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4 计算题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4 计算题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16 08:3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师大版
专项04 计算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直接写出得数。
0.5×3= 0.09×8= 6÷12= 1.8×2=
8.6÷2= 4.1×0.7= 3.2÷4= 8.2×0.3=
2.直接写出得数。
7.2÷0.9= 3.6÷0.06= 2.4÷1.2= 0.12÷0.3=
5÷0.01= 4.4÷0.4= 12.56÷100= 30.5÷5=
3.口算。
5.62+0.8= 11÷90= 2.4×5= 1.2-1.2×0.5=
2.4÷0.08= 2.35÷23.5= 1.25×16= 10.01×99+10.01=
4.直接写出得数。
7.2÷0.9= 3.6÷0.06= 2.4÷1.2= 0.12÷0.3=
5÷0.01= 4.4÷0.4= 12.56÷100= 30.5÷5=
5.直接写出得数。
20×0.4= 0.25×8= 0.31×0.3= 1.3÷26=
1.6×400= 0.2×0.3= 0.125×0.4= 147÷14=
6.直接写出得数。


7.直接写出得数。


8.直接写出得数。
5.4÷0.9= 4.2÷2.1= 3.6×0.3=
2.7÷3= 25×0.4= 5.2÷2.6=
9.直接写得数。


10.直接写得数。
0.25×4= 2.45+1.55= 2.03×10= 1÷2=
10-5.3= 4.36-0.06= 0.3×5= 12.5×0.8=
11.直接写出的数。
0.3+0.5= 1.2-0.8= 0.25×4= 1.25×8=
0.6×0.7= 4.5÷0.9= 0÷3.65= 1÷0.01=
12.直接写得数。
0.3×0.02= 12.2÷0.1= 23.4÷100= 0.5×4= 0.9+0.1=
1.8-0.18= 0.52= 17÷1.7= 7.9+1= 4.2÷0.7×5=
13.算一算,比一比。
888÷8= 404÷4= 195÷13= 91÷7=
88.8÷8= 40.4÷4= 19.5÷13= 9.1÷7=
14.直接写出得数。
5.7-2.4= 8×1.25= 3.5×4= 1.56×100÷10=
1.2+2.6= 56×10.1= 10-9.48= 287÷0.1×0.01=
15.直接写出得数。
1.3+2.05= 0.6÷100= 3.27×10= 6-4.9=
5.87-5= 0.9×60= 20.91+0.09= 0.7÷7=
16.直接写出得数。
3.5+0.75= 0.1÷10= 4÷3= 7.23÷0.9≈
5.6-4.5= 82×0.5= 1÷0.04= 1÷0.2-1×0.2=
17.直接写出得数。
5÷0.2= 1÷0.25= 0.8×5= 4.8÷1.6=
0.36÷0.6= 7.2÷0.4= 1.25×80= 0.45÷0.9=
18.直接写出得数。
3.5÷0.7= 0.9×0.3= 1-0.55= 8÷0.008=
12.8+8.2= 3.4÷100= 4×0.25= 0.56÷0.2=
19.直接写出得数。


20.直接写出得数。


2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求验算。
16.8÷28= ☆4.48÷0.14=
2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求验算。
16.8÷28= ☆4.48÷0.14=
23.列竖式计算,带☆的算式要验算。
22.5÷0.25= 0.608÷1.6=
48÷5.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5.9÷15=
24.用竖式计算,带☆的要求验算。
16.8÷28= ☆4.48 ÷ 0.14=
25.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1.85÷0.17= 340.17÷17= 30.6÷1.5=
26.列竖式计算。
9.36÷5.2= 46.5÷0.15= 10.89÷7.26= 5.63÷7.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7.列竖式计算。
(计算并验算)
(先用精确值表示,再保留两位小数) (结果精确到百分位)
2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
29.竖式计算。
① ② ③验算:
3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5.2÷6= 45.65÷8.3=
15.9÷1.5= 6.46÷1.9=
31.用竖式计算。
20÷25= 0.512÷2.9≈(保留两位小数) 1.35÷0.5=(验算)
3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06×0.2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94×1.6=
78.6÷11=(用循环小数表示) ※19.5÷7.5=
33.28÷6.5(保留三位小数) 0.568÷0.14(保留两位小数) 38.6÷11(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34.列竖式计算。
31.7×0.6= 3.24÷2.4= 263.2÷13≈ (商保留一位小数)
35.用竖式计算。
324+84= 12.5-5.8= 8.4÷0.6= 4.6×3.5= 34÷4=
36.列竖式计算,商是循环小数的用简便形式表示。
5.7÷9= 69÷33= 1.66÷0.15=
37.列竖式计算。
0.85×7.04= 26.18÷1.7=
5.06×3.7= 16.65÷3.3≈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95÷25= 25.2÷8= △1.272÷24=
39.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28×1.5= 2.9×0.25≈ ※6.5×0.24=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0.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4÷4= 91÷2.6= 17.4÷15= ※16.38÷0.91=
41.计算下面各题。
(1)(19.4+8.6)÷0.4 (2)0.96÷0.4÷2
(3)2.8×0.5÷2.5 (4)4.5÷5+1.5×5
42.计算下面各题。
8.4÷0.25×4 9.15÷(4.86-1.2) 0.4×3.2+1.5÷1.2
43.计算下面各题。
8.4÷0.25×4 9.15÷(4.86-1.2) 0.4×3.2+1.5÷1.2
4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5.脱式计算。
17.54÷(2.66+7.34) 0.15÷0.25×5 56.28÷(13.56+14.44)
46.计算下面各题。

47.用你喜欢的方式脱式计算。
0.94÷1.25÷0.8 0.35+0.65×3.6
0.5×4÷0.5×4 4.5×7.2+4.5×2.8
4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49.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
42.72÷0.48+0.52 0.37+99×0.37
(4.7+1.8)÷2.6×0.5 3.2×12.5×0.08
50.脱式计算。

51.计算下面各题。
(1) (2)
52.脱式计算。
70÷(7.2-3.7) 5.6÷0.8-2.4×2 3.5×8.1÷1.5
(4.8+0.12)÷0.3 39÷(1.54+2.36) 0.25÷1.25×8
53.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4.脱式计算。
24.6÷6+3.3 3.6×4÷0.12
9.74÷0.125÷0.8 2.1+6.3÷0.7
5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25-6.09-2.01 2.5×1.25×4×80 1.6×78+7.8×34
2.6+7.4×3 96÷[(6.1-4.6)×8] 10÷2.5÷4
5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 (5) (6)
57.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可以简算)
(2-0.32×4)÷1.8 0.25×23.6×4 6.38×101-6.38
58.计算下列各题。
(4.8+0.12)÷0.8 17.5÷5+19.7 28÷0.25÷0.4
59.用简便方法计算。
0.125×97×8 (3.6+3.6+3.6+3.6)×2.5 5.6×3.4+5.6×5.6+5.6
6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25×16.2×4 (1.25-0.125)×8 7.28-0.28÷0.4
61.解方程。
5.34+x=30.6 4x÷0.2=8 6+5x=41
62.解方程。
5.6+x=10 3y-12=24 8m÷2=4.8
63.解方程。

64.解方程。
2.5x-1.4=5.6 x+6.2=9
3.5x=7.35 14.72÷x=4.6
65.解方程。
30.4-n=5.86 m÷0.6=0.45 2x+6.9=18.9
66.解下列方程。
x÷14.4=0.4 3.2×1.5+2x=6.4 12.3x-7.5x=57.6
67.解下列方程。
1.4x+x=120 4x-3×9=29
68.解方程。

69.解方程。
6×(x+3.5)=21.6 3x-50=136 x-0.36x=1.6 2.6x+5.8x=5.88
70.解方程。
3.2x-2.5x=2.87 4(3x-0.6)=4.68
71.解方程。
3(x+5)=27 5.4÷x=0.3 6x÷1.2=19
72.解方程。
18+0.5x=22 8x-3x=10 14x÷7=21
73.解下列方程。
(1)50-4x=41.76 (2)5.8x-x=24.96 (3)(2x-8)÷2.4=12
74.解方程。
3x-4.1=10.3 8m÷2=24 8y+4=20
75.解方程。

76.解方程。
①2.8+4x=9.04 ②x÷42=6
77.解方程。
6x-7.2=9.6 9x-4.6x=15.4 14.5-x+12=18.4
78.解方程。


79.解方程。

80.解方程。

8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8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83.计算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
84.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85.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86.看图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87.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 (2) (3)
88.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89.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90.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91.计算下面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1.5;0.72;0.5;3.6
4.3;2.87;0.8;2.46
2.8;60;2;0.4;
500;11;0.1256;6.1
3.6.42;;12;0.6
30;0.1;20;1001
4.8;60;2;0.4
500;11;0.1256;6.1
5.8;2;0.093;0.05
640;0.06;0.05;10.5
6.8;60;2;0.4
500;11;0.1256;6.1
7.1;900;4.5;9
3.8;140;0.1;0.036
8.6;2;1.08
0.9;10;2
9.10.5;0.5;5;4.5;70
10;0.99;0.05;0;0.74
10.1;4;20.3;0.5;
4.7;4.3;1.5;10
11.0.8;0.4;1;10
0.42;5;0;100
12.0.006;122;0.234;2;1;
1.62;0.25;10;8.9;30
13.111;11.1;101;10.1
15;1.5;13;1.3
【分析】观察各题目中被除数、除数的特点,然后利用商的变化规律可快速进行作答;由题观察可知每组被除数缩小了10倍,除数不变,则商也缩小10倍,根据这个性质,求出每组第一个商后,后一个商可直接写出结果。
14.3.3;10;14;15.6
3.8;565.6;0.52;28.7
15.3.35;0.006;32.7;1.1
0.87;54;21;0.1
16.4.25;0.01;;8.03;
1.1;41;25;4.8;
17.25;4;4;3
0.6;18;100;0.5
18.5;0.27;0.45;1000;
21;0.034;1;2.8
19.0.6;40;10;0.2;
26;0.5;4;4.5
20.70;9.6;0.06;1.5;3.4
0.653;5;1500;4.3;4.3
21.0.6;32
【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写“0”;如果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除法的验算用乘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据此解答。
【解析】16.8÷28=0.6 4.48÷0.14=32
验算:
22.0.6;32
【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除法的验算:根据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把除数和商相乘,如果乘得的积与被除数相同,那么原计算正确。
【解析】16.8÷28=0.6 4.48÷0.14=32
验算:
23.90;0.38;
8.89;1.06
【分析】(1)(2)(3)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得数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需要看得数的千分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或者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否则舍去。
(4)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积小数末尾的0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据此计算即可。
【解析】22.5÷0.25=90 0.608÷1.6=0.38

48÷5.4≈8.89(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5.9÷15=1.06
验算:
24.0.6;32
【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被除数的数用完时,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除法的验算,可以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进行验算。
【解析】16.8÷28=0.6 ☆4.48 ÷ 0.14=32

25.305;20.01;20.4
【分析】计算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当除数是小数时,先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除数变成整数再计算。
【解析】51.85÷0.17= 305 340.17÷17=20.01 30.6÷1.5=20.4

26.1.8;310;1.5;0.72
【分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保留小数的下一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解析】9.36÷5.2=1.8 46.5÷0.15=310

10.89÷7.26=1.5 5.63÷7.8≈0.7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7.0.064;160;
11.6666……≈11.67;18.42
【分析】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根据商×除数=被除数进行验算即可;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找到小数点后的第三位,看第三位上的数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直接舍去。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0.16÷2.5=0.064 28.8÷0.18=160
验算:
7÷0.6=11.6666…≈11.67 6.35×2.9≈18.42

28.80;190;0.36
【分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除法的验算,根据被除数=商×除数进行验算。
【解析】80 190 0.36
验算:
29.5.1;20.5;15,验算:15×0.42=6.3
【分析】第一小题是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从最高位开始作商,小数点也要根据被除数的小数点来点,据此得出答案;
第二小题是除数为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即变为12,此时被除数要变为246,运用整数除法计算,被除数的数用完时,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继续除;
第三小题是除数为小数的小数除法,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即除数变为42,此时被除数变为630;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否得到被除数,进而完成验算。
【解析】① ② ③验算:
验算:
30.4.2;5.5;
10.6;3.4
【分析】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小数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据此解答。
【解析】25.2÷6=4.2 45.65÷8.3=5.5
验算: 验算:
15.9÷1.5=10.6 6.46÷1.9=3.4
验算: 验算:
31.0.8;0.18;2.7
【分析】(1)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时,要在被除数的个位数字上面补0占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
(2)(3)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再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除法的验算可用商乘除数,结果等于被除数即正确,据此解答。
【解析】20÷25=0.8 0.512÷2.9≈0.18(保留两位小数) 1.35÷0.5=2.7(验算)
验算:
32.0.56;1.504
;2.6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写“0”;如果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保留小数的下一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乘法的验算用除法,除法的验算用乘法;
循环小数简写: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据此解答。
【解析】2.06×0.27≈0.56 0.94×1.6=1.504
验算:
78.6÷11= 19.5÷7.5=2.6
验算:
33.4.308;4.06;
【分析】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以按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会在循环的数字上面点上小圆点来表示。
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找到要求保留的数位看下一位;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往前进一;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小于5,要舍去。
【解析】
28÷6.5≈4.308 0.568÷0.14≈4.06 38.6÷11=

34.19.02;1.35;20.2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小于5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
【解析】31.7×0.6=19.02 3.24÷2.4=1.35 263.2÷13≈20.2

35.408;6.7;14;16.1;8.5
【分析】三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具体步骤: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若某一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则需向前一位进一。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解析】324+84=408 12.5-5.8=6.7 8.4÷0.6=14

4.6×3.5=16.1 34÷4=8.5

36.;;
【分析】小数的除法:当除数是小数时, 先把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几位( 位数不够时补0) ,使除数变成整数,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解析】 5.7÷9= 69÷33= 1.66÷0.15=

37.5.984;15.4
18.722;5.05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商保留几位小数,就算到它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值。
【解析】0.85×7.04=5.984 26.18÷1.7=15.4

5.06×3.7=18.722 16.65÷3.3≈5.05

38.3.8;3.15;0.053
【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法竖式可以用乘法验算。
【解析】 95÷25=3.8 25.2÷8=3.15

1.272÷24=0.053
验算:
39.4.92;0.7;1.56
【分析】小数乘法计算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积,然后确定两小数的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去掉即可。
保留一位小数,需看百分位,将百分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再将十分位后的数字去掉即可。
小数乘法的验算跟整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一样,将两个乘数的位置互换即可。
【解析】
验算:
40.1.6;35;1.16;18
【分析】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解析】6.4÷4=1.6 91÷2.6=35

17.4÷15=1.16 ※16.38÷0.91=18
验算:
41.(1)70;(2)1.2
(3)0.56;(4)8.4
【分析】(1)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先算除法、乘法,再算加法。
【解析】(1)(19.4+8.6)÷0.4
=28÷0.4
=70
(2)0.96÷0.4÷2
=2.4÷2
=1.2
(3)2.8×0.5÷2.5
=1.4÷2.5
=0.56
(4)4.5÷5+1.5×5
=0.9+7.5
=8.4
42.134.4;2.5;2.53
【分析】8.4÷0.25×4,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
9.15÷(4.86-1.2),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0.4×3.2+1.5÷1.2,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
【解析】8.4÷0.25×4
=33.6×4
=134.4
9.15÷(4.86-1.2)
=9.15÷3.66
=2.5
0.4×3.2+1.5÷1.2
=1.28+1.25
=2.53
43.134.4;2.5;2.53
【分析】这三道题需要严格遵循四则运算的顺序来计算。(1)对于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只有乘除),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2)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3)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解析】
44.8;92;10.8
【分析】先计算式子小括号中加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即可运算;
为了简便运算添加小括号,由于括号外是除号,则需要变号,将式子变为即可简便运算;
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内除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除法即可运算。
【解析】


45.1.754;3;2.01
【分析】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17.54÷(2.66+7.34)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0.15÷0.25×5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56.28÷(13.56+14.44)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析】17.54÷(2.66+7.34)
=17.54÷10
=1.754
0.15÷0.25×5
=0.6×5
=3
56.28÷(13.56+14.44)
=56.28÷28
=2.01
46.134.4;2.5;2.53
【分析】根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来解答。第1题,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第2题,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第3题,先同时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
【解析】
=33.6×4
=134.4
=9.15÷3.66
=2.5
=1.28+1.25
=2.53
47.0.94;2.69;
16;45
【分析】(1)先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把算式写成0.94÷(1.25×0.8),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2)按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顺序计算即可;
(3)根据乘法交换律:a×b×c=a×c×b,乘法结合律:a×b×c=a×(b×c)把算式写成(0.5÷0.5)×(4×4),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4)逆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把算式写成4.5×(7.2+2.8),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解析】0.94÷1.25÷0.8
=0.94÷(1.25×0.8)
=0.94÷1
=0.94
0.35+0.65×3.6
=0.35+2.34
=2.69
0.5×4÷0.5×4
=(0.5÷0.5)×(4×4)
=1×16
=16
4.5×7.2+4.5×2.8
=4.5×(7.2+2.8)
=4.5×10
=45
48.4.24;7.5
50;0.3
【分析】(1)按照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同时计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
(2)运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把原式转化为(5.3+4.7)×0.75简算;
(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解析】
=4+0.24
=4.24
=(5.3+4.7)×0.75
=10×0.75
=7.5
=(455-50)÷8.1
=405÷8.1
=50

=0.36÷1.2
=0.3
49.89.52;37;
1.25;3.2
【分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把0.37改写成,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简算;
,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用乘法结合律先计算得到1,再用3.2乘1计算。
【解析】
50.0.05;17.3;34.97
【分析】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
【解析】
=0.38÷7.6
=0.05

=12.8+4.5
=17.3
=36-1.03
=34.97
51.(1)13.4;(2)33.4
【分析】(1)先算乘法、除法,再算加法;
(2)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析】(1)
(2)
52.20;2.2;18.9;
16.4;10;1.6
【分析】(1)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即可;
(2)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即可;
(3)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即可;
(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即可;
(6)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70÷(7.2-3.7)
=70÷3.5
=20
5.6÷0.8-2.4×2
=7-4.8
=2.2
3.5×8.1÷1.5
=28.35÷1.5
=18.9
(4.8+0.12)÷0.3
=4.92÷0.3
=16.4
39÷(1.54+2.36)
=39÷3.9
=10
0.25÷1.25×8
=0.2×8
=1.6
53.1.7;4.6;
95.68;165
【分析】(1)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本题先算两边的除法,最后算加法;
(2)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本题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3)先把2.99转化为(3-0.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4)乘除同级运算,先用带符号搬家的方法把原式变为,再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比较简便。
【解析】
54.7.4;120;
97.4;11.1
【分析】(1)(4)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计算小数除法,再计算小数加法;
(2)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利用除法性质a÷b÷c=a÷(b×c)简便计算。
【解析】(1)24.6÷6+3.3
=4.1+3.3
=7.4
(2)3.6×4÷0.12
=14.4÷0.12
=120
(3)9.74÷0.125÷0.8
=9.74÷(0.125×0.8)
=9.74÷0.1
=97.4
(4)2.1+6.3÷0.7
=2.1+9
=11.1
55.8.15;1000;390
24.8;8;1
【分析】计算16.25-6.09-2.01,根据减法的性质,原式可变为16.25-(6.09+2.01),先计算括号内加法,再计算括号外减法。
计算2.5×1.25×4×80,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原式可变为(2.5×4)×(1.25×80),计算即可。
计算1.6×78+7.8×34,先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1.6×78转化为16×7.8,原式可变为16×7.8+7.8×34,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
计算2.6+7.4×3,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计算96÷[(6.1-4.6)×8],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计算10÷2.5÷4,根据除法的性质,原式可变为:10÷(2.5×4),先算括号内乘法,再算括号外除法。
【解析】16.25-6.09-2.01
=16.25-(6.09+2.01)
=16.25-8.1
=8.15
2.5×1.25×4×80
=(2.5×4)×(1.25×80)
=10×100
=1000
1.6×78+7.8×34
=16×7.8+7.8×34
=7.8×(16+34)
=7.8×50
=390
2.6+7.4×3
=2.6+22.2
=24.8
96÷[(6.1-4.6)×8]
=96÷[1.5×8]
=96÷12
=8
10÷2.5÷4
=10÷(2.5×4)
=10÷10
=1
56.(1)7.9;(2)3.62;(3)87.87;
(4)31.35;(5)11;(6)100
【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把式子转换成进行简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把式子转换成进行简算;
(3)把10.1看作(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式子转换成进行简算;
(4)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
(5)把8.8看作(8+0.8),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式子转换成进行简算;
(6)把32看作(8×4),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式子转换成进行简算。
【解析】(1)



(2)



(3)




(4)


(5)




(6)




57.0.4;23.6;638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观察到0.25和4相乘可凑整,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23.6和4的位置,先计算0.25×4,再乘23.6;
把算式看作6.38×101-6.38×1,两个乘法算式中都有6.38,符合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的形式,先计算101-1,再乘6.38。
【解析】(2-0.32×4)÷1.8
=(2-1.28)÷1.8
=0.72÷1.8
=0.4
0.25×23.6×4
=(0.25×4)×23.6
=1×23.6
=23.6
6.38×101-6.38
=6.38×101-6.38×1
=6.38×(101-1)
=6.38×100
=638
58.6.15;23.2;280
【分析】(1)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3)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把28÷0.25÷0.4变成28÷(0.25×0.4),再按顺序计算。
【解析】(1)(4.8+0.12)÷0.8
=4.92÷0.8
=6.15
(2)17.5÷5+19.7
=3.5+19.7
=23.2
(3)28÷0.25÷0.4
=28÷(0.25×0.4)
=28÷0.1
=280
59.97;36;56
【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转化为进行简便计算;
(2)根据连续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可将其转化为;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先算,进行简便计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转为进行简便计算。
【解析】(1)
(2)
(3)
60.16.2;9;6.58
【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a×b×c=a×c×b把算式写成0.25×4×16.2,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2)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把算式写成1.25×8-0.125×8,再进一步计算;
(3)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顺序计算即可。
【解析】0.25×16.2×4
=0.25×4×16.2
=1×16.2
=16.2
(1.25-0.125)×8
=1.25×8-0.125×8
=10-1
=9
7.28-0.28÷0.4
=7.28-0.7
=6.58
61.x=25.26;x=0.4;x=7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34即可;
(2)等式两边同时乘0.2,再同时除以4即可;
(3)等式两边同时减去6,再同时除以5即可。
【解析】5.34+x=30.6
解:5.34+x-5.34=30.6-5.34
x=25.26
4x÷0.2=8
解:4x÷0.2×0.2=8×0.2
4x=1.6
4x÷4=1.6÷4
x=0.4
6+5x=41
解:6+5x-6=41-6
5x=35
x=7
62.x=4.4;y=12;m=1.2
【分析】(1)应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6求解。
(2)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2,等式两边同时再除以3求解。
(3)应用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2,等式两边同时再除以8求解。
【解析】(1)
解:

(2)
解:
(3)
解:
63.x=14.82;y=6.1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两边同时乘2.6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
【解析】(1)x÷2.6=5.7
解:x÷2.6×2.6=5.7×2.6
x=14.82
(2)3y-4.3=14
解:3y-4.3+4.3=14+4.3
3y=18.3
3y÷3=18.3÷3
y=6.1
64.x=2.8;x=2.8
x=2.1;x=3.2
【分析】(1)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4,等式两边同时再除以2.5,即可解方程。
(2)应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6.2,即可解方程。
(3)应用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5,即可解方程。
(4)应用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x,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6,即可解方程。
【解析】2.5x-1.4=5.6
解:2.5x-1.4+1.4=5.6+1.4
2.5x=7
2.5x÷2.5=7÷2.5
x=2.8
x+6.2=9
解:x+6.2-6.2=9-6.2
x=2.8
3.5x=7.35
解:3.5x÷3.5=7.35÷3.5
x=2.1
14.72÷x=4.6
解:14.72÷x×x=4.6×x
4.6x=14.72
4.6x÷4.6=14.72÷4.6
x=14.72÷4.6
x=3.2
65.n=24.54;m=0.27;x=6
【分析】(1)应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n,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86,解方程。
(2)应用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0.6,解方程。
(3)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减去6.9,等式两边同时再除以2,解方程。
【解析】30.4-n=5.86
解:30.4-n+n=5.86+n
30.4=5.86+n
30.4-5.86=5.86+n-5.86
n=24.54
m÷0.6=0.45
解:m÷0.6×0.6=0.45×0.6
m=0.27
2x+6.9=18.9
解:2x+6.9-6.9=18.9-6.9
2x=12
x=12÷2
x=6
66.x=5.76;x=0.8;x=12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14.4求解出x;
先计算出3.2×1.5,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4.8,再同时除以2求解出x;
先计算出 12.3x-7.5x,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8求解出x。
【解析】x÷14.4=0.4
解:x÷14.4×14.4=0.4×14.4
x=5.76
3.2×1.5+2x=6.4
解:4.8+2x=6.4
4.8+2x-4.8=6.4-4.8
2x=1.6
2x÷2=1.6÷2
x=0.8
12.3x-7.5x=57.6
解:4.8x=57.6
4.8x÷4.8=57.6÷4.8
x=12
67.x=50;x=14
【分析】(1)先算等式左边的加法,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4,计算即可得解。
(2)先算等式左边的乘法,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27,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1.4x+x=120
解:2.4x=120
2.4x÷2.4=120÷2.4
x=50
4x-3×9=29
解:4x-27=29
4x-27+27=29+27
4x=56
4x÷4=56÷4
x=14
68.x=1.8;m=2.2;x=1.9
【分析】(1)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减去2.6,再同时除以3;
(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加上3.4,再同时除以4;
(3)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乘3,再同时除以6。
【解析】
解:3x+2.6-2.6=8-2.6
3x=5.4
3x÷3=5.4÷3
x=1.8
解:4m-3.4+3.4=5.4+3.4
4m=8.8
4m÷4=8.8÷4
m=2.2
解:6x÷3×3=3.8×3
6x=11.4
6x÷6=11.4÷6
x=1.9
69.x=0.1;x=62;x=2.5;x=0.7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5即可解答;
(2)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解答;
(3)把方程左边化简为0.64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64即可解答;
(4)把方程左边化简为8.4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4即可解答。
【解析】6×(x+3.5)=21.6
解:6×(x+3.5)÷6=21.6÷6
x+3.5=3.6
x+3.5-3.5=3.6-3.5
x=0.1
3x-50=136
解:3x-50+50=136+50
3x=186
3x÷3=186÷3
x=62
x-0.36x=1.6
解:0.64x=1.6
0.64x÷0.64=1.6÷0.64
x=2.5
2.6x+5.8x=5.88
解:8.4x=5.88
8.4x÷8.4=5.88÷8.4
x=0.7
70.x=4.1;x=0.59
【分析】等式的性质1: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根据乘法分配律,提出x,则,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0.7;
先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0.6,最后再利用等式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3。
【解析】3.2x-2.5x=2.87
解:0.7x=2.87
0.7x÷0.7=2.87÷0.7
x=4.1
4(3x-0.6)=4.68
解:4(3x-0.6)÷4=4.68÷4
3x-0.6=1.17
3x-0.6+0.6=1.17+0.6
3x=1.77
3x÷3=1.77÷3
x=0.59
71.x=4;x=18;x=3.8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3,再同时减去5即可求解;
(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x,把方程变成0.3x=5.4,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3即可求解;
(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先同时乘1.2,再同时除以6即可求解。
【解析】(1)3(x+5)=27
解:3(x+5)÷3=27÷3
x+5=9
x+5-5=9-5
x=4
(2)5.4÷x=0.3
解:5.4÷x×x=0.3×x
0.3x=5.4
0.3x÷0.3=5.4÷0.3
x=18
(3)6x÷1.2=19
解:6x÷1.2×1.2=19×1.2
6x=22.8
6x÷6=22.8÷6
x=3.8
72.x=8;x=2;x=10.5
【分析】(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减18。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5,计算即可得解;
(2)先计算等式左边的减法,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5,计算即可得解;
(3)先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7,再同时除以14,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18+0.5x=22
解:
8x-3x=10
解:
14x÷7=21
解:
73.(1)x=2.06;(2)x=5.2;(3)x=18.4
【分析】(1)50-4x=41.76,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x,同时减去41.76,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
(2)5.8x-x=24.96,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x的算式,即求出5.8-1的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8-1的差即可。
(3)(2x-8)÷2.4=12,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2.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解析】(1)50-4x=41.76
解:50-4x+4x-41.76=41.76-41.76+4x
4x=8.24
4x÷4=8.24÷4
x=2.06
(2)5.8x-x=24.96
解:4.8x=24.96
4.8x÷4.8=24.96÷4.8
x=5.2
(3)(2x-8)÷2.4=12
解:(2x-8)÷2.4×2.4=12×2.4
2x-8=28.8
2x-8+8=28.8+8
2x=36.8
2x÷2=36.8÷2
x=18.4
74.x=4.8;m=6;y=2
【分析】(1)先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1,再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
(2)先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2,再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8;
(3)先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4,再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8;据此解答。
【解析】(1)3x-4.1=10.3
解:3x-4.1+4.1=10.3+4.1
3x=14.4
3x÷3=14.4÷3
x=4.8
(2)8m÷2=24
解:8m÷2×2=24×2
8m=48
8m÷8=48÷8
m=6
(3)8y+4=20
解:8y+4-4=20-4
8y=16
8y÷8=16÷8
y=2
75.;;
【分析】(1)根据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计算即可。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5,计算即可得解;
(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减3.9。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7.7,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
解:
解:
解:
76.①x=1.56;②x=252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
①等式两边同时减去2.8,等式变为4x=6.24,等式的两边再同时除以4,即可求出未知数x;
②等号两边同时乘42,即可求出未知数x。
【解析】①2.8+4x=9.04
解:2.8+4x-2.8=9.04-2.8
4x=6.24
4x÷4=6.24÷4
x=1.56
②x÷42=6
x÷42×42=6×42
x=252
77.x=2.8;x=3.5;x=8.1
【分析】6x-7.2=9.6,先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7.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据此解答;
9x-4.6x=15.4,先把方程左边化简成4.4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4,据此解答;
14.5-x+12=18.4,先把方程左边化简成26.5-x,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加上x,再同时减去18.4,据此解答。
【解析】6x-7.2=9.6
解:6x-7.2+7.2=9.6+7.2
6x=16.8
6x÷6=16.8÷6
x=2.8
9x-4.6x=15.4
解:4.4x=15.4
4.4x÷4.4=15.4÷4.4
x=3.5
14.5-x+12=18.4
解:26.5-x=18.4
26.5-x+x=18.4+x
18.4-18.4+x=26.5-18.4
x=8.1
78.;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方程两边先同时乘,再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2)先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3)先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再同时减去,最后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4)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再同时加上,求出方程的解。
【解析】(1)
解:
(2)
解:
(3)
解:
(4)
解:
79.;
【分析】,将左边合并成2.4x,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2.4即可;
,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3×4的积,再同时÷6即可。
【解析】
解:
解:
80.;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两边同时乘0.6即可;
(2)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两边同时减去24,然后再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两边再同时除以2即可。
【解析】
解:
解:
81.37.5cm2;13.6m2;72dm2
【分析】第一个图形:该图形是三角形,底为12.5cm,高为6cm,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第二个图形:该图形是梯形,上底为2.3m,下底为5.7m,高为3.4m,根据梯形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第三个图形:先求平行四边形里面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8×9÷2=36(dm2),这个直角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同底等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这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即36×2=72(dm2)。
【解析】第一个图形:12.5×6÷2=37.5(cm2)
第二个图形:
(2.3+5.7)×3.4÷2
=8×3.4÷2
=27.2÷2
=13.6(m2)
第三个图形:8×9÷2×2=72(dm2)
第一个图形面积为37.5cm2;第二个图形面积为13.6m2;第三个图形面积为72dm2。
82.18cm2;96cm2;36.4cm2
【分析】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将数据分别代入公式,求出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解析】(4+5)×4÷2
=9×4÷2
=36÷2
=18(cm2)
梯形的面积为18cm2;
16×6=96(cm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96cm2;
10.4×7÷2
=72.8÷2
=36.4(cm2)
三角形的面积为:36.4cm2。
83.51cm2;52cm2
【分析】第一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6cm,高是8.5cm,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第二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边长是8cm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底为8cm、高为3cm的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解答即可。
【解析】6×8.5=51()
8×8-8×3÷2
=64-24÷2
=64-12
=52()
84.92m2;27cm2;22cm2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3)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解析】(1)11.5×8=92(m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2m2。
(2)18×3÷2=27(cm2)
三角形的面积是27cm2。
(3)(3.5+7.5)×4÷2
=11×4÷2
=22(cm2)
梯形的面积是22cm2。
85.20.8cm2;36cm2;12cm2;22.2cm2
【分析】根据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观察发现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为5.2cm和4cm;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解析】(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5.2=20.8(cm2)
(2)三角形的面积:
9×8÷2=36(cm2)
(3)梯形的面积:
(2+6)×3÷2
=8×3÷2
=12(cm2)
(4)直角梯形的面积:
(4.5+6.6)×4÷2
=11.1×4÷2
=22.2(cm2)
86.28cm2;39.2cm2;4cm2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底是2.5cm,对应的高是1.6cm,用2.5×1.6即可求出面积。
【解析】
4×7=28(cm2)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cm2。
7×5.6=39.2(cm2)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9.2cm2。
2.5×1.6=4(cm2)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cm2。
87.(1)300平方厘米;(2)112平方厘米;(3)63平方厘米
【分析】(1)根据图示,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2)根据图示,依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3)根据图示,依据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解析】(1)20×15=300(平方厘米)
图形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
(2)14×16÷2=112(平方厘米)
图形的面积是112平方厘米;
(3)(8+10)×7÷2
=18×7÷2
=63(平方厘米)
图形的面积是63平方厘米;
88.20平方厘米;17.5平方米;96平方分米
【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将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解析】三角形面积:

=20(平方厘米)
梯形面积:
=10×3.5÷2
=35÷2
=17.5(平方米)
平行四边形面积:
(平方分米 )
89.1500cm2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



=1500(cm2)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00cm2。
90.42平方厘米
【分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成是一个底为10厘米,高为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去掉一个底为3厘米,高为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析】10×6-3×6
=60-18
=42(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2平方厘米。
91.(1)24;(2)120
【分析】(1)观察图形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底是4、高是7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底是4、高是7-5=2的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再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进行解答;
(2)观察图形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上底是14、下底是20、高是12的梯形面积-底是14、高是12的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再根据梯形面积公式S=(a+b)h÷2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进行解答。
【解析】(1)4×7-4×(7-5)÷2
=28-4×2÷2
=28-4
=24
(2)(14+20)×12÷2-14×12÷2
=34×12÷2-14×12÷2
=204-84
=12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