忽略,没有及时在学生提出“仙都”,教师板书“仙都”之后,及时点明这一词、这一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自豪之情,导致在后面难点理解文末句的用意及作者思想感情时,学生的理解差一口气,教师有点硬拉着学生走,而非预设中层层深入地慢慢由康乐的简介深入到作者对他的仰慕,最后自己探究出作者在山水中悠然自得、身心愉悦而愿意归隐山林的思想感情。
当然,这个难点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而言,的确不简单。在教学改进中,可以在简介作者时,适当再作一些铺垫与引领。知人,而后论世。这一点,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预备年级的时候,就慢慢培养学生这样的习惯、意识与能力。
课件11张PPT。山川之美
陶弘景读课文
准确断句,明晰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理解课文内容1.结合预习“三读法”,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质疑释疑,疏通文意。需掌握的重点词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五色交辉
3.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
5.夕日欲颓
6.沉鳞竞跃
7.实是欲界之仙都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落实重点字词,
达成共识。秀美的山川是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赏谈的。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猴的长啸、鸟儿的鸣叫声音此起彼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水流清澈见底。河流两岸的山石峭壁,(在阳光下)五颜六色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和翠绿的竹子,一年四季都具备。傍晚夕阳即将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康乐公)以来,不再有能(置身自然山水间)欣赏这山川奇丽景色的人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实是欲界之仙都。 陶弘景(452-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南京)人。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后隐居句曲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节选。
原题《答谢中书书》。
看文下注释。 “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小名客儿,年长后袭封为康乐公,因此世人都称他为“谢康乐”。 政治上的不得志,使谢灵运辞官隐居山林,将精神寄托于自然山水,并在诗歌领域中成为一代巨匠。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从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只有我才能欣赏到这种山水奇景。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也抒发了自己能置身自然山水间欣赏到山水美景的自得之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亲近自然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悠然自得之意,也表现了他归隐林泉的志趣。秀美的山川是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赏谈的。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猴的长啸、鸟儿的鸣叫声音此起彼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水流清澈见底。河流两岸的山石峭壁,(在阳光下)五颜六色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和翠绿的竹子,一年四季都具备。傍晚夕阳即将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康乐公)以来,不再有能(置身自然山水间)欣赏这山川奇丽景色的人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实是欲界之仙都。作业:
1.诵读背诵课文
2.积累重要字词
3.完成拓展练习
4.整理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