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藏羚羊跪拜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 藏羚羊跪拜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5 21:49:18

文档简介

19 藏羚羊跪拜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咀嚼字词,体会情感。 说:尝试着说几句藏羚羊“跪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话。
过程与方法;
配乐朗读,体会感情;圈画字词,把握要点;逐层提问,促进体验,激发想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藏羚羊伟大的母爱,懂得人类与动物应和谐相处的道理。 培养学生对一切生命的敬重和关爱之情。
2新设计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教案设计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其中,特别重视加强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精心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通过想象进行体验,主动地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使“接受性”不再完全是被动的,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使“研究性”不再是老师强加的,具有相当的主动性,真正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问题“精细化”,可以确保上述转变在课堂得以落实和体现。所谓“精细化”,就是先设计好核心问题,明确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之后再精心细致地设计若干个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语文学习的手段(听说读写),有步骤、有层次地解读和解答核心问题,对核心问题真正有所思考、有所想象、有所体验,避免只求一个简单的空洞的正确答案的偏差,而获得一个真正的自我学习的过程,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3新设计
关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的引导过程是要看教师的教学机智的,但我认为这也不全靠天生的,在磨练中逐步总结方法也能成长。这节公开课,我尝试着采用了两点方法应用在教学过程的引导中。
一、设置多个子问题引导核心问题的解决,给学生思维上升的阶梯。
由于预备班的孩子思维缺少系统性,我时常会困惑这一状况:教师的提问的期望值与学生的回答相去甚远。于是我想在教学的核心问题下多预设几个引导的子问题,最终以学生能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为尺码。
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文章是如何描写藏羚羊跪拜的?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只会找到相应语段或句子,回答的赏析全部一样的答案:体现了藏羚羊伟大的母爱。统而泛之不能达到我要的期望值。为此我在教学中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设计了四个子问题,步步引导。比如我首先抛出子问题:如果你是猎人你会开枪吗?为什么?学生找不会开枪的原因时便会着眼于文中对藏羚羊的一些描写性的词语进行分析;分析可能是干瘪的甚至不到位的,我再抛出子问题:结合这些细节词语分析藏羚羊此刻的心理和情感?和学生一起联系上下文去想象藏羚羊当时的处境和心理,分析的过程虽然艰难了些但理解都到位了,由对细节的体会真正感受到了藏羚羊圣洁的母爱。
二、通过想象从文字间去体验文章中描绘的情境,感悟人物形象。
采用体验性的学习方式,突破了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本节课尝试着让学生在品读语句中,在对文字本身的感悟中,在师生的交流中,激发思维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形成映像扩充情节,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进而进行提炼概括,这是教会学生思考的过程。像《藏羚羊跪拜》这篇的主题不难,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真正能明白,尊重生命的内涵,明白母爱的伟大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的,需要在字里行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感染力,想象藏羚羊此刻的心理和情感,感受藏羚羊当时的处境。
最后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子问题设计,我仍然感觉任重而道远。子问题的设计如何能够真正提高课堂的效能?一方面子问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紧扣文本,落实到字词上,回答问题不脱离文本文字;另一方面是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想象思维,从而带动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4 学情分析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的研究说明:
预备年级的孩子们喜欢直观、感性的知识,没有形成系统的链条式思维,对问题的思考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宽度,如何培养学生从抽象的文字中感受到语言对生活的表现力,进而能表达出来,并进行适当的描绘或者概括提炼,是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课堂上如果你提问,学生的回答与你的期望值相去甚远怎么办?特别是预备年级的学生有时不仔细审题,甚至出现答非所问,教师又该怎么办?我曾为此烦恼过、无奈过、失望过,但当我平静下来后发现,错的是我自己,是我自己没能真正学会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用心去理解、体验、感悟文章所展现的生活,而是牵强地带着学生去追求标准答案。
针对这一现实,我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弱化问题的答案和结果,更不是满足于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透过文字的媒介,解读到人文情怀。所以我在核心问题下预设多个子问题,帮助学生细嚼文本,揣摩语言;感悟文字,体验生活。
5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文中描写藏羚羊跪拜的语段,想象“跪拜”时的情境,体会藏羚羊“跪拜”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意义。
难点:客观辩证地看待老猎人身上并存的“杀生”和“慈善”,了解人性的复杂。
6教学过程
一、标题导入
导入语: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地貌养育了许多神奇的生命,其中藏羚羊被誉为“高原的精灵”,这就是青藏北部的可可西里地区,在这广阔草原上奔跑的就是美丽的藏羚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藏羚羊跪拜》,一起感受一个悲壮感人的故事。朗读题目两遍,感受重音在哪里?
学生活动:欣赏PPT图片,进入情境。朗读标题感悟重音。自主交流对重音的感悟。
设计意图:观看图片倾听导入语从形象上直观感受青藏高原的风貌和藏羚羊的生活,带着对藏羚羊的爱走进文本。感受重音,培养语感。
二、初读课文
解析标题理清情节
问题1:标题中“跪拜”是什么意思?
问题2:文章藏羚羊向谁跪拜?为什么跪拜?结果怎样?
板书:藏羚羊——为腹中的孩子——向老猎人跪拜——母子被打死埋葬,老猎人埋枪放弃打猎生涯
注意概括事件的方法:谁(在怎样的原因∕背景下)干什么(对象)结果怎样
交流跪拜的含义,运用拆字法阐释浅层含义(表示一种隆重的礼节,跪在地上磕头、恳求,)进而领会这一词语表达的庄重感和虔诚感。 学生活动:配乐朗读课文,划出概括情节的关键信息。
3、交流概括文章内容,总结概况事件的方法。
采用标题追问法,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根据概括情节的要素来筛选信息的能力。 针对考点有效地总结概括事情的方法。
三、赏读课文
品析词句把握情感
问题3:文章是如何描写藏羚羊跪拜的?(核心问题)
预设引导问题:①如果你是老猎人你会开枪吗?为什么?
②抓住细节词句体会藏羚羊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与情感。
外形:肥壮
动作神态:乞求的眼神望——前行——扑通一声跪——流长泪
满怀着对这位藏羚羊母亲的敬意、庄重地朗读文中赞扬这一母爱的高度凝练的句子: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1、找到第4段语段“奇怪的是……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2、学生个别读、师生轮流配乐读、全班读。
3、独立圈画词语,批注藏羚羊此时的心理和情感。
4、小组讨论,自主研讨。
5、师生交流总结理解。
1、该语段赏析,解决核心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寻找相关语段、圈画关键词语,训练学生回答问题始终不脱离文本文字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展开想象,体验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感悟情境。
通过一系列子问题的追问,促进学生进行想象思维,勾起生活的体验,感受藏羚羊跪拜时的情境。
5、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补充藏羚羊此时的心理留白,领会藏羚羊“跪拜”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意义。
③藏羚羊母亲,满怀着虔诚跪拜,为自己的孩子求得生存,结果怎样?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把你的情感表现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
④藏羚羊栽倒在地后为什么是跪卧的姿势?没有侧翻在地呢?
朗读文中这样的点睛之笔:“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
小结:作者通过藏羚羊一系列的特写镜头细致刻画,体现藏羚羊母爱的神圣伟大与悲壮;同时也是对人类猎杀行为的抗争。
1、找到语段“枪声响起……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2、交流朗读的情感愤怒、遗憾、同情,语调低沉、缓慢,学生个别读,小组读。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藏羚羊“死了的跪拜”蕴含的多层深思想内涵。
4、观看当时人们大批猎杀藏羚羊的背景图片。
5、寻找朗读文中的点睛之笔。
问题4:面对藏羚羊的跪拜,老猎人作何反应呢?
老猎人:心理动作:“心头一软”、“手一松”、“双眼一闭”、“扳机一动”
找出语句:“杀生与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小结:人性中有贪婪与自私的一面,也有关爱与善良的一面。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做。
老猎人最埋掉了杈子枪,这意味着什么?发生这样的转变原因是什么?
1、学生朗读、圈画品味关键句,理解老猎人当时的心理情感,交流对老猎人的两面性的认识。
2、小组讨论明确老猎人最终放弃了“杀生”,回归善良的原因。
3、了解人性的复杂。
1、问题的设计选择的切入点小而丰,能管中窥豹对人物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能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3、对老猎人转变原因的探究有利于对文本脉络的整体把握。
4、人性的复杂是本课的难点,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四、感悟课文 把握主旨 拓展深化
过渡语:“所谓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开来给人看。”(鲁迅)
问题5:读了本文,你想对老猎人或者藏羚羊说些什么?
小结:本文讴歌了母爱的神圣伟大,也反应了人性的恶与善的转变。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尊重一切生命,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构思语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交流总结文章主旨。
开放性的命题,促进学生是对主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在展开联想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心里话,培养孩子们对一切生命的敬重和关爱之情。
五、课后练笔
以藏羚羊母亲的口吻,改写本文她遇到老猎人的这一故事情节。(400字左右)
进行想象写作练习
1、进一步巩固课堂情境体验。
2、锻炼孩子完整系统的想象力。
课件18张PPT。“人间仙境”——雪域高原“雪域精灵”——藏羚羊藏羚羊跪拜王宗仁泗塘中学 程霞提问1:文章藏羚羊向谁跪拜?为什么跪拜?结果怎样? 藏羚羊(谁)——为腹中的孩子(原因)
——向老猎人跪拜(干什么)——母子被打死
埋葬,老猎人埋枪放弃打猎生涯。(结果)
注意事例概括方法:谁(在怎样的原因∕背
景下)干什么(对象)结果怎样 提问2:文章是如何描写藏羚羊跪拜的? 抓住相关词句体会藏羚羊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与情感? 开枪前:心一软 手一松

开枪时:双眼一闭 扳机一动
提问4:你如何看待老猎人?“杀生与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人性中有贪婪与自私的一面,也有关爱与善良的一面。
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做。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未能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还有……续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