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羚羊木雕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5 羚羊木雕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08:18:52

文档简介

5 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入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3、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
2学情分析
《羚羊木雕》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这一家庭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本文较为浅显,学生可以尝试就内容、结构作简单的赏析,以此提高叙事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入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解释关键词。 2、感知课文内容:写了一件什么事?几个主要人物对要回羚羊木雕持什么态度?作者的倾向如何?
活动2【活动】入角色朗读
1、在入角色朗读前,提出阅读要求。 2、在朗读中品味揣摩人物性格特点。 3、教师示范,例句指导。
活动3【讲授】课文研讨,归纳主题
问题探究: 1、“可是,这全怪我吗?”,这事怪谁? 2、你遇到类似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3、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
活动4【练习】深化主旨
教师总结:在一个家庭中,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需要沟通。在遇到冲突时,双方都应该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注意相互尊重,在家庭生活中是如此,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也是如此。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借鉴本文的写作特点,以“沟通”为话题,写一写自己进入中学后在家庭中的种种变化和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
课件10张PPT。羚羊木雕□ 张之路 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思想感情.入角色朗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亲情,友情的关系。怦怦攥pēngzuàn 反悔hu?羚羊木雕diāo正音释词贵重:价值高,值得重视。仗义:讲义气líng感知课文内容 一个 _________ 的木雕珍贵黑色1、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件什么事?  送2、本文共写了哪几个人物?这些人物对要回羚羊木雕各持什么态度?作者的感情倾向又是怎样?逼还悔朗读要求:1、把握好人物的身份
和性格特点。
2、处理好语速、语气、
语调的轻重、缓急。 品味揣摩人物性格特点妈妈:态度生硬、非常固执 爸爸: 委婉持重,沉稳奶奶: 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 重视友谊,软弱 万芳: 仗义、明理。 万芳妈妈:明理,心直口快  1、可是,这能全怪我吗?这件事应该怪谁?我有一个金点子  2、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沟通 理解3、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一 碗 馄 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 “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
“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