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0 14:29:34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知识点一 减数分裂相关概念和意义
1.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B.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
D.含有四分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2.如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对这一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此时有两个四分体,两对同源染色体
C.一个四分体有四条染色单体
D.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一定是1与3、2与4
3.(2024·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月考)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互换过程,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四分体发生互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C.四分体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知识点二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4.(2024·盐城高一月考)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有关果蝇有性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分裂完成后,精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4条
D.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5.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源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在移向细胞两极的过程中(  )
A.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随机向两极移动,发生自由组合现象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发生交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6.(2024·淮安高一月考)如图为同一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
B.a、b、c细胞中都有1对同源染色体
C.a、b、c细胞中都有2条染色体,且都有染色单体
D.a细胞中有2个核DNA分子,b、c细胞中均有4个核DNA分子
7.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用字母表示)。
(2)B细胞中有    个核DNA分子,其子细胞为    。
(3)D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D细胞名称为            。
(4)理论上,从染色体组成上分析,这种动物可产生    种生殖细胞。
(5)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依次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知识点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8.下列有关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选用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B.可用蚕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进行观察
C.在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9.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C.图丙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图丁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
10.(2024·江苏扬州高一期中)下图①~④表示人类精子产生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所示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B.图②的下一时期可能会发生图④的变化
C.图④所示行为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D.发生图③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11.(2024·江苏徐州高一月考)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阶段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d→c→a→b
B.图a、c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C.图c细胞中不含四分体
D.图c、d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
12.(多选)如图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核DNA数量加倍
B.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
13.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灰色来自父方、白色来自母方)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和    、    和D。
(2)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    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    个次级精母细胞。
(3)精细胞E、F和    最可能来自同一个    精母细胞。
(4)精细胞B或C同时含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遗传物质的原因是                                             。
第1课时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1.B 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因此只有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是一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含有四分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核DNA数目的一半。
2.D 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处于联会状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图示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1和2组成一个四分体,3和4组成一个四分体,B正确;一个四分体是两条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C正确;此细胞中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如1和3、2和4,也可以是1和4、2和3,D错误。
3.A 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是四分体时期发生互换的前提,B正确;四分体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过程中,C正确;一个四分体包含1对(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D正确。
4.A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前期Ⅰ,B正确;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完成后,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精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4条,C正确;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Ⅱ,D正确。
5.A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B、C、D错误,A正确。
6.C a、b、c细胞中都有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a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
7.(1)A、B、D (2)8 体细胞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4)4 (5)A→D→C→E
解析:(1)同源染色体是指分别来自父方、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一般都相同,A~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D。(2)没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核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相同,故B细胞中有8个核DNA分子,其子细胞为体细胞。
8.D 洋葱根尖细胞只能发生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发生,D错误。
9.B 图甲细胞的5对同源染色体正在配对,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因此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细胞形成了两个子细胞,且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因此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错误;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B正确;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图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1,D错误。
10.C 图①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四分体时期,A正确;图②着丝粒分裂,下一时期发生图④的变化,B正确;图③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C错误;图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D正确。
11.C 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依次是c→a→d→b,A错误;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不含四分体,C正确;图c、d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都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D错误。
12.AD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通常在丁时期,B错误;丙→戊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在后期Ⅰ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
13.(1)E C (2)2 4 (3)A 初级 (4)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对等片段的交换
解析:(1)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两两相同,即两个细胞内染色体类型相同,再根据若发生了交换,两细胞中的染色体会有差异,可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和E、C和D。(2)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种配子(如果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就是四种,但从染色体整体来看,还是两种)。从图中看,6个细胞可以分成两类,即A、E、F和B、C、D,它们至少来自2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3)E和F染色体类型互补,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和E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 / 3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导学 聚焦 1.理解减数分裂的有关概念及主要特征。 2.描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3.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学会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时期
知识点(一) 减数分裂相关概念和意义
1.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和交换
2.减数分裂的概念
3.减数分裂的意义:子代既能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确保遗传的    ,又能保持遗传的    ,增强子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4.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2)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
(3)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4)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2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
(5)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都会形成四分体。(  )
(6)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
(7)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
探讨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概念辨析
1.如图表示细胞分裂某时期的图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染色体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哪些?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
(2)①图乙中,a、a'的关系是                       。
②a、b的关系是                          。
③a、c的关系是                          。
④a、a'和b、b'合称        。
(3)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图乙中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各有几个(条)?
(4)互换(结合图丙作答)
①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②范围:同源染色体中        之间可能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
2.同源染色体是否大小、形态一定相同?大小、形态都相同的是否就是同源染色体?并举例证实自己的观点。
1.图解相关概念
2.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辨析
(1)染色体的条数等于着丝粒的个数,有几个着丝粒就有几条染色体。
(2)染色体复制后,一个着丝粒上连接着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其整体是一条染色体。
3.联会和四分体的相互关系
1.(2024·南京航大苏州附属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多选)(2024·盐城高一月考)如图表示某细胞正在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有4个四分体
B.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1和2、1和3之间均可能发生交换现象
D.减数分裂完成,每个子细胞中只有2条染色体
知识点(二)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1.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为例)
(1)减数分裂前间期
(2)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
概念辨析
着丝粒与着丝点的区别
  现在,着丝点这一术语逐渐被动粒取而代之。着丝粒是染色体主缢痕的染色质部位(如图),能够把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并在后期分离。动粒是纺锤丝附着位点,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在前期和中期每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动粒位于着丝粒两侧。综上,着丝粒和着丝点不是一样的结构,着丝点是着丝粒的内部结构之一。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1)减数分裂只发生在      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2)减数分裂前染色体        ,减数分裂时细胞        ,产生    个子代细胞,结果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原先的    。
(3)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       (联会),而同源染色体         之间还会发生    和    。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均加倍。(  )
(2)染色单体因为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  )
(3)减数分裂过程中,若染色单体存在,则核DNA数目与染色单体的数目相等。(  )
(4)精子所含染色体数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  )
(5)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花粉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  )
探讨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提高理解能力
如图为动物精巢中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
(2)与有丝分裂相比,甲过程同源染色体有哪些特殊行为?
(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4)细胞B、C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5)染色体数量减半和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分别发生在图中的哪个过程?
(6)不考虑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细胞D、E的染色体组成是否相同?如果考虑交换呢?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1.(2024·淮安高一月考)如图为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多选)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B.这些状态下的细胞不发生ATP水解
C.图①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图③中有两个四分体
D.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过程有密切关系
知识点(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1.实验原理:被子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基本相同。
2.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是            。
3.实验过程
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装片,判断观察到的细胞图像分别属于什么时期:
4.减数分裂的结果
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在染色体数量上是    的一半。
5.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观察减数分裂只能选择植物体为实验材料。(  )
(2)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量时需要用高倍镜。(  )
(3)跟踪观察一个花粉母细胞可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
(4)视野中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
探讨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分析
1.选材时,宜选用    (填“雄性”或“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这是因为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    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
2.观察蝗虫精原细胞(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的减数分裂装片时,能看到几种不同染色体数量的细胞分裂图像?
1.(多选)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进行观察
B.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可观察到处于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
C.用桃花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D.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
2.如图①~⑤为实验过程中在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B.①细胞会发生核DNA数量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变
C.②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D.图中细胞按减数分裂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④②⑤
(1)同源染色体是指                      
                       。
(2)联会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的现象。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
第1课时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 相同  父方  母方  配对  同源染色体
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对等片段  交叉
2. 有性生殖  生殖细胞  一  两
3.稳定性 多样性
4.(1)√
(2)× 提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
(3)√
(4)× 提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2条染色体来自一个亲本,不是同源染色体。
(5)× 提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不会形成四分体。
(6)√ (7)√
互动探究
1.(1)提示:A、B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D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有:A、C,A、D,B、C,B、D。
(2)①姐妹染色单体 ②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④四分体
(3)提示: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图乙中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4)②非姐妹染色单体
2.提示: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性染色体X和Y。大小、形态都相同的也不一定就是同源染色体,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学以致用
1.B 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一对染色体,A、C、D正确;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2.ABC 该细胞处于前期Ⅰ,有2个四分体,A错误;细胞内a和b为同源染色体,c和d为同源染色体,有2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1和2之间不会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现象,C错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细胞在染色体数量上是体细胞的一半,每个子细胞中只有2条染色体,D正确。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1) 中心体  核仁  核膜  染色体复制  两
着丝粒  初级精母细胞
(2) 纺锤体  姐妹染色单体  四分体  染色体
联会  四分体  核仁  核膜  纺锤体 ⑩着丝粒  赤道面位置  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  分开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质  核膜、核仁  一半
(3) 散乱  纺锤丝  赤道面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一半
2.(1)有性生殖 (2)只复制一次 连续分裂两次 四 一半
(3)同源染色体配对 非姐妹染色单体 交换 重组
3.(1)× 提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不加倍,核DNA分子数加倍。
(2)√ (3)√
(4)× 提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倍,此时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精子的二倍。
(5)× 提示:玉米的花粉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互动探究
(1)提示:A为初级精母细胞,C为次级精母细胞,G为精细胞。
(2)提示:①同源染色体联会;②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③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3)提示:均发生在后期Ⅰ。
(4)提示:细胞B、C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
(5)提示: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末期Ⅰ,即甲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在后期Ⅱ,即乙过程中。
(6)提示:若不考虑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细胞D、E的染色体组成是相同的;若考虑交换,细胞D、E的染色体组成可能不相同。
学以致用
1.A 由题图可知,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为后期Ⅰ;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为前期Ⅱ;③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后期Ⅱ;④细胞处于末期Ⅱ结束时。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2.ACD ①为完成染色体复制的初级精母细胞,②为次级精母细胞,③为四分体时期,④为精细胞。细胞分裂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即发生ATP水解。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因此与线粒体、核糖体有密切的关系。
知识点(三)
自主学习
2.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
3. 前期Ⅰ  中期Ⅰ  中期Ⅱ  后期Ⅰ  后期Ⅱ
4.成熟的生殖细胞 体细胞
5.(1)× 提示:观察减数分裂也可用动物精巢作为实验材料。
(2)√
(3)× 提示: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不能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4)√
互动探究
1.雄性 多于
2.提示:因为蝗虫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量为n、2n、4n三种不同染色体数量的细胞分裂图像。
学以致用
1.ABC 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观察到的细胞均是死细胞,因此,不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D错误。
2.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分析题图可知,①细胞中具有一个明显的大细胞核,处于减数分裂前间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后期Ⅰ,③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前期Ⅰ,④细胞将形成4个子细胞,处于末期Ⅱ,⑤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处于后期Ⅱ。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细胞按减数分裂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②⑤④,D错误。
【过程评价·勤检测】
思维启迪
(1)分别来自父方、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一般都相同
(2)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3)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7 / 7(共85张PPT)
第1课时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学 聚
焦 1.理解减数分裂的有关概念及主要特征。
2.描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3.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学会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时期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目录
CONTENTS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减数分裂相关概念和意义
1.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和交换
2. 减数分裂的概念
3. 减数分裂的意义:子代既能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确保
遗传的 ,又能保持遗传的 ,增强子代适应环
境变化的能力。
稳定性 
多样性 
4.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 )
(2)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 × )
提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
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
染色体。
(3)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 )

×

(4)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2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 × )
提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2条染色体来自一个亲本,
不是同源染色体。
(5)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都会形成四分体。 ( × )
提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不会形成四
分体。
(6)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 √ )
(7)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 √ )
×
×


探讨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概念辨析
1.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某时期的图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染色体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哪些?哪些是非同源染
色体?
提示:A、B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D是另一对同源染色
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有:A、C,A、D,B、C,B、D。
(2)①图乙中,a、a'的关系是 。
②a、b的关系是 。
③a、c的关系是 。
④a、a'和b、b'合称 。
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四分体 
(3)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是怎样的?图乙中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各有几个
(条)?
提示: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
子。图乙中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4)互换(结合图丙作答)
①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②范围:同源染色体中 之间可能发生对
等片段的交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 
2. 同源染色体是否大小、形态一定相同?大小、形态都相同的是否就
是同源染色体?并举例证实自己的观点。
提示: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性染色体X和Y。
大小、形态都相同的也不一定就是同源染色体,如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因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属
于同源染色体。
1. 图解相关概念
2.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辨析
(1)染色体的条数等于着丝粒的个数,有几个着丝粒就有几条染
色体。
(2)染色体复制后,一个着丝粒上连接着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其
整体是一条染色体。
3. 联会和四分体的相互关系
1. (2024·南京航大苏州附属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 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 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解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A、C、D正确;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
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
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2. (多选)(2024·盐城高一月考)如图表示某细胞正在进行正常的
减数分裂,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有4个四分体
B. 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 1和2、1和3之间均可能发生交换现象
D. 减数分裂完成,每个子细胞中只有2条染色体
解析: 该细胞处于前期Ⅰ,有2个四分体,A错误;细胞内a和b为同源染色体,c和d为同源染色体,有2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1和2之间不会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现象,C错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细胞在染色体数量上是体细胞的一半,每个子细胞中只有2条染色体,D正确。
知识点(二)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1. 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为例)
(1)减数分裂前间期
(2)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
概念辨析
着丝粒与着丝点的区别
  现在,着丝点这一术语逐渐被动粒取而代之。着丝粒是染色体主
缢痕的染色质部位(如图),能够把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并在
后期分离。动粒是纺锤丝附着位点,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在前期和中
期每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动粒位于着丝粒两侧。综上,着丝粒和着丝
点不是一样的结构,着丝点是着丝粒的内部结构之一。
2.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1)减数分裂只发生在 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某个阶
段。
(2)减数分裂前染色体 ,减数分裂时细胞
,产生 个子代细胞,结果子代细胞中染色
体数量为原先的 。
(3)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 (联会),而同
源染色体 之间还会发生 和 。
有性生殖 
只复制一次 
连续
分裂两次 
四 
一半 
同源染色体配对 
非姐妹染色单体 
交换 
重组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均加倍。
( × )
提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不加倍,核DNA分子
数加倍。
(2)染色单体因为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 ( √ )
(3)减数分裂过程中,若染色单体存在,则核DNA数目与染色单
体的数目相等。 ( √ )
×


(4)精子所含染色体数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 ( × )
提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
倍,此时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精子的二倍。
(5)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花粉中有5
对同源染色体。 ( × )
提示:玉米的花粉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
探讨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提高理解能力
如图为动物精巢中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1)图中A、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
提示:A为初级精母细胞,C为次级精母细胞,
G为精细胞。
(2)与有丝分裂相比,甲过程同源染色体有哪些特殊行为?
提示:①同源染色体联会;②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可能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③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
移向细胞两极。
(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什么
时期?
提示:均发生在后期Ⅰ。
(4)细胞B、C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提示:细胞B、C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
(5)染色体数量减半和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分别发生在图中的哪个
过程?
提示: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末期Ⅰ,即甲过程中;姐妹染色单
体消失发生在后期Ⅱ,即乙过程中。
(6)不考虑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细胞D、E的染色体组成是否相
同?如果考虑交换呢?
提示:若不考虑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细胞D、E的染色体组成
是相同的;若考虑交换,细胞D、E的染色体组成可能不相同。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1. (2024·淮安高一月考)如图为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
图,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由题图可知,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为后期Ⅰ;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为前期Ⅱ;③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后期Ⅱ;④细胞处于末期Ⅱ结束时。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2. (多选)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B. 这些状态下的细胞不发生ATP水解
C. 图①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图③中有两个四分体
D. 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过程有密切关系
解析: ①为完成染色体复制的初级精母细胞,②为次级精母细胞,③为四分体时期,④为精细胞。细胞分裂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即发生ATP水解。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因此与线粒体、核糖体有密切的关系。
知识点(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1. 实验原理:被子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
的过程基本相同。
2. 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是

花药中
的花粉母细胞 
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装片,判断观察到的
细胞图像分别属于什么时期:
3. 实验过程
4. 减数分裂的结果
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在染色体数量上是
的一半。
成熟的生殖细胞 
体细
胞 
5.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观察减数分裂只能选择植物体为实验材料。 ( × )
提示:观察减数分裂也可用动物精巢作为实验材料。
(2)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量时需要用高倍镜。
( √ )
(3)跟踪观察一个花粉母细胞可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 × )
提示: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不
能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4)视野中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
分裂。 ( √ )
×

×

探讨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分析
1. 选材时,宜选用 (填“雄性”或“雌性”)个体的生殖器
官作为实验材料,这是因为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
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
2. 观察蝗虫精原细胞(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的减数分裂装片
时,能看到几种不同染色体数量的细胞分裂图像?
雄性 

于 
提示:因为蝗虫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
裂,所以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量为n、2n、4n三种不同染色体数
量的细胞分裂图像。
1. (多选)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进行观察
B. 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可观察到处于联会状态的同
源染色体
C.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D. 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
过程
解析: 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观察到的细胞均是死细胞,因此,不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D错误。
2. 如图①~⑤为实验过程中在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
24)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B. ①细胞会发生核DNA数量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变
C. ②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D. 图中细胞按减数分裂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④②⑤
解析: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
依据,分析题图可知,①细胞中具有一个明显的大细胞核,处于减
数分裂前间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后期Ⅰ,③细胞中
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前期Ⅰ,④细胞将形成4个子细胞,处于末期
Ⅱ,⑤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处于后期Ⅱ。由以上分
析可知,图中细胞按减数分裂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②⑤④,D错误。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
(1)同源染色体是指

(2)联会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的现
象。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分别来自父方、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它们
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一般都相同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
体;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对等片段的交
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备用栏目】
1. (2024·淮宿七校高一联考)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已完成复制的四个染色单体是四分体
B. 四分体是体细胞中的大小形态相似的四条染色体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配对联会的2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D. 同源染色体只存在于减数分裂细胞中,有丝分裂细胞中没有
解析: 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中均含有两个
染色单体,已完成复制的四个染色单体未必一定组成四分体,A错
误;四分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两两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且每
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能发生联
会配对行为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有配对行为,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行
为,但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也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
2. 关于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
B. ④的①和③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C. 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解析: 该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且同源染色
体成对排列在赤道面两侧,所以该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动
物细胞,A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B正
确;⑤和⑥、④和⑦分别为两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在后期时,
移向同一极的是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
3. 如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示意图,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分
裂过程顺序的是(  )
A. ③④②⑥①⑤ B. ④③②⑥①⑤
C. ③④⑥②①⑤ D. ③⑥②④①⑤
解析: 细胞①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后期Ⅱ;
细胞②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后期Ⅰ;细
胞③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进行联会,处于前期Ⅰ;细胞④中同
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中期Ⅰ;细胞⑤的细胞质已经分
裂,将形成四个子细胞,处于末期Ⅱ;细胞⑥的细胞质开始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但着丝粒没有分裂,处于末期Ⅰ。结合以上分析可
知,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②⑥①⑤。
4. (多选)(2024·江苏徐州高一月考)显微镜下观察某动物精巢的
临时装片,下列观察到的现象与做出的推测匹配的是(  )
选项 观察到的现象 推测
A 11个四分体 该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2条
B 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面上 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
C 同源染色体相应片段交换 该细胞形成的配子种类一定增加
D 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移向两极 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解析: 一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个四分体,观察到细胞中含有11个四分体,说明该动物体细胞含11对同源染色体,共22
条染色体,A正确;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面上,说明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
子,即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B正确;同源染色体相应片
段交换导致基因重组,但若该个体是纯合子,则其形成的配子种类
没有增加,C错误;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移向两极,说明发生
了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该细胞处于后期Ⅰ,该细胞在精巢内,为
初级精母细胞,D正确。
5. 如图为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处于 期,产生的子细胞为

解析:由于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据题干可知这是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细胞,故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级精母细胞 
(2)该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有 对同
源染色体。
解析: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
色单体,有2对同源染色体。
4 
8 
2 
(3)图中A、B的关系为 ;a、a'的关系为
,它们是在 期形成的。
解析:图中A、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a、a'为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前间期经过复制形成。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
色单体 
减数分裂前间 
(4)图中A与B彼此分离发生在 期,a与a'彼
此分离发生在 期。
解析:图中A、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a、a'为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彼此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减数分裂相关概念和意义
1. 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B.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C. 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
D. 含有四分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因此只有联会的
一对同源染色体才是一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
的四条染色单体;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间的交换;含有四分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核DNA数目
的一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如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对这一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  )
A. 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此时有两个四分体,两对同源染色体
C. 一个四分体有四条染色单体
D. 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一定是1与3、2与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处于联会状态,处于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A正确;图示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1和2组成一个
四分体,3和4组成一个四分体,B正确;一个四分体是两条同源染
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C正确;此细胞中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如1和
3、2和4,也可以是1和4、2和3,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月考)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互换
过程,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 四分体发生互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C. 四分体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 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
体,4个DNA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错
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是四分体时期发生互换
的前提,B正确;四分体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复制
后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过程中,C正确;一个四分体包含1对
(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二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4. (2024·盐城高一月考)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有关果蝇有性
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B.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减数分裂完成后,精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4条
D. 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前期Ⅰ,B正确;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完成后,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精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4条,C正确;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Ⅱ,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源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在移向细胞两极
的过程中(  )
A. 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随机向两极移动,发生自由组合现象
B. 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 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 未发生交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发生交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B、
C、D错误,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淮安高一月考)如图为同一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
B. a、b、c细胞中都有1对同源染色体
C. a、b、c细胞中都有2条染色体,且都有染色单体
D. a细胞中有2个核DNA分子,b、c细胞中均有4个核DNA分子
解析: a、b、c细胞中都有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a细胞
中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如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图中A~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用
字母表示)。
A、B、D 
解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分别来自父方、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一般都相同,A~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B细胞中有 个核DNA分子,其子细胞为 。
8 
体细胞 
解析:没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核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相同,故B细胞中有8个核DNA分子,其子细胞为体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D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D细胞名
称为 。
(4)理论上,从染色体组成上分析,这种动物可产生 种生殖
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4 
(5)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依次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A→D→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8. 下列有关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选用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B. 可用蚕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进行观察
C. 在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 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解析: 洋葱根尖细胞只能发生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
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发生,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
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
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C. 图丙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 图丁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图甲细胞的5对同源染色体正在配对,散乱地分布在细
胞中,因此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细胞形成了两
个子细胞,且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因此
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错误;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
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B正确;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期,此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图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1,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江苏扬州高一期中)如图①~④表示人类精子产生过程中
染色体的部分行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①所示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B. 图②的下一时期可能会发生图④的变化
C. 图④所示行为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D. 发生图③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图①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即四分体时期,A正确;图②着丝粒分裂,下一时期发生
图④的变化,B正确;图③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C错误;图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
染色体分离,发生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江苏徐州高一月考)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
几个阶段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d→c→a→b
B. 图a、c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C. 图c细胞中不含四分体
D. 图c、d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b细胞处于减数
第二次分裂末期,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d细胞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依次是
c→a→d→b,A错误;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
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
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不含四分体,C正确;图c、d形成的子细
胞内染色体数相同,都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多选)如图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核DNA数量加倍
B.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通常在丙时期
C. 丙→戊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戊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通常在丁时期,B错误;丙→戊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在后期Ⅰ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
13.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灰色来自
父方、白色来自母方)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
和 、 和D。
E 
C 
解析: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两两相同,即两个细胞内染色体类型相同,再根据若发生了交换,两细胞中的染色体会有差异,可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和E、C和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 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 个
次级精母细胞。
2 
4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种配子(如果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就是四种,但从染色体整体来看,还是两种)。从图中看,6个细胞可以分成两类,即A、E、F和B、C、D,它们至少来自2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E和F染色体类型互补,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和E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3)精细胞E、F和 最可能来自同一个 精母细胞。
A 
初级 
(4)精细胞B或C同时含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是 。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对等片段的交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