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微专题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辨析(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 微专题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辨析(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0 14:30:11

文档简介

微专题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辨析
题型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辨析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1)判断步骤:
(2)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1)判断步骤:
(2)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1)判断步骤:
(2)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典例1】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⑤→②→④
B.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③④
C.细胞①中染色体与核DNA比例为1∶2
D.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典例2】 如图是同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细胞中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B.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细胞中可能发生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题型二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
1.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
(1)模型构建
(2)判断方法
2.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或染色体与核DNA比值变化
3.“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
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①,表示减数分裂的是②。
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柱形图的比较
(1)模型图
(2)相关解读
①只有染色单体的数量才可能是0,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不可能是0。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中表示的某结构的数量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的数量不可能超过核DNA分子的数量。因为核DNA分子未复制时,其数量与染色体一样多,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即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可能为1∶1或2∶1,但不可能是1∶2。
【典例3】 图1所示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是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D段含有核DNA分子12个
B.图2细胞对应时期为图1的AB段
C.FG段可发生交换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典例4】 (2024·淮安高一月考)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与细胞分裂相关的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丙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丁可表示精细胞
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器官中的4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动物为雌性,该器官为卵巢
B.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
C.该动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
D.④是卵细胞或极体,因为不含同源染色体
2.(2024·江苏淮安高一期中)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关于图示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均表示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B.在该生物的卵巢里可以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
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和乙
D.丙可以产生相同的子细胞
3.(2024·宿迁高一月考)如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内染色体数量以及染色体上DNA分子数量的变化情况(设一个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染色体数量和核DNA分子数量的变化
B.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C.在MN段,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数量相同的核DNA
D.在IJ段,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换
4.(多选)甲、乙两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结构的DNA含量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的AB段对应图乙的A'B'段
B.图甲的C时期对应图乙的C'时期
C.图乙的C'时期对应图甲的D时期
D.图乙的B'C'段包含图甲的BC段
5.(2024·南京江宁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在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c时期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后期
B.图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b和c
C.a和d代表的时期不同,染色体发生的主要行为变化相同
D.a时期属于有丝分裂,b、c、d时期属于减数分裂
6.(2024·江苏宿迁高一月考)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图;图2表示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图;图3表示某些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模型图;图4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变化柱形图。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上升的原因是细胞内发生     ,图3中能够对应B1C1段特点的细胞有     (填字母)。若图1和图2表示同一个细胞分裂过程,则图1中发生C1D1段变化的原因与图2中      段的变化原因相同。
(2)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能够发生        ,形成四分体,常有       现象。图3的a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处于          (填时期),该细胞的名称为             。
(3)图4的甲、乙、丙、丁所对应的时期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时期。丙所对应的时期对应图3中的    (填字母)细胞。
微专题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辨析
【典例1】 A 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⑤减数分裂前间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细胞①着丝粒分裂,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与核DNA比例为1∶1,C错误;细胞②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典例2】 B 图中①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而②③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根据④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可能为雄性,精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图示细胞可能同时出现在动物的睾丸中,B正确;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可能发生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C错误;①细胞中无染色单体,D错误。
【典例3】 B 图2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处于后期Ⅱ,由此可知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条;图1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对数,AF段表示有丝分裂,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染色体数量加倍,核DNA数=染色体数=12,A正确,B错误;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可发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
【典例4】 C 甲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A正确;乙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由此可见,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B正确;丙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的开始阶段或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丁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可以表示精细胞,D正确。
针对练习
1.D 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为初级卵母细胞,故此动物为雌性,该器官为卵巢;②中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动物正常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该动物为雌性,因此④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2.B 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是雄性,故不可能在卵巢中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B错误;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两者都具有同源染色体,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该动物为雄性,丙细胞质均等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会形成2个相同的精细胞,D正确。
3.A 由于DNA复制加倍,图中实线表示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量的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A错误;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量相等,即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B正确;在MN段,着丝粒分裂产生的染色体还未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所以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数量相同的核DNA,C正确;IJ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四分体时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换,D正确。
4.AD 图甲的AB段对应图乙的A'B'段,都属于减数分裂前间期,A正确;图甲的C时期是末期Ⅰ结束,图乙的C'时期是后期Ⅱ,B错误;图乙的C'时期是后期Ⅱ,图甲的D时期是末期Ⅱ结束,C错误;图乙的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而图甲的BC段只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故图乙的B'C'段包含图甲的BC段,D正确。
5.A c时期染色体是n,核DNA是2n,染色体数目减半且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A错误;当姐妹染色单体存在时,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故图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b和c,B正确;a和d代表的时期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未结束之前)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未结束之前),但染色体发生的主要行为变化相同,都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C正确;a时期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d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故a时期属于有丝分裂,b、c、d、e时期属于减数分裂,D正确。
6.(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b、c、e D2E2 (2)联会 交换 4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或中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3)甲 d
解析:(1)S期(A1B1)进行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为2个;B1C1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即有染色单体,图3中能够对应B1C1段特点的细胞有b、c、e;图2中染色体数目最终减半,为减数分裂,图1中发生C1D1段着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与图2中D2E2段变化原因相同,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2)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或相互配对形成的结构;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常有交换发生,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图3的a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其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或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是由精原细胞或者卵原细胞经过间期而来,为初级精母细胞或者初级卵母细胞。(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分别为2n、4n、4n,与图4中甲相对应;丙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核DNA相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3中的d细胞。
6 / 6(共42张PPT)
微专题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辨析
题型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辨析
1. 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1)判断步骤:
(2)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
次分裂前期。
2. 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1)判断步骤:
(2)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
次分裂中期。
3. 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1)判断步骤:
(2)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
【典例1】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则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⑤→②→④
B. 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③④
C. 细胞①中染色体与核DNA比例为1∶2
D. 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⑤减数分裂前间期→②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细胞①着丝粒分裂,一条染色
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与核DNA比例为1∶1,C错误;细胞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期,D错误。
【典例2】 如图是同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细胞中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B. 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 ③细胞中可能发生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D. 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解析: 图中①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而②③细胞含有2对同
源染色体,A错误;根据④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可能为
雄性,精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图示细胞可能
同时出现在动物的睾丸中,B正确;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
换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
可能发生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C错误;①细胞中无染
色单体,D错误。
题型二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
变化
1.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
(1)模型构建
(2)判断方法
2. 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或染色体与核DNA比值变化
3. “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
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①,表示减数分裂的是②。
(1)模型图
4.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柱形图的比较
①只有染色单体的数量才可能是0,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
不可能是0。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
中表示的某结构的数量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的数量不可能超过核DNA分子的数量。因为核DNA
分子未复制时,其数量与染色体一样多,而复制后,每条染
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即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可能
为1∶1或2∶1,但不可能是1∶2。
(2)相关解读
【典例3】 图1所示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
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是该
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D段含有核DNA分子12个
B. 图2细胞对应时期为图1的AB段
C. FG段可发生交换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解析: 图2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处于后期Ⅱ,由此可知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条;图1纵坐
标是同源染色体对数,AF段表示有丝分裂,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
期、末期,染色体数量加倍,核DNA数=染色体数=12,A正确,B
错误;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可发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间的交换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
【典例4】 (2024·淮安高一月考)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
数=2n)睾丸中与细胞分裂相关的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 丙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 丁可表示精细胞
解析: 甲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
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
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A正确;乙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
单体数=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由此可见,乙可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B正确;丙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
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
知,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的开始
阶段或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可表示有丝分裂后
期,C错误;丁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可以表示精细胞,D正确。
1.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器官中的4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此动物为雌性,该器官为卵巢
B. 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
C.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
D. ④是卵细胞或极体,因为不含同源染色体
解析: 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因此为初级卵母细胞,故此动物为雌性,该器官为卵巢;②中有同
源染色体,着丝粒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由
以上分析可知,该动物正常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④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中期,由于该动物为雌性,因此④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2. (2024·江苏淮安高一期中)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以
下关于图示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均表示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B. 在该生物的卵巢里可以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
C.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和乙
D. 丙可以产生相同的子细胞
解析: 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
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是雄性,故不可能在卵巢中
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B错误;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两者都具有同源染色体,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该动物为雄性,丙细胞质均等
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会形成2个相同的精细胞,D正确。
3. (2024·宿迁高一月考)如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内
染色体数量以及染色体上DNA分子数量的变化情况(设一个正常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染色体数量和核DNA分子数量的变化
B. 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C. 在MN段,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数量相同的核DNA
D. 在IJ段,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换
解析: 由于DNA复制加倍,图中实线表示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
DNA分子数量的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A错误;两条
曲线重叠的各段,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量相等,即每条染色体
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B正确;在MN段,着丝粒分裂产生的染
色体还未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所以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数量
相同的核DNA,C正确;IJ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四分体时期
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换,D正确。
4. (多选)甲、乙两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结构的DNA含量变
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的AB段对应图乙的A'B'段
B. 图甲的C时期对应图乙的C'时期
C. 图乙的C'时期对应图甲的D时期
D. 图乙的B'C'段包含图甲的BC段
解析: 图甲的AB段对应图乙的A'B'段,都属于减数分裂前间期,A正确;图甲的C时期是末期Ⅰ结束,图乙的C'时期是后期Ⅱ,B错误;图乙的C'时期是后期Ⅱ,图甲的D时期是末期Ⅱ结束,C错误;图乙的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而图甲的BC段只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故图乙的B'C'段包含图甲的BC段,D正确。
5. (2024·南京江宁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在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c时期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后期
B. 图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b和c
C. a和d代表的时期不同,染色体发生的主要行为变化相同
D. a时期属于有丝分裂,b、c、d时期属于减数分裂
解析: c时期染色体是n,核DNA是2n,染色体数目减半且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A错误;当姐妹染色单体存在时,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故图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b和c,B正确;a和d代表的时期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未结束之前)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未结束之前),但染色体发生的主要行为变化相同,都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C正确;a时期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d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故a时期属于有丝分裂,b、c、d、e时期属于减数分裂,D正确。
6. (2024·江苏宿迁高一月考)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DNA含量变化图;图2表示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
变化图;图3表示某些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模型图;图4表示减
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变化
柱形图。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上升的原因是细胞内发生
,图3中能够对应B1C1段特点的细胞有
(填字母)。若图1和图2表示同一个细胞分裂过
程,则图1中发生C1D1段变化的原因与图2中 段
的变化原因相同。
DNA复制(或染
色体复制) 
b、
c、e 
D2E2 
解析:S期(A1B1)进行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为2个;B1C1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即有染色单体,图3中能够对应B1C1段特点的细胞有b、c、e;图2中染色体数目最终减半,为减数分裂,图1中发生C1D1段着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与图2中D2E2段变化原因相同,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2)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能够发生 ,形成四分体,常
有 现象。图3的a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b
细胞处于 (填时
期),该细胞的名称为 。
联会 
交换 
4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或中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解析: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或相互配对形成的结构;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常有交换发生,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图3的a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其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或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是由精原细胞或者卵原细胞经过间期而来,为初级精母细胞或者初级卵母细胞。
(3)图4的甲、乙、丙、丁所对应的时期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
组合发生在 时期。丙所对应的时期对应图3中的
(填字母)细胞。
甲 
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分别为2n、4n、4n,与图4中甲相对应;丙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核DNA相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3中的d细胞。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