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华师联盟2026届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华师联盟2026届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6 10:08:25

文档简介

2026届高三华师联盟10月质量检测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3
7
答案
B
C
B
C
B
D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D
D
c
A
B
1,B【解析】甲地中①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风速大小,A错误;②为摩擦
力,与风向相反,碱少风速,B正确:③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改变风速,C错误:④为甲
地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D错误。
2.C【解析】海平面等压线图中确定风向时,先画出该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然后结合所在半球画出风向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约30°~45°之间):由此可知,甲地风向偏南风,乙与丙两地风向为东北风,丁地
风向偏北风。
3.B【解析】随着低压和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知,M地的风向变化不显著,但M处等压
线会变密集,风速有所增大。故选B。
4.C【解析】结合图中地壳厚度即可判断出吉林省地壳整体大致表现为两边厚,中间薄。
5.B【解析】前郭地区含有未固结和流体的沉积物,同时该区富集的油气资源具有的低S波速度和流体特征,
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波速比。
6.D【解析】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恐龙出现在中生代,猛犸象和孢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第四纪。
7.D【解析】据图可知,4月16日后,太阳直射点越过甲地向乙地移动,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乙地正午太
阳高度角增大。
8.C【解析】据图可知,在太阳直射点位于甲乙两地之间时,即4月16日一5月?日,8月5日一8月26日期
间,两地旗杆日影相反。
9.C【解析】据图可知,0S~15S海域受信风控制,由于信风在传播过程中受到非洲大陆的摩擦作用,西部海
域风速高于东部;40S一60S区域风速主要受盛行西风控制,由于阿根廷以东洋面,无大陆阻隔,使得西风带
风速可继续向东发展,东部海域风速大于西部。南部海域与北部海域均布风速高值区与低值区,无法比较。
10.A【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受不同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空间分布的影响,南大西洋多年平均风速呈现不
同的空间分布格局。
11.A【解析】结合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特征及图中风向可知,M处冷气团主动前进,为冷锋,N
处暖气团主动前进,为暖锋。
12.D【解析】结合上题可知,MN两处为锋面系统,均出现在低压槽中,气流呈辐合上升运动。
13.D【解析】冷锋雨区多在锋后,暖锋雨区多在锋前,由于锋面倾向冷气团一侧,因此雨区多在冷气团一侧。
14.C【解析】据表可知,②节气揭苦时间最晚,盖苦时间最早,应为冬至日,①为冬至前一个节气,为大雪。
15.A【解析】结合上题可知,图示期间在冬至日前后,该地昼短夜长,昼长先变短后变长,夜长先变长后变短。
16.B【解析】气温最高值出现时间早于土壤,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效应,主要是因为土壤的
热传导较慢。
17.(1)谷风期间形成辐合中心:(2分)山风期间形成辐散中心。(2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HN-CI2026届高三华师联盟10月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2025年4月20日14:00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图中的低压
和高压随时间推移向东南方向移动,箭头①②③④代表甲处大气受力情况或运动方向。据此完
成1一3题。
120D
5
1010

00
40N
1.甲地
A.①只改变风向
B.②会减小风速
C.③决定风速大小
D.④与风向相反
2.图中风向最接近的是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3.随着低压和高压的移动,M地即将发生
A.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B.风速有所增大
C.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D.风速变化较小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
HN-C1
吉林省大致以郑庐断裂带西支为界,东部为长白山脉,西部为松辽盆地。松辽盆地是我国
最大的油气产地,富含厚的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和渐生代沉积地层,大都具有厚且未固结的沉
积物。下图示意吉林省西北一东南剖面下的地形、地壳厚度和波速比(vP/vS,即地震P波和S
波速度的比值)。据此完成4一6题。
长白山区
火山
松辽盆地
掷庐断裂带东支人
前郭
郯庐断裂带西支
-mM
0
30
35
40
2.0
18
1.6
123°E
124°
125°E
126°上
127°上
128E
4.自西北向东南,吉林省地壳厚度
A.逐渐变薄
B.逐渐变厚
C.先变薄再变厚
D.先变厚再变薄
5.前郭地区波速比较周边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壳厚度
B.沉积层特征
C.地震频率
D.沉积岩层理
6.松辽盆地沉积地层中不可能发现
A.猛犸象化石
B.恐龙蛋化石
C.孢子花粉化石
D.三叶虫化石
下图示意甲己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据此完成7一8题。
5月7口
8月26日
90

一甲
70
4月16日
8月5日

0
%
3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7.4月16日一5月7日期间,两地正午太阳高度
A.均增大
B.均减小
C.甲地增大,乙地减小
D.甲地减小,乙地增大
【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
HN-C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