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散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从词语或句式的角度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亲情,培养社会责任感,理解生命传承的意义。
2学情分析
作为初中起始年级,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没有较系统的阅读理解方法。但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有一定的差距。即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3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结尾的深刻含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听孙悦斌朗读的《散步》录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下来。
明确:南方初春的田野,全家一起散步,后来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向着小路走去。
2.读了这篇课文,初步感知“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1)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2)明确:“我”——孝敬(有责任);
母亲——老迈、顺从、疼爱孙子;
妻子——贤良、温顺;
儿子——听话、懂事。
活动3【活动】质疑讨论 (挑选学生预习时集中提出的问题,以前后桌为单位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1.“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中的“这”指什么?为什么会想
到生命?
明确:这指的是第四节生机勃勃的初春田野美景。
生命:①初春田野里的新绿、嫩芽、水泡不无透露出不可遏制的生机,充满生命力。
②对人生暮年的母亲战胜严冬的庆幸欣喜,暗示母亲将会获得新的生命力。(对“熬”字进行分析)
重点朗读2、3、4节。
朗读建议: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从同学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2. “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不是很好吗,为什么我终不愿意?
最后我是怎么处理这个分歧的,为什么?
①拆散的不仅是人,而是家庭和爱。这也是我感到责任重大的原因之一。
此处可进一步讨论一下“责任”的含义。
②引用莫怀戚《散步》写作中的原话
“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
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
看法──他将其拆开,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而对“孝”,
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
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
“我”的决定难能可贵,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照顾,一味的满足
他的要求,对父母却习惯了他们的付出,并不真正理解他们。善待年老的生命比
爱护幼小更难能可贵。
重点朗读第6节。
朗读建议: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3.最后一节写“我背上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幼小的儿子和瘦弱的母亲怎么加起来就成了整个世界,是否矛盾?
看似仅是两个家庭成员,但每个家庭都是这样,他们组成了社会,组成了世界。
世界指的是中年人(青年人),老年人和孩子三代人。
更含蓄地写出了“我”和妻子——站在生命之链连接点上前后相续的一环,作为个体,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生命又是承前启后、生生不息的。我们要呵护幼小的生命,更要善待年老的生命。我们要背负起生命的重担,这就是生命的责任。“慢慢地”以轻衬重,点出我们责任的重大。
重点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朗读建议: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活动4【练习】 拓展练习
同学们,画面是富有想象的,画面中没有向我们展示出当“我”做出了“走大路”的决定后,母亲和儿子的各自的心理变化和活动。我们是否能做成合理的想象,并口头表达一下。
活动5【作业】回家作业
完成母亲和儿子心理活动的描写。
活动6【讲授】板书
散步莫怀戚
责任生命
我妻子
尊老爱幼
[人]
疼爱
母亲儿子
和谐
课件10张PPT。散 步作者:莫怀戚执教: 沈洁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
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 1“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中的“这”指什么?为什么会想到生命?(罗圣杰,陈嘉靓、王渊明等11位同学提出)质疑: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 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他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 ”
《散步》写作契机——莫怀戚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我”母亲儿子妻子尊老爱幼疼爱生命 责任和谐 温馨人依恋回家作业:描写当“我”做出了“走大路”的决定后,母亲和儿子各自的心理变化和活动。(至少100字)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