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马来的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习文章对听觉、触觉和视觉的描写。
2.学习文章生动、清新、华美的语言风格。
(二)发展目标:摘录文中写雨的优美句子,试写一段雨中的经历。
(三)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美和风景的美。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语言积淀相对较为薄弱,借助本文,引导学生沉浸文本,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1.学习文章对听觉、触觉和视觉的描写。
2.感受文章生动、清新、华美的语言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揭示课题,简单了解马来西亚: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齐读课题)。
“马来”是什么意思?(学生:马来西亚)
2.你知道马来西亚的一些情况吗?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出示多媒体):“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分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隔南中国海相望。全国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首都吉隆坡。它风景秀丽,旅游业发达,拥有众多岛屿、沙滩、古老建筑和花园等旅游景点。由于靠近赤道,气候终年炎热、多雨。”
活动2【讲授】(二)、学习课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马来的雨”。
1.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思考:(出示多媒体)你感受到的马来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交流:爽快、干脆、不飘洒温柔、噼噼啪啪打过来,波澜壮阔……)
(2)大家讲了很多对马来雨的感受,那么看看课文中有没有给我们集中介绍马来雨的语句呢?
(学生回答:第4小节)
①请大家一起把第4小节朗读一下。(媒体出示,学生齐读)
②所以马来雨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出示多媒体):“不缠绵,不飘洒温柔,也不烦人。铺天盖地,爽爽快快,干脆利落。”
(3)这一小节提到了“江南雨”,我们这学期也学过一些描写江南雨的作品,像朱自清的《春》,林斤澜的《春风》,你能回忆一下江南雨的特点是什么吗?
(学生交流)
课文明明是要写“马来的雨”,却为何写到江南雨呢?这种写法叫做?(学生:对比)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为了突出马来雨)。
(4)在朗读时我们也要会运用语气来突出马来雨的特点,让我们再有感情的把第4小节朗读一下。
2.学习课文6—10小节:
(1)理清层次结构:
①课文为了表现马来雨的特点,从三个角度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你知道是哪三个角度吗?请你用直线划出标志性的句子。
(学生:听觉、触觉、视觉)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在高脚屋,那雨是给你“听”的。在街道上,那雨是让你“淋”的。在海上,那雨是让你“观”的。”)
(出示多媒体,学生齐读):“在高脚屋,那雨是给你“听”的。在街道上,那雨是让你“淋”的。在海上,那雨是让你“观”的。”
③看看课文哪些小节分别写了“听雨”、“淋雨”、“观雨”的呢?
(学生:听雨6—7节;淋雨8—9节;观雨10节)
(2)学习“听雨”部分:
①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听雨部分,其他同学思考说说(出示多媒体):你认为哪些写雨的句子写得最优美?为什么?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交流)
(重点语句出示,赏析)
△“屋顶多盖铁皮锌板,那雨点敲在上面,极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是?清脆、错落有致)
——(朗读)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点敲在铁皮锌板上的声音比作大珠小珠落在玉盘里时的声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声的清脆、错落有致。
△“雨骤时,沿铁皮凹槽泻下的水帘声响从四壁迫来,金戈铁马声盈屋;”(“金戈铁马”让你想到了?战场的铁蹄)
——(朗读)把雨声比作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骤雨的急促与力度。
△“雨稀时,偶有大雨点击在铁皮上,碎碎的细乐声中有了重音节。”
——(朗读)大雨点比作乐声中的重音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声的轻重缓急。
②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说这是“平民的音乐”?
(学生:有钱的马来人要么迁居城里,要么盖起高楼瓦屋,舒适是肯定的,但这听雨的享受也没有了。)
③作者用了这么多美丽的句子表现马来雨给人听觉上的感受,让我们把这些句子再来朗读一下。
(媒体出示,齐读)
(3)讨论、自学“淋雨”、“观雨”部分:
下面两个部分“淋雨”、“观雨”,我想男生女生来一次比赛:男生学习“淋雨”,女生学习“观雨”部分,四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先朗读语段,再讨论哪些写雨的句子写得最优美。
(学生朗读、讨论、交流)
(重点语句出示,赏析)
△“在槟城街头,突来的骤雨如幕,望过去似是风也吹不破的。”
——这句话把雨比作帘幕,既写出了大雨来得很突然,又写出雨下得非常大。
△“密密的雨千针万线似的,欲将海与天缝在一起。”
——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雨的密、多,大雨如注、铺天盖地的情形。
△“远处的岛时隐时现,像是五线谱中的“蝌蚪”,雨声涛声里变成了可视的音符。”
——这句话把雨中的岛屿比作五线谱上的音符,生动地写出了海上雨声如潮,像是在演奏一首乐曲。既可看,又可听,视听结合,具体形象。
(4)、作者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给我们展现马来的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把这些句子连起来朗读一下。
(整体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3通过刚才的学习交流,我们了解了马来雨从听觉、感觉、视觉给人的不同感受,如果你到马来西亚,你会选择用哪种与雨亲近的方式呢?为什么?
活动3【作业】(三)、布置作业:
(三)、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到了不少描写雨的句子,学习在于积累,请大家课后选择4—5句,摘录在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