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在那颗星子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和细节描写,感悟老师对一个学生的独特的教育和悉心的关怀,学会理解和体察教师和同学之心,培养乐观大方的生活情趣。
2学情分析
女诗人舒婷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一件发生在师生间的往事,使学生们陶醉在充满诗情诗意的语言氛围中,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有人曾经说过,读中国舒婷文字,是培养人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最好途径,因此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写法。
3重点难点
通过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和细节描写,感悟老师对一个学生的独特的教育和悉心的关怀。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和细节描写。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六 在那颗星子下
在你们十二年的人生中,一定有一个印象最深,最令你难忘的人的形象。他(她)就像天上的闪烁的星星中最亮的一颗,永远留在了你的记忆深处,请同学们说说你与他(她)之间发生的事。
活动2【讲授】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1、散读课文,思考本文叙述了怎样一件事?请学生概述课文内容。
中学时代,“我”临阵磨枪,侥幸获得英语考试高分,但老师事后重新逐条考过后却只有47分。在老师独特又细心的教育帮助下,“我”有了人生的领悟,也更崇敬和怀念老师了。
2、写作点拨:这样的小事,在我们身边是否也时有发生?(讨论)
目的: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从身边选材的能力。
如:一次无奈的旷课、一个幼稚的玩笑、耍了一次小聪明、一场误会、一次成功的鼓励……
3、作者在文中说:“把读书当成玩,把玩当成读书”。
请在文中找出根据,说说舒婷究竟是如何对待读书的(自学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交流);
从正面表现的细节有:2节的“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3节的“私下又加了十门课”4节的“大摇大摆触犯校规”、5节的“串上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6节的“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7节的“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9节的“翻开书,就像骑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10节的“趁刚才从书上复印……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11节的“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从侧面表现的细节有:6节的“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受到良心的……
活动3【活动】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
(一)再读课文,圈划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语句,品味这些语句。
请两位学生分别朗读文章最后四段,其他同学圈划语句并思考,为什么这些语句印象比较深刻?
品味课文过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理解的重要问题:
1、如何体味林老师的话“要是你这么糟塌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什么?
2、林老师“重新逐条考过”的用意。
3、林老师明知“我”考了47分,为成何绩单上仍然是“优”?“我”为什么不敢正视“优”?
此环节应适时穿插口语交际设计:
1、揣摩“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时的心理,想象一下,“我”会说什么?
2、揣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时“我”的心理,想象一下,“我”会说什么?
3、结尾,老师与我深情道别时,想象一下“我”的心理,
“我”会说什么?
(二)感受语言美:
通读课文,结合旁批,说出你最有印象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
(从动词、修辞、表达方式入手,感受作者的生花妙笔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童真、童心与童趣。)
如:“我”考试前后的一些关键词语:
复印
撵
膝盖抬得多高
戳
不敢正视
糟蹋
疲累
活动4【活动】四、 探究:
1、文章的中心人物是谁?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请用下面句式造句:
的“我”,因为
。
2、如果把题目改成《难忘那颗星》,那么中心人物又是谁?结全课文内容,请用下面句式造句:
的“林老师”,因为
。
活动5【讲授】五、 总结写法:
1、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三个“意外”。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2、语言生动风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许多比喻名看来信手拈来,不仅新颖、传神,而且妙趣横生,大大地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活动6【练习】六、作业:(3、4选一题)
1、抄写词语。
2、摘抄课文最后两节并背诵。
3、小练笔:写一段老师教导你的话语和你听了之后的心理活动。
4、仿照文中学校生活的场景,写一个片断。
活动7【讲授】板书设计:
(我)在那颗星子下
(成长)
(林老师)
----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调皮
关爱、理解学生
舒婷
贪玩
循循善诱
聪颖
亲切、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