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在那颗星子下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在那颗星子下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08:19:25

文档简介

6 在那颗星子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真品读课文,了解正副标题的作用,体会标题给文章带来的诗意美。
2、理解林老师体察学生、和蔼可亲、有教育智慧的人物形象,体会“我”对老师的崇敬和眷恋之情。
3、欣赏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和新颖传神的比喻,学会初步赏析散文,提高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是第二单元“学生心事”中的第二篇。文章记叙了作者中学时代一次期末考试前后发生的事情,表达了“我”对一位关心、爱护并理解体察学生、和蔼可亲的英语老师的崇敬和眷恋之情。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感觉是他们中学里渴望感受到的。
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载体,因而它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而舒婷散文的语言“浪漫之外充满智慧和幽默”、洋溢着诗情画意,尤其文中那些奇妙生动的比喻,更是精妙,让学生于阅读理解中细细感受、品味、鉴赏,能帮助他们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能力,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进入中学的学习生活半年有余,渐渐熟悉了中学的教学特点,他们的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也有了新的转变,需要以文体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舒婷这篇散文不只幽默风趣,还十分优美抒情,比喻新颖独特、情感真诚深挚。我们学生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式的散文,但由于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缺乏,学生对散文也只能做到普及知识的层面,对散文的深度理解层次和初步欣赏层次是需要在中学完成的。学生能够读出和感受到此篇文章中的情感,而且能够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说出抒发了哪些情感等。但是领略和欣赏作品构思的艺术匠心却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教学中需要我们老师指导学生捕捉散文的诗意,在反复的品味中感受作品中那些跳动字里行间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在此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着重指导学生的就是通过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舒婷作品中的浓厚诗意与神奇比喻。
与学生半年多的相处,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能体察到他们在中学时代害怕老师又想要和老师亲近的渴望。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自己有所关注,他们的交往需求和表达自我的需求也随着自主性而提升。很多情况下他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样的文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师生交往的认识,会引发学生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体会标题给文章带来的诗意美。
2、学会初步赏析散文,提高审美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常规活动
字词积累
活动2【导入】开放性导入
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中的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呢?
2、作者当时只是一个与你年龄相仿的中学生,大家是否发现有些地方与你或与你同学很相像?
3、走近舒婷(作者介绍)
活动4【讲授】借题通文
1、本文的标题有两个,其中这“中学时代的一件事”指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请学生概括回答。
2、全文集中笔墨在写中学时代这件难忘的事,为什么不直接用它作标题,而是用“在那颗星子下”做主标
活动5【讲授】品味语言
文章中的语言充满诗意,比喻也运用地新颖生动,你最欣赏哪一句?请作一下简单的点评。
活动6【活动】拓展练习
同学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也一定遇到过这么奇妙生动的比喻,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你的所得吧!
活动7【作业】回家作业
1、摘抄文中最欣赏的句子作简单点评(2-3句)。
2、在课外阅读中,大家一定也看到过不少奇妙生动的比喻,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两句,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妙处。(1、2两题任选一题)
课件12张PPT。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舒婷词语释义 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
责备,严正申诉。
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
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浪费或损坏。
觉得对不住别人,对自己的过失感到不安。惴惴然

谴责

以身作则

幸灾乐祸

糟蹋
歉疚
有首歌中唱道:“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中学时代,洒满欢声笑语,友善的同学老师,纯真的师生情义,像高悬天空的璀璨明星,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银河中……
让我们听听诗人舒婷的少年回想吧。文中的林老师
是个怎样的老师?散读课文这样一个与你年龄相仿的中学生,你觉得哪些地方和你,或者和你的同学很相像呢???? 舒婷,原名龚佩瑜,1978年发表处女作《致橡树》,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
走进作者
“中学时代的一件事”具体指什么?请概括。本文的标题有两个,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用“中学 时代的一件事”做标题,而要用“在那颗星子下”做主标题? 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阴。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 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
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
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 奇妙生动的比喻
例如:用“拥挤的中山路”比喻没有复习的内容太多。
用可以穿行的“空档”比喻只好突击强记的一部分内容,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考前强记英语单词的情景。 每个人的星空中,或许都有许许多多林老师一样的星子在闪耀,他们是我们最美的回忆,照亮了我们的星空,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