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1)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如图所示(仅列举一种情况):
(2)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则所产生的配子一半正常,一半异常,如图所示(仅列举一种情况):
1.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
2.多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分析
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独立遗传时的遗传规律
亲本相对性状 的对数 F1配子 F2表型 F2基因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1 2 (1∶1)1 2 (3∶1)1 3 (1∶2∶1)1
2 22 (1∶1)2 22 (3∶1)2 32 (1∶2∶1)2
n 2n (1∶1)n 2n (3∶1)n 3n (1∶2∶1)n
2.老鼠的毛色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只纯种雌雄鼠杂交,得到的F1自由交配,F2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共5种表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基因型 C_A_B_ C_A_bb C_aaB_ C_aabb cc_ _ _ _
表型 栗色 黄棕色 黑色 棕色 白色
A.两亲本的表型只能为栗色与白色
B.F1的基因型只能是CcAaBb
C.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9种
D.F2中棕色雌鼠占3/128
3.两种遗传病患病概率的计算方法
(1)集合法: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独立性”和“自由组合”的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计算如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① 患甲病的概率为m 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m
② 患乙病的概率为n 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n
③ 只患甲病的概率 m(1-n)
④ 只患乙病的概率 n(1-m)
⑤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⑥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m(1-n)+n(1-m)
⑦ 患病概率 m+n-mn或1-不患病概率
⑧ 不患病概率 (1-m)(1-n)
(2)“十字交叉法”:求两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①表示甲、乙两病都患的概率:m×n。
②表示患甲病但不患乙病的概率:m×(1-n)。
③表示不患甲病但患乙病的概率:(1-m)×n。
④表示甲、乙两病都不患的概率:(1-m)×(1-n)。
3.人类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a)对正常(A)为隐性,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两种病都与性别无关)。请分析:
(1)其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2)生一个只出现多指孩子的概率是 。
(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多指的女儿的概率是 。
(4)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5)后代中正常的概率是 。
4.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1)配子致死型
某些致死基因可导致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应考虑“雄配子致死”问题。如剪秋萝植物叶形遗传:
(2)个体致死型
某两种配子结合会导致个体死亡,有胚胎致死、幼年死亡和成年死亡等几种情况。如下图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使雄性个体死亡:
XAXa × XAY
正常♀ 正常♂
XAXA XAXa XAY XaY
正常♀ 正常♀ 正常♂ 死亡♂
4.将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四种情况。实验时,将经相关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1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表型比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B.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表型全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C.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1∶2
D.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5.人类伴性遗传的原理分析
X、Y染色体结构分析
(1)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所在区段 基因型(隐性遗传病)
男正常 男患病 女正常 女患病
AC XBYB、XBYb、XbYB XbYb XBXB、XBXb XbXb
D(伴Y遗传) XYB XYb -
B(伴X遗传) XBY XbY XBXB、XBXb XbXb
(2)控制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只位于B区段,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3)控制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D区段,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5.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Ⅱ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Ⅱ2区)。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B.位于Ⅰ区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
C.位于Ⅱ1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
D.位于Ⅱ2区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
章末整合提升
综合归纳
1.A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aXbXb和YY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A所在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Xb和aXb的两个精子,而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基因型均为Y的两个精子。因此,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Xb、Y、Y。
2.A 因为两亲本均为纯种,故F1的基因型只有一种,且F2中每对基因均出现了显性和隐性的组合,因此,F1的基因型为CcAaBb,两个纯种雌雄鼠杂交能产生基因型为CcAaBb的组合有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四种,所以两亲本的表型除栗色与白色,还可以是黄棕色与白色、黑色与白色、棕色与白色,A错误,B正确;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3×3=9种,C正确;F2中棕色雌鼠占3/4×1/4×1/4×1/2=3/128,D正确。
3.(1)1/8 (2)3/8 (3)1/16 (4)1/2 (5)3/8
解析:由题意可知,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ttaa,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TtAa(父亲)、ttAa(母亲),故孩子中患多指的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1)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手指正常概率×患白化病概率=(1-1/2)×1/4=1/8。(2)生一个只出现多指孩子的概率为:多指概率×不患白化病概率=1/2×(1-1/4)=3/8。(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多指的女儿的概率为:多指概率×白化病概率×女儿的概率=1/2×1/4×1/2=1/16。(4)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只患多指概率+只患白化病概率=3/8+1/8=1/2。(5)后代中正常的概率=手指正常概率×不患白化概率=(1-1/2)×(1-1/4)=3/8。
4.C 由题意可得遗传图解如下:
如果其X染色体上发生隐性突变,则X-为Xb,则F2中表型比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如果不发生突变,则X-为XB,则F2中表型全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如果为隐性致死突变,则X-Y不能存活,F2中雌∶雄=2∶1。如果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X-Y部分存活,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5.A 位于Ⅰ区的显性遗传病,若男性患者为杂合体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他的母亲可能正常,A错误。
4 / 4(共27张PPT)
章末整合提升
1.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1)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而减数第
二次分裂正常,则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
的配子全部异常,如图所示(仅列举一种情况):
(2)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
细胞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
同一极),则所产生的配子一半正常,一半异常,如图所示
(仅列举一种情况):
1.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
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
基因型分别是( )
A. aXb、Y、Y B. Xb、aY、Y
C. AXb、aY、Y D. AAaXb、Y、Y
解析: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
A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a的同源
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aXbXb和YY的两
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基因A所在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
极,形成基因型为AAaXb和aXb的两个精子,而基因型为YY的次级
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基因型均为Y的两个精子。因此,另外三
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Xb、Y、Y。
2. 多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分析
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独立遗传时的遗传规律
亲本
相对性状的对
数 F1配子 F2表型 F2基因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1 2 (1∶1)1 2 (3∶1)1 3 (1∶2∶1)1
2 22 (1∶1)2 22 (3∶1)2 32 (1∶2∶1)2
n 2n (1∶1)n 2n (3∶1)n 3n (1∶2∶1)n
2. 老鼠的毛色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
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
表所示。两只纯种雌雄鼠杂交,得到的F1自由交配,F2有栗色、黄
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共5种表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基因型 C_A_B_ C_A_bb C_aaB_ C_aabb cc_ _ _ _
表型 栗色 黄棕色 黑色 棕色 白色
A. 两亲本的表型只能为栗色与白色
B. F1的基因型只能是CcAaBb
C. 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9种
D. F2中棕色雌鼠占3/128
解析: 因为两亲本均为纯种,故F1的基因型只有一种,且F2中
每对基因均出现了显性和隐性的组合,因此,F1的基因型为
CcAaBb,两个纯种雌雄鼠杂交能产生基因型为CcAaBb的组合有
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
CCaabb×ccAABB四种,所以两亲本的表型除栗色与白色,还可以
是黄棕色与白色、黑色与白色、棕色与白色,A错误,B正确;F2
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3×3=9种,C正确;F2中棕色雌鼠占
3/4×1/4×1/4×1/2=3/128,D正确。
3. 两种遗传病患病概率的计算方法
(1)集合法: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独立性”和“自由组合”
的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计算如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① 患甲病的概率为m 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m
② 患乙病的概率为n 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n
③ 只患甲病的概率 m(1-n)
④ 只患乙病的概率 n(1-m)
⑤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⑥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m(1-n)+n(1-m)
⑦ 患病概率 m+n-mn或1-不患病概率
⑧ 不患病概率 (1-m)(1-n)
(2)“十字交叉法”:求两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还可以用“十字
交叉法”。
①表示甲、乙两病都患的概率:m×n。
②表示患甲病但不患乙病的概率:m×(1-n)。
③表示不患甲病但患乙病的概率:(1-m)×n。
④表示甲、乙两病都不患的概率:(1-m)×(1-n)。
3. 人类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a)对正常(A)为
隐性,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
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两种病都与性
别无关)。请分析:
(1)其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1/8
解析:由题意可知,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
ttaa,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TtAa(父亲)、ttAa(母亲),
故孩子中患多指的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1)
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手指正常概率×患白化
病概率=(1-1/2)×1/4=1/8。
(2)生一个只出现多指孩子的概率是 。
解析:由题意可知,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
ttaa,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TtAa(父亲)、ttAa(母亲),
故孩子中患多指的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2)
生一个只出现多指孩子的概率为:多指概率×不患白化病概
率=1/2×(1-1/4)=3/8。
3/8
(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多指的女儿的概率是 。
解析:由题意可知,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
ttaa,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TtAa(父亲)、ttAa(母亲),
故孩子中患多指的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3)
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多指的女儿的概率为:多指概率×白
化病概率×女儿的概率=1/2×1/4×1/2=1/16。
1/16
(4)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解析:由题意可知,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
ttaa,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TtAa(父亲)、ttAa(母亲),
故孩子中患多指的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4)
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只患多指概率+只患白化病概率
=3/8+1/8=1/2。
1/2
(5)后代中正常的概率是 。
解析:由题意可知,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
ttaa,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TtAa(父亲)、ttAa(母亲),
故孩子中患多指的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5)
后代中正常的概率=手指正常概率×不患白化概率=(1-
1/2)×(1-1/4)=3/8。
3/8
4. 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1)配子致死型
某些致死基因可导致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
别的子代。所以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应考虑“雄配
子致死”问题。如剪秋萝植物叶形遗传:
(2)个体致死型
某两种配子结合会导致个体死亡,有胚胎致死、幼年死亡和
成年死亡等几种情况。如图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使雄性个体
死亡:
4. 将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
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
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四种情况。实验时,将经相关处理的红眼雄果
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1
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表型比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B. 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表型全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C. 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1∶2
D. 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解析: 由题意可得遗传图解如下:
如果其X染色体上发生隐性突变,则X-为Xb,则F2中表型比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如果不发生突变,则X-为XB,则F2中表型全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如果为隐性致死突变,则X-Y不能存活,F2中雌∶雄=2∶1。如果为隐性不完全
致死突变,X-Y部分存活,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5. 人类伴性遗传的原理分析
X、Y染色体结构分析
(1)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所 在区段 基因型(隐性遗传病)
男正常 男患病 女正常 女患病
AC XBYB、XBYb、
XbYB XbYb XBXB、XBXb XbXb
D(伴Y遗传) XYB XYb -
B(伴X遗传) XBY XbY XBXB、XBXb XbXb
(2)控制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只位于B区段,
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3)控制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D区段,在X染色体上无
相应的等位基因。
5. 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
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Ⅱ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Ⅱ2区)。下列关于
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Ⅰ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B. 位于Ⅰ区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
C. 位于Ⅱ1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
D. 位于Ⅱ2区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
解析: 位于Ⅰ区的显性遗传病,若男性患者为杂合体且致病基
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他的母亲可能正常,A错误。
感 谢 观 看!