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松鼠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17 松鼠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5 21:48:36

文档简介

17 松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以《松鼠》课文的教学为例,教会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觉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预备班的学生,接触说明文比较少,通过一篇说明文的学习,远远不能把握说明文知识点,所以要教会他们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点。
3重点难点
预备班的学生,接触说明文比较少,通过一篇说明文的学习,远远不能把握说明文知识点,所以一定要通过举一反三的阅读,才能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说明文。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发问:你们平常都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呢?常常看怎样的书?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导入新课。
2、引出学习目标:
★ 以《松鼠》课文的教学为例,教会学生阅读文艺说明文的方法。
★自觉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活动2【活动】师生共同品读文章,把握说明文的特点
二、把握说明文的对象(通过此环节的教学,要教会学生关注此类文章的题目)
引出知识点: 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文章标题入手
三、把握说明文说明的顺序:(通过此环节的教学,要教会学生关注此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解读“松鼠的特点”。
1、由问题“你了解了松鼠的哪些特点”的设置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文本中找到有效信息。
带着学生解读课文内容。从而准确把握说明对象——松鼠的特点。
2、文中松鼠特点的几个词语能否调换顺 序?从而引出说明文说明顺序的知识 点。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本文的说明顺序)
四、把握说明文的结构(通过此环节的教学设计,要教会学生关注此类文章的结构:总分)
1、说明文的结构是总—分;或者是分 ——总;或者是总—分—总。
2、本文的说明结构就是总—分。
五、平实说明文和文艺类说明文语言的比较
(通过此环节的教学,要教会学 生关注此类文章的语言的品读)。
1、品味语言:结合松鼠搭窝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说明文语言的比较: 比较本文语言和字典“松鼠”词条的语言风格。
3、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主要可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平实说明:简单准确清晰明了
生动说明:形象生动多用修辞
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
活动3【活动】谈收获
谈收获(此环节是要学生学会概括梳理说明的对象及特点,要有条理、有顺序)
活动4【作业】作业
作业:
1、实战演练:阅读说明文《有趣的彗星世界》并完成题目。
2、选择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仿照本文对松鼠的描写,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描写这种小动物。
课件14张PPT。 松鼠

布丰
学习目标:以《松鼠》课文的教学为例,教会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自觉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说明的对象: 把握说明对象可先
从文章标题入手漂亮驯良乖巧讨 人 喜 欢(第2段)(第3段)(第4~5段)松鼠的特征:三个特征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说明顺序:时间 空间 ★逻辑
(第1节)(第2—5节)(第6节)结构:由总到分 总括补 充
说 明具 体
介 绍
★说明文的结构是:总—分;

分—总;

总—分—总。
★本文的说明结构是:总—分。
说明文的结构: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结合松鼠搭窝的具体句子说
说你的体会。品味语言
比较本文语言和字典“松鼠” 词条的语言风格。
说明文的语言比较:《辞海》中的“松鼠”条目: 松鼠亦称灰鼠。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3—4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平实说明:简单准确、
清晰明了。
生动说明:形象生动、
多用修辞,
多用叙述、描写。
说明文语言风格:
“我”来扮演小松鼠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
小松鼠及特点(注意
说明顺序)。
演一演:实战演练:说明文语段阅读
选择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仿照本文对松鼠的描写,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来描写这种小动物。
作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