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散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从词语选用与句式结构两方面品味文章语言表达上“以小见大”的特点。
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亲情的理解与体验还欠缺,以“感受” 为内容、较为抽象的文章,还有待教师点拨、升华通过学文本,让他们来体会本文家庭成员间和谐亲情,提高认识,学会关爱家人,培养其尊老爱幼,懂得亲情、珍惜生命的情感从而避免家庭矛盾的冲突,使自己快乐成长
3重点难点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尊老爱幼、责任感,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品味语言上“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特点。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孟郊《游子吟》,母亲给游子缝衣服的一针一线体现出亲情的温暖,平平常常的散步也能体会出这种情感。(板书课题--散步)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读课文,正音。学生谈谈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散步的地点是在什么地方?田野散步的人有哪些?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结果怎么样?“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起走小路
提问:归纳出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们一家四口在散步的时候发生分歧,后来我背起母亲,我的妻子背起儿子一起走小路的事情。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采取猜读的方法来体会,设置五个假设:
1、如果说一家三口去散步,把母亲冷落在家里,那母亲会怎么样?
明确:母亲会孤单,会寂寞,因为母亲老了,作者劝说母亲去散步说明他的诚恳与孝敬。(找出相关句子)
2、他们现在是去散步,假设如果出主意去游乐场那又会如何呢?
明确:游乐场是小孩子玩的地方,嘈杂的环境对老年人身体不好,田野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找出相关句子)这种环境使母亲身心都得到放松,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孝心。
优美的景色也营造了清新朴实的氛围,暗示熬过严冬的母亲将重获活力。
在发生分歧的时候,如果我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又会怎么样呢?
明确:母亲会伤心,但母亲毕竟是大人,她不会说出来,儿子走了小路,他会产生我是小皇帝,你们要听我的,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选择走大路一方面表现出我的孝顺,另一方面体现出对孩子的教育,让他养成好的习惯。体现出我具有教育儿子、孝顺母亲的责任。
如果在我决定走大路的时候就真的走大路,那又怎么样呢?
明确:母亲改变了主意,因为她疼爱孙子,由此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幼。
从中可以开出文章的主题之一:尊老爱幼。
如果走小路时,写我先背母亲,再回来背儿子,而不让妻子出场,那又会如何呢?
明确:如果不让妻子出场就写不出我们俩都承担着尊老爱幼、延续生命的责任。
发生分歧时,母亲爱护孙子,我孝顺母亲,体现出我们一家人和谐友爱,相互关心体谅的主旨。
三、品读文字,美点寻踪
请用“我觉得。。。。。。。很美,美在。。。。。。表达出。。。。。。。”
例子:我觉得第一句最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句式有强调的意味,显得郑重其事。
四、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背诵第八自然段,并抄写一遍,默一遍,家长签字。
课件20张PPT。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深切的理解母亲的眷眷之爱,而儿子更加敬爱母亲。今天我们学习《散步》理解一下家庭亲人之间的相互敬爱。
散 步莫怀戚识字写字熬过 水波粼粼áolín
累
劳累
果实累累(接连成串)
罪行累累(形容积累得多)分歧 一霎时qíshà嫩芽nènlèiléilěi听课文朗读,要求如下:
1、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快速抢答
⑴散步地点?⑵散步季节?
⑶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⑷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5)结果如何?这篇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要点:祖孙三代 一家四口 散步经过母亲“我”和妻子儿子(孙儿)温馨
亲情猜读:
1.如果说一家三口去散步,把母亲冷落在家里,那母亲冷落在家里,那母亲会怎样?母亲会孤单,寂寞原因:母亲老了 表现“我”孝顺母亲2、他们如果去游乐场又会如何?老人不适合去那,因为那里环境嘈杂,对身体不好;田野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作者选择去田野表现出他的“孝心”3、在发生分歧时,如果我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又会如何?母亲会伤心,儿子会认为自己是小皇帝,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从中体会出“我”担负着孝敬母亲,教育下一代的重任4、如果我决定走大路就真的走大路,那又怎么样?事实上是母亲改了主意,因为她疼爱孙子,这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爱幼
从上面四个假设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之一:尊老爱幼5、如果走小路时,写我先背母亲,再回来背儿子,不让妻子出场,那又会如何?妻子这一人物,表现出她和我一样担负着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重任,间接写出妻子的贤良。
体现出一家人“和谐”、相互关心,相互体谅本文主旨
尊老爱幼
中年人担负赡养老人、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一家人相互关心、互相体谅、和谐友爱美点寻踪 找出你感受最深,觉得最值得体味的句子,用“我觉得……最美,美在……,体现出/表达了……”
提示:可以从写景的句子和文章的有感染里的句子入手ABC跳过 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暗示“生命”的活力。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返回
小路远景写出了春天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 在召唤,生活是多么值得我们去热爱呀!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返回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
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
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返回“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传下去。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写作特色1、美在“大词小用”、“举重若轻”、“小题大做”。如“分歧”、“责任重大”
2、美在句子比况回环、对称。
3、美在结尾句的哲理。 请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深刻内涵。
通过 ,我感受到了 。(多角度思考,找根据)提炼总结生命----亲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