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海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海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5 19: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海燕高尔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象征、对比和烘托等手法,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
3、体会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Shēn yínqiè fěilüèwānyánháohàohuàng hu?ngxiàhè词语积累 高尔基
(1868--1936)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代表作:
长篇小说《母亲》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补充资料 高尔基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的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与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他第一次投稿,编者看到写出如此文章的人竟是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编者说得有个名字,这个青年思索了一会说:就“马克西姆·高尔基”吧,“高尔基”在俄语里是“苦难”的意思,“马克西姆”是最大的意思,所以,“马克西姆·高尔基”,就是“最大的苦难”的意思。背景 高尔基写这首散文诗是在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
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它塑造了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xí文 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象征手法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事物的某种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3.这篇课文以大海为背景,描写了暴风雨到来之前,哪几个时刻海面景象的变化? 暴风雨将要来临
暴风雨逼近之时
暴风雨即临之时
线索:
以暴风雨渐次迫近为线索学习目标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海燕、海鸥、海鸭、企鹅、暴风雨等的象征意义。第一关: 暴风雨将要来临 齐读1-6自然段 第二关: 暴风雨迫近之时 齐读7-11段第三关: 暴风雨即临之时 齐读12-14段为什么要写风、云、雷、电? 烘托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的高大形象以及发出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象征革命高潮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象征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象征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象征光明的未来象征一切反动的黑暗势力大海:
暴风雨:
海鸭、海鸥
企鹅:
太阳:
乌云、闪电
狂风:小结:各种象征意义海燕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经近在眼前,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呼应前文,有力收束全文;点明中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号召人民行动起来去迎接革命,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